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1262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4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

0.175dm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0m

C.南平至武夷山高速路限速950km/h

D.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2.厦门岛内许多地方设有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目的是从以下哪个环节防治噪声(  )

A.噪声的产生B.噪声的传播C.噪声的接收D.噪声的隔离

3.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B.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

C.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

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怎样选取参照物,其结果一定相同

4.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

”。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5.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6.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学习的同学听到的絮絮细语声

B.上物理课时,同学们听到隔壁教室音乐课传来的歌声

C.夜深人静时,正要入睡的人,听到楼上传来的钢琴声

D.演讲大厅里的人听到演讲者精彩的演讲声

7.美丽的南平玉屏公园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如图2所示小宇在公园里观察到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凉亭在水中的倒影B.

公园射灯发出光线

C.

公园里的树荫D.

看到水里的金鱼

8.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而不高声喧哗,这是文明的表现。

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9.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

此时的风向是(  )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来

10.如图是丰子恺的一幅漫画,画中配诗“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

其中呈现的光学现象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11.下列描述的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正在跑步的运动员

B.大城市里滚滚的车流

C.离开手飞向篮框的篮球

D.校园里桂花香分子在空气中运动

12.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

A.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13.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1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挖隧道用“激光准直”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B.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日偏食(在地球上看到太阳表面部分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祊河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15.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16.在如图所示的各图象中,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图象是(  )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二、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7.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东同学的身高约为1.65  ;

(2)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  ;

换算单位:

2m/s=  km/h36km/h=  m/s。

18.每年5月14日是南平解放日,市防空办组织防空警报演练。

市民听到的警报声是由警报器的发声体  产生。

当警报声响起,全南平市区人民都能听到警报声,这是由于声音的  大,而警报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19.(1分)“中国梦!

航天梦!

”当“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如图,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则“神舟十一号”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0.如图所示“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请你观察情境,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  ,判断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  ,判定最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21.4月10日晚,武夷山市“瀑布剧场”迎来了“武夷水秀”的处女秀。

它是继《印象大红袍》茶秀后,又推出的演绎武夷山水文化的大型节目,节目中邀请了“永远的佐罗”﹣﹣﹣﹣童自荣等著名配音演员,人们是根据  来辨别童自荣那独特华丽的声音;演出利用水雾墙代替传统的投影幕布,水雾墙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2.(1分)一湖边树梢上,站着一只小鸟,小鸟距水面12m,湖水深3m,则小鸟在水中的像距水面  m。

23.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在10~20s内,乙同学是  的;在0~2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  m/s。

24.(5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中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是入射光线,入射角是  度,  是法线,玻璃在  。

(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如果光线垂直入射到界面上,反射角是  度。

25.相传“舜作箫,其形参差”。

说明那时的箫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如图所示。

演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竹管参差不齐,目的是为了吹出  不同的声音。

三、作图与简答题(8分)

26.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到玻璃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27.如图所示,光线经潜望镜内的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请把光路图补充完整。

28.黑板“反光”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电影的幕布要用粗糙的布制成?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5分)

29.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填“A”或“B”),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的长度为  cm。

30.(4分)八年

(2)班物理活动小组成员在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液体、气体、真空中传播时的一些场境。

如图所示。

(1)甲图中贴在桌面上的耳朵听到声音,说明声音在  中能传播;

(2)乙图中耳朵(未贴在玻璃缸上)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和  介质传到耳朵里去的;

(3)丙图中当向外不断地抽气时,闹钟的“嘀嘀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

31.(6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32.(5分)在校运动会召开之前,八年

(1)班的同学在运动场上进行训练,小宇准备报100m项目。

有的同学猜想小宇同学在比赛中会越跑越慢,而小宇说自己会越跑越快。

最后大家决定测试一下。

右表是测得的数据记录。

路程(m)

25

50

75

100

时间(s)

4

7.5

10.8

13

(1)本次测试实验的原理是:

  。

(2)需要的器材是用  测量路程和用  测量时间。

(3)根据测得的数据,小宇前50m的平均速度是6.67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保留2位小数),由测得的数据可知  的猜想是正确的。

33.(7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大小  。

(3)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从玻璃板后面直接观察光屏,  观察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选填:

“能”或“不能”),故平面镜成的是  像。

(选填:

“虚”或“实”)。

(4)移动蜡烛B怎么都不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本实验应在一个  (较暗,较亮)的环境中,效果更好。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用刻度量出点A、B、C、A′、B′、C′到镜面的距离,会发现点A与A′,点B与B′,点C与C′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五.计算题(共14分)

34.(7分)市政府为方便群众生活,在滨江路建了一座跨江大桥,该桥的主线桥梁全长0.44km,若该桥设计行车速度如图所示,问:

(1)该桥设计的行车速度是km/h?

合多少m/s?

(2)如果汽车按设计的速度通过全桥,需要多少时间?

