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8174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docx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docx

三年级小学语文S版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初案

语文(S)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大海的歌

设计思路:

《大海的歌》由三篇清新、活泼,充满情趣的小韵文组成。

诗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本文教学之初借助音像资料,丰富学生对大海的认识,初读课文之后进行生字教学;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诗中语言美,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诗歌。

3.认识“纹、潮、仰、翻、腾、琴、渔、帆”等8个生字,会写“纹、映、仰、翻、滚、奔、腾、琴、奏、帆、睡、闹”等12个生字。

理解“穿梭、绽开、滔天波浪”等词。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培养想象力。

2.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海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图片资料。

2.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1.教师导语:

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

能说说你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

2.学生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3.(展示课件第二屏)学生欣赏大海的图片后进行语言训练:

(展示课件第三屏)看了图片,说一说你此时对大海的感觉。

4.揭示课题:

(展示课件第四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诗歌后认读生字词。

(展示课件第五屏)

2.去了拼音,还会读吗?

(展示课件第六屏)

3、出示生词卡片,强调读:

鼾声、潮声、绽开、掀起

4、结合生活理解“鼾声”、绽开、掀起

5、检查读文情况:

6、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

(师范读学生跟读、集体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字卡,认读本课生字并进行组词造句。

3.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1)自主学习生字。

(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

(音、形)

(3)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4)小组汇报对其他生字的记忆方法,教师点拨,对比、区分形近字。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四、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合作朗读课文。

2.配乐读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1.齐读三首诗歌。

2.(展示课件第七屏)课件出示默读思考问题:

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受?

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画出相关诗句。

3.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后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二、学习诗歌《天和海》

1.(展示课件第八屏)指名读诗歌,学生思考:

天是什么颜色的?

海是什么颜色的?

(展示课件第九屏)

2.(点击课件第九屏右下角的喇叭图案,音乐响起)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3.(点击课件第九屏右下角的喇叭图案,音乐停)汇报自己想象的画面,教师相机点拨。

4.各种形式读文。

(同桌赛读、男女轮读、分组轮读)

三、学习《海上的风》

(一)入情入境读诗歌。

1.(展示课件第十屏,播放一段有关海风声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闭眼想象:

伴着呼呼的风声,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顺势引题:

“让我们就随着风姐姐一起漫步海边,去感受‘海上的风’”。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3.教师配乐范读,将孩子们带入情境。

(教师用缓慢、温柔的声音进行示范性的朗读,学生可以听出老师朗读的有停顿、有重音、有表情,自然由老师温柔的声音,感受到花神的美,海风的柔。

4.分层体验,突出朗读重点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同学间的优势,合作读课文。

(2)海上的风是()、()、()、()

 它一来,

 就()()()()

(3)每一小节中风都有所不同,那我们如何让听我们读书的人感受到不同呢?

比如风是花神,这一小节怎样读?

自己选择其他的小节试着读一读

(二)感悟海风的神奇。

1.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指名汇报,教师点拨。

●把海上的风比作花神,展现海上浪花翻滚。

●把海上的风比作琴师,展现海上各种声音交织的奇妙景象。

●把海上的风比作大力士,展现渔船来往的繁荣景象。

●把海上的风比作狮子,展现海风来临时海上波浪滔天的壮观气势。

2、你发现这首诗歌又怎样的特点?

(每一小节的结构相同,运用了比喻)

3.(展示课件第十二屏)思考:

诗歌的最后为什么用省略号?

大海还会像什么呢?

自由说。

4.展开想象,再次感悟海风的神奇。

(1)(展示课件第十三屏,播放大海美丽富饶的动态画面,海湾、帆船、蓝天„„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浪花的拍打声,柔柔的风声。

)学生欣赏影片。

(2)(展示课件第十四屏)仿照这首诗的模式,想象一下,海上的风还像什么?

你能继续续编课文么?

如:

“海上的风是梳子,他一来,就___;山上的风是___,他一来,就___”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诗歌《海上的风》。

2.(展示课件第十四屏)仿照《海上的风》,写一节诗。

         

3.学生展示成果,共同评价。

二、学习《大海睡了》

(一)初悟大海沉睡时的静。

1.(展示课件第十五屏)读读这首诗,思考:

从哪里看出大海睡觉了?

想想沉睡了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

(板书:

静)    

1)指导朗读:

是啊,大海不闹也不笑了,因为它睡觉了,嘘,我们别吵醒它,该怎么读?

2)什么时候,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

那白天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启发:

白天,风儿什么样的?

   风儿吹在衣服上……这是风儿在和人们闹呢!

   风儿吹到渔船上……这是风儿在和渔船闹呢!

   白天,浪儿怎么样?

   浪儿拍打沙滩,哗哗,这是浪儿在笑呢!

