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1077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docx

小学语文二年级日月潭教学设计

9、日月潭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默读课文,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并练习默读课文。

  一、出示教学目的

    借助汉语拼音读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及它名字的由来。

  二、落实教学目的

   1.范读课文,划分段落。

   2.指名读第一段

    问: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理解词语:

    树木茂盛:

树木长得又多又壮。

    群山环绕:

本课说日月潭周围都是山,潭水在群山怀抱之中。

    名胜古迹:

有优美风景或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古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

   3.默读第二段。

    问: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提出默读课文要求:

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4.齐读第三段。

    问:

本段写什么时候的景色?

(清晨)

    晨星:

清晨还未隐去的星星。

    隐隐约约:

本课指看起来不很清楚。

    倒映:

指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灯光映在湖中。

   5.问:

这段写了日月潭的哪些时候的景色?

    (太阳高照和蒙蒙细雨中)

    清晰:

非常清楚。

和隐隐约约相对。

    展现:

完全显现出来,让人看。

    轻纱:

轻飘飘的纱。

本课比喻雨中日月潭的景象。

    读本段第二句:

    问:

拿什么比喻什么?

    

(1)拿轻沙比喻日月潭在雨中的景象。

    

(2)拿仙境比喻日月潭的周围的景物。

    指导。

    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6.由于风景优美,许多中外游客都来游览。

   7.练习分段背诵。

  三、验收责任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熟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一、出示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熟练读课文。

  二、落实教学目的

   1.学生分段读课文。

    (读清生字读音,看准字形)

   2.复习旧字雀急勺健沙。

   3.学习新字。

    省隐约建纱上下结构:

秀筑照    左中右结构:

附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称独体字:

   4.重点指导。

    隐:

注意右边“彐”横都不出头。

    建:

注意“廴”的捺要出头。

秀:

上部最后一笔为捺。

   5.扩词

    省:

台湾省省区省市附:

附近附加附和

    迹:

古迹迹象水迹称:

对称称职

    升:

升起公升升旗隐:

隐约隐藏隐蔽

    约:

相约约束和约约定照:

照相照片照顾

    建:

建筑建设建国筑:

筑坝泥筑

    纱:

薄纱纱巾细纱秀:

秀丽优秀秀美

   6.指名读词。

  三、验收责任默写生字。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本课的所学知识。

  一、出示教学目的通过课后的练习,巩固本课的所学知识。

  二、落实教学目的

   1.读P47/2读读写写,理解每个词的意思。

   2.听写这些词语。

   3.读句子。

   4.抄在练习册上。

   5.指导背诵。

   

(1)分段背诵。

     齐背分句背自己背分组背齐背指名背

   

(2)连段分别背诵。

  三、检查背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0、葡萄沟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激发他们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理解自然段,抓住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在理解各句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第三自然段,帮助学生在理解句子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全段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录音磁带、录像带和投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

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

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

  2.引入:

对,我和同学们有一样的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

   那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哪儿生产的葡萄最多最好吗?

(新疆葡萄沟)

  3.揭示:

(板书)

   好极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葡萄沟这一课。

  二、范读课文

  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板书板书:

①葡萄沟的葡萄多、好。

②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过渡语:

课文中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自然段。

  三、讲读

  〈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边听边想:

   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指定3名同学分句读,说每句话。

   谁能把这三句话讲的意思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第二句总的说葡萄沟出产的水果,第三句具体说有哪些水果。

  3.默读思考:

第二句和第三句有什么关系?

  4.三句话讲了三层意思,请你联系全文想想:

在这一段中,哪句话讲的意思是主要的?

(追问)为什么?

   你能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吗?

   师:

今后我们在总结自然段的段意时,就要紧紧抓住跟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句子。

(板书)

   葡萄沟的葡萄。

最惹人喜爱

  5.齐读,注意读出人们喜爱葡萄的心情,突出主要内容。

   过渡语:

葡萄沟葡萄最惹人喜爱,那么,你觉得葡萄沟的葡萄长得怎么样呢?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

   板书:

葡萄沟的葡萄长得特别好,(而且结得好多)

  2.你从书中哪些句子,词语中感到葡萄长得特别好呢?

   默读边读边画

   生答: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从“茂密”一词可以看出葡萄的枝叶长得很旺盛,又多又好叶子一个压着一个看不出缝隙,说明叶子长得又多又好。

    揭示:

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说明什么?

