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565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0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docx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docx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

必修I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

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

二、天体系统的层次

天体系统

概念: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

银河系

河外星系

级别:

总星系

三、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1.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2.普通性的表现

(1)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

1方向一致(同向性)

轨道近似圆形(近圆性)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

(2)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

3.特殊性

(1)表现: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A.宇宙环境①安全的行星环境:

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稳定的恒星环境:

太阳光照的稳定

B.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液态水)

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

②体积和质量适中,引力能使大量气体聚集形成地球大气层,经漫长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太阳辐射根据波长范围,分为红外光区、可见光区、紫外光区。

3.对地球的影响

A.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B.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一种新能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具体下图所示:

2.太阳活动的影响

(1)影响气候;

(2)影响电离层,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

(3)影响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4)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基本规律

1.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2.周期:

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3.速度

(1)角速度:

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

(2)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二、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②地球自转

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南左北右赤不偏) 

 判断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3.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

(2)区时: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统一使用的时间,叫做区时。

(3)计算:

求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或已知北京时间求其他时区的区时。

(数轴法)

第四节: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1恒星年:

365日6时9分(真正周期)

一.公转特征

速度

近日点快,时间为1月初

远日点慢,时间为7月初

轨道:

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二、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黄赤交角:

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度数23.5°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见图)(地面垂直接受阳光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为90°,)

三、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方法:

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处最大,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远离直射点,高度变小,靠近直射点,高度变大。

(2)变化规律:

1纬度变化:

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节气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回归线

赤道

北回归线

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

南半球

北半球

3.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

四、光照图的判读

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晨昏线:

昼与夜的分界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则为昏线。

2.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夏至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冬至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春分或秋分日)

 3.时间计算: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

春秋分日——0°(赤道);夏至日——23.5°N(北回归线);冬至日——23.5°S (南回归线)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一节:

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

二、地壳的物质组成

1.三大类岩石

①岩浆岩成因:

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玄武岩)、

②沉积岩成因: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

③变质岩成因:

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大理岩、片麻岩、板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第二节:

内力作用于地表形态

一、内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

外力作用

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二、内力作用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常见类型

成因

地形表现

背斜

岩层受挤压向上拱起

一般

地形倒置

山岭

山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断裂,易侵蚀成谷)(储油气构造,打隧道)

向斜

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

山谷

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石坚硬,不易侵蚀成山)(储水构造)

断层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错动或位移

谷地、陡崖、或断块山(岩层活跃,工程建设要尽量避开)

上图中A背斜,B向斜,C、D断层

第三节: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作用因素

作用形式

对地貌影响

流水作用

侵蚀

坡面被冲刷,下切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断加宽加深

常形成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

堆积

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

山区山口处洪积扇或冲积扇的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风力作用

 

侵蚀

在干旱地区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

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等

堆积

风在搬运沙石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导致风沙沉积

形成沙丘、沙垄等

方法指导:

1.先判读是侵蚀(少了物质)还是堆积(多了物质)地貌

2.在判读是流水(湿润地区)还是风力(干旱地区)作用

第四节:

大气受热过程

一、大气垂直分层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作用形式

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波长范围

作用特点

吸收

臭氧(平流层)

紫外线

有选择性,大部

分可见光可穿透

水汽、二氧化碳

(对流层)

红外线

反射

云层、尘埃

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

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

散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蓝色光最易被散射

有选择性,改变太阳辐射方向

2.大气的保温作用

注:

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取决于云层的厚度和空气湿度(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

3.意义: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白天的温度不会太高;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得晚上的温度不会太低,从而降低了昼夜温差。

第五节: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形成原理

冷热不均

热:

上升

垂直运动

冷:

下沉

水平气压差(高低气压差)

水平运动(高压指向低压)

2.常见的热力环流

海陆风

山谷风

城市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高空风: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近地面风: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方法指导:

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

第一步:

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

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如上图所示(北半球):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

1.形成因子①太阳辐射对不同地表纬度加热不均②地转偏向力

2.分布:

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如下图所示:

风带:

北三撇,南三捺。

3.移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大气活动中心

 

2.季风环流

地区

东亚

南亚,东南亚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风向

冬季

西北风(亚洲大陆)

东北风(亚洲大陆)

夏季

东南风(太平洋)

西南风(印度洋)

第六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天气特征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阴天、雨雪、刮风、降温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降水的分布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

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

大气举例

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

一场春雨一场暖

二、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气压

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运动

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

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

垂直运动

上升

下沉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举例

台风

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方法指导: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

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流上升,四指弯曲方向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四指弯曲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气旋

反气旋

中心气压

低压

高压

四周气流

中心气流

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第七节:

水循环

1.类型:

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2.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3.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