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六章新品上市执行监控1.docx
《06第六章新品上市执行监控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第六章新品上市执行监控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6第六章新品上市执行监控1
《新品上市完全手册》第六章:
新品上市执行&监控(上)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前五章的历程。
从发掘市场机会→根据市场机会“订做”产品概念→到评估这个“概念”对本企业是否可行→把概念变成实物样品→计划好如何销售新品的每一步行动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现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到了落实上市计划“临门一脚”实现销售目标的最后关头了。
在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注意三件事:
一、端正整个销售部的工作风气、提高士气、增强命令效率和员工方向感、齐心协力把上市计划执行到位;
二、回避新品上市操作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三、在新品上市执行的整个过程中,对新品销量、业绩、以及铺货、价格等指标全程监控,及时纠偏,为上市执行工作“保驾护航”。
第一节 提高销售队伍士气、齐心协力推广新品
新品上市执行由销售部人员完成,在新品上市执行过程中销售人员对新品推广的关注程度、对新品必胜的信心、以及在对如何推广新品的方向感,是上市执行成功的前提。
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产品上市失败,就是在这几个方面上出现偏差。
1、关注度不足:
企业对销售人员有关“新品推广的重要性”宣导不够,——上市前没举行声势浩大的新品说明(动员)大会,上市后没有在销量任务制定、日常销售报表、销售例会、人员奖金考核等问题上体现对新品推广的格关重视。
业务人员自然感觉新品上市是“在正常的销量目标完成之外的额外任务,公司似乎也不是特别强调”。
一旦销售人员对此掉以轻心,新品上市必败无疑——大多数业代不会主动去费心费力的推新品,大家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给成熟品项做促销,迅速起销量上,这样做要轻松的多,效果(销量提升)也明显的多。
2、信心不足:
企划部开“新品上市说明大会”的间休时间,业务主管会聚在一起三五成群的议论——他们在讲什么?
他们在讨论“企划部推的这个新品有没有戏”。
也许你就会从中听到“这个新品不行,死定了”的声音。
同样在新品推广的过程中也会有人说出类似的论调。
这种负面情绪一旦蔓延开来,会直接影响整个销售队伍的士气,给后续上市行为的贯彻带来极大危害。
其实真正成熟的销售经理对新品(包括口味、包装、价格、促销等要素)的设置有不同意见应该通过正常渠道反应,给企业提出改进思路。
而大多数言语偏激、发牢骚的人只是“随口说两句”或是给自己新品业绩不好找借口推托。
所以企业一方面要广开言路听取一线人员对新产品及其上市方法的建设性建议,另一方面对不负责任的负面言论要尽快查办,以免其“妖言惑众,扰乱军心”。
3、方向感不明确:
在对新品上市的跟进过程中如果只注意对销量数字要求,常常会造成销售人员面对新品销售的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
方向感是最好的激励,企业要通过对新品上市过程各项过程指标的要求,给业务人员方向感,让他们明白“过程做的好、结果自然好!
”只要能把新品推广的过程指标(铺货、陈列、促销执行等)落实到位,销量自然来!
具体动作:
一、提高销售队伍对新品推广的关注度
1、新品上市前一定要召回各区销售主管、经理做产品上市说明大会;
2、对各区业务人员专门订出新品销量任务;
3、日常销售报表、月会报告中要体现对新品销售业绩的格外关注(具体方法见第三节:
建立完善的业绩分析系统全程掌控新品上市动态);
4、上市执行期销售例会中新品业绩要成为主要议题。
对不能如期完成新品推广任务的区域要求做出“差异说明”,并进行奖罚激励;
5、举办销售竞赛(如:
新品销售冠军)对优胜者予以公开表彰和奖励(如:
颁发销售精英证书、安排“销售精英”境外旅游并发给专项奖金);
6、人员奖金考核制度,要把新品销量达成从总销量达成中提出来单独考核;
7、高层领导对新品推广不力的区域亲自检核,指出工作漏洞,现场奖罚,并通报全厂;
二、扼制“新品不好销”的负面言论,树立新品必胜的信心
1、首先,在新品上市行销过程中,企划部要注意定期与一线人员沟通,了解他们遇到的阻力、消费者对产品抱怨,为产品、价格及促销方案的进一步改良提供思路。
但同时也要注意,我们需要收集的仅仅是市场反应,而不是怨气和牢骚!
