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8212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docx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docx

人物传记阅读训练三

   人物传记阅读综合训练

  二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失败英雄”梁从诫

  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活动。

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

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

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

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

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

那次,年近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

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

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

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一起。

梁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态度:

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

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

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年会上,粱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章,表述对长江污染应如何应对的见解。

那篇文章中梁先生写道:

“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

舟上有人难眠。

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

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

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

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

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活动。

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

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

“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

”“不足1200只,而且据我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

”“哦,那是我的表亲!

”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

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1200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先生。

在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

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个,那是在国家某机关。

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

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保历程。

梁先生告诉他们:

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

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

“我没有问过梁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

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有删节)

  [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站在黄柏河边,梁从诫毫不客气地表达了对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B.梁从诫将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他当时的用意是:

如果人类不重视环境保护,我们和滇金丝猴都将是濒危动物。

  C.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不错;梁从诫在国家某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

这都表明政府对环保工作不够重视。

  D.梁从诫说当今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如果有一天撞上冰山,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要保护共同的家园,否则人类将毁灭。

  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保护环境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作为环保领跑人,梁从诫做了哪些具体事情?

请简要概括。

(6分)

  

  

  (3)文中引用梁从诫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6分)

  

  

  (4)对于“失败英雄”梁从诫,你是怎么认识的?

请结合全文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8分)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大匠吴良镛:

让中国人诗意地栖居

  2012年2月14日,两院院士、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建筑学家吴良镛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吴良镛一生中获得的最重要的荣誉。

  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城南谢家祠。

他名字中的“镛”,乃古乐器——奏乐时用来打节拍的一种大钟。

父亲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

吴良镛从小爱好广泛,吟诗作画,读完《红楼梦》后,突发宏愿,将来也建造一座像大观园那样秀美的园林建筑。

  1940年,吴良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大学里,吴良镛的才华很快显露,他发表在校刊上的文章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到,梁先生觉得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建筑奇才,便让他当自己的助手。

得到梁思成先生的赏识,吴良镛欣喜不已,这也让他能有机会看到梁思成从国外带回的最新的建筑领域前沿资料,开阔了眼界。

从此,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

  1948年,在梁思成的推荐下,吴良镛赴美留学深造。

在美国求学期间,吴良镛深受沙里宁的器重。

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沙里宁对弟子吴良镛不吝溢美之词:

“在他的工作中,灌注了一种称之为中国现代性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来自于一般的人类文化发展,而且来自于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一种新与旧的结合,基于中国自身的坚定不移的精神……”

  1950年,正当吴良镛想继续深造时,忽然收到恩师梁思成的信函——“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见信速归!

”吴良镛赶紧收拾行囊,回到祖国。

归国后的吴良镛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执教,与恩师梁思成一样,他的刻苦勤奋也是出了名的。

吴良镛学术思想前卫,讲课时,妙语连珠;为人随和风趣,也很正派,亦师亦友,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平时生活也很朴素。

  20世纪50年代初,针对建筑人才匮乏的问题,吴良镛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建筑专业要与建筑教育相结合,从而更有效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生力军。

在吴良镛的努力下,清华建筑系人才辈出,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改革开放后,高瞻远瞩的吴良镛提出了许多系统的设想与建议,一直致力于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之路。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进行旧城改造中,吴良镛也遇到了与恩师一样的困境,为保护北京历史遗迹四处奔走呼吁。

为此,他对北京旧城区进行调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整治理念和建造“类四合院”的住房体系构想,这样既能满足民众现代生活的需求,又能很好地保护和传承老北京的建筑古韵。

他的“有机更新”理念,很快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在菊儿胡同改造中得以应用。

在他看来,城市和人体一样,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应该保留相对完好的,逐步剔除破烂的没有文物价值的,但是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剔旧。

  吴良镛认为,北京的旧城改造最迫切的任务是要创造一种社会型住宅,因地制宜,不仅要满足现代生活美观舒适要求,还要与原有的历史风貌相吻合,做到两者相得益彰。

按照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理论改造完成的菊儿胡同今非昔比,白墙黛瓦,柳绿花红,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象,既保持了老北京的建筑特色,又弥漫着现代生活气息,体现了吴良镛“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成为北京危房改造中的典范之作。

1993年,菊儿胡同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一位英国建筑评论家说:

“菊儿胡同的成功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房改造,都具有指导借鉴意义,它既能保持城市历史底蕴,又能使城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旧交融,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旧城更新和危房改造的新途径。

  (选自《名人传记》,有删改)

  

  

  

  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吴良镛从小受到《红楼梦》的影响,有从事建筑工作的人生理想,他父亲对他也有这样的期望,希望他能奏出生命强音。

  B.本文选取了吴良镛人生中的一些片段,表现了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创造性、热爱祖国与人民的建筑学家的精神品质。

  C.吴良镛在建筑方面的才华,得到梁思成的赏识,也得到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的高度评价,沙里宁认为吴良镛身上有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中国现代性的精神。

  D.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建筑,吴良镛不仅呼吁各方面重视历史遗迹,而且亲自调研,针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见解,并得到实施。

  E.吴良镛深受恩师梁思成的影响,工作刻苦勤奋,重视保护历史遗迹,因此菊儿胡同得以成功改造,并获得世界大奖。

  

  ⑵为何说“梁先生成了吴良镛学术与人生的引路者”?

