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原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8333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言文翻译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言文翻译原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言文翻译原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言文翻译原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原则.docx

《文言文翻译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原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翻译原则.docx

文言文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原则

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

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

“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1、一词多义:

道:

(1)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未尝有道韩文者(称道)

人不学,不知道(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儒家的“道”)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传统、风尚)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2)吾从而师之(以……为师)

(3)吾师道也(学习)

(3)孔子师郯子(以……为师)

(4)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从师学习)

(5)十年春,齐师伐我(军队)

所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用来……)

(2)所以遣将守关者(……的原因)

2、古今异义词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

今异

义词。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金”原泛指一

切金属;现在

专指黄金。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

本指有操守

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

低下,“鄙”

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

变为

贬义词。

“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如韩愈《与

凤翔邢尚

书书》:

“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而现代汉语中的“爪

牙”贝y

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

3、通假字

(1)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通“智”《〈论语〉十则》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

源记》

(3)将军被坚执锐。

被,通“披”。

《陈涉世家》

(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

《曹

刿论战》

练习: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顾”通“雇”,雇佣)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翼”通“翌”,第二天)

3、昌宗从旁趣说(人名),使速言。

(“趣”通“促”,催促)

4、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蚤”通“早”,早点)

5、复之以掌(“复”通“覆”,覆盖)

6、卒然临之而不惊(“卒”通“猝”,突然)

7、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从”通“纵”,

放纵)

4、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实词:

1、追亡逐北(亡一北,逃亡者)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一逸豫,安逸享乐)

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一敝,疲敝)

4、通五经,贯六艺

5、庶竭驽钝,攘除奸(通一贯,通晓)

6、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一以,被任用)

7、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带一腰,佩带)

8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幼一冲,年幼)

虚词

(1)焉

从师而问焉(代词,指“道”)

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怎么)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此)

子不有得焉,则我得矣(句末语气词)

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末语气词)

⑵是

甚不自是也(认为正确)

如是者数矣(这,这样)

定是非以教吾子(正确)

不知木兰是女郎(判断词)

唯利是图(提宾标志)

(3)之

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1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

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

我)(《廉颇蔺相如列传》)指示代词,这,此。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季氏将伐颛臾》)

2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游》)

助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犊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

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

(《勾践灭吴》)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退秦师》)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2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2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动词,到……去。

1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

“牛何之?

”(《齐桓

晋文之事》)

2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5、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

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

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

“使”的意思。

如果按主谓宾的句式理解不通,就可尝试用

“使……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

止:

使之止(使愚公止)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毛遂自荐》)

臣:

使……称臣。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急

(2)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

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

此。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

宾客:

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

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

亲:

以…为亲,子:

以…为子(两者都指前者)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异:

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

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

(3)名词作动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而是

“衣帛”不是“‘衣服和布帛”,也不是“衣服的布帛”,

“穿

帛”,即“衣”活用为动词。

驴不胜怒,蹄之。

名词“蹄”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译为“用脚

踢”。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名词“水”,用在助动词“能”后,活用为“游泳”。

(4)名词作状语

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它不是动作行为的实施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辞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

样”。

6、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1)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

吗?

(3)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

”(不能被邻里所容)

7、倒装句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齐桓晋文之事》)

沛公安在?

(《鸿门宴》)

宋何罪之有?

(《公输》)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孔子云:

“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一一“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

译为“喜爱莲花”。

8、判断句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南冥者,天池也

吾乃常山赵子龙余为司马懿

1、“者也”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2、有判断词“乃”“为”“则”“即”“是”的判断句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3、没有判断词的判断句

刘备天下枭雄。

4、表示原因的判断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5、否定判断“非”“莫”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6、问句中的判断

此何故也?

9、省略句

将军攻狄,不能下(狄)也。

屠惧,投(之)以骨,一狼得骨止

词类活用輮以为轮(輮,使弯曲)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在地上,

在地下)

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

耻学于师;耻师焉;不耻相师(耻,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

池水尽黑(形作动,变黑)

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娱,使……得到娱乐)

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臣①,名作动,用对待臣下的

态度来对待)

虽常好言论(言论,名作动,发表言论)

甚不自是也(是,以……为对,认为正确)

世果群怪聚骂;吠所怪也(怪,以……为怪,认为奇怪)

指目牵引(指目名作动,指手画脚,递眼色)

挈挈而东(东,名作动,东归)恒雨少日(雨、日,名作动,下雨,出太阳)亦以病吾子(病,使……被辱骂)早暮咈吾耳(早暮,名作状,从早到晚)

古者重冠礼(冠,名作动,加冠)

天下不以非郑尹而快孙子(非、快,以……为非,以……为快)

吾子好道而可吾文(可,认为可以)

此吾所以羽翼父道(羽翼,名作动,辅助)

本之《书》以求其质(本,以……为本源)

参之孟荀以畅其支(畅,使……畅达)

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博,使……变大)

予少家汉东(家,名作动,居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