只要公司没有正式宣布该产品“下市”,决不允许销售人员发出“这个产品有问题!
”“死定了!
”“这个产品不好销!
”等负面言论扰乱军心。
2、端正会议风气;
管理者话术示例:
“诸位作为销售人员,要记住一条原则——“多提建议,少提意见!
”什么叫提建议?
比如你告诉我说你的区域新品销售遇到的阻力,同时就要讲出你自己的看法来,你认为通过什么促销提案可以化解这个阻力!
这种发言说明你是在用心做事。
什么叫提意见?
就是叫苦叫累、拿我们的产品和地方小企业比价格和第一品牌比促销力度广告投入,实际上这都是在找借口!
推新品当然有难度、工作肯定有难度、要不然要我们这些销售员干什么?
奉劝这种只提意见不提建议满腹牢骚的人,请你先反省一下自己的工作态度!
”
3、领导亲自督办,在总部附近的区域做出一块样板市场来——月会时请各区销售主管现场参观,一来是学习新品运作的成功经验,二来证明新品好销,完成可以上市成功,给全体人员增强信心;
4、对新品销售业绩不佳(尤其是发牢骚、散布负面言论)的人,月会是让所有销售主管去它的区域开现场会,领导指出他市场上的低级错误(如:
经销商库存不够、新品铺货率低、新品没进商超等)并现场处罚,让大家引以为戒,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使他的所谓牢骚不攻自破。
三、增强销售人员对新品上市具体操作的方向感。
1、新品上市计划中对各环节铺货、促销工作作出详细规定,形成销售人员的工作指引。
2、日常工作中塑造“营销是有因有果的行为”;“过程做的好,结果自然好”的管理文化。
加强对各区域新品推广过程指标的巡检。
让大家明白——新品任务量能否达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过程(铺货、陈列等)有没有做好。
你的新品任务没完成,领导去巡查发现你各项工作过程都做的很好,就会给你减任务。
反之你销量月月超标,但过程做的不好,只能说明要么是公司给你新品任务量订的太低,要么你的销量是假销量(冲货、压库存)。
具体过程指标要点可归结如下:
1)经销商有无新品的合理库存?
2)新品终端价格是否符合公司指引?
3)新品通路价格是否稳定、是否管理好经销商的出货价格,保证层层有钱赚?
4)A类商超进店率达标了吗?
有没有在超市中占据优势排面?
5)批发市场铺货率达标了吗?
有多少POP、条幅、堆箱布置?
6)零店市场铺货率达标了吗?
是否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有多少POP?
7)各区经理有没有在自己区域的下属员工中掀起推广新品的工作热潮?
有没有明确这几个月下属奖金考核重点是新品业绩?
公司规定对业代推新品的奖励处罚措施有没有执行到位?
3、进一步把如上过程指标概念细分为不可分割的、量化的小问题——形成新品上市进展自我评估问卷,让销售人员“对镜自检”、自我评估,真正起到行动指引的作用。
例:
可口可乐公司新品上市自我评估问卷:
新产品“天与地”茶上市目标准则实行进展自我评估问卷
前言:
问卷使用指引:
1.如果所有答案都是“有”或“对”→好成绩!
成功!
2.如你所有答案很多是“没有”或“未做到”→有问题!
不成功!
3.如你需要帮助→请与你的上司联系!
