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1495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0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docx

《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docx

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

秦皇岛柳江地学习基地生活攻略

作者:

日期:

秦皇岛柳江地学实习基地生活攻略

必带物品:

1•蚊帐床单,毛巾被,那里的被褥都不太干净。

因为我们当时都没用,而且就把它们扔地上。

2.饭盒,—点洗洁精。

3•至少两个衣撑,因为要洗衣服什么的。

4.帽子,太阳伞防晒霜,实习过程只要出去不管多热全长裤长上衣,防晒防虫。

我7月中旬实习的时候阴天不代表一直阴天,所以防晒措施一定要做好。

5.洗刷用品,大水杯,。

6.扑克,因为实习下午大约三四点就回去了,晚上很无聊,一般都玩扑克打发时间。

7.花露水,防蚊虫。

8.可以适当带点必须的药,防止中暑。

还有感冒药,当时我班很多孩子都感冒了,因为那里气候和济南一点都不一样,很潮。

介绍一下柳江实习基地:

宿舍:

大多都是10人间,5个上下铺,里面有两三张桌子,几个凳子,有暖瓶、盆子和被褥。

食堂:

不提供饭盒什么的,所以要自带。

食堂早饭有白米粥(1元,给的分量很足),饼(1

元一个),咸菜(0.5元),鸡蛋(貌似1元,因为我没吃过)。

午饭三个菜5元,米饭1元,馒头0.5元一个。

小餐馆:

可以炒菜,晚上还有烧烤。

超市:

里面有各种零食什么的,但日常用品不是很多,印象最深的是雪糕,都是从来没听说过的名字。

浴室:

定时开放,我们当时是下午4:

00到5:

30,记得上午就有拿盆子放那里排队的。

洗刷间:

有两个,东部一个在食堂和超市之间,分男女。

西部的是一个大通间,不分男女。

水房:

在西部洗刷间的南边,有固定打水时间,一天分早中晚三次打水时间,每次也就半小时吧。

机房:

3元一小时。

台球室:

8元一小时。

门口:

有卖盒饭的,卖煎饺的,还有水果之类的。

暂时我就想到这么多了。

附赠: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1.绪论

1.1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11实习时间

2010年7月16日至2010年7月22日,为期一周。

1.1.2实习的地点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地质中国北方实习基地

1.1.3实习的目的

为了更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得到第一手野外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系统掌握柳江盆地地质地貌状况,学会一些地质地貌的考察方法,对野外地质地貌有更深体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

1.1.4实习的任务

1.1.4.1矿物和岩石(矿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1.1.4.2地质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野外岩石产状的测定。

1.1.4.3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1.1.4.4实测地层剖面的工作方法。

1.1.4.5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1.1.4.6野外地质素描的练习。

1.1.4.7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其描述。

1.1.4.8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1.2实习区地理概况

1.2.1地理位置和交通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119°0'E〜119°

50'E,39°0'N〜40°0'N,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7812.4km2。

实习基地柳江煤矿在柳江医院附近。

市区长50km,宽6km,全市海岸线总长126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

北倚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碣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柳江盆地中国北方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119°3445〃E〜119°6‘50〃E,40745〃N〜40°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

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

鳩匚

北祷庄村

*1^

;咧

鸿水删

啊村

呦应村

丘馳庄

盍阳口

BalSni

上机牡

L、

\啻上圧抡村

管辖

 

122实习区地形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

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柳江盆地地处燕山山脉东段,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南三面

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峻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

最高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石河河谷内的南刁

部落村,海拔70米左右。

盆地中西部火山岩分布区山高坡陡,多在海拔400米以上,东部山丘的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米。

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1.2.3实习区气候

本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

春季多日照,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相对湿度低,空气干燥,蒸发快,风速较大;夏季多阴雨,空气潮湿,气温高但少闷热;秋季时间短,降温快,秋高气爽;冬季长,寒冷干燥多晴天。

年气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多寡变化显著。

四季气候特征为,夏季平均气温高于20C,

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C,春、秋季介于两者之间。

每年11月中旬初入冬,到翌年3月底为冬季,长达140天;4月初到6月中旬初为春季,长约75天;6月中旬初到9月中旬初为夏季,约90天;9月中旬到11月上旬末为秋季,约60天。

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年平均降雨量为695.5mm,多集中于7〜8月份,可达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季节。

总体而言,气候宜人。

1.2.4水文/河流

秦皇岛市水资源总量为16.22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12.74亿立方米/年,地下水7.08亿立方米/年,重复计算水量为3.6亿立方米/年。