2.还从哪儿读到了大海睡觉时的宁静?

教师随机点拨“轻轻的”一词,指导读好第二句,体会大海的静谧。

3.(点击课件第十五屏右下角的声音图案,音乐响起)深夜的大海没有白天的喧嚣,没有了风浪的嬉闹,多么静!

别打破这份宁静。

把自己的感受送到课文里,把体会读出来。

(配乐自由读全诗)

(二)感悟大海沉睡时的美。

1.交流理解“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展示课件第十六屏)。

(1)这个“她”是谁?

(大海)(把“抱”和“背”两个字点红)她怎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

(2)如果你是明月,你是星星,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背脊上,你会做些什么?

又会想些什么?

2.大海妈妈的臂弯里抱着月亮姐姐,背脊上背着星星妹妹,她就像一位慈爱的妈妈正在哄孩子睡觉呢!

哄着哄着,她自己也睡着了。

听„„(点击喇叭图案,播放潮声。

(1)朗读第三、四句。

(2)当我们再读这首诗时,你是不是对沉睡的大海有了更深的感受?

你从大海身上体会到了什么?

(3)师小结:

大海和星月,母亲和孩子,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情感哪!

(4)指导朗读全诗。

(三)迁移运用,内化语言。

(展示课件第十七屏)当黑夜渐渐离去,一轮红日从大海里慢慢地升起,此时的大海又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交流说说。

三、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1大海的歌

色的神奇:

雾、云、波纹、潮声、天、鸟

风的神奇:

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

静的神奇:

不闹、不笑、抱着、背着、鼾声

                  海和天          美丽

1 大海的歌        海上的风        热烈

                大海睡了        宁静

 

2帽子和鸟窝

设计思路:

《帽子和鸟窝》讲的是翔翔和小伙伴在草地上痛痛快快地玩耍,把帽子丢在了草地上,结果帽子被松鼠带到了高高的松树上。

他们发现鸟儿要在帽子里做窝,就决定把帽子送给鸟儿做窝。

本课利用课本资源设计教学流程。

在引题部分进行识字教学,并围绕主题设疑;教学重点以读为本,品读词句,体味人物情感,逐层升华文章主题,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自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会认“嚷、绸、缠、奈、竿、吊、孵”等字;会写“帽、坡、耍、朝、慌、腰、奈、约、篮、吊、蛋”等生字;掌握“帽子、山坡、耍闹、慌张、无可奈何、竹竿、篮子”等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一)(展示课件第二屏)贴图导入,认识生字“帽”和“窝”:

1.贴图(帽子)板书:

帽子

2.贴图(鸟窝)板书:

鸟窝

(二)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

2.齐读课题:

帽子和鸟窝。

3.问: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小组合作学习)

(一)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二)检测学习情况

1、出示字词:

帽、坡、耍、朝、慌、腰、奈、约、篮、吊、蛋

2、出示词语卡:

帽子、山坡、耍闹、慌张、无可奈何、竹竿、篮子

(二)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是否读准字音,一边思考:

课文中讲了谁?

做了什么事?

(三)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展示课件第四、五屏)认读生字、生词。

(强调易错字:

慌,右边容易加点;耍,与“要”区分;挠,右上边不要加点。

(二)指导书写“鼠”

1.引导学生观察整体形状:

长方形。

2.分析字的间架结构:

上短下长;上窄下宽。

3.难写部分研究:

下面竖提、竖提、斜钩及四点之间的间隔要均匀。

斜钩要长。

4.学生练写,实物投影展示、师生评议,修改。

学生可能会问:

鸟窝与帽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评议学生发言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说清课文内容。

识字、写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采用多种形式识记提升识字效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谈话: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

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不想要了?

二、问题导读,体会人物的可爱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回答问题。

(1)你觉得翔翔和他小伙伴们可爱吗?

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找出相关语句,用( )标出来。

(2)翔翔为什么会惊叫起来?

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3)翔翔为什么不要帽子了?

2、学习第一二段

(一)(展示课件第六屏)默读课文,思考:

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

把这些语句画出来,指名汇报。

 1.(展示课件第七屏)品读句子。

(1)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2)启发想象:

翔翔心里怎样?

他在想什么?

(3)理解比喻句“一窝蜂似的跑下山去”想象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跑下山的情景,感受他们的活泼可爱。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5)问:

在这之前,他们的心情如何?

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

(6)练习朗读。

2.(展示课件第八屏)品读句子。

(1)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

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

(累、渴)

(2)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

(3)练读第三自然段。

3.(展示课件第九屏)品读句子。

(1)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

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

(2)指名朗读、评议。

4.(展示课件第十屏)品读句子。

(1)理解“挠挠脑袋”:

为什么挠脑袋?

心里怎么想?