正文:
自我评估问题
一、正确渠道分销与铺货
二、价格
三、卖场布置
四、模范店计划
五、试饮
六、促销活动
七、可口可乐冰柜陈列
八、餐饮渠道生动化
第二节 新产品上市推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新品上市的具体执行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
推力、拉力没有有效结合。
我们把通路铺货、通路促销称做市场“推力”,而广告宣传及消费者促销活动形成新产品上市的“拉力”。
有两种状况经常出现:
a.销售部的天职是“推”——把产品推到售点的货架上,并占据最大排面。
新品上市如果销售部的产品铺货执行相当到位,甚至在短期内超过了预期的铺货率指标,而广告宣传品及消费者活动却迟迟没有到位或没有展开,产品的末端回转必然缓慢。
这样的操作方式很容易造成通路积压,而且新品一上市就“滞销”的局面会更加打击经销商的重复进货意愿,给以后的产品推动带来更大的障碍。
b.另一种情况也相当普遍:
市场部门花了很大的心力进行高密度的广告宣传活动,并通过派样、试吃、road-show等消费者活动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初次尝试率。
但是由于产品铺货率极低,使得消费者无从购买。
这样的状况有时称做“广告先行”,甚至在精心操作之下,也可以产生类似“持币待购”的特殊效果。
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风险是很大的;特别是快速消费品,同质化水平高,购买参与度低,想要他们“持币待购”简直是不可能。
这样以来,庞大的广告花费就只有付之东流了。
解决方案:
a、产品经理人在新品上市的过程中决不仅仅是一个策划者,更重要的是协调功能。
新品上市阶段产品经理人要在广宣品、促销品的制作、配发;产品及包材的物料采购和批量生产;广告片播放等环节上作好监督协调保证供给,为销售部的上市执行作好后勤工作。
这需要同时涉及生产、企划、销售、储运、采购各部门的资源调动。
顶新集团戏称产品经理是总经理就是这个道理。
b、上市计划制定过程中有关铺货进度要求的内容要及时和销售部沟通以确保切实可行。
上市后要通过企划人员实地调查、委派各地工读生调查等方法监控各地铺货进度是否达标(详见第四节:
新品上市过程指标及市场表现追踪)。
c、一旦发现销售部铺货不力,企划首先要直接将结果告知销售部领导并与之沟通探求问题障碍何在并寻求解决方法。
直接向总经理告状会导致部门关系恶化,而且很可能销售部铺货不力是另有原因(如:
包材断货)。
结果追踪到最后,倒是企划部协调不及时造成——自己丢面子事小,人为造成沟通层级过多,企业反应迟缓,贻误战机事大!
。
d、铺货率是新品上市成功的基础,铺货率达不到一定水平,评估新品接受度根本没有意义,在与销售部沟通发现确实是销售人员铺货不力,就坚决向上级投诉,企业也应及时对铺货不能达成的人员作出奖罚。
问题二:
产品在铺货期就出现持续性缺货(可能由于产能和原物料的问题)
上市前期断货是新品行销的“癌症”,新产品刚刚进入市场,大量的广告、铺货和促销会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尝试新产品。
一旦上市初期发生断货,消费者必然会转向购买竞品,同时各竞品厂家也会乘此机会大举反扑。
而等到你断货一段时间然后又卷土重来时——
a、消费者和你已经不再是初次见面,不能激起消费者的“尝新愿望“。
b、消费者已经习惯了购买竞品;
c、上市阶段断货已经严重挫伤通路老板的积极性,不愿再积极进货、分销。
统一绿茶在国内率先推出占领市场先机之后,就是因为断货的原因被康师傅绿茶乘虚而入,反客为主。
至今,康师傅绿茶依然是绿茶的第一品牌。
解决方案:
a、上市前,企划部、销售部、生产部要相互沟通,根据本公司对该产品的生产能力、销量预估、设定首批上市区域。
如果公司目前原物料储备有限或生产能力不足,则第一波上市可先锁定部分市场,视后续销售情况和产能补充情况逐步扩大上市区域。
坚决避免盲目的全面铺市,结果各地市场断货的断货、即期的即期之现象产生。
b、努力确保货源,如有必要宁可牺牲一点利润,从其他货源充足或竞争不激烈的区域调货销售,也要保护来之不易的市场占有率。
c、确实无法解决货源问题,则应采取“强化接触”的政策。
即加大POP宣传及产品特殊陈列,将有限的货源都用于超商、零售店等末端铺货,努力维持基础铺货率;同时,应适时停止一切通路及消费者促销。
这样做可在缺货状态下继续保持同消费者的接触,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问题三:
新产品上市时,目标市场中仍有一大堆“旧品”(新品是旧品的换代升级)。
在绝大多数的“升级产品”上市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在这种不利情况下,旧产品因为品质及保质期差异销售更加缓慢,新产品则由于通路中大量存在的旧品库存而铺货困难(因为商家总是希望将旧货卖完再进新货,以减少自身损失)。
解决方案:
1.千万不能采用回收旧品的方法:
其一、按什么价格回收难有公论,会引起客诉和公司财务控制的障碍,给业务员及经销商侵占公款造成机会。
其二、厂家回收旧产品的行动一旦被谣传为“某厂的产品有严重的质量问题,正在回收呢!
