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3974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docx

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精选练习高一地理同步备课系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

第三节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基础篇】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

下图为“我国南海可燃冰富集区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南海可燃冰的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①开采技术和成本要求高 ②运输困难,远离消费市场③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 ④分布不集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若我国对南海可燃冰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将会(  )

①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

②加大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

③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生产链

④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1.C2.D

【分析】

1.我国南海可燃冰开采技术要求高,投入的成本也较高,且容易对开采区造成环境污染,但距我国能源需求量大的东部地区非常近,由图可知,南海可燃冰分布较为集中。

①③正确。

故选C。

2.我国对南海可燃冰富集区进行大规模开采,可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增加能源战略储备。

①④正确。

减少对我国对传统能源的开采力度,优化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不能延长煤炭生产链。

故选D。

3.下图中左图为我国东海底地形剖面图,右图为我国钓鱼岛。

下列关于钓鱼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岛屿上地势平坦

B.甲处位于大陆坡

C.是我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D.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答案】A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岛屿上地势起伏大,A不正确;甲处位于大陆坡,钓鱼岛是我国台湾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BC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A。

下图为海洋权益范围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水域②是()

A.内水B.毗连区C.公海D.领海

5.沿海国对所属海域享有与领土同样的主权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4.D5.A

【分析】4.读图分析,①位于领海基线以内,为内水;②由领海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为领海;③位于领海以外12海里范围,为毗连区;④为专属经济区。

故选D。

5.①为内水,是是沿海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家对其享有与领土同样的主权。

故选A。

6.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在沿海国家所拥有的专属经济区内()

A.沿海国对其拥有全部主权B.其他国家可自由捕捞、航行

C.其他国家不能随意铺设管道D.沿海国对自然资源享有专属及管辖权

【答案】D

【详解】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独自享有的权利是自然资源开发。

故选D。

【点睛】《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世界性的海洋开发利用热潮,使得国与国之间的海洋矛盾和冲突日益增多。

国际社会经20多年努力,于1994年通过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解决矛盾与冲突提供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行为准则。

该“公约”规定:

沿海国家在享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范围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的专属经济区面积有300万平方千米。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7.以下关于我国的海洋权益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内海和领海,我国享有排他的主权

B.在专属经济区,我国拥有对海洋环境的相对管辖权

C.渤海为我国的内海,我国对渤海就拥有绝对主权

D.在公海、国际海地区和他国管辖海域,我国不享有通航权

8.以下说法不属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是()

A.发展海洋经济B.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C.追求最大经济利益D.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答案】7.D8.C

【分析】

7.内海沿岸国有权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而他国船舶无通行之权利,领海沿岸国可制订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外国船舶在领海有“无害通过”之权,因此内海和领海,我国享有排他的主权,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因此在专属经济区,我国拥有对海洋环境的相对管辖权,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渤海为我国的内海,我国对渤海就拥有绝对主权,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公海航行之船只仅受船旗国管辖,因此我国在公海、国际海地区享有通航权,在他国管辖的邻海,我国享有无害通过之权,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8.海洋具有广阔的空间和资源,因此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海洋发展战略,A不符合题意;为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是我国海洋发展战略,B不符合题意;追求最大经济利益,有可能不利于海洋可持续发展,这不属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C符合题意;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我国海洋发展战略,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海洋覆盖地球表面71%的面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午关于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自古以来,海洋与人类关系就十分密切

B.古代文明大多发源于沿海地区

C.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和城市向内陆集中

D.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

10.海岛经济开发的潜力包括()

①海运和港口优势②优美的自然景观③丰富的土地资源④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9.D10.A

【分析】

9.古代,人类主要活动在内陆地区,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很小,A错误。

古代文明大多发源于大陆内部,B错误。

目前,世界上人口、城市向沿海集中,C错误。

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阶段性,D正确。

故选D。

10.可以充分利用海运和港口优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①正确。

可以利用优美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②正确。

一般来说,海岛面积较小,人口较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并不丰富,③④错误。

A①②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1.材料一:

海南岛海岸类型多样。

自然岸线包括基岩海岸和生物海岸,其中生物海岸(包括红树林海岸)分布在海口、文昌和儋州等旅游业为主的城市;人工岸线以养殖围堤和建设围堤为主。

位于海南省西北部的儋州市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养殖业迅速发展,“凸”形围堤渐增;到了21世纪初,海岸开发逐渐偏向于建设。