请简要分析。

(6分)

  

  

  ⑶世界建筑大师沙里宁赞美吴良镛,说他的工作有“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具体指什么?

具体体现在吴良镛工作的哪些方面?

(6分)

  

  

  

  ⑷其实,在吴良镛的身上也体现着一种诗意的栖居,结合文中吴良镛的人生经历,谈谈哪些因素让他“诗意的栖居”。

(8分)

  

  

  

  二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托尔斯泰的眼泪

  余杰

  ①年轻的艺术家夏里亚宾跟友人、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一起去看望托尔斯泰。

夏里亚宾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要知道,这是我有生以来初次面对这样一位以其语言和思想令世人激奋的巨匠。

以前我只是从画像上见过列夫·托尔斯泰,现在是活生生的本人。

”以前,他从照片上得出的印象,托尔斯泰不仅是精神的巨人,而且身材魁梧:

高大、健壮、宽肩阔背。

但是,此时此刻的托尔斯泰却是中等偏矮的个子。

托翁亲切随和地向他伸出手来,小伙子感到非常害羞。

即使是比夏里亚宾年长的拉赫玛尼诺夫,也感到很紧张,双手冰凉,小声说:

“如果让我演奏,真不知怎么办——我的手都冻僵了。

  ②果然,托尔斯泰请拉赫玛尼诺夫弹一曲。

夏里亚宾忐忑不安,看来自己也要被点将唱歌了。

不出所料,托翁让两人一起表演歌曲《老伍士》。

托翁恰好坐在他的对面,两手插在短衫的皮腰带里。

夏里亚宾有时无意中把目光投向托翁,发现托翁兴致勃勃地盯着自己,注视着自己的眼睛和嘴巴。

当夏里亚宾含着泪水唱出将被枪毙的士兵最后一句话:

愿上帝保佑你们回到家乡吧。

托翁抽出手来擦去了流下的两滴眼泪。

  ③许多人把写过《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当然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

托尔斯泰的那一串眼泪让我们窥见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

在听演唱的时候,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托尔斯泰”来看待,他完完全全地投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这时,他成了一个普通的听众。

正是在这种平常的心境下,他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

这个时候的托尔斯泰才是最自由的,也是最美的。

流泪的托尔斯泰比海伦还要美丽,我觉得。

  ④在托尔斯泰生命的最后一年里,与他最亲近的人物之一是年轻的秘书费·布尔加科夫。

布尔加科夫是托尔斯泰热情的崇拜者,当时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

他在《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到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

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穿着西伯利亚式的毡靴,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地走进来。

“我真高兴,非常高兴,”他说,“你来了,我需要您的帮助……”片刻之后,托翁关切地问:

“您的嘴唇怎么这么干哪?

您不舒服吗?

”布尔加科夫回答说,可能是累了,因为晚上在车厢里没有睡好。

“那你就躺着吧,”托翁指着沙发对布尔加科夫说,“休息一下,好好休息休息!

”当我读到这个片断时,久久不想翻过去。

这是一座怎样的大山啊,你已经感受不到它的高度。

有的半高的山,很有些凌人的气质,做出一副张牙舞爪的样子来。

  ⑤看看真正的大山吧——这位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最高成就的老人是怎样待人接物的:

一见面,托翁就把年轻人当作家里人。

托翁面对20出头、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时,就像是老爷爷见到小孙子一样。

托翁真不愧是大作家,一个照面就发现了年轻人干裂的嘴唇。

那句问候,真是让人如坐春风。

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

  ⑥那些汗牛充栋的颂歌,在这样一些细节面前轻如鸿毛。

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

  (选自余杰《托尔斯泰的眼泪》,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许多人把托尔斯泰看作是遥不可及的巨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

生活中的托尔斯泰和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

  B.夏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两人拜访托翁并合作表演《老伍士》。

托尔斯泰被眼前的这两位年轻人深深感动了,以致留下了眼泪。

  C.选文引述了费·布尔加科夫《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最后一年》中回忆第一次到托翁家的情形时说到“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久久不想翻过去”,这是因为这一细节描写取材于生活小事,写得非常精彩。

  D.文章以年轻艺术家夏里亚宾和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以及年轻的费·布尔加科夫来衬托对比托尔斯泰的“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的特点。

  E.“一切繁文缛节都显得多余了”,这句议论意在表明托尔斯泰是真诚关心别人。

没有过多的客套,没有程式化的接待,有的是对每一位来访者最真诚的关心、问候。

  

  

(2)文章第①段花大量笔墨写夏里亚宾和拉赫玛尼诺夫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文中第③段中说“真正的伟大却是平凡”,托尔斯泰的伟大与平凡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

(6分)

  

  

  (4)为什么说“流着眼泪的托尔斯泰,是不需要任何颂歌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

  

  

  

  二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克罗齐的求索

  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1883年,卡萨米西奥拉大地震夺去了贝尼代托?

