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陕西省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三)
语文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秦孝公的历史难题
“秦孝公难题”是《商君书•定分》记栽的一段谈法治的经典对话。
商鞅开启变法大幕之初,秦孝公问道:
“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无私,奈何?
”大体上说,困扰秦孝公的难题是变法之后,如何使官与民都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面对秦孝公的困惑,商鞅的回答是:
治道运行,皆有法式,事皆决于法。
厉行法治以后“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变法图强所带来的兴盛局面奠定了秦一扫寰宇,统一六国的基础,但令人不解的是因法而兴的大秦帝国却在短短十几年间便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对此,历代史家大多都将“以法为本”看作秦二世而亡的首要原因。
秦法条目繁多,法网严密,繁如秋荼,密如凝脂,严刑峻法将百姓的尊严和自由剥夺殆尽,恶法视民为草芥,可畏却不可信。
缺乏道德滋养的秦法让官与民都感到窒息和绝望,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又将法的机械性发挥到了极致,“失期,法皆斩”点燃了大泽乡起义的烽火,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最终在自己编织的法网面前土崩瓦解。
秦法残暴而至覆亡让之后历代统治者认识到“以法为本”所带来的弊端。
他们虽也都注重修法订律,但更加强调德的作用,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从法律的价值导向上看,中国传统社会对待法律的态度从用法总揽一切,变成倾向于“无争无诉”,老百姓不渴求用法律来伸张正义,总把实现公平的希望寄托在人而非制度上,一部部体系完备的法典远远比不上人们对“明镜高悬”的渴望,世人对法律的崇拜远远低于对明君清官的期盼,法治的信仰变得虚无不切实际,知法、懂法逐渐变成了官的专利,而老百姓只有单纯守法的余地。
没有被全民所信仰的法律至多是一条条干瘪的规矩而非治国安邦的重器。
一旦律法废弛,人亡政息,总免不了江山易主,黎民涂炭。
历史证明,破解“秦孝公难题”答案在于我们能否丰富法治的内涵,用道德的养分让人与法、法与社会形成一种良性包容的互动,进而使全体社会成员都牢固树立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让法律成为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须臾不可分离的工具。
今天,我们重新审视“秦孝公难题”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可以发现,单纯的知法、懂法、守法其实并非难事,难的是要如何实现良法之治,让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法律真正成为全民的信仰和追求,这才是破解秦孝公难题的应有之意。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如果说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将刑法铸在鼎上是我国揭开法律神秘面纱、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开端,那么由“秦孝公难题”所带来的反思则让我们认识到良法之治和法治信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想只有全社会都能做到对良好法律秩序足够的敬畏,使法治精神内化于心才能让“秦孝公难题”得到彻底破解。
(选编自“求是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何让天下官员和百姓知法、懂法、守法,不徇私而害法,这不仅是秦孝公在商鞅变法之初的困惑,更是后世历代君王不得不面对的历史难题。
B.官员百姓缺乏广泛的法治信仰,政权却强制推行法令制度,短时间可能会如秦王朝—般因变法而兴盛,但终究逃不出人亡政息的结局。
C.秦王朝“以法为本”的治国方略被很多史学家认为是秦帝国“二世而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秦法残暴这一弊端警醒后世人君,应修法但更应重德。
D.秦帝国的严刑酷法根本无视百姓的尊严与自由,且秦法从根本上讲,对百姓很不信任,视人民为草芥,所以人民不堪忍受而奋起反抗,推翻了它。
2.下列对原文论证思路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商鞅回答秦孝公的困惑及推行变法之后秦国的强盛说起,进而由秦亡的反思否定了商鞍对“秦孝公难题”的回应。
B.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秦王朝土崩瓦解的原因在于“以法为本”不加变通,从而强调了老百姓知法、懂法的重要意义。
C.历代统治者对“以法为本”的弊端都有反思,文章总结后认为在百姓缺乏法律信仰的环境下,破解“秦孝公难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D.文章层层论证,最后得出了结论:
只有先树立良好的法令制度,再继之以坚定的法治信仰,才能彻底解决“秦孝公难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证明,只要我们不断丰富法治的内涵,在人与法、法与社会之间通过道德滋养形成良性包容互动,就可以建立牢固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
B.如果知法、懂法只是官员们的专利,老百姓只有严格遵守法令的义务的话,那么法治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并不能发挥其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
C.—味地强化道德礼仪的作用,弱化法律总揽一切的力量,会让百姓把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寄托在清官廉吏身上,法治信仰就逐渐淡化乃至消失了。
D.假如全社会都能对良好的法律秩序心存敬畏,让法治精神成为—种坚定的信仰,那么如何让官员百姓知法、懂法、守法的历史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1.B2.D3.A
【解析】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试题分析:
题干是“列对原文论证思路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此题考核分析论证思路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首先要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证思路是否正确。
D项,论证关系搞错。
D项所对应的信息点在全文最后一段,也就是总结段。
而文章中“良好的法令制度”与“法治信仰”是并列关系,而非先后关系或者递进关系。
3.试题分析:
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丰富法治内涵”与“形成良性包容互动”是“建立牢固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的先决条件。
而在原文中,“丰富法治内涵”“形成良性包容互动”与“进而建立牢固的法治信仰与法治思维”是递进关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执着
李冬
要不是我家的下水道堵了,我绝不会认识老谢的。
那天,一位朋友把他叫到我家,是来疏通下水道的。
第一回见到他,觉得他太落魄了,虽说那时他是物业公司员工,看他那一身行头,简直就像个外地捡荒人或者收废品的。
上身穿着不黄不绿,黑不溜的褂子,袖口早就破了。
下身的大裤衩子也是皱皱巴巴,满是尘土。
脚上的凉鞋脏兮兮的,后跟也开了胶。
现如今,我们通州城里,还有这样贫困的人吗?
我实在不敢相信。
看他干活,却很让我开了眼,对他刮目相看了。
且不说三五分钟,下水道就疏通了,还修好了我家的水管子,长时间没修好的灶具,冰箱的毛病,他也“三下五除二”顺手就修好了。
干杂活,他可真是个多面手。
我又对他赞美有加了!
这以后,家里有什么活儿,叫他就来,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熟了,我才知道,他是很乐观的人。
好交朋友,好看书。
我还经常讲讲新闻,说些笑话。
我送他几本《运河》杂志,他特高兴:
“太好了,我文化不高,就是喜欢看书”从这以后,家里有活儿就找他,我们就渐渐地成了好友。
无话不聊啦。
有一天,我听说他唯一的独女丢了,我就向他求证。
他竟然显出漫不经心的神色说:
“那时,她刚上班,21岁,就要和一个外地小子结婚,,我和老伴不同意,她就和那小子跑了。
”他的语气平淡,好像此事与他无关。
我问:
“你们没有联系啦?
找找她呀!
”他说:
“我怎么找?
公安局也用心找了几年,也没消息。
这可真是怪事。
都成年了,能出什么事呢?
”老谢不以为然地说: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让她去吧,闺女早晚要嫁人,我们两口子,过得挺好就行啦!
“
老谢就是一个大松心的人,可他一旦认准的事,他也真跟老牛一样的犯拧。
一天.他很认真地跟我说:
“黎老弟,求你个事?
”听这口气,看来他遇见难事了。
就问:
“你尽管说吧,我尽力帮忙。
”他说:
“我在家里搞了一个像章展览室,求你找一位书法家,给我写个牌子,让更多人到我家来参观,”我听了,很奇怪地问:
“什么像章?
”他认真滴说“就是文革时期的最火的毛主席像章呀!
我已经收藏5000多个了。
有空你看看去,指点一下。
”我说:
“好的,我去。
”
过了几天,我带着写好了的字,就到他家里去了。
老谢住的还是原先的职工宿舍。
两间小屋,外屋就是展览室,一进屋,就看到,满墙的像章。
按着大小,一个个排列整齐,全都镶在玻璃镜框里。
真的好壮观啊。
我鼓励他说:
“你干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让人们不忘那段历史。
”他笑着点点头,又补充一句:
“应该建个‘像章博物馆’,让人别忘了毛主席呀!
”
“毛主席像章展览室”通州区吕先生的书法,果然遒劲,飘逸。
老谢见了挺高兴。
就很麻利地放进镜框里,我帮着他,挂到了门口。
牌子挂出来了,屋里也布置也像模像样的。
我相信们会有好多人来参观的。
可是,我没想到,就在一个月后,我偶然见到他,就问:
“来家参观的人很多吧!
