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9346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9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认识运动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课外的拓展学习了解运动的有关知识,感受技术进步带来的精彩纷呈的特技运动效果。

重点

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让学生阅读课本图1.2-1“形形色色的运动”,观看夜空中的彗星、飞奔的猎豹、缓慢爬行的蜗牛。

让学生想想看,这些物体是运动的吗?

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

由此引入这一节的学习。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机械运动

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的根据是什么?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得出:

这些物体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

总结:

夜空中的彗星、飞奔的猎豹、缓慢爬行的蜗牛、奔驰的火车、天上飞的飞机……这些运动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7,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都市中人流的移动、大自然中江河的奔流、浩瀚太空中天体的运动、令人震撼的地壳运动等都是机械运动吗?

总结:

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过渡:

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典例解读

【例1】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一二·九运动

B.电梯上升

C.飞机的飞行

D.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解析】判定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要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其他的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上升的电梯和飞行的飞机相对于地面,下沉的潜水艇相对于水面,位置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

一二·九运动属于历史运动事件。

【答案】A

(二)参照物

1.概念

问题探究:

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

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

讨论:

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我们说房屋、树木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而言的。

总结: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视频:

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

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

2.特点

问题:

(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相同吗?

分析:

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为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为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

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的靠椅,则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相同。

典例解读

【例2】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解析】鸟类飞行时,若以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具有很大的能量,足以撞毁飞机,因此D选项正确。

【答案】D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问题探究 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

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参照物来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

问题分析:

孩子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汽车、司机、乘客前进得快;司机以汽车为参照物,认为自己、乘客都没有动。

提问:

你认为课本图1.2-4运水稻的车辆的运动情况怎样?

(1)选取地面为参照物,运水稻的车辆是运动的;

(2)选取收割机为参照物,运水稻的车辆是静止的。

教师总结: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为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讨论:

描述课本图1.2-5的各种物体的运动状况。

典例解读

【例3】在观光电梯上,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长沙市区的美丽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解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

【答案】C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的定义,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充分体会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

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

2.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

3.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A.

放大镜成像B.

小孔成像

C.

平面镜成像D.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f<20cmB.f>10cmC.f<10cmD.f>20cm

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向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位置不变D.消失

6.在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B.

看起来水没那么深

C.

桥在水中的倒影D.

灯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

7.小王在探究熔化实验时,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通过实验记录,将温度随加热时间(环境情况和加热源是相同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甲和乙都是晶体

B.固体时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的熔点比乙低

D.乙固体时的比热容比液体时小

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D.冬天,瑞雪纷飞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悠扬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二、填空题

11.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5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一半,质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密度为_____kg/m3.

12.如图所示是时下流行的手机自拍杆拍照的情景,与直接拿着手机自拍相比,使用自拍杆增大了

A.物距B.像距C.像的大小D.焦距

13.伊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冰花主要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冰花应出现在玻璃的_____侧(填写“内”或“外”)。

14.为治理城市汽车乱鸣笛的违法现象,贵阳市交管局亮出新招:

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发出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的违法信息.

15.汽车的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

小汽车的后视镜大多是平面镜,而对于大型车辆。

其后视镜一般是_____(选填“凹面镜子”、“凸面镜”),物体在镜中成正立、_____的虚像,增大了驾驶员观察视野。

但即使如此,驾驶员仍有观察不到的盲区,如图所示,所以行车、走路定要注意安全。

16.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向出发,其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乙车的速度为_____m/s,当t=4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m。

三、计算题

17.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2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最多能装载110kg的手推车把这堆稻谷从晒谷场搬运到谷仓,至少要运多少次?

18.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四、实验题

19.小明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颗粒的质量是______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明同学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他所用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mL。

   

(3)该物质的密度是______g/cm 3 。

   

(4)在步骤C中,没有充分摇动就抹平表面读数,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值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小明口袋里有一个实心玻璃球,查阅资料得知玻璃的密度不是确定的,一般在2.5g/cm 3~3g/cm 3之间。

他想用本实验的测量器材,测出该玻璃球的密度。

他先用天平测出玻璃球的质量为12g,再利用水和本实验中使用的量筒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精确的测出玻璃的密度值。

20.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器材:

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一个,滴管一个,废录音带盒一个,清水.

(1)小水滴可看作一个焦距很小的______镜,本实验以小水滴作为显微镜的______镜,它与被观察物体的间距为10-15mm,如左图所示.

(2)如图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过这个小水滴,如果看到一个与原来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头,在不调整与箭头的距离,应该把水珠变______(填“厚”或者”薄”),直至得到与原来方向相反的、放大了的箭头.如果废录音带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终水滴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______.