  〈2〉你还能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看出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

    生答:

从“一个个”中,先比较“一个”和“一个个”

    书上用了“一个个”,“一个个”比“一个”的数量要多得多。

    一棵葡萄就像一个绿色的凉棚,棵棵葡萄都像绿色的凉棚,连成一片,说明葡萄长得又多又好。

  〈3〉问:

为什么说“像搭起一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观察图)

    生答:

因为葡萄是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梯田的形状象一级一级的楼梯,一个台阶上就有一个绿色的凉棚,葡萄长得又多又好,连成了一片,所以说“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过渡语:

葡萄的长势这样喜人,又丰收在望,你们高兴吗?

你能把这种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

(2~3名)

  〈4〉指名读(2名)评议

    (追问)你还能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到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呢?

    生读: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板书

    a.从“一大串一大串”中可以看出葡萄不仅长得好,而且数量多,获得了大丰收,一串挨着一串地挂在葡萄架上。

     (观察图)这是葡萄成熟后的景象,果实累累一大串挨着一大串。

    b.从“有……”中看出葡萄的品种很多,结得也多,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

从葡萄成熟后的颜色我们可以看出葡萄的品种很多,课文中为什么说“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c.五光十色什么意思?

色彩鲜艳,形式多样。

     ①读这句话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小声读仔细体会)再指名读。

     ②为什么你会觉得它很美?

     ③你能结合书上这个句子和生活中你见到的葡萄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吗?

     ④四人一组讨论。

     学生发言:

在阳光的照射下,光线映在了葡萄上,各种葡萄反射出来的光,交织在一起,色彩非常鲜艳。

     想象:

下过雨后,雨滴落在各种葡萄上,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5〉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使人眼前仿佛看到了那五光十色的葡萄,成熟后的葡萄这样美,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6〉指名读(3名),再齐读。

    (过渡语)是啊,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实在是惹人喜爱,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7〉请你接着往下看,哪儿还写出了葡萄长得又多又好?

    指名读,说

    (“热情好……最甜……吃个够”)

    抓住“最甜”和“吃个够”,因为葡萄多、好、甜才会让人吃个够,反之,也就不会了。

  〈8〉通过朗读,分析老师教你在总结段意时抓住跟课文内容有紧密联系的句子的方法,谁能说说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葡萄沟的葡萄长得枝叶茂密,结得又多又好。

    (过渡语)是啊,葡萄沟的葡萄长得枝叶茂密,结得又多又好,再加上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让我们吃了个够,我们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地方而感到高兴自豪,请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读出赞美它的感情。

  〈9〉齐读

  〈三〉第三自然段:

    (过渡语)葡萄获得了大丰收,有这么多这么好的葡萄,人们吃也吃不完,就想尽了各种方法来很好地食用它,你都知道人们都是怎么食用它的吗?

    (学生发言)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葡萄沟的人们也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来很好地食用它,他们除了同学们所说的外,就把剩余大量的葡萄制成了葡萄干。

    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三段(请一名同学读)

  1.指名读,其他思考:

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生答:

把成串的葡萄……葡萄干。

  2.在哪儿制成的?

阴房什么样?

  (看实物)(看录像)

  3.制成的葡萄干什么样?

为什么很有名?

  (拿出葡萄干)

  〈1〉观察一下它的颜色怎么样?

  〈2〉(品尝)味道怎么样?

(板书)色鲜味甜有名

    师:

这一段主要讲什么内容呢?

    老师这儿有三个答案运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总结段意的方法来判断。

    思考:

这一节主要要讲什么?

    (出示小黑板)

    (改为投影片)

   每句话讲的什么意思,哪句是主要的?

  〈1〉介绍阴房的样子。

()

  〈2〉流动的热空气使葡萄制成葡萄干。

()

  〈3〉葡萄沟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

  方法:

  ①指名读

  ②自由读

  ③判断,说明理由。

介绍阴房的样子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说明这里的葡萄干色鲜味甜有名。

  过渡语:

葡萄沟的葡萄长得这样好,品种又这样多,已让人垂涎欲滴,葡萄干又是这样的色鲜味甜,又有这么多的用处,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你们说,葡萄沟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

  〈四〉第四自然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作者在了解了葡萄沟后,饱含对葡萄沟深深的爱意,发出了心中的赞语,请你怀着与作者同样的感情,抒发出你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3.指定2名读,再齐读。

  四、欣赏歌曲

  葡萄沟的葡萄瓜果甜又甜,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整个新疆都是好地方,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新疆好》

  (过渡语)我们不仅从书上了解到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而且从歌中也听到了,同学们喜欢葡萄沟吗?

  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朗读全文,仔细体会。

  想想:

为什么说它是个好地方?

  五、小结(对照板书)

  1.生:

葡萄沟出产水果,尤其是葡萄长得又多又好,制成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所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