现已开发利用水量为8.6亿立方米/年。

现有大型水库1座,蓄水量1.42亿立方米/年;中型水库2座,蓄水量1亿立方米/年;小型水库286座。

目前国家正在青龙河下游,位于青龙县与卢龙县交

界的三道河附近兴建桃林口大型水库,总库容17.5亿立方米,年平均调节水量7.14亿立方米。

实习区内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洋河和戴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都是明显的季节性河流,且处于华北最大暴雨中心地带。

其特点是流程短、流量小、含沙量高、水系分散、汛期洪水量大、暴涨暴落、非汛期河水干涸或断流。

境内各河均发源于燕山山区,其流向均为由北向南、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渤海。

河流的补源以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约占全年径流量的80%左右。

124.1大石河

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

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

全长约70km,

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

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

560km2以上为山区,故为山区性河流。

河床总高差为400m,平均坡降为6%o左右。

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少有粗砂和中砂。

砾石的主要岩性为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

流域内植被覆盖达50~

60%,故水土流失不严重,河床相对较稳定。

图1大石河

2.地层

2.1地理发育(演化)概况

柳江盆地于晚古代发育,到中生代沉积了厚度较大的地层,这段时间内,由于缺失泥盆纪、志留纪的地层,所以在这里有很大的不整合面,而且有过明显的海陆变迁。

中生代构造变动是在古生代的褶皱基础上,二叠纪末期的时候,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柳江盆地的雏形,侏罗纪的时候,以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古生界之上,产生地形上的差异一一北高南低,下侏罗纪的时候,又发生一次构造变动,地层发生变形,改变了盆地的沉积中心,西翼出现沉积,西翼角度不整合于下伏之上。

新生代第四系以来,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剥蚀,所以山区河谷有明显的阶地发育,全新世以来,亦有海积和海蚀地貌。

由此发育成了现在西部陡东部缓的向斜地貌一一柳江盆地。

地层描述

(一)元古界青白口群

(1)龙山组

分布于张崖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

不整合于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绥中黄岗岩之上。

主要为砂岩。

属典型滨海相沉积,与下伏的绥中花岗岩呈沉积接触关系。

厚91米。

(2)景儿峪组

主要分布在区内的东部地区,出露最好剖面在李庄北沟,在黄土营村东也有出露。

岩性由粗至细,由碎屑岩一粘土岩一碳酸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韵律,具有海侵沉积的特点。

与龙山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其分界标志是其底部黄褐色或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砂岩,其中含大量海绿石,其底部的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大型海成风暴波痕。

本组地层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厚38m。

(二)古生界

一、寒武纟纪

1.府君山组

在东部发育良好,东部落北剖面可作为标准剖面。

是寒武系最下不的底层,岩性主要为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含较多的莱得利基虫化石。

本组属浅海沉积相,与下伏景儿峪组,上覆的馒头组均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分层标志十分明显。

底部尾暗灰色含沥青质、白云质结晶灰岩,局部含碎屑。

厚146m。

2.馒头组:

该组由于岩体的侵入破坏和构造破坏,出露零星,东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为标准剖面。

本组上下界限明显,与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顶部的鲜红色泥岩作为标志层的。

岩性特征是鲜红色泥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石盐假晶,并夹有白云质灰岩。

没有发现可靠的化石依据。

与下伏的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毛庄组为整合接触。

厚71m。

3.毛庄组

在沙河寨西出露比较好,化石丰富,可作为标准剖面。

主要岩性以紫红色页岩为主,含少量白云母,其颜色比馒头组页岩的颜色暗一些,俗称猪肝红。

以褶颊虫类三叶虫化石为主。

厚约112m。

4.徐庄组

分布较广,东部落西剖面出露较好,化石十分丰富,本组地层上下界限清楚,可作为标准剖面。

岩性为浅海相的黄绿色含云母质粉砂岩,夹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和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

含有三叶虫化石。

与下伏毛庄组的分界是以黄绿色粉砂岩与暗紫色粉砂岩互层为标志。

厚101m。

5.张夏组:

受到覆盖和破坏较少,是寒武系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在揣庄北288高地以东的山脊上出露最好,是区内较好的标准剖面。

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以鲕状灰

岩为主,夹藻灰岩、泥质条带灰岩。

三叶虫化石最丰富。

本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厚130m。

6.崮山组

:

本组与张夏组在区内的分布相仿,比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

可为标准剖面。

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砾屑灰岩及紫色粉砂岩为主;中部则是灰色的灰岩与张夏组界限明显,接触部位两者岩性差别很大。

化石十分丰富,几乎每层都可以采到。

主要三叶虫化石有:

