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911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docx

《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docx

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

专用部分架空线路类施工技术措施

一、杆塔基础

1.混凝土杆基坑

1.1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1.2电杆基础坑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电杆埋设深度在设计未作规定时按表所列数值:

(m)

杆长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埋深

1.5

1.6

1.7

1.8

1.9

2

2.3

2.3

1.3直线杆:

顺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

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过50mm。

1.4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1.5电杆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100mm、-50mm。

1.6双杆两底盘中心的根开误差不应超过30mm;两杆坑深度高差不应超过20mm。

1.7遇有土质松软、流沙、地下水位较高等情况时,应采取加固杆基措施(如加卡盘、人字拉线或浇筑混凝土基础等)。

1.8采用扒杆立杆,电杆坑留有滑坡时,滑坡长度不应小于坑深,滑坡回填土时应夯实,并留有防沉土台。

1.9回填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培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沥青路面或砌有水泥花砖的路面不留防沉土台。

1.10基坑底使用底盘时,坑底表面应保持水平,底盘安装尺寸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找正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

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规定。

2.钢杆基础

2.1钢杆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设计要求。

2.2钢杆基础浇筑应采用现浇基础或灌注桩基础,在沿海滩涂和软土地区,可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液压管桩基础。

2.3基础中心与线路中心线重合,深度及坑底宽度符合设计数值。

2.4按规定取样做试块,基础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

2.5基础浇注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当基础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才可立杆塔、架线。

2.6现浇基础几何尺寸准确,棱角顺直,回填土分层夯实并留有防沉层。

2.7灌注桩基础宜使用商品混凝土,桩基检测报告内容详尽。

2.8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混凝土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

2.9浇筑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对普通硅酸盐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天;有添加剂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天。

2.10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2.11混凝土不宜在严寒季节进行施工。

若必须进行,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入早强剂、减小水灰比、加强振动捣固、妥善遮盖和各种保温养护等。

3.拉线盘

3.1埋设拉线盘的拉线坑应有滑坡(马道),回填土应有防沉土台。

3.2拉线坑的深度可按受力大小及设计要求决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3.3用坠线的,不应小于拉线柱长的1/6。

3.4采用无坠线的,应按其受力情况确定。

3.5拉线盘放置时应注意正反方向。

4.卡盘基础

4.1安装位置、方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2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分的土壤分层回填夯实。

4.3与电杆连接部分应紧密。

4.4深度允许偏差为±50mm。

4.5当设计无要求时,其上平面距地表面不应小于600mm。

二、接地装置

1.设备接地安装

1.1引上接地体与设备连接采用螺栓搭接,搭接面要求紧密,不得留有缝隙。

1.2设备接地测量、预制应能使引上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1.3要求两点接地的设备,两根引上接地体应与不同网格的接地网或接地干线相连。

1.4每个电气设备的接地应以单独的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相连,不得在一个接地引上线上串接几个电气设备。