35.(5分)我省第一条高铁被誉为“风景最美、颜值最高的高铁”。

以下是合福线G1632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从南平北站出发前往八闽第一名山“武夷山”旅游。

求:

(1)从南平北至武夷山东的距离;

(2)从南平北至武夷山东需多长时间;

(3)该次列车从南平北发车运行至武夷山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停留时间

里程

1

福州

始发站

08:

00

Okm

2

南平北

08:

33

08:

35

2min

121km

3

建瓯西

08:

53

08:

55

2min

174km

4

武夷山东

09:

11

09:

13

2min

225km

12

上海

12:

37

终点站

876k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速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18cm,在17.5cm=1.75d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故B不符合实际;

C、高速公路一般限速120km/h,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符合实际。

故选:

D。

【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

如:

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

2.【分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别针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接收三个方面;故该题据实际情况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

图中标准表示禁止鸣笛,因此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即在噪声的产生环节减弱噪声。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防治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一道基础题。

3.【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

【解答】解:

ABC、参照物可以按需要可以任意选择(除研究对象以外),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故选项AB错误,C正确;

D、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选取的参照物有关,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

4.【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参照物,即事先被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

“别动”的意思是小明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解答】解:

小婷坐在电动自行车座位上,妈妈的意思是让她相对于座位没有位置的变化,即相对静止。

小婷相对于树木、迎面的行人、超越的汽车都有位置的变化,即都是运动的,B、C、D都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情况也不同。

5.【分析】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具有传播距离远、速度快的特点。

【解答】解:

AB、蝙蝠发出的是超过20000Hz的超声波,人耳无法听到,故A正确、B错;

C、超声波发出以后,到达海底就会反射回来,回声探测仪接收到讯号后,计算出超声波从发出到接收所用的时间,根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每秒钟1500米,就能知道海底的深度了,故C正确;

D、超声波具有穿透性,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故D正确。

故选:

B。

【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了对超声波的理解与掌握情况,要结合定义和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6.【分析】从环保角度来看,凡是妨碍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解:

A、絮絮细语声会影响到别人安静的看书,属于噪声;

B、歌声会干扰学生学习,属于噪声;

C、钢琴声会影响别人的休息,属于噪声;

D、人们的目的就是要听演讲者的演讲,所以这不属于噪声。

故选:

D。

【点评】从环保角度来看,乐音有可能会成为噪音。

7.【分析】光现象有以下三种情况: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

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

A、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公园射灯发出光线,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树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看到水里的鱼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现象有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8.【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

所以这里的“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和响度的区分,注意带有“高低”字眼的不一定指响度,例如高声喧哗、高谈阔论等,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内容之一。

9.【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小明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驶,以自己作为参照物,

他骑车的速度与风速相同,所以感觉无风,此时的风向应该是向下游;

以柳树作为参照物,会看到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

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

故选:

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0.【分析】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解答】解:

诗句“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中的“一株当作两株看”是桃树在水中成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

B。

【点评】此题通过古诗考查学生的物理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体现了学科的整合性。

11.【分析】在物理学上,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分析答题。

【解答】解:

A、正在跑步的运动员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车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改变,大城市里滚滚车流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离开手飞向篮框的篮球,相对篮框的位置不断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桂花香分子在空气中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微观分子热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机械运动的判断,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

12.【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声波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再次被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解答】解:

A、罩内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够在真空中进行传播,不符合题意;

B、音叉只有振动才会发出声音,因此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可以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符合题意;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主要是因为声音通过固体和空气周时传播,而在钢管中传播的速度快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D、因为每个人发声的声带结构不同,因此每个人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原因,要结合声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

13.【分析】响度和物体振幅有关,与物体振动频率无关。

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减弱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声源处和接收处减弱。

根据各个选项的具体做法,分别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可以改变物体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

故A错误。

B、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B错误。

C、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

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故C错误。

D、安装在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声音知识中响度、音调、声音的传播、减弱噪声方法的了解情况,考点较为全面。

14.【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

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

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

A、激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所以一些工程技术利用激光准直来工作,故A正确;

B、光在水面发生折射,人看到的水下的筷子是虚像,比实际位置浅,看起来向上弯,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

C、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在地球上看到太阳表面部分被月球遮掩的现象,这是日偏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

D、大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15.【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

光在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处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空气中的角始终是大的,并且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要搞清看水中的“鱼”,是因为看到了由水中鱼发出或反射的光。

【解答】解:

看水中的鱼,是看到由鱼发出的光进入人眼,所以A、C错误。

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看到鱼的位置比其实际位置要浅。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关键是搞清看到鱼的像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

16.【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距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图象的意义。

【解答】解:

图象①描述的是静止状态,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②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

③描述的是速度随时间增加的运动;

④描述的是速度保持不变的匀速直线运动,故②④描述是同一种运动。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对图象的认识,图象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要仔细把握。

二、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7.【分析】

(1)首先要对题目中涉及的物体长度有个初步的了解,根据对生活实际了了解,填入符合实际情况的长度单位即可;

(2)速度单位间的关系为:

1m/s=3.6km/h。

【解答】解:

(1)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一般在1.6m左右,故填1.65m符合实际;

(2)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5cm左右;故填26cm符合实际;

(3)2m/s=2×

=2×

=7.2km/h;

36km/h=36×

=36×

=10m/s;

故答案为:

m;cm;7.2;10。

【点评】结合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了解,熟练运用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可解答此题。

18.【分析】

(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3)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解:

(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市民听到的警报声是由警报器的发声体振动产生。

(2)当警报声响起,全南平市区人民都能听到警报声,这是由于声音的响度大。

(3)声音的传播靠介质;警报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故答案为:

振动;响度;空气。

【点评】明确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三个特征的理解;可解答此题。

19.【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解:

“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后,若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因此“神舟十一号”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

静止。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属于基础性题目。

20.【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