蝙蝠虫未定种、帕氏蝴蝶虫。

厚102m。

7.长山组:

出露较好的剖面在揣庄北288高地,为标准剖面。

岩性为紫色砾屑灰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夹有藻灰岩及生物碎灰岩。

三叶虫化石主要有:

蒿里山虫未定种、长山虫未定种、状氏虫未定种。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两者分界清楚。

本组在区内出露厚度较小,只有18m左右。

&凤山组:

本组分布与崮山组、长山组相同,出露较好的揣庄北288高地可作为

标准剖面。

主要岩性为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

黄绿色钙质页岩及薄层状泥质条带状灰岩。

泥质成分增多,容易被风化,风化往往形成黄色土状物。

化石丰富三叶虫化石垂直分带明显。

砾屑形成小团块,本组与下伏长山组为整合接触,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砾屑泥灰岩为标志层。

厚92m。

二、奥陶系

1.冶里组分布于区内东、西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出露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庄一带。

下部为灰色微晶质纯灰岩夹少量砾屑灰岩及虫孔状灰岩;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

所产化石有三叶虫、笔石、腕足类等。

与下伏的凤山组为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以灰色砾屑灰岩作为底界,此砾屑灰岩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纯灰岩。

厚125m

2.亮甲山组

位于石门寨亮甲山。

属浅海沉积。

主要岩性是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

含有头足类、腹足类和蛇卷螺未定种等化石。

与下伏冶里组为整合接触,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层状豹皮灰岩为标志,风化后呈泥质条带状,局部含泥质结核。

层厚118m

3.马家沟组

本组分部与亮甲山组一致,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

属浅海相沉积,较深水环境。

本组岩性以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为主,底部具微层理、含角砾、含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

化石有:

头足类和腹足类。

与下伏亮甲山组为整合接触,界限十分明显。

白云岩具'坎痕"。

层厚101m。

三、石炭系

1.本溪组

中石炭本溪组在本区的东、西部分布都很广,发育和出露最好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庄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庄剖面可作为本区的标准

剖面。

有2—3个由陆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积韵律。

本组岩性特征与华北地区一致,是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

陆相粉砂岩中含植物化石:

鳞木、科达、芦木等。

下部为铁质砂岩、褐铁矿和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及页岩,夹3—5层泥灰岩透镜体。

石门寨西门一瓦家山剖面地层厚度为70.7m。

2.太原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

本组岩性比较稳定以灰黑色砂岩含铁质结核为主要特征,夹少量煤线及灰岩透镜体,由两个韵律组成,是海陆交互相沉积。

含植物化石:

脉羊齿、鳞木,动物化石:

网格长身

贝、古尼罗蛤。

与本溪组呈整合接触,分界明显,本组底部青灰色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

瓦家山剖面厚48m。

一个韵律含煤层,第二个韵律的顶部含铝土矿。

本组是区内重要的含煤地层,属近海沼泽沉积。

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

含植物化石:

芦木未定种、带科达、纤细轮叶。

与下伏太原组呈整合接触关系。

厚度变化较大,约在35m至60m。

2.下石盒子组

分布于黑山窑至石岭一带,西部有零星分布。

由三个韵律组成。

属湖

泊相沉积。

主要岩性为灰色中粗粒长石岩屑杂砂岩。

含植物化石:

多脉

带羊齿、山西带羊齿、带科达。

层厚115m。

3.上石盒子组

主要在黑山窑、欢喜岭至大石河西侧有出露。

发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可作为标准剖面。

岩性特征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净砂岩为主,夹极度少量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

本组未获得化石资料。

与下伏下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

层厚72m。

4.石千峰组

最初的命名地点在山西省太

是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杂色页岩,底部原市西25km

的石千峰。

本组是二叠系最上一个组。

出露较好的剖面是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可作为标准剖面。

主要岩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岩层,包括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至中细粒净砂岩和杂砂岩。

含植物化石:

太原带羊齿、尖头轮叶、朝鲜羽羊齿。

与下伏上石盒子组为整合接触关系,两者可以从颜色上区分。

厚150m以上

3.构造

3.1地质构造

本区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又因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的过渡带以及燕山山脉由东西转转向北东向的肘状部位,应力比较集中,故新、老构造均比较发育。

据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资料,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北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

其次为北西向断裂、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和东西向断裂,此外,在山海关之北尚发育有环状断裂。

3.1.1清白口群一古生代构造层

(1)褶皱构造

我们的观察地点首先是在伍庄垭口(40°5‘58.7〃N119°5'