1.5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及技术原则要求。

2.接地标识

2.1接地体黄绿漆的间隔宽度(间隔100mm)一致,顺序一致。

2.2明敷接地垂直段离地面1.8m范围内采用黄绿漆标识。

三、电杆组立

1.施工前现场检查

1.1钢筋混凝土电杆表面应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偏筋、漏浆、掉块等现象。

1.2钢筋混凝土电杆杆顶应封堵。

1.3钢管杆及附件均应热镀锌,锌层均匀,无漏锌、锌渣、锌刺。

1.4铁塔塔材尺寸、螺栓孔允许偏差合格,镀锌表面应连续、完整,不应有过酸洗、起皮、漏镀等使用上有害的缺陷。

1.5混凝土电杆杆身应无纵向裂纹,横向裂纹宽度不应大于0.1mm,长度不允许超过1/3周长,且1m内横向裂纹不超过3处。

1.6钢筋混凝土电杆杆身弯曲不超过杆长的1/1000。

1.7钢管杆整根及各段的弯曲度不超过其长度的2/1000。

2.人力叉杆立杆法

2.1使用抬杠在电杆下部顶托,杆根应靠在坑壁的滑板上。

2.2电杆梢部两侧应系牵引绳。

2.3电杆逐步抬起,其支撑点应逐步前移。

2.4根据土质安装底盘、卡盘。

2.5叉杆宜用于竖立8m及以下的拔梢杆,人力叉杆立杆时,应尽量开长马道减少坡度。

2.6用直径约25mm、长度超过杆长1.5倍的棕绳或具有足够强度的线绳作为拉绳,绑扎应采用活结。

3.立杆机立杆法

3.1杆坑应位于立杆机内重心适当位置,支点坚固、支腿平稳。

3.2起吊绳应系在电杆重心偏上位置。

3.3操作手摇卷扬机时应用力均匀。

3.4根据土质安装底盘、卡盘。

3.5立杆机法只能用于竖立12m及以下的拔梢杆。

3.6直径约25mm、长度超过杆长1.5倍的棕绳或具有足够强度的线绳作为拉绳,绑扎应采用活结。

4.汽车起重机立杆法

4.1立杆时,汽车开到距基坑口适当位置;一般起吊时,吊臂和地面的垂线成30°夹角。

4.2放下汽车起重机的液压支撑腿时,应使汽车轮胎不受力;将吊点置于电杆的重心偏上处,进行吊立电杆。

4.3当杆顶吊离地约0.8m时,应对电杆进行一次冲击试验,对各受力点处做一次全面检查,确定无问题后再继续起立。

杆塔起立70°后,应减缓速度,注意各侧拉线;起立80°时,停止牵引,用临时拉线调整杆塔。

4.4电杆起立后,应及时调整杆位,使其符合立杆质量的要求,然后进行回填土。

4.5根据土质安装底盘、卡盘。

4.6应在回填夯实并确保杆身稳固后松开起吊绳索。

5.固定人字抱杆立杆法

5.1两抱杆根位于坑口两侧,前后锚桩与人字抱杆顶点杆坑中心在同一垂直面上。

打好前后临时拉线和绞磨的桩锚。

5.2起立过程中电杆重心应在基坑中心。

5.3电杆入坑后应校直电杆,并立即分层夯实回填土。

5.4根据土质安装底盘、卡盘。

5.5抱杆长度一般可取杆塔重心高度加1.5~2m,临时拉线桩到杆坑中心距离,可取杆塔高度1.2~1.5倍。

抱杆的根开根据实际经验在2~3m范围内。

5.6滑轮组应根据被吊电杆重量决定。

5.7抱杆起立到70°左右应放慢动作,调节好前后横绳。

起立80°时,停止牵引,用临时拉线调整杆塔。

6.电杆组立质量检查

电杆立好后应正直,与相邻电杆在一条直线上,位置偏差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电杆回填、埋深符合要求。

6.1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

6.2直线杆杆梢的位移不大于杆梢直径的1/2。

6.3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mm。

6.4转角杆组立后,杆根向内角的偏移不大于50mm、不能向外角偏移。

杆梢应向外角方向倾斜,但不得超过一个杆梢直径,不允许向内角方向倾斜。

6.5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其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紧线后不应向受力侧倾斜。

6.6回填土每升高500mm夯实一次,防沉土台高出地面300mm。

四、横担安装

1.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2.架空线路所采用的铁横担、铁附件均应热镀锌。

检修时,若有严重锈蚀、变形应予更换。

3.同杆架设线路横担间的最小垂直距离应满足下表要求(单位:

mm)。

架设方式

直线杆

分支或转角杆

10kV与10kV

800(500)

450/600(500)

10kV与0.4kV

1200(1000)

1000(1000)

0.4kV与0.4kV

600(300)

300(300)

备注:

()内为同杆架设的绝缘线路适用数据。

4.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大于20mm,左右扭斜不大于20mm;双杆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右扭斜不大于横担长度的1/100。

5.直线杆横担应装于受电侧,90°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在拉线侧,转角杆应装在合力位置方向。

五、柱上开关

1.施工前现场检查

1.1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1.2各项电气试验及防误装置检验合格。

2.柱上开关安装

2.1支架安装符合相关规定。

2.2柱上开关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

2.3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线夹,如有铜铝连接时应有过渡措施。

2.4断路器或负荷开关外壳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

2.5SF6压力值或真空度应符合产品要求。

2.6带保护开关应注意安装方向,TV应装在电源侧。

2.7柱上开关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1/100。

2.8引线连接紧密,引线相间距离不小于300mm,对地距离不小于200mm。

2.9同杆上装设两台及以上断路器或负荷开关时,每台应有各自标识。

2.10操作机构应灵活,分合动作正确可靠,指示清晰。

六、柱上隔离开关

1.施工前现场检查

1.1设备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1.2各项电气试验合格。

2.柱上隔离开关安装

2.1支架安装符合相关规定。

2.2柱上隔离开关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

2.3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线夹,如有铜铝连接时应有过渡措施。

2.4引线连接紧密,引线相间距离不小于300mm,对地距离不小于200mm。

2.5操作机构应灵活,分合动作正确可靠。

2.6静触头安装在电源侧,动触头安装在负荷侧。

七、跌落式熔断器

1.施工前现场检查

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的技术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2.跌落式熔断器安装

2.1支架安装符合相关规定。

2.2跌落式熔断器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

2.3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采用线夹,如有铜铝连接时应有过渡措施。

2.4引线连接紧密,引线相间距离不小于300mm,对地距离不小于200mm。

2.5操作应灵活可靠,接触紧密,合熔丝管时上触头应有一定的压缩行程。

2.6跌落式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应不小于500mm,对地距离不小于5m。

2.7熔丝轴线与地面的垂线夹角为15°~30°。

八、避雷器

1.施工前现场检查

1.1避雷器技术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1.2柱上开关设备的防雷装置应避采用雷器。

1.3经常开路运行而又带电的各种柱上开关,应在两侧都装设防雷装置,其接地线应与柱上断路器的金属外壳连接共同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

1.4对10kV避雷器用2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MΩ,合格后方可安装。

2.避雷器安装

2.1避雷器安装在支架上应固定可靠,螺栓应紧固。

2.2接线端子与引线的连接应可靠。

2.3避雷器安装应垂直,排列整齐,高低一致。

2.4避雷器引下线应可靠接地。

2.5接地线接触应良好。

2.6避雷器的带电部分与相邻导线或金属架的距离不应小于350mm。

2.7杆上避雷器排列整齐、高低一致。

相间距离:

1-10kV时,不小于350mm;1kV以下时,不小于150mm。

2.8引线应短而直,连接应紧密,引线相间距离应不小于300mm,对地距离应不小于200mm,采用绝缘线时,其截面应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