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教学设计.docx
《乡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愁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乡愁教学设计
《乡愁》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小学2,学科:
语文
2,课时:
1课时
教学课题
《乡愁》
教材分析
《乡愁》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诗歌,是台湾诗人余光中众多以乡愁为主题诗篇中一曲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恋歌。
诗人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种物象,并以时间的发展贯穿组合,概括了诗人深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
教读本课,应充分注重朗读训练,规范学生诵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和停顿,在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拟采用整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赏析方法。
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达到提高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的目的。
在精彩赏析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陶冶性情。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两年的读诗经历(七、八年级每册教材都有一个诗歌单元),由此可见初中阶段读诗是一个重要内容,读诗理解意境,领悟情感是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但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应已具有这些基本能力,而在领悟,赏析上还有所欠缺。
九年级诗歌教学,侧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如何读诗,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深入的欣赏,并在欣赏品析过程中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致于达到共鸣的境界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诵读使学生体会作者由个人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家国之思的深沉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知识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会找出现代诗中的意象,并通过品读语言和联想想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比较来欣赏诗歌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
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乡愁》的构思特点。
(四个时段,四个意象。
)
教学难点:
一咏三叹,同一结构形式,反复陈说分离之苦,不仅富有音乐美,而且更有利于突出主题。
教学方法
欣赏法:
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诵读法:
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联想法:
让学生体会同类诗歌的不同意境美。
教学过程
导入
先欣赏毛阿敏演唱的歌曲。
师:
这首歌是根据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改编的,《乡愁》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教师请学生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
学生介绍作者余光中的资料,及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
教师总结: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剪不断,理还乱。
翻开中国的古典诗词,随处可见描写乡愁的句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听乡愁
师:
请同学们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教师(播放音频)
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愁
小时候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大陆/在那头
师: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缓慢的。
读乡愁
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请学生自由配乐仿读,注意读出节奏和重音,调整朗读的语速和语调。
第一二小节。
语速要慢,读出思念之情。
第三小节。
读的时候,要读出一种深深的哀伤。
"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a(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是i ("就要读成"y(呀)"。
先深呼吸,感觉有一种排山倒海般的哀痛袭上心头。
(师范读,生散读)"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
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第四小节。
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
教师示范朗读。
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同学们采取男女生交叉朗读,同桌之间交叉朗读的方式。
各学习小组上台展示朗读成果。
男女朗诵,领读。
绘乡愁
师: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诗人所营造的那一幅幅图画,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我们先看第一幅画面:
小时候,乡愁是邮票。
一枚小小的邮票,连接着什么?
学生回答。
师:
由邮票,同学们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
师:
我们给加个动词。
学生回答。
师:
真多呀!
同学们的想象力果然不错。
能将你想到的画面给大家描述一下吗?
学生回答。
师:
是通过写信寄托乡愁。
有时间,环境。
是不是能紧扣“邮票”,再寄信前加上一句:
“小心翼翼地贴上这小小的邮票,因为只有它可让自己的心儿飞越万水千山。
”
学生回答。
师:
真令人感动!
李白是“我寄愁心与明月”,作者是“唯寄愁心与邮票”呀!
邮票小小,亲情浓浓呵!
邮票是连接我和母亲之间感情的事物,这份乡愁,是离家在外的孩子对母亲深深的依恋!
师:
因为有了同学们的丰富想象,平面的诗句成了立体的了。
我们对诗歌的理解也深入一层了。
下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想象以下几节诗歌的意境。
同学们自己描绘,各小组选同学展示。
学生回答。
师: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如今的他们,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呀!
一张窄窄的船票,该承载着彼此多少的思念啊!
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满满!
师:
我们请所有的男生饱含深情地来读。
(男生齐读)
学生回答。
师:
是呀!
生死两茫茫!
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生自发地轻声朗读)
学生回答。
师:
是呀!
这浅浅的海峡,这人为的鸿沟,阻断了多少人回乡的路,揉碎了多少人思乡的梦。
它阻断了多少亲人团圆的梦想,真是海峡浅浅,悲怆深深!
《乡愁》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着很高的地位,它不仅仅抒发了上一辈人的情怀,更代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情结。
品乡愁
1945年蒋介石撤离大陆的时候也有大批的知识分子和闽越百姓跟随,特殊的历史背景创造出了一代特殊的人群,他们经历过战争的苦难,也经历过分别的凄苦。
对这一代人而言,重归故土已经成为一种渴望。
这首《乡愁》是余光中为这一代人所做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按时间顺序贯串全诗,概括了以诗人为代表的一代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层次的渐进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更加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品读诗歌,应该从意象入手。
意象就是生动的客观事物,融入作者的情感,加入丰富的联想,就组合成了诗的意境。
意象,就是诗人所要借助的具体事物。
比如,“愁”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李后主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生齐声跟说),用“一江春水”做意象,写出了故国之愁的绵长;
我们通过这几个问题一起来品味乡愁。
1、从哪些词语看出来乡愁萦绕了诗人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哪四个人生阶段?
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小时侯——-求学在外思念母亲,诗人:
1928年生于南京.幼时异地求学,不能常伴母亲身边。
长大后——-新婚离别思念娇妻(夫妻离愁)1949年到台湾,从此远离故土;婚后赴美读书,不能与妻子相守
后来——-生死隔绝哀思难抑(丧母哀愁)1958年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现在——-国土分裂忧思绵绵(思归浓愁)】
3、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的呢?
学生回答。
4、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学生回答。
师(用手示意停下):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海峡浅浅"、"邮票小小"、"船票窄窄"、"坟墓矮矮",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但它们却反衬了诗人那种深深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5、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教师:
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就由个人的思乡思亲之情升华为普遍的家国之思了。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离开了大陆的怀抱,成了漂泊的孤岛,一湾浅浅的海峡将亲人隔开。
到这里,乡愁已经不是余光中一个人的,是所有海外游子的乡愁了。
这时候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一群人的家国之思。
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深长的意味。
背乡愁
师(环顾四周):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这么美的诗,应该把它背下来,但不要死记硬背,找找看这首诗有什么规律可帮我们快速背诵。
学生回答
师:
刚才同学们总结的是这首诗的结构特点。
只要掌握了这些特点,背诵就容易了。
老师先背给同学们听听,会背的同学也可轻声跟着(教师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诗,部分同学轻声跟着。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题,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回答几个问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可以说乡愁是一首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无论是远在天涯还是近在咫尺,有乡愁的灵魂就会有根,有根的生命就会长成一棵开花的树。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爱和激情去感受生活的诗意。
让我们在课外能够继续通过这种鉴赏诗歌的方式来积极的感受和体味诗歌之美。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主要运用情景教学、对话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设计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中解决了问题,培养了情操,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我认为这节课在学生听、读《乡愁》方面做得不错,在读的时候借鉴了名家的朗读,无论从朗读的感情还是朗读的技巧上都很成功,特别是有几个学习小组采用了领读、齐读、男女声对诵的形式。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们赏析《乡愁》的时候,分析不到位,而我的讲解又流于形式,有些肤浅,另外学生们在描绘乡愁的几幅画面时,很不具体,没有深入到诗歌的核心,没有详细的解读出诗歌的内涵,而且学生们的发言不是很积极,在这一个环节上学生们的活动不明显,合作探究的气氛不是很热烈。
有点学生害怕答错了,而不敢说。
虽然这节课很完整,思路很清晰,情感贯穿在整堂课的教学中,但是我可能过于追求形式的完美了,以至于忽略了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在学生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引导的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