”他显出特别失望和无奈的神色说,:
“唉!
现在的人,忘本,没有人去看呀!
”
好久未见,我顺路去看看他。
一进屋,我就觉得冷冷清清的。
原来老谢病了,是让骗子气的,看来病的不轻。
小屋里,老谢正躺着,老伴用小勺给他喂药、老伴说:
“那天,几个骗子,把他的几个像章骗走了,他就一病不起了。
我让他去医院,他死活不去,他不放心屋里的这些宝贝呀!
”
我攥着老谢的手说:
“怎回事呀?
”老谢吃力地说:
“他们说是大运河艺术馆的,要挑集美像章展览三天,还留了张借条,你看看!
”我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着:
‘借像章五枚,三天归还。
落款是:
大运河艺术馆武士水···看到这儿,我就知道老谢是被骗了。
一是通州没有这个艺术馆,二是落款的“武士水”分明是:
‘我是谁’是意思。
我劝老谢:
“别急,先看病,我帮你报案,公安局会给你找回来的。
行吗?
”他使劲睁开眼说:
“找不到了,那么好的像章哪儿去找?
你知道,那可是瓷的,少见呀·····”
我劝不了,只好去医院找来大夫,费了好多唇舌,老谢终于去医院了,我每天都去看他。
他的病却不见好。
而且越来越瘦了。
大夫对我说:
“他是心病,药物不好治了!
”
果然,不到三个月,老谢带着遗憾走了,给他送葬那天,我心里难受,想说一句,一路走好,可是我早已哭成个泪人了,什么也说不出了……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采用外貌描写的手法,用笔细致,让老谢寒酸落魄的形象跃然纸上,与后文老谢的能干和执着形成了对比。
B.老谢是一个认真负责、乐观友善的人,踏实能干是个多面手,朴实热情好交朋友,虽然文化不高,却很喜欢看书。
C.文中写老谢积极筹建博物馆,却因无人去参观而失望与无奈,实则是为了表现出老谢对人们淡忘过去的失望与不解。
D.本文语言质朴,故事情节生动,作者主要采用外貌、语言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平凡人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5.老谢的“执着”在文中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概括。
6.小说设置这样的结局,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答案】4.A5.①老谢干活很执着,把自己力所能及的都修理好才作罢;②老谢对女儿婚姻以及女儿出走的态度也是一种执着;③老谢收藏5000余枚毛主席像章,追忆那个年代,这也是一种执着;④老谢在家筹办“毛主席像章展览室”把像章分门别类排列的整整齐齐,也是一种执着;⑤老谢对珍贵像章被骗耿耿于怀以至于生病去世,也是执着的体现。
6.①老谢因为执着于像章被骗而生病致死是情节发展的必然,使得故事情节略有波澜,形成了小说的高潮;②这样的结局符合老谢执着的人物形象,使得老谢这一形象更具典型性;③这样的结局升华了小说的主题,促使读者反思“执着”的意义。
【解析】
4.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A项,“与后文老谢的能干形成了对比”分析有误,作者开篇写老谢其貌不扬主要是为了表现老谢的执着精神。
衣着寒酸与否和是否能干并无逻辑关系,故而不能构成对比。
5.试题分析:
题干是“老谢的‘执着’在文中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概括。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
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老谢最显著的性格特征是“执着”,抓住这一点,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的言行,再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人物形象的特征概括。
小说讲了老谢的几件事情:
一是老谢干活时,总是把自己力所能及的都修理好才作罢;二是老谢对女儿婚姻以及女儿出走的态度是漫不经心的;三是老谢收藏毛主席像章5000余枚,借以追忆那个年代的态度;四是老谢在家筹办“毛主席像章展览室”;五是老谢对珍贵像章被骗耿耿于怀以至于生病去世。
这些事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老谢的“执着”。
回答本题时,要分五点,结合老谢的事情回答。
点睛:
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
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
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
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
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
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
比如本题,可以抓住老谢的表现来分析其特点。
6.试题分析:
题干是“小说设置这样的结局,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这道题考的是小说结尾的作用。
回答“作用”题一般要从作品的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
阅读小说,结合小说的情节内容分析。
小说的结局是老谢“带着遗憾走了”,这是老谢因为执着于像章被骗而生病致死是情节发展的必然。
老谢最显著的性格特征是“执着”,这样的结局使得故事情节略有波澜,形成了小说的高潮。
这样的结局也符合老谢执着的人物形象。
这样的结局还升华了小说的主题,促使读者反思“执着”的意义。
综上分析:
本题应从情节结构的效果、人物塑造以及主题的揭示等角度分析概括。
点睛:
文章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旨”“急转直下”“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
小说阅读结尾题出题格式:
1.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2.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
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
你认为怎样更好?