(1)解释"无可奈何"

(2)孩子们为什么无可奈何的下山了?

想象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

(二)朗读第六、七自然段,从“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体会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

(三)教师小结:

翔翔和小朋友太想找回这顶帽子了。

他们不仅当天不顾劳累不顾饥渴,爬山、追松鼠,而且第二天还做了充分的准备去够帽子。

眼看就要够着了,结果却怎样呢?

三、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

1.(展示课件第十一屏)合作朗读,感受心情。

2.(展示课件第十二屏)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

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

3.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4.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四、总结升华

(一)你喜欢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吗?

为什么?

(二)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展示课件第十三屏)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主要写翔翔——帽子,于是他就和小伙伴去——帽子——帽子——帽子——帽子给小鸟做鸟窝。

五、拓展延伸

(一)自己也为小动物做一件事。

(二)收集关于爱护、保护动物的故事。

板书设计:

(一)         2帽子和鸟窝

            帽子丢失惊叫着急

            寻找帽子追赶用竹竿挑

            不要帽子爱护鸟儿       

保护动物胜过爱自己的帽子,使学生体会翔翔是一个爱护鸟儿、保护动物的好孩子。

 

               2、帽子和鸟窝

        丢帽子—》找帽子—》追帽子—》挑帽子—》送帽子给鸟做窝

                                               (天真、可爱)

教学反思:

 

3吹泡泡

设计思路:

《吹泡泡》是冰心奶奶回忆儿时玩吹泡泡游戏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文章中吹泡泡的过程既清楚又具体,而且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值得反复品味。

本次教学通过读文、品词、品句,学习作者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具体,感受肥皂泡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目标:

1.认识“廊、易、裂、碗、若、脆、扯、润、渡、夕”等10个生字,会写“戏、易、碗、根、飘、扇、浮、若、散、夕、越、骄、傲”等13个字。

2.学习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学习如何把事物写清楚、具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展示课件第二屏)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出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平时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小时候最爱玩的是吹泡泡游戏了。

同学们一定也玩过这个游戏,对吧?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课文,看看冰心奶奶是怎样吹泡泡的,好吗?

(板书课题,读题目)

2.(展示课件第三屏)介绍作者。

二、认读生字,理清层次

1.自读课文,多读几遍生字。

2.画出本课生字,读熟会认;再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认字方法。

1)出示生字卡

戏、易、碗、根、飘、扇、浮、若、散、夕、越、骄、傲

2)出示词语、多音字

3.(展示课件第四屏)“开火车”认读生字。

4.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分组轮读课文后小组交流。

(2)指名回答,全班评议。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自主学习13个生字。

(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

(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飘”与“漂”、“若”与“苦”区分。

(展示课件第五屏)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四、朗读课文,指导背诵

1.合作朗读课文。

2.(展示课件第六屏)配乐读第四、五自然段。

3.引读第四、五自然段并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2.(展示课件第七屏)回忆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

二、学习1—3自然段

1.指名读1—3自然段,说说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2.说说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作者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的?

在书中做出记号。

先写怎样制作泡泡液(肥皂水)。

“放、加上、和弄”这些词写出了制作的简单经过。

接着写怎样吹。

“沾上、吹、提”这几个词具体写出了吹的过程。

先是用一根细竹管沾上肥皂水,“沾上”是说动作要“轻”,肥皂水不宜多。

接着是“慢慢地吹”,“再轻轻地一提”。

“提”指由下往上移,强调动作不仅要轻,而且要快。

作者写吹泡泡的过程,用词十分贴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吹泡泡的过程,先同桌说,再全班说。

3、游戏吹泡泡

让学生吹七彩泡泡,亲身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3)再次品读“吹泡泡”的语句。

①(展示课件第八屏)谈谈哪个动词用得好?

练读句子。

②完成填空练习,从这些词体会到什么?

( )地飘过飞越( )玲珑的( )

( )的浮光慢悠悠地( )( )的球面

③朗读吹泡泡的句子。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句子。

(展示课件第九屏)标出写泡泡样子的词语。

2.学生交流:

(1)什么在球面上乱转?

读“五色的浮光”。

(浮光就是肥皂泡表面上的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我们能看到多种的色彩。

)什么样的球面?

(清澈透明)怎样?

(乱转)读读这个句子。

(2)“若是扇得好„„四散纷飞。

”是啊,一个大的能变成两三个小球。

那直接说行不行?

(出示课件)比较句子,行不行,为什么?

文中形容什么样的小球?

(玲珑)师:

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还会裂成两三个玲珑的小球,四散纷飞。

再读读这句话。

(3)“有时吹得„„光影凌乱”有时还会扯成——长圆的。

你再读读,从这个字中体会到什么?

(体会“扯”字)还——颤巍巍的。

“颤巍巍”的什么样啊?