克罗齐的双亲和妹妹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下的他侥幸得救。

当时他17岁,温馨的生活在暴虐的自然面前顷刻灰飞烟灭。

这场灾难给青年时代的克罗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也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观况。

  1886年克罗齐辍学,开始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

他一度潜心于他的家乡那不勒斯以及欧洲的历史研究。

期望能在喜欢的学术事业中求得情感觉的解脱。

期间,他结合自已从未放弃的美学志趣,把历史与艺术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他发现,历史与艺术都以人为焦点,着力于表现独特而个别的事实,不关心抽象概念或一般法则。

艺术不是世俗理解中的娱乐手段,它创造的是一个可能的事实;历史则提供实有的真实,表现为真实的发生过的一切。

  1902年,克罗齐出版了影响深远的《美学》,为现代美学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中国美学家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曾作过专章介绍。

意大利哲学家金蒂雷赞赏克罗齐不仅发现了想象的规律,而且引入了心灵发展的概念。

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论探讨中,克罗齐和金蒂雷的友谊也由此得到发展。

在《美学》中,克罗齐重点对过去时代的“错误的美学”尤其是“自然主义美学”和“唯理主义美学”进行批驳,肯定了“心灵性”和“非逻辑性”特点,把艺术和美学从对道德与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

  然而,学术上的创获并未使克罗齐摆脱椎心的痛苦和深刻的孤独。

在潜意识里,他渴望公众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

1903年他开始创办涉及文学,历史与哲学的文化刊物——《批评》。

克罗齐在《自传》中曾说:

“创办《批评》杂志标志着我的生活中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他主要负责文学与历史,前期曾邀请金蒂雷负责哲学。

在长达42年的办刊过程中,克罗齐渐渐达到了他所期待的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理想。

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克罗齐担任意大利教育部长,发起了意大利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改革运动。

  在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克罗齐不断修正完善他发理论学说。

他在一次交流活动中说:

“正如每一个对自已所做事情感到要负责的人一样,我喜欢反复写过的并发表的那些东西,喜欢经常回味和审查它们,以求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一些不妥之处,是否可以进一步加以展开……‘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这就是说,他所懂得的事情中是慢慢才学会的;似乎还应当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会的’。

因此,人往往要像前几年那不勒斯的一位外科医生所做的那样,他也是我在参议院的一位同事,有一次做手术时他突然感到不舒服,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把手术刀交给一位同行,说‘请你来干下去’。

  克罗齐不仅勤奋钻研,而且注重研究方法。

方法是抵达学术高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在办刊前期,克罗齐完成了“心灵哲学”的系统阐发工作。

在他看来,历史是人的创造,体现为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要受心灵的支配,因此把握历史的关键在于把握心灵活动。

哲学不过是历史学的方法论,追求美、真、益、善的心灵哲学,作为对心灵活动形式与规律的研究,其意义在于为创造历史和阐释历史提供方法论的依据。

  在克罗齐心中,意大利民族始终具有美丽的形象。

它从遥远的古罗马走来,创造过文艺复兴的灿烂文化。

但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的历史脚步踏上“迷途”。

身外残酷的历史情境,克罗齐怀着对心灵自由和精神解放的执著坚守,坚持以著述和主编的刊物抵抗法西斯专制主义。

1923年,金蒂雷加入了法西斯党。

克罗齐以巨大的道义勇气,与宣扬积极主义理论的金蒂雷展开针锋相对的公开论战,彼此持续几十年的友谊宣告破裂。

1925年,克罗齐发表了著名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宣言》,反对恐怖政策,并征集到数百名知识分子的签名。

他的寓所在1926年几次遭到法西斯党徒的洗劫。

944年4月,金蒂雷被击毙于佛罗伦萨街头。

克罗齐闻讯,曾长久地倚在寓所的门框上,遥望北方深邃的蓝天……

  “我将死于工作。

”这是晚年的克罗齐在他人问及自己健康状况时一句平静的回答。

创造性的努力、自由的激情以及深刻的公民责任感,既是意大利民族性格的基本素质,亦折射出克罗齐的人格理想。

  (摘自张敏《克罗齐美学论稿》,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以凝练深沉的笔触,全方位展示了克罗齐独特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凸显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

  B.克罗齐把艺术对理性的依附中解放出来,而他对艺术的认识又有别于世俗的理解,他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娱乐的。

  C.本文择取了克罗齐的重要人生阶段,技术了这位20世纪前半期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家兼社会活动家,以史带论,史论结合。

  D.文中“我将死于工作”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克罗齐终生的创造性努力,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漠不关心。

  E.克罗齐主张,历史与艺术都着力于表现普遍法则,都以人为焦点,历史与艺术的区分界限在与真实和虚构。

  

  

(2)克罗齐是如何达到理论家和实践者之间协调统一的?

