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253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151 大小:6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doc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doc(1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税收基础教案完整版.doc

精品下载完可复制编辑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

01

班别

12会计

(1)、12会计

(2)

日期

第一周,星期一第5、6节

第一周,星期一第1、2节

课题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课程的相关介绍与学习要求

目的要求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企业涉税业务办理课程介绍与学习要求

重点

学生进行自主分组

难点

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及企业涉税业务办理大体内容

课前导入: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课程,对于税务的认识了解能够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好地掌握会计职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同时,税法的规定在各种会计证书的考试中占据不少的份额,比如我们学生们要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税法的知识不多不少占据了一席之地。

对于这门学科,希望我能和学生都能抱着积极向学的态度,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积极认真地参与教学中来,大家一起努力,深入了解税法的魅力,了解税收对自身个人对企业的重要性,了解税收相关的会计处理,从而更加深入了解会计这一行业,掌握更加扎实的基础知识,在未来的道路上比别人走得更远,走得更宽,走得更快。

新课讲授:

一、分学习小组:

要求学生进行了分组,8—10人一组,分组后选出每组组长,说明分组的目的,也再次强调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的重要性。

每组组长把组员名单写在纸上上交,内容包括:

1、组名:

要求有创意,上进积极

2、组长

3、组员

4、口号

5、目标

6、设计小组图标(该六点为板书内容)

同时跟学生明确上课要求:

1、不早退、不迟到;

2、作业准时上交;

3、课堂上大胆积极发言;

4、按编排好的座位就坐;

5、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

二、讲授内容:

通过几个问题思考,引导学生进入税收的天地:

1、什么是税收?

2、为什么国家要征税?

3、是不是每个公民都必须纳税?

4、是不是所有收入都必须纳税?

5、如果我一个月2000元工资收入,那我要纳税多少?

6、如果我一个月4500元工资收入,那我要纳税多少?

通过学生思考分析:

(一)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

税收产生的社会条件是国家公共权力的建立,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从税收和国家的关系看,国家的存在同税收的产生具有本质的联系。

(二)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

下列图示可帮助我们理解税收的产生:

剩余产品→私有制→阶级→阶级斗争→国家(需要物质资料/拥有政治权力)→税收

板书设计:

1、什么是税收?

2、为什么国家要征税?

3、是不是每个公民都必须纳税?

4、是不是所有收入都必须纳税?

小结

介绍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的课程与学习要求

课外作业

自己查找有关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相关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思考

课后分析

通过这次的学习,学生们对税收都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对企业涉税办理这一门课程也有了相应的了解。

通过自主分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并发挥想象动起来设计小组图标,课堂气氛活跃,但有的学生对税收的了解还不够深刻,希望下节课能够让学生有更加系统的了解。

课件名称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

文档类型

.ppt

教师:

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

02

班别

12会计

(1)、12会计

(2)

日期

第一周,星期二第3、4节

第一周,星期二第5、6节

课题

税收的概念与本质特征

目的要求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税收的定义

2、了解征税和缴税的必要性

重点

1、税收的本质

2、特征

难点

1、税收的本质特征

课前导入:

对于税收,大家上一节课都有了比较笼统的概念印象,那么,现实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税有哪些呢?

前一节课介绍了税收各章节的大体内容,从今节课开始,我们一起学习第一章的各重点内容。

新课讲授:

税收的本质内涵

一、税收的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标准和程序,采用强制性的手段,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二、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

(一)税收与国家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本质上的联系。

(二)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

(三)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一种形式。

(四)税收与税法。

三、税收的本质

(一)税收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二)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利

(三)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会公共需要

(四)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

四、税收的特征

(一)强制性

(二)无偿性

(三)固定性

三个形式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根本标志,也是鉴别一种财政收入形式是不是税收的基本尺度。

板书设计:

一、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

二、税收的本质

三、税收的特征

小结

税收的概念、税收的本质与特征

课外作业

1、背诵税收的概念;

2、理解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

3、理解税收的本质

4、掌握税收的特征

课后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真正开始接触税收的第一次课程,课堂上大家都比较认真。

对于税收的含义理解比较透彻,通过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和法律之间的关系也更好地把握了税收的内涵与本质。