”后果将不堪设想
2.如果旧品库存在于经销通路且存量较大,则应该果断的全部换货(用新品换旧品并做一定的价格补差),并集中于某些暂不上市新品的区域进行销售;
3.如果旧品主要出现在零售店,且铺货率和库存数量都不大,就只针对这些少数点进行旧品价格促销就好;
4.但如果零售店旧品的铺货率或库存仍有相当规模,就应坚决的进行换货,并集中于回转较好的大卖场或直营店用大力度的价格促销迅速消化;
5.如果回收的旧品保质期已过或其它原因无法销售,务必全部销毁处理,不留后患;
6.无论如何“处理”旧品,都将是一种市场损失。
因此,在新产品上市前就应该做好产销协调,给旧品适当的促销力度,使其快速销售。
问题四:
促销计划效果折扣
即使在上市计划中对新产品的促销做了详细计划、安排,实质执行阶段仍有可能效果大打折扣,常见是以下几种形式。
1、促销计划不专业。
如:
商超户外促销,相当一部分商超由于业代谈判、跟进不力没有进行。
而即使在有限的促销点陈列也很不规范、海报张贴不明显、促销政策也没有运用陈列、海报上刊、DM、扩音器等方式及时宣传,导致促销效果下降;
2、促销政策偏差。
如:
企划部设计的零售店铺货礼品不适合某区域市场,影响铺货进度;
3、突发事件。
如:
沙尘暴席卷北方城市,造成户外促销无法举行;
4、促销费用搭车。
专门给新产品拨的促销费用和赠品不能作到专款专用,各地经销商和销售人员在借着新品促销的资源做“全品项促销”——结果自然是已经成熟的老产品卖的更好,而新产品只能做冷板凳。
解决方案:
a、促销要求尽量标准化。
如:
商超促销企划部提供包括促销场地的产品陈列、价格标注、海报张贴、礼品堆放、促销人员着装、站位标准照片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标准,在上市说明会上对销售部人员详细培训;
b、严格界定促销活动品项范围,坚决不允许老产品“搭车”促销,违者予以处罚;
c、上市期每天严密追踪各地促销效果(各地的促销销量日/周报、月会述职中对当月促销活动总结汇报)一旦发现数字异常,马上追寻原因,及时调整促销政策(如:
赠品不受欢迎就替换赠品,因天气原因户外促销不能进行就改为超市户内促销)。
d、执行期企划人员应会同工读生、销售部各区主管共同巡检促销点,对违规人员予以纠正,落实奖罚措施(注:
企划人员在执行这一动作时最好约销售部当区的经理共同执行,抱着现场解决问题的态度与销售主管们沟通。
这样做不但会促使巡检效果更有力度,而且会打消销售部对“企划人员是密探,是来我的市场找黑材料回去告状”的抵触情绪)。
问题五:
同时进行两个以上新品的推广。
“北郭”哈慈集团老板提出“哈慈经过多少次失败才明白,最多一次推出两个新品,以前同时推十个八个新品纯粹是幼稚的的做法,基层员工忙不过来,一定会失败”。
企业同时推出几个新品,首先在面对消费者时你的促销资源会分散,甚至互相抵消,重点不突出,消费者无所适从(这和新品被搭车促销是一个道理);在面对通路时,要同时让老板拿出资金进几个新品,销售商会更疑虑,进货意愿降低;在业务员执行铺货、陈列、促销、超市进店过程中工作量会扩大几倍,注意力分散无法兼顾,最终可能一个产品也做不活!