45.6〃E),该背斜分布在张赵庄、吴庄、花场峪一带,呈近南北向延伸,出露4.5km,宽度0.5km。

背斜核部出露徐庄组页岩,枢纽向南倾没,为一系列强烈挤压的褶皱和逆断层两侧出露张夏组鲕粒灰岩和长风组泥质条带状灰岩。

图3伍庄背斜

该背斜北端被花场峪一王庄断裂,南端被吴庄一车厂断裂切割。

在花场峪以北,背斜向北倾没。

由于风化作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的核部形成我们所到的垭口。

核部为徐庄组,两翼依次为:

张夏

组,崮山组,长山组,风山组有酸性岩脉充填。

应为流纹斑岩,呈灰白色、球粒结构。

镜下见有粒度为0.03mm的微晶斜长石。

吴庄垭口的东翼受南北向断层影响,地层倾角变陡,甚至出现直立或倒转。

右翼具有小型的褶皱与断裂。

位置确定为40°5‘58〃N119°545.6〃E

曾有两种认识。

其一是认为逆冲断层的牵引褶皱,其二认为这些挤压紧密的小褶皱与西部响山岩体侵入有关,属岩浆底劈型构造。

我们比较倾向于第二种。

我们的观察地点首先是在伍庄垭口(40°548.7〃N119°5‘

45.6〃E),该背斜分布在张赵庄、吴庄、花场峪一带,呈近南北向延伸,出露4.5km,宽度0.5km。

背斜核部出露徐庄组页岩,枢纽向南倾没,为一系列强烈挤压的褶皱和逆断层两侧出露张夏组鲕粒灰岩和长风组泥质条带状灰岩。

图3伍庄背斜

该背斜北端被花场峪一王庄断裂,南端被吴庄一车厂断裂切割。

在花场峪以北,背斜向北倾没。

由于风化作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的核部形成我们所到的垭口。

核部为徐庄组,两翼依次为:

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风山组有酸性岩脉充填。

应为流纹斑岩,呈灰白色、球粒结构。

镜下见有粒度为0.03mm的微晶斜长石。

吴庄垭口的东翼受南北向断层影响,地层倾角变陡,甚至出现直立或倒转。

右翼具有小型的褶皱与断裂。

位置确定为40°5‘58〃N119°545.6〃E<曾有两种认识。

其一是认为逆冲断层的牵引褶皱,其二认为这些挤压紧密的小褶皱与西部响山岩体侵入有关,属岩浆底劈型构造。

我们比较倾向于第二种。

(2)断裂(层)构造

本区断层发育,种类较多,主要为逆断层和正断层,分布于柳江向斜内,各处特点不尽相同。

分布于东翼的断层主要有北东向及北西向两组,此外还有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两组。

前两组断层大多为正断层,其中水平方向的运动分量并不显著。

山于这类断层集中于岩墙、岩脉分布区,相互在成因上可能有一定的联系.断层的断距一般并不太大,由几米到几十米不等。

只有石门寨东南的126.6高地上的正断

层,断距达数百米,以致奥陶系亮甲山组与寒武系张夏组接触。

近南北向的正断层在赵庄、亮甲山西北、潮水峪等地,断层面西倾,倾角很大.柳江向斜的南界即为一东西向高角度逆断层,断层面南倾,古老变质岩系与古生界及侏罗系地层相接触。

该断层延伸颇远,在黑山

窑南被正断层横切。

北部板坊峪向东至贺庄的近东西向逆断层,山北往南上逆,规模颇大,延绵数公里.西翼发育一组近南北走向的逆断层,多数断层面西倾,自西向东高角度逆冲,倾角70〜80度,延深

很远。

其中苏庄一伍庄一山羊寨逆断层延伸近10公里,断于寒武系张夏组与奥陶系亮甲山之间,缺失了上寒武统崮山组至下奥陶统冶里组一套地层.断层破碎带宽200〜300米,其间有细晶闪长岩岩脉侵入.西翼中部杨庄一带有一组北东向正断层,断层面倾向北西,并在水平方向上有相对的左型位移,秋子峪和山羊寨一带发育一组东西向的横断层,横切西冀的南北向逆断层,延伸不远,柳江向斜西南缘相邻一轴向北北东的次级褶曲一一上平山背斜.其核部下寒武境地层两侧各有一断层.断层面均向北西倾斜,东侧为逆断层,西侧为正断层,以致核部成为地垒构造.垂直上千山背斜轴向有一系列横断层,自北而南,断层走向由北西向渐变为东西向。

在鸡冠山与大平台问的河谷中,由于几条正断层的影响,两侧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石英砂岩相对上升,中间石英砂岩下降。