随着人工岸线的增加,自然岸线相应减少,可能导致岸线侵蚀、水生动物栖息地减退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材料二:

下图为海南岛儋州红树林及海岸线资料图。

(1)分析近三十年儋州段海岸线变化特征及原因。

(2)针对海岸线的变化和开发现状,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

(1)特征:

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自然原因:

泥沙淤积引起海岸前进;人为原因:

海水养殖,建设养殖围堤;海运发展,建设围堤,自然岸线减少,人工岸线增长。

(2)保护海岸植被,重点保护红树林;规范红树林区养殖捕捞业、旅游业的发展;控制污染;大力营造人工红树林,退耕、退养使其恢复原有面貌;政府对海岸侵蚀现象加大重视力度,提高公众海岸线的保护意识;严禁在侵蚀发生区采沙和破坏岸坡。

(答对其中两点则可)

【分析】

本题以近三十年儋州段海岸线变化为背景,考查海岸变化的原因及保护措施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近三十年儋州段海岸线变化特征为:

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

该地位于河流入海口,故产生变化的自然原因为泥沙淤积引起海岸向海洋推进;根据材料,该地养殖业迅速发展,故人为原因为发展海洋水产养殖,水产养殖大坝的建设;“到了21世纪初,海岸开发逐渐偏向于建设”,故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和堤防的建设,天然海岸线减少,人工海岸线增加。

(2)针对海岸线的变化和开发现状,提出相应措施。

针对红树林等生物海岸的破坏,应该保护沿海植被,重点在于保护红树林;大力建设人工红树林,归还耕地和种田以恢复其原有的外观。

针对养殖业等带来的问题,应规范红树林地区水产养殖,渔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要保护海岸生态环境,控制污染。

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如政府更加重视海岸侵蚀,增强公众对海岸线保护的意识;严格禁止在发生侵蚀的区域开采沙子和损坏岸坡。

【提高篇】

多年来,韩国和日本关于“竹岛”(或“独岛”)(37°14'18''N,131°52'22''E)问题一直争论不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竹(独)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岛上地势平坦,人口较多D.属于陆地岛

2.日、韩两国竹(独)岛之争是因为()

A.该岛气候条件优越

B.该岛面积较大,人口较多

C.该岛资源丰富

D.谁占有该岛,谁就拥有了以该岛为中心、200海里为半径的广大海域的专属经济区

【答案】1.C2.D

【分析】

1.结合材料可知,竹岛的经纬度跨度小,说明竹(独)岛面积较小,岛上没有常住人口,A正确,C错误;;结合竹岛的地理位置可知,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由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形成,成因上属于陆地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选C。

2.结合上题分析,该岛屿面积小、资源少、虽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是由于面积狭小,适宜开展人类活动的空间小,因此日、韩岛屿之争的原因是谁占有该岛,谁就拥有了以该岛为中心、200海里为半径的广大海域的专属经济区。

据悉分析ABC错误,D正确,故选D。

2019年7月11日上午,以“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为主题的2019年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在浙江宁波隆重举行。

国家设立“航海日”,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建设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有着十分深远的战略意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我国海洋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海洋水产、滨海旅游等产业长期居世界第一

B.海洋污染较严重,海洋生态压力大

C.海洋开发利用总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

D.海洋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

4.近20年来,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

A.便于检修渔船,发展生态渔业B.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

C.防治赤潮、咸潮等污染问题D.推动近海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答案】3.C4.B

【分析】

3.我国海洋水产、滨海旅游等产业长期居世界第一,A正确。

我国海洋污染较严重,海洋生态压力大,B正确。

我国海洋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仍比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C错误。

我国海洋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D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4.我国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主要目的是给渔类的繁殖、恢复提供时间,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故B项正确。

故选B。

山东省是我国海洋大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区。

下图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维护的海洋权益主要有()

①内水权益②领海权益③毗连区权益

④专属经济区权益⑤公海权益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6.甲、乙两处海岸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搭配正确的是()

A.甲-淤泥质海岸滩涂养殖业B.甲-基岩海岸建港口

C.乙-淤泥质海岸旅游业D.乙-基岩海岸开辟盐田

【答案】5.D6.B

【分析】

5.我国在山东半岛所临海域拥有的海洋权益主要有内海权益,领海权益,毗连区权益,专属经济区权益,①②③④正确,山东半岛所临海域不是公海,⑤错误。

故选D。

6.乙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为淤泥质海岸,开发利用方向宜开辟盐田,发展滩涂养殖业。