解决方案:
1、最好一次推出一个新品(同一品项的不同口味只算一个新品)集中优势兵力重点明确。
2、推两个以上新品,在产品的适销渠道和价位上一定要有所区别,而且将这种区别对经销商和销售人员反复宣导。
同时推出价位、渠道雷同的产品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3、如果因企业战略关系必须推出两个以上的定位相近的新品,则最重要的是迅速发现潜力最大的品项。
在对零售店首次铺货政策中,注意运用综合箱铺货(不同产品拼成一箱),同时鼓励零店拆箱进货(第一次先进半箱)然后视零店回转情况看哪个产品销的快就对哪个产品整箱铺货,其余品项继续拆箱、综合箱铺货。
这样做的好处是:
降低零店进新品的门槛,降低铺货难度,促进各新品铺货率全面增长;迅速发现选择优势品项尽快扶持。
缺点是这种做法完全靠销售人员的执行力,属销售技巧范畴,只能作为对销售工作的培训和引导内容。
(各地市场情况不一样,企划不可能明确规定,什么时间确定把哪个品项定为优势品项要整箱铺,哪一个品项还需培养,要拆箱、综合箱铺货。
)
问题六:
高兴的太早:
做产品不是做贸易,一两次销售和回款不能说明上市成功,最重要看消费者是否对你的新产品认识、接受、购买乃至重复购买。
尤其是对规模较大的企业,本身就有庞大的销售网络。
如果新品上市动员大会做的足够“煽情”——经销商们每人拉一车货都会造成你三五个月甚至半年时间供不应求!
这时候就举杯相庆为时尚早,赶紧去终端零店和超市看看,产品已经摆到消费者“手边”了吗?
这些终端店的回转怎么样?
问问超市促销人员,消费者中回头客的占比大吗?
毕竟,真正实现销量的只有终端售点,经销商、二批的踊跃进货只能带来一时繁荣。
一旦被短期出货量蒙蔽,对终端铺货及回转跟进不力。
往往会发现,市场在繁荣几个月之后突然停了?
!
接下来你要面对的将是大量的经销商要求退货、通路上积压大量即期品、不仅新品必死无疑、整个通路都会受到伤害、严重者会把该企业的其他产品“拖下水”!
解决方案:
1、理性的认识新品上市前几个月的抢购现象!
——那只不过是对企业原有销售通路的铺货而已,绝不是实际销量;
2、各地经销商首批供货量要严格限制上限,这样可以平均分配新品货源,避免断货、即期问题出现;
3、严格追踪各地终端铺货率和终端销量(尤其是大卖场销量),一旦发现终端销售停滞,马上行动进行促销,防止出现“出水口”堵塞,通路产品滞留最终即期的现象。
问题七:
虎头蛇尾,见难就退:
在“品牌泛滥”的今天,期望精心策划的产品“自己会走路”将越来越难。
无论多么伟大的企业,新产品上市都不会一帆风顺,它必须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坚持”才可以成功。
康师傅绿茶在99年刚上市的时候,饮料市场还是纯净水和碳酸饮料的天下,康师傅绿茶铺货难度很大,销售情况并不佳;甚至业界都在普遍怀疑:
“茶道”作为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是要用开水泡着喝的,是否能够被装在塑料瓶里凉着喝?
但是,仅仅一年过后的2000年,康师傅绿茶不仅迅速成长为中国茶饮料的第一品牌,而且带动了整个“即饮茶饮料”的消费,造就了一个百亿元计的仍在迅速发展的市场。
解决方案:
新产品上市表现受多方因素所制约,应该给新产品一段时间的“观察期”;新产品上市要慎重,产品下市的时候更要慎重,因为它已经占用了巨大的行销资源。
而且每一个产品都有他的行销周期(如方便面是六个月),一两个月销售不力不能说明该产品不适合市场;只要新品上市论证的工作充分,企业应该对自己的决策有信心,排除一切干扰,持续努力——
1.首先确保产品在各渠道的铺货率达标;
2.确保通路价格稳定、层层有钱赚;
3.确保广告投入适当,消费者促销如期正常举行。
在以上几个条件下,如果新品行销周期已结束,销量仍没有好转,再考虑下市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