断层面近于南北走向,倾角较大,河谷东侧断层面西倾,河谷西侧断层面向东倾,成一地堑构造,河谷本身位于地堑构造的中心部位。

主要断层有:

鸡冠山一一汤河地堑。

位于鸡冠山一一上平山之间的汤河河谷中,由几条近南北向的正断层组合而成。

断层面倾角大,河谷东侧断层面向西倾,西侧断层西向东倾,汤河河谷就是沿地堑构造中心部位发育的。

伍庄傍水崖断裂带。

该断裂带发育在柳江向西斜

的西翼,西起伍庄,东至傍水崖。

有平行的数条断层出现,形成迭瓦式构造。

断层面多向西倾斜。

少数向东倾斜。

倾角70°-80°。

断层面

呈舒缓波状,见有挤压构造透镜镜体,构造角砾岩和片理化带,牵引褶皱断层和糜棱岩化等现象也较明显。

苏庄伍庄山羊寨逆断

层。

该断层发育在柳江向斜的西翼,走向NE20度,大致平行于向斜

轴,是一条走向断层,沿走向延伸近10公里。

断层东侧为下盘,其亮甲山组豹皮灰岩,,断层两侧为上盘,其张夏组后层状灰岩。

断带宽1米左右,中间有细晶闪长岩脉侵入。

断带中有构造角砾,岩发育和片理化现象,旁侧牵引,褶皱也较明显。

牌坊砬子逆断层。

该断层观察点位于伍庄东北500米牌坊子之废弃旧矿坑处,断层北北东向延伸,长达3公里。

断层发育于二叠系地层中,断层东侧为上盘,西侧为下盘。

上盘为下二叠统,顶部B层耐火粘土和上二叠统含砾粗砂岩,具有明显的牵引褶皱。

下盘为下二叠统粉砂质页岩。

沿断层面观察,见有构造透镜体及片理化现象。

上盘岩层两组节理发育。

石门寨126.6

高地北采坑正断层。

该断层出露在柳江向斜的东翼,位于石门寨东南126.6高地北废采坑处。

断层走向NE15度,断层在平面上呈锯齿状延伸,在剖面上向东倾,倾角61o。

整个断裂宽带15米,其中有正长斑岩岩脉侵入。

宽约3.5米。

断裂带中有断层角砾岩,角砾大小不等,以东岩为主。

后期被二氧化硅所胶结形成硅化带。

实出地表面呈锯齿状近南北向延伸。

断层延伸有1.5公里。

断层东侧为亮甲山组的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夹薄层竹叶状灰岩,西侧为寒武系张夏组的厚层状灰岩。

石门寨126.6高地南采坑逆断层。

断层发育在亮甲山组灰岩中,断裂面在剖面上呈舒缓波状。

断层面在剖面上见有大片擦痕、阶步,断层面附近有构造透镜体和断层泥发育。

断层的上盘(北西盘)产生次一级的牵引褶皱。

该断层延伸不远,断距不大

4岩石

4.1沉积岩

4.1.1沉积碎屑快

(一)、沉积岩:

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纯灰岩、豹皮状灰岩、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

1.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

位于张崖子的青白口群龙山组含有表面被风化成黄褐色内部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净砂岩,浅海相沉积,含海绿石和少量云母。

2.纯灰岩

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岩石.灰黑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划动。

本次在石门寨观察到的亮甲山组纯灰岩含有砾屑,为盆地内生成的隐晶灰岩或微晶泥岩碎屑。

3.豹皮状灰岩

主要分布于亮甲山组地层内。

花斑由白云岩组成,呈浅黄色或褐黄色,与周围灰色或深灰色灰质组分界线明显,特别是那些花斑状似虫孔的,两者界限平直。

岩石风化面上,常有虫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岩的标志。

4.含微层理的白云质灰岩分布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地层内,张崖子一带发育较好。

花斑仅限于一定层位层岩内,与岩层层面无切割关系,说明交代作用是在成岩阶段完成的。

层内构造均匀,形成于浅海深水环境。

4.1.2碳酸岩

碳酸岩(carbonatite),是在空间上和成因上与碱超基性杂岩体有关的、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的火成岩。

carbonatite—词由挪威地质学家及矿物学家W.C.布勒格于1921年正式引入地质文献。

从它的成因和产状特征可与沉积的碳酸盐岩相区别。

属于岩浆成因的称为“碳酸岩”,属于沉积成因的称“碳酸盐岩”。

与之有关的矿产为铌、钽、稀土元素、磷、铁等。

最为重要的矿床类型为稀土碳酸岩及烧绿石碳酸岩。

4.1.3火山沉积碎屑岩

火山碎屑岩是介于岩浆熔岩和沉积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