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16兵车行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x
《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16兵车行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16兵车行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16兵车行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人教大纲)第一册16*兵车行(第一课时)大纲人教版第一册
●说课
比较鉴赏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首先需要知人论文,即结合两人不同的成长背景来理解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其次,要揣摩字句,展开想像与联想,体味不同的语言形式呈现出的别样的意境美;最后,要注意作品中的用典,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
“沉郁顿挫”是杜甫自评和诗评家公认的风格。
“沉郁”是指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顿挫”是指其诗语言、韵律曲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沉郁顿挫”风格的完美体现使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兵车行》属于歌行体。
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
这是全诗的感情基调。
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
这首诗又是杜甫第一篇堪称“诗史”的重要作品。
诗意显豁,师生朗读数遍后即可大体理解。
教学此篇应以内容理解和艺术欣赏为重点。
教学目标
1.仔细品味诗人激越深沉的感情,感受本诗怨愤的基调和沉郁的风格。
2.领会本诗的结构艺术和运用细节的技巧。
3.认识本诗所揭露的当时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社会现实。
4.反复诵读,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内容理解与艺术欣赏。
●教学难点
内容理解与艺术欣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点拨下的自读。
●教学用具
北京出版社xx年版《李杜诗学》中的《兵车行》插图。
朗诵录音带。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公元755年,如烈火烹油一般的唐王朝发生了一场战乱,顿时使得这个大帝国哗啦啦如大厦倾,同时它毁了一个诗人的梦,杜甫经历了这场战乱,也经历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变化:
流亡、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上、秦州寄居、入蜀的行程——无论是人事关系或是自然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
这样的痛苦生活经历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创作,杜甫这一时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我们在初中时就读过他的《石壕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兵车行》。
二、初步诵读,感悟诗情
1.(在录音朗诵的背景下讲解)诵读提示——这首诗属于歌行体。
歌行体的诗长于叙事,且多含感叹之意,而这首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显然已超出感叹而变为怨愤,这是全诗的基调。
必须始终把握住这个基调,才能读好这首诗。
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战士,这是诗人亲眼所见,要表达出诗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感情,声音要沉重一些。
前四句可用平调读,最后两句当用升调读——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
第二段开头两句是诗意转换处,可以读得平缓些,声音稍稍放低,但“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总纲,须重读。
以下直至结尾皆用“行人”口气读,但其中的抒情语字字都融合着诗人的感情,要跟叙事语区别开来。
本段可分三层:
前六句为第一层,先叙事后抒情。
叙的是服役时间过长,占去人的大半生,读时当有怨而不伤之意,至“归来头白还戍边”,怨情稍稍加重。
读后宜作一顿,为下文直抒胸臆作铺垫。
下文“边庭”二句有怨有愤,为本段高潮点,应当读得掷地有声。
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极言战争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用“君不闻”领起,是“行人”问“长者”,也是诗人诉诸读者,感情十分强烈,有指控之意。
最后两句为第三层,这是“行人”为自己也为同伴们申诉委屈,读时声调放低些,寓怨愤于嗟叹之中;读完可作稍长停顿,如乐曲中的半终止,为转换话题作铺垫。
第三段前半段写秦兵家庭的困难。
“长者”二句是承上启下话,当用比较柔和的调子读。
“敢申恨”者,不是无恨,而是“申”亦无用,有奈何不得之意。
“且如”四句当一气读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从何出”稍稍振起,因为“行人”的怨愤在这句话中表现得含蓄而又深刻。
后半段顺势说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简直令人悲痛欲绝,读至“生女”二句当再作低回之势,声调凄楚。
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
“君不见”一句当突然振起,有指点之意。
“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加以强调,使人能想见此中情景。
2.学生自由诵读,再示范读。
三、理解读,领会内容
1.学生自读课下注释,能逐句理解诗歌内容
示例:
战车叮铃响不停,战马声声嘶啸;远征的壮丁,个个把弓箭背在腰。
爹娘呵妻儿呵,都匆匆跑来相送,车马扬起的尘埃,遮蔽了咸阳桥。
拖的拖抱的抱,拦路顿脚放声哭,悲惨的哭声,一阵阵冲上九重霄。
有一个行人,同情地问一个壮丁,壮丁只轻轻说:
频繁地点名征兵。
有的人十五岁,就征去驻守黄河,到了四十岁,还编入屯田的军营。
当年出发,还是村长替他扎头巾,归来头白了,还要再去卫戍边境。
边境上的战士,鲜血已流成海水,皇上拓边的雄心,仍然没有休止。
你没听说吗?
汉朝的华山以东,有二百多个州,千村万落,处处长满野草和荆棘。
虽有健壮的妇女,把握锄犁种地,但是庄稼杂芜,阡陌也难辨东西。
再说关东士兵,素以苦战称第一,如今被人驱赶,与狗鸡并无差异。
要不是你这个老人家来问究竟,我怎么敢把心中怨恨向你提起?
且说像今年已经是冬天了,关西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
县官衙役急匆匆追逼租税,无人种地租税从哪去筹集?