甲处无河流入海口,为基岩海岸,海域水体较深,开发利用方向是宜建港口,发展旅游业。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三沙市以群岛设市,包括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015年10月9日,三沙市华阳礁(8°51'36''N,112°49'48''E)上的灯塔建成并发光启用。

读三沙市行政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三沙市的主要地理特征是()

A.陆地面积大,淡水资源丰富B.人口众多,主要从事种植业

C.平均海拔高,夏季气温较低D.我国纬度最低的市级行政区

8.华阳礁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答案】7.D8.B

【分析】7.由材料可知,三沙市由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组成,每个岛屿的面积较小,地表水的存储空间不足,淡水资源缺乏,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不适合大量人口居住,排除A、B;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主要是珊瑚礁岛屿群,海拔较低,且纬度低,夏季气温较高,排除C;读图可知三沙市是我国位置最靠南的市级行政区,纬度最低,选择D。

8.华阳礁(8°51'36''N,112°49'48''E),位于5°N-10°N之间,110°E-115°E之间,排除A、C;华阳礁接近10°N,排除D,选择B。

湿地是一种以水为载体的特殊的土地利用类型,201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湿地总面积为1719.40km2,其中天然湿地的面积为1099.75km2。

图一是“2015年天津滨海新区各类型湿地分布所占比例图”,图二是“天津滨海新区2011年、2013年,2015年各类型湿地面积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可知滨海新区湿地

A.各类湿地面积都在减少B.天然湿地比人工湿地面积减少比率更快

C.天然湿地面积有所增加,人工湿地面积有所减少D.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最多

10.近些年,滨海新区天然湿地转变为人工湿地的现象严重,推测最主要的人类活动是

A.开挖入海河道B.建设盐田及海水养殖场

C.种植水稻D.退耕还湖

【答案】9.B10.B

【分析】

9.读“天津滨海新区2011年、2013年,2015年各类型湿地面积统计图”得知,其中沼泽湿地是在增加的,A错。

按照下降的比率幅度,天然湿地比人工湿地面积减少比率更大,说明速度更快,B对。

天然湿地面积和人工湿地面积总体上都是有所减少的,C错。

湖泊湿地面积的比率减少最多,但是因为基数较小,并非面积减少最多,D错。

故选B。

10.近些年,滨海新区天然湿地转变为人工湿地的现象严重。

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海盐产区,可能新建了沿海的盐田及海水养殖场造成了近海和近岸湿地的减少、人工湿地的增加,B对。

开挖入海河道属于河流湿地,不属于人工湿地,A错。

天津滨海新区的水热条件并不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且从所给资料中也无法推断出从天然湿地规划而来,C错。

退耕还湖有利于增加天然湖泊湿地,D错。

故选B。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7月30日,在约7.5万平方千米的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蛟龙”号5000米级第四次下潜试验顺利完成作业,采集到在海底分布广泛的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

1991年3月5日,我国的申请获得了批准,我国成为继法、日、俄、印之后的第五个多金属结核资源的先驱投资者,并获得了东北太平洋的15万平方千米的多金属结核开辟区。

2011年8月2日,在牙买加召开的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7届会议批准了中国大陆协会提出的在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1万平方千米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的申请。

材料二 山东胶州湾沿海优质海砂资源丰富。

某公司在该海域大规模采砂,其开采区域中心距岸最近距离为5.5千米,边缘距岸3千米,水深6.8米。

该海域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文昌鱼栖息地及其他多种经济鱼类、蟹类和虾类的产卵场。

采砂活动造成海洋生态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因而被责令停止。

(1)我国继获得东北太平洋锰结核矿产区开采权以后,又获得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矿产区的开采权,取得这些开采权的意义有哪些?

(2)据材料二说明采砂活动被责令停止的原因。

【答案】

(1)增加资源的保有量,缓解陆上矿产资源的紧张状况;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强化国民的海洋意识。

(2)过度开采近岸海砂,沙滩向海里坍塌,海岸线被侵蚀、后退;近海海底从沉积环境转变成侵蚀环境,破坏海底生物的生存环境;对鱼类的产量具有很大的影响,破坏渔业资源;采砂船只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海水污染。

【详解】

(1)多金属锰结核和多金属硫化物开采权的获得既可以使我国获得矿产资源的来源增加,又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强化了国民的海洋意识。

(2)本题主要考查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采砂活动造成的危害有使海岸线侵蚀后退、破坏海底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渔业资源、造成海水污染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