(3)透过凸透镜去观察小水滴,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______,并且保持凸透镜水平,看到的箭头相对于原来的箭头是______(填“正立”或“倒立”),如果要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应把凸透镜略微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21.下面是晓婷同学设计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1)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晓婷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_____(填“A”或“B”)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上表。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将平面镜换成了_____,并取来了两个_____的蜡烛甲和乙。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甲蜡烛的燃烧变短,甲蜡烛的像与乙蜡烛_____(填“仍然重合”或“不再重合”)。

此时所成的像与物大小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3)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乙与蜡烛甲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22.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做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

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说明当时液面上方气压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B、C两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不同;从图象中还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

23.我国是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手机间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我们能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是因为手机中的发声体在_____。

若把一手机放在真空中,如图所示,再用另一手机拨打罩内的手机号码,可以看见罩内手机显示灯闪烁,但却听不到手机的铃声是因为_____。

24.如图甲是“研究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

(1)甲图中玻璃管上没有标注长度单位,其正确的长度单位应是____________。

(2)为了研究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玻璃管上标注的零刻度线与底端有一定距离,这是因为____。

(3)小华根据收集到两组的数据,作出s-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说明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成__比。

小华认为:

从时间测量的准确程度考虑,_________图线更好,理由是: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B

D

D

A

D

D

二、填空题

11.变小2.5

12.A

13.凝华内

14.超声波

15.凸面镜缩小

16.300

三、计算题

17.

(1)9×10-3m3

(2)1.1×103kg/m3(3)50次

18.

(1)10m/s 

(2)12.5m/s

四、实验题

19.102.8小不能

20.凸透物厚6—12mm同一竖直直线上倒立上

21.B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玻璃板完全相同不再重合相同C

22.高9098<质量吸不变

23.振动真空不能传声

24.cm气泡刚开始做加速运动正比b气泡上升速度小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

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A.

10gB.

10g

C.

20gD.

20g

2.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g/cm3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景,下列有关设计和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装置的应用是照相机

B.若只将光屏和蜡烛互换后,光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C.若在透镜前佩戴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光屏不动将蜡烛靠近透镜后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

D.烛焰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以速度v从1.2f处匀速运动到1.9f处(f为焦距),这段时间内像移动的速度为v′,则v′>v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1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5.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D.无法判断

6.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有许多光学现象,如: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雨后彩虹;日食和月食等。

上述现象的成因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筷子的“弯折”﹣﹣光的折射

B.景色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D.日食和月食﹣﹣光的直线传播

7.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

“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

吉林冬天树上的“雾凇”

B.

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

C.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

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9.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B.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D.在遂宁市区铁路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0.在课堂大声回答问题,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

这里的“大声”与“轻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

C.音色D.速度

二、填空题

11.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不少“特殊本领”。

碳纤维被广泛应用在火箭、导弹、飞机、汽车的制造中,好处之一是可以大大减轻它们的质量,这是因为碳纤维的_____较小;和铝相比,碳纤维比铝轻但强度相似,其中“碳纤维比铝轻”是指:

在_____相同的情况下,碳纤维制作的实心物体的_____比铝材料制作的小。

12.近视眼需要戴_____,远视眼需要戴_____。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

13.下面的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___(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14.甲、乙是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在嘈杂环境中戴上耳塞是从________控制噪声.

15.甲乙两辆车同时向西行驶,它们的s﹣t图象如图。

则乙车的速度为_____m/s,若甲车长5m,则完全通过长75m的一座桥用时间是_____s;车上的乘客发现自己对于对面的乘客是静止的,但是相对于窗外的景物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汽车必要时会鸣笛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_____

16.下表列出来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生活中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的性质制成的。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做测温物质: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选填“水银”或“酒精”)做测温物质。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荼/℃

熔点

﹣39

﹣117

﹣95

﹣80.5

沸点

357

78

111

218

三、计算题

17.实验室需要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

现配制了500mL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0.6kg。

①通过计算说明配制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

②如果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

加多少?

18.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

现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假期,小明同学乘坐G1619次高铁列车从合肥去黄山旅游,下表是G1619次高铁列车时刻表。

站次

车站

到时

发车

里程(km)

1

合肥南

﹣﹣

09:

08

0

2

巢湖东

09:

29

09:

31

70

3

无为

09:

44

09:

46

105

4

铜陵北

09:

58

10:

00

139

5

南陵

10:

12

10:

14

173

6

泾县

10:

24

10:

26

194

7

黄山北

10:

56

11:

00

306

(1)G1619次高铁列车从合肥南到黄山北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途中G1619次高铁列车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0s。

求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m?

四、实验题

19.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如图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上图可得:

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kg/m3。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水B.水银C.香油D.盐水

20.甲乙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甲乙用相同规格的凸透镜做实验,分析数据时发现,他们实验时物距相同但像距不同,可能原因是__;

(2)如图所示,线段AB为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对应关系,则透镜焦距为____cm;若用此透镜成像,当物距为0.3m时,可在光屏上看到_____的像。

21.课题四:

与镜子有关的实验探究

小玉他们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小玉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