为什么?
小说结尾分析答题角:
1.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
2.主题角度:
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
3.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4.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
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实用类文本阅读
对话红柯:
杰作都是人生最悲惨最黑暗的时候写出来的
舒晋瑜:
你哪年到的西安?
当时心情如何?
对西安是怎样的印象?
红柯:
2004年底迁居西安,发现自己每居一地大约也就10年,完全成了游牧人逐水草而居。
我对西安印象非常好,毕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2005年我去思源学院讲课才发现陈忠实老师小说中的白鹿原不是虚构的文学地名而是真实的存在,我专门写了《山河形胜白鹿原》一文。
西安古长安的大街小巷以及周边的村寨寺庙包括终南山,全都是周秦汉唐古典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
碑林里的《大秦景教碑》和化觉寺巷大学习巷广仁寺,让人想到盛唐时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情形,大雁塔与玄奘就更不用说了。
迁居西安,再次激活了我西域10年的生活积累。
舒晋衡:
你是从什么时候重新进入创作的?
到西安时写的第一部(篇)作品是什么?
红柯:
我从1983年发表作品至今,创作只中断过一次,就是1986年初到新疆断了好几年,以后再没有中断过,这与我的性格与读写习惯有关。
大学时我很少在图书馆看书,都在野外看书,晚上在教室看书到天亮。
越是干扰最多,压力最大,写作欲望越强烈,我不相信有天时地利人和,杰作都是人生最悲惨最黑暗的时候写出来的,都是带血带泪的,都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百强相遇勇者胜。
2004年底我来到西安,2005年就写了中篇《军酒》,发表在《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
舒晋瑜:
从风格和内容上请你充分谈谈,回西安的创作和在新疆时比,发生了哪些变化或进步?
红柯:
从1983年发表处去作到1996年9月《人民文学》发表《奔马》引起文坛注意,经过如此漫长的过程,说明我是个很笨的人,13年发表七八部中篇、五六个短篇,几十首诗、几十篇散文,没有任何动静没有任何反应,生长期如此漫长。
大漠戈壁的植物都是这么生长的,红柯本是植物,来自大漠。
水土太好是否对一个作家有利真不好说,反正我感谢大漠戈壁。
我在新疆写陕西,在陕西写新疆,相比之下更适合写新疆。
祖父作为抗战老兵在蒙古草原8年,父亲作为二野老兵在康巴藏区6年,我西上天山10年。
据说周人来自塔里木盆地,作为周人之后我西上天山应该是寻根之旅。
到了大漠才知道大漠孤烟直不是烟是旋风,才知道高适岑参们不是浪漫主义是现实写真。
舒晋瑜:
在新疆生活这么久,一旦决心离开,定有很多不舍。
那么,你如何评价自己的这次迁徙?
创作环境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创作?
红柯:
1998年,我的第一本小说集《美丽奴羊》出版,崔道怡老师作序言《飞奔的黑马》,这匹黑马从1998年到2000年发表30多部中篇近百个短篇几百篇散文,从2001年开始以长篇为主,《西去的骑手》《百鸟朝凤》以及最近马上出版的《太阳深处的火焰》等12部长篇。
迁徙对别人怎样我不知道,对我是极大的长进,是一种生命不断体验变化的过程。
生命最忌讳封闭呆滞。
周秦汉唐,穆天子西游天山,汉张骞通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文人们壮游天下,宋以后就自我封闭了。
小说本是动态,本是城市生活,本是对陌生地域的冒险,小说就不是熟人封闭的农业社会。
中国四大五大名著很少是写农村的,西方更是如此。
犹太人迁徙更甚,才有卡夫卡,居布拉克又不是捷克人,说德语又不是日耳曼人,多元交汇心灵极度动荡。
舒晋场:
能否总结一下自己的创作经历都分哪些阶段?