早知生男孩招来许多麻烦,倒不如生女孩还来得适宜。
生女孩可以嫁给隔壁邻居,生男孩尸骨埋在战场草地。
你没看见吗?
就在青海头的那边,自古以来白骨堆成山,没人去料理。
新鬼含冤烦恼,旧鬼不停地哭泣,倘若是阴天雨天,更是啾啾咿咿。
2.教师介绍本诗写作背景,进一步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
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
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四、重点解读
1.前人说: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首诗中的警策应是哪几句?
明确: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两句,既揭露了“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又指出了苦难的根源,可以概括本诗的主旨;而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本诗之警策。
这两句上应“点行频”,诗歌开头送别的悲痛场面是“武皇开边意未已”造成的;这两句下启关于战争带来灾难的一段叙述,正可谓“居要”。
如果把这一句放在本诗的开头或结尾都不合适。
因为诗的开头,描绘出征场面,结尾勾画古战场惨景,二者遥相呼应,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概括方式,如果把警策句放在其中任何一处都不适当。
2.重点诗句解读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
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
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
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
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
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
这两句主宾分明:
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
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
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3)“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全诗不涉“长者”问语,仅写“役夫”答辞。
“役夫”答辞包含哪些内容?
这样写法有何妙处?
“役夫”十余年的戍边经历(“或从”以下);“山东”苦于战争,经济凋敝的状况(“君不闻”以下);征战者家庭租税(“长者”以下);边庭血战尸骨成堆的惨况(“君不见”以下)。
这种不写问语,只写答辞的手法,不仅笔墨经济,也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余地,而且凸现了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五、赏读探究
(1)有人说这首诗歌章法严密,请先从形式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示例1:
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
全诗共三段:
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
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拆之则三,合则为一。
示例2:
诗中多运用民歌中的顶真手法。
如: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这样写来,流转而下,气脉相联,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
示例3:
诗中多处采用回应的手法,细针密线,天衣无缝。
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回应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回应句“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回应句“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回应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这样回应,拓宽了诗的广度,增加了诗的厚度。
从开元至天宝,从边塞到内地,从个体至群体,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表现出杜诗的厚重质实的特点。
(2)这首诗歌章法严密,再从内容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示例:
本诗内容的特点有二:
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
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
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土地无人耕种,荆棘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
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
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六、思维训练
1.改写诗歌第一段为电视连续剧《杜甫》中的一个场面。
要求运用电视剧的画面语言,完整、准确地反映诗歌内容:
示例:
满天阴霾。
轰隆隆驶过的战车声,战马的阵阵嘶鸣声,喧闹混杂不清的人声,愈来愈响。
尘土飞扬的大道。
军旗、战车、队伍。
一队队军人,全副武装,扛着长枪,腰插弓箭走来。
一军官模样的人挥动着长鞭催促队伍行进。
一张青年汉子的脸,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
几张军人的脸,有的两鬓染霜,有的满脸稚气:
个个脸色凝重,一言不发地快步跟进。
大道两侧,无以计数的百姓。
人头攒动,张目驰望。
队伍快速通过人群。
一衣服褴褛的青年妇女奋力挤出人群冲向队伍,拦住了青年汉子的行进,一童子踉踉跄跄跟上,牵住青年汉子的征衣。
队伍中一阵骚动。
军官模样的人勒马回视,扬鞭猛喝:
“不许停留!
”
青年汉子摸摸童子的头,推开女子迅速赶上行进的队伍。
女子瘫软在道旁。
童子哭叫。
白发苍苍的老妪,望着中年汉子的背影,呼天抢地,跺脚长号。
路边拥挤的人群。
一张张愤怒的脸。
哭声、呼叫声交织一片,压过车声、马声。
青年汉子回头,两行清泪落下。
漫天尘土中,诗人杜甫走近,种种声响在他耳畔轰鸣。
杜甫的视线落在近在咫尺的桥头。
“咸阳桥”——三个隶书的大字镌刻于路边倒塌的青石板上,逐渐覆盖了整个画面。
〔旁白〕天宝八载,朝廷于关中点兵开赴前线。
诗人杜甫目睹了咸阳桥送别的凄惨画面。
2.以“一位役夫的自述”为题,将《兵车行》中“役夫”回答长者的话语改写为现代汉语。
示例:
一辈子打仗,村里像我这样的人多着呢。
记得十五岁那年,点名出征,里正给我裹了头,擐上甲,送北边守黄河。
四十岁了,又到西边去守边。
那名目叫营田——打仗就入营,不打仗就种田。
熬到如今,您看,头发都花白了,说不准明天还得上前线!
“唉!
这世道怎么啦!
边关上年年打仗,老百姓的血都快流成海水啦,皇上还思量着扩展边疆。
日子是没法过啦!
先生您听说没有,华山东面,将近二百个州县,千村万户的田园荒了,到处长的是荆棘和杞柳。
就是有壮实点的农妇犁地锄田,到底赶不上男子汉。
麦子长得横七竖八的,哪里会有好收成?
我们这关中一带,麻烦就更多。
都说这里的府兵最吃得起打仗的苦,点行出征的事也就特别的勤。
官府对付百姓就像对付鸡和狗!