为什么说“颤巍巍”的呢?

——联系上文的“脆薄”体会出泡泡易碎易破。

那这脆薄的球,颤巍巍的,该怎么读?

(指名朗读)

(4)我听出你们读得很小心,很担心它会突然的散裂。

所以,此时我们大家会怎样?

“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

”(读句子)甚至还可能怎样?

(5)实在可惜,这泡泡无声地破裂了。

你又觉得——(学生:

遗憾、可惜、舍不得)还想——(生:

再来一次!

)然后让学生再读第四自然段。

3.咱们再读读课文第五、六自然段,我相信大家会把泡泡的美表现得更妙,更神奇!

4.学生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5.小小肥皂泡,冰心奶奶不但吹出了跟我们一样的情趣和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的梦想。

她满怀爱意地去描绘那些泡泡,并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小小的肥皂泡身上。

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冰心奶奶拥有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呢?

书中有一个句子,你能标出来吗?

齐读这个句子。

6.为什么快乐?

为什么骄傲?

冰心奶奶又有什么希望呢?

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留意那毫不起眼的泡泡,才会给转瞬即逝的泡泡那么美好的祝福,才会有那么美妙的诗情画意的手笔。

同学们,我们再读一读。

四、朗读全文,体会作者吹泡泡的快乐

五、实践活动,

拓展延伸(展示课件第十屏)说一说自己最爱玩的游戏,注意要把玩的过程说具体。

板书设计:

3吹泡泡

美丽、神奇快乐、希望

爱吹泡泡

制作泡泡液

4*沙滩上的童话

设计思路:

《沙滩上的童话》讲的是一群孩子在沙滩上修筑城堡并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表现了儿童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天性和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同时也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课文教学从质疑入手,在初读课文环节渗透识字教学,解决生字读音,整体感知课文;分三大板块进行感悟理解教学,注重从学生读文后,抓住字词品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在以上教学环节的铺垫之下,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续编童话,将语文教学由文本走入生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小朋友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

让学生试着编一个沙滩上的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扔、趣、堡、筑、魔、攻、驶、药”等8个生字。

4.学习小朋友们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小朋友们在沙滩上编织了一个什么样的童话;学习小朋友们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试着编一个沙滩上的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前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喜欢看童话吗?

你们看过哪些童话?

师简介童话。

(板书:

童话)

2.(展示课件第二屏)板书课题:

沙滩上的童话(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沙滩上怎么会有童话?

童话怎么会在沙滩上呢?

4.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这沙滩,看一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渗透识字方法,整体感知

1.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同桌互相检查、认读生字。

3.(展示课件第三屏)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读音。

4.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学生再读课文,说说孩子们在沙滩上编了一个什么童话。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找出写童话内容的部分自由朗读。

为读得好的同学颁发小标志。

2、分角色朗读。

3.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童话故事。

4.你喜欢这个童话吗?

为什么?

四、作业设计。

1.把本课生字词制作成词语卡片。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学生自制的词语卡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自由朗读第1-7自然段。

(1)(展示课件第五屏)说说“快乐天地”在哪儿?

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

(2)(展示课件第六屏)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活动”?

活动是怎样做的?

我们编织了一个什么童话?

(理解“编织”)出示对话: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

“这城堡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就这样,我们编织着童话。

转眼间,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

师:

这就是孩子想要攻城堡的原因吧,看他们想象多丰富,编得多有趣。

(3)师再次引读第1-7自然段。

2.学习文中“救出公主”部分内容(第8-16自然段)

(1)指名读并评议。

①抓住“趴”、“四面八方”、“挖呀、挖呀”、“欢呼”、“终于”、“一„„就”等词句来体会小朋友心地纯善。

②“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排比句写出了孩子们战胜邪恶、赢得胜利的无比兴奋的心情。

(2)指导后再次分角色朗读,赛读。

(展示课件第七屏)

3.学习文中“找到公主”部分内容(第17-23自然段)

(1)自读第17-23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听老师朗读18自然段,学生思考:

妈妈怎么会出现在身后?

妈妈为什么开心地笑了?

(展示课件第八屏)

孩子们的故事是真的吗?

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

听老师朗读,学生思考。

(我们太高兴了,我们被当时的情景感染了。

)妈妈怎么会出现在身后?

(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偷偷”来理解:

“偷偷”说明我们怕大人知道批评我们贪玩,制止我们去玩。

于是只好不告诉大人,私自去玩,还自以为大人不知道。

可事实上,妈妈或许见我们玩得很高兴很有意思,并没有责怪我们。

只是见我们没按时回家有点担心我们,便找来了。

)引导学生充分说,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天色已经晚了,妈妈也许早就在他们身后了,可是看见孩子们玩得那么开心,编的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