红柯:
大学时我发表诗歌、小说、散文,满足文学青年的虚荣心。
新疆10年发表八十多万字中短篇小说,属于学艺,各种文学实验,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回陕西后1996年9月在《人民文学》发表《奔马》标志着红柯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998年李敬泽写了一篇评论《飞翔的红柯》,称红柯的速度感有别于慢速爬行的先锋文学。
2001年我在《收获》发表长篇《西去的骑手》,李敬泽在《南方周末》撰文评论,总结这一年莫言的《檀香刑》、红柯的《西去的骑手》标志着中国作家从模仿欧美文学到本土化的完成,这是一个标志性文化事件。
2010年我创作长篇《生命树》沟通了天山与关中。
舒晋瑜:
你认为在西北作家中,自己的作品有何独特价值?
红村:
白烨老师1999年就评论陕西作家多写实,而红柯抒情,西部作家多是现实主义,而红柯是浪漫主义。
我写过一个创作谈《在现实与想象间飞翔》。
吴义勤、于京一在《神性照耀乌尔禾》(《小说评论》2008年第3期)中说:
“红柯在《乌尔禾》中完成的是对先锋文学和世俗文学的双重颠夜与超越,它以质朴的形式,从先锋派乐不思蜀的玄奥空洞中返归清明蓬勃的诗性,实现了让文学从不堪重负的‘伪哲理化’向文学感性品质的回归,完成了从低俗卑琐的商业化写作向丰盈想象和诗意情感的升华,
备注:
舒晋输,作家,《中华读书报》记者。
(选编自《中华读书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居到丝路起点西安,大街小巷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让红柯居住在西域十年的生活积累又一次被激活了,创作的热情不断被激发。
B.红柯认为杰作都是人生最悲惨最黑暗的时候写出来的,因而即便再忙碌,他的创作也极少中断,迁居西安不到一年就有中篇问世。
C.红柯说他自己就像沙漠里的植物,生长期是比较漫长的,同时他也认为条件的优渥反而不利于作家的创作,所以他始终感谢大漠。
D.创作环境的变化对于红柯而言是一次次极大的长进,因为小说创作是动态的,所以迁居促使红柯长篇小说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8.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作家红柯从开始发表作品到形成自己的风格,历经十余年。
2001年红柯发表的长篇小说《西去的骑手》被文学界视为中国作家本土化的标志。
B.在西北作家群中,红柯的浪漫主义写作倾向与其他作家很不相同,他的小说《马尔禾》兼具文学感性品质与丰盈想象,是诗意情感的升华。
C.红柯认为小说不是熟人封闭的农业社会,而是动态的城市生活,是对陌生地域的冒险,因而古今中外著名小说中很少是写农村的。
D.红柯感念新疆十年的生活,大漠戈壁的环境让他对髙适等人的边塞诗也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因而在写作与新疆有关的内容时,更加从容。
E.红柯是一位非常勤奋且“髙产”的作家,1983年发表处女作《奔马》时,就已令文坛侧目,2001年开始以长篇小说为主,作品有十余部之多。
9.访谈能否收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取决于提问的质量。
你认为本访谈的提问有哪些特点?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C8.CD
9.①紧扣主题,不枝不蔓。
记者的提问紧扣“作家及其创作”这一中心。
几乎每一个问题都与其创作有关,中心明确;②善于引导,环环相扣。
当红柯说“迁居西安,再次激活了我西域10年的生活积累”时,记者马上问道“到西安时写的第一部作品是什么?
”引导转换非常得体,自然;③适时应和,便于沟通。
当红柯说到自己与新疆的渊源时,记者适时应和“在新疆生活这么久,一旦决心离开,定有很多不舍。
”并追问“创作环境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到创作”,这种方式能够拉近与被访者的感情距离,自然延伸话题。
【解析】
7.试题分析:
题干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能力。
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同时他也认为条件的优渥反而不利于作家的创作”属于曲解文意,原文中红柯说“水土太好是否对一个作家有利真不好说,反正我感谢大漠戈壁。
”可见红柯对于创作环境好是否会让作家受益是保留态度的,但并未直接否定。
从他自身来说,他认为大漠的恶劣环境是值得他感谢的。
点睛:
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