请结合全文概述。

(6分)

  

  

  (3)“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

”克罗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

“人也不是死后才的”。

如何理解克罗齐这一拓展的内涵?

请结合原文简析。

(6分)

  

  

  

  (4)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

有人说: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

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8分)

  

  

  

  

  二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严歌苓:

厚积薄发不事雕琢

  金涛

  从柏林回到北京,严歌苓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来了。

在国外,她会经常到森林里走一走,很幸福,很享受;每天读两个小时书,一星期在家看两三部电影。

一回到国内,读书和看电影的时间都没了。

“就晚上睡觉前读一会儿书,很糟糕。

”严歌苓说。

  厚积薄发不事雕琢

  在严歌苓的电脑桌上,经常放着一本李商隐的诗集。

电脑开机前的空闲里,严歌苓会翻开诗集读上一段,虽然她和李商隐的语言风格有很大差别,但严歌苓觉得这可以使她进入一种很美的意境。

“平常读好的语言,包括英文,总是在给我营养。

作家要不断地被陶冶,学的语言越多越好,别人语言中总会有自己语言中没有的养分,也可以从古文和现代文字中吸取大量养分。

  作为一位非常高产的作家,严歌苓说自己的创作就是厚积之后的瞬间爆发。

“依靠谷歌、XX,现在人人都可以一分钟变成学者,但这样了解知识很害自己。

想了解西方文化,就要读原著,不一定是看小说,还可以看一些政论、哲学书籍等,然后去思考。

这样知识就在血液里生长,一旦有知识长进生命中,看问题,想故事,进而表述这个故事,和临时抱佛脚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

创作要厚积薄发。

  严歌苓小说讲述的故事大都发生在中国,但她却有着国际视野。

“在更广阔的坐标上去看,哪怕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可能都会不一样。

”在小说《金陵十三钗》中,她讲述了一个救赎的故事。

“风尘女子在拯救女孩子的同时,还在救赎自己。

一种柔弱生命对一种更柔弱生命的保护,一种被世俗认为低贱的生命通过这样一种保护变得宝贵。

”改编成电影后,原著的基本精神依然没有改变。

“这种精神是普世的。

”严歌苓说,现在国际上非常重视中国的文化现象,《金陵十三钗》一下子就卖了20多个国家的版权。

  创作时是支燃烧的蜡烛

  作家出版社最近推出了严歌苓的新作《陆犯焉识》,书中有很多是关于严歌苓爷爷的。

“陆焉识的前半生就是我爷爷的影子。

我从小就对爷爷很着迷,他是我们家的骄傲。

那么年轻就出国留学,16岁上大学,会多种语言,博闻强记,25岁读完博士,40岁自杀。

这个人对我来讲太精英了。

这样的精英好像是活不下来的。

但后来我发现他可能跟我一样有狂躁症、忧郁症,因为燃烧得特别快,不能睡觉,创造力极高,很多时候都在写作、都在工作、都在思考,然后高到浪峰的时候哗一下就跌下来了。

因为到浪峰的时候基本是一个蜡烛有很多捻子在燃烧,很多夜睡不着觉。

睡不着觉,脑子里就发生化学转换,产生很黑暗的东西,感觉就完了,开始厌世……”

  为了写好这本以爷爷为原型的书,严歌苓从美国国会图书馆找出了爷爷在美国读书时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还看了当代人的传记。

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严歌苓也非常爱读。

“特别厚的两本。

下册讲辛亥革命后的历史,特别好。

看了这些东西以后我知道爷爷当时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在严歌苓的记忆中,爷爷的故事依然支离破碎,少之又少。

因此她写小说,必须要靠大量的想象力去添枝加叶。

“我这个人还有一种病态,疯狂地想象,特别是只有这么不多的几篇素材时,要把它们黏合起来、丰富起来、立体化起来,对我来讲非常开心。

如果讲的太具体了,我就觉得被绑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取舍。

  不能把发现自己当成第一主题

  写历史是严歌苓小说一个共同的特点,而对于现实生活,她似乎无暇顾及。

“我做不到把当今的个人生活、把发现自己当成写作的第一主题。

我的脑子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