对于税收的三性大家都能很快地背诵出来,但是并不能够明确的划分。

有的学生并不能够准确划分税收和政府征收的费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税收三性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掌握比较好。

希望下一节课大家都还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认真听课。

课件名称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

文档类型

.ppt

教师:

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

03

班别

12会计

(1)、12会计

(2)

日期

第一周,星期四第1、2节

第一周,星期五第1、2节

课题

税收的职能与作用

目的要求

1、掌握税收的三大职能

2、了解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重点

1、税收的职能

2、税收的作用

难点

1、税收的职能

2、税收的作用

课前导入:

(有下划线的为板书内容)

通过小组竞争回答的形式进行旧知识回顾:

1、税收分配的主体:

国家。

2、税收分配的目的:

为了满足国家职能需要。

3、税收分配凭借的权利:

国家的政治权力。

4、税收分配的客体:

社会剩余产品(国民收入)。

5、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强调税收的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标准和程序,采用强制性的手段,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新课讲授:

一、税收的职能

(一)组织收入职能(最基本)

(二)调节经济职能

1、从宏观方面理解

2、从微观方面理解

(三)社会管理职能

从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理解

二、税收的作用

(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筹集资金

(二)体现公平税收、促进公平竞争

(三)调节分配,促进共同富裕

(四)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

(五)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经济往来

板书设计:

一、税收的职能

二、税收的作用

小结

介绍税收的职能与作用,并通过练习加强对税收的理解与掌握

课外作业

习题集

判断题P3—1、2、3、4、6,

单项选择题:

P3—1、2、3、4、5、6、7

多项选择题:

P4—1、2、3、4、5、6、7

课后分析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税收的三大职能和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都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不过有的同学对税收这些概念性的知识不是很感兴趣,出现了有的学生走神的情况。

在课堂最后,我就会通过简单的提问,引起大家的高度注意力,并借此帮助学生记忆相关的内容。

课件名称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

文档类型

.ppt

教师:

张小D

授课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编号:

04

班别

12会计

(1)、12会计

(2)

日期

第二周,星期一第5、6节

第二周,星期一第1、2节

课题

税收制度

目的要求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税收制度与税法的关系

2、掌握税制构成要素

重点

1、税制的构成要素

2、纳税人相关的概念

难点

1、纳税人相关的概念

2、负税人与纳税人的区别联系

课前导入:

通过小组竞争回答的形式进行旧知识回顾:

1、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税收的职能

组织收入职能(最基本)、调节经济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3、税收的作用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筹集资金、体现公平税收,促进公平竞争、调节分配,促进共同富裕、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经济往来

新课讲授: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有下划线为板书内容)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各种有关税收的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

税制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制包括税收法规、税收条例、税收征管制度和税收管理体制等;狭义的税制主要是指税收法规和税收条例,是税收制度的核心。

税收制度是税务机关向纳税单位和个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也是纳税单位和个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准则。

二、税收制度的作用

第一:

对税收分配关系进行规范是税收制度最基本的作用。

第二,为税收征管活动提供依据和准绳是税收制度的特殊作用。

第三,为实现税收职能和作用提供了法律保证。

总之,税收制度作为调整政府与纳税人分配关系规范,是实现税收职能、发挥税收作用的需要。

 

三、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四、纳税人概念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又称纳税主体,是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无论什么税都有关于纳税义务人的规定,通过规定纳税义务人落实税收负担和法律责任。

纳税义务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五、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

1、代扣代缴义务人

2、负税人

当存在税负转嫁的时候,纳税人不是负税人;当不存在税负转嫁的时候,纳税人等于负税人。

3、纳税单位

板书设计:

一、税收制度的概念

二、税收制度的作用

三、税法的概念

四、纳税人概念

五、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

小结

这节课重点介绍了税收制度含义,税收制度的作用以及税法的概念和税制的构成要素里的纳税人。

课外作业

习题集

判断题P9—1、2、4,

单项选择题:

P3—1、13

多项选择题:

P4—1、2

课后分析

同学们对税制的理解掌握比较好,对于税制与税法的联系也理解比较透彻。

但是很多同学难以区分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区别,难以理解扣缴义务人的存在。

在讲授过程我发现要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扮演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