老先生您可怜我们,我们平日里满肚皮的苦水往哪里倒?
只说今冬眼下的事吧,发往陇西的戍卒不放回来休整,朝廷还三番五次催着要交租,田地都没人种了,您说这租税从哪里出呀!
这不是把百姓往死路上赶吗?
养个儿子还不如生个女儿好——生个女儿嫁邻家,养老送终还有点依靠;生个儿子,早晚得死在沙场上,埋没在蒿草里,您数数,村里像我这样活着的还有几个人?
老先生您还没到青海边上走走。
古往今来,战死在那里的人千千万万。
遍地的白骨啊,连个收殓掩埋的人也没有。
惨哪!
每到天阴雨湿,处处是唧唧啾啾的叫声,那是屈死的旧鬼新鬼在诉说着冤恨、在放声痛哭哪。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1.试将这首诗跟李白《古风·其十九》相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古风·其十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释见《语文读本》第三册)
示例:
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也是杜诗中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
诗旨在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充满非战色彩。
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
“道旁”十四句为第二段,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
“长者”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惟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
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严谨缜密。
诗的字数杂言互见,韵脚平仄互换,声调抑扬顿挫,情意低昂起伏。
既井井有条,又曲折多变,真可谓“新乐府”诗的典范。
●学习卡片
一、鉴赏示例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
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
“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
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
……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
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
……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
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
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扣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
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
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
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
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
一个普通的“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
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
“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
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
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和视觉上的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接着,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
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
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
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
接着以一个15岁出征,40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作例,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
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
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
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
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
诗人驰骋想像,从眼前的见闻,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
“长者”,是征夫对诗人的尊称。
“役夫”是士卒自称。
“县官”指唐王朝。
“长者”二句透露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桎梏,但是压是压不住的,下句就终究引发出诉苦之词。
敢怒而不敢言,而后又终于说出来,这样一阖一开,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
这几句写的是眼前时事。
因为“未休关西卒”,大量的壮丁才被征发。
而“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
“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
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
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
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诗人接着感慨道:
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
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
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
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
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
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
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
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
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
这些都是“开边未已”所导致的恶果。
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
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
在艺术上也很突出。
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
这篇叙事诗,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
第一段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渲染铺垫;而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则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辉映,互相补充。
同时,情节的发展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随着叙述,句型、韵脚不断变化,三、五、七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
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
用韵上,全诗八个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起伏,声情并茂。
再次,是在叙述中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如在大段代人叙言中,穿插“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和“君不见”“君不闻”等语,不仅避免了冗长平板,还不断提示,惊醒读者,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诗人还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
最后,采用了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是杜诗中运用口语非常突出的一篇。
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
“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
”这些民歌手法的运用,给诗增添了明快而亲切的感染力。
二、《蜀道难》与《兵车行》的体裁、笔法、风格之比较
李诗袭用旧题,杜诗自创新题。
李诗以写景为主,形象出自主观想像;杜诗以叙事为主,形象出自真实生活。
李诗直抒胸臆,感情充沛气势逼人;杜诗寓情于事,愁肠百结情感深沉。
李诗多用比喻、夸张、想像等手法,跳跃腾挪势如江河,为浪漫主义杰作;杜诗写场面、记言辞,凝重深厚针严线密,为现实主义名篇。
李诗飘逸空灵雄奇奔放,杜诗沉郁顿挫厚重质实。
三、前人品评集锦
弘历敕编《唐宋诗醇》:
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辞……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潮骤至。
不可逼视。
以下出点行之频,出开边之非,然后正说时事。
末以惨语结之。
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在地商声,不可强为也。
何焯《义门读书记》:
篇中逐层相接。
累累珠贯,弊中国以徼边功,农桑废而赋敛益急。
不待禄山作逆,山东已有土崩之势矣。
况畿辅根本亦空虚如是,一朝有事,谁与守耶?
借汉喻唐,借山东以切关西,尤得体。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孔尚任及其《桃花扇》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
曾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
因被派往淮阳疏浚黄河海口,多次往来于南京、扬州等地。
《桃花扇》是他经过十余年呕心沥血,三易其稿而编写出来的著名历史剧。
《桃花扇》以李香君、侯方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明末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和政治的腐败,揭示南明王朝覆亡的原因,以寄托亡国之思,即作者在第一出中所说: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这是全剧的主题,又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
二、课文析读
《哀江南》的写景艺术(曹津源)
1.今昔对比。
例如第三支曲子《沉醉东风》描述多种今非昔比之景象。
一是物之对比,作者连用了5个动词——象征统治者根基的“白玉八根柱”竟然“倒”了,“横”卧于地;体现统治者威势的“红泥高墙”也免不了“堕”的厄运;那本来显示宫殿气派的“琉璃瓦”都“碎”成残片,“翡翠窗棂”也都“烂”得难觅踪影了。
二是人之对比。
当年朝拜皇帝时,群臣列队恭候,声势何等浩大,而今大臣固然未见一人,见到的竟然是“几个乞儿饿莩”,而且不是偶过此地,而是常“住”于此,江山易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