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2083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docx

《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docx

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

高三语文模拟训练场—24

银川一中200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学号__2009.4

命题教师:

邴延虎

第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翰林院与翰林

邸永君

翰林院自出现便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发轫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是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产物。

此制尽管有其种种欠缺与不足,而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却不失为一项较为公正的选才制度。

科举制度给无数栖身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带来了出头的希望,为其扶摇直上提供了可靠的阶梯。

历代王朝统治者则藉此网罗到大批知识精英,既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也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在延长王朝寿命、缓解统治危机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翰林院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

自唐代创翰林学士草诏并应奉文字之责后,靠科举而晋升者的比例逐渐增加。

宋代,科举制度与翰林院制度接轨。

至明代,翰林院成为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庶吉士制度。

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以《尚书立政》篇中所云庶常吉士之简称名之,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称留馆,余者外委为他官。

但因曾就学于翰林院,世人对不能留馆之庶吉士也以翰林视之。

自此,非进士不入翰林。

而自明太祖废丞相之后,成祖设内阁,置大学士,与丞相相类。

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翰林院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清代科举,沿袭一甲进士直入翰林之成法,二三甲进士则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称为朝考。

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

为了防止冒滥现象,还在会试与殿试间增设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准参加殿试。

另外,对已经跻身翰林者,创立大考制度加以监督和激励。

制度之严格、措施之细密可见一斑。

前人阐述明清科举制度,多囿于成说,只谈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

其实,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进士馆选而庶常,庶常而留馆,加之清朝特创的翰林大考、考差,无不是科举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悄然又于三级结构之上多出一个层次——翰林。

所以明清科举制度实为四级人才结构。

(选自2008年《百科知识》第11期)

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对翰林院与翰林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翰林院是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而逐渐成为文化层次最高的官僚机构。

B.明代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自此,开始了非进士不入翰林时代。

C.翰林是明清科举制度的人才结构中最高级别的。

D.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的庶吉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后再考试,考试合格者被称为翰林,不合格者不能称之为翰林。

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科举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是在教育制度和选举制度相结合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当时条件下一项公正的选才制度。

B.科举制度既给社会下层的民间士子进入统治阶层提供了可靠的阶梯,又让统治者提高了统治效能,巩固了统治。

C.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就创立了非翰林不入内阁制度,翰林院也就成为培育高级文官的摇篮和涵养高层次学者的场所。

D.清代,所有的进士只有通过考选庶吉士才得入翰林,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举制度既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的知识精英,又消弭了民间可能孕育的躁动与不满,可谓一箭双雕。

B.在明代,只要先考上进士,再进入翰林院学习,成为翰林之后就能进入内阁。

C.在清代,考中进士后,就可以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朝考,合格者由皇帝亲笔勾定,称钦点翰林。

D.科举制度不止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结构,也不是以考中进士为科举制度的终结,而是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四级结构,考中翰林才是科举制度的终结。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也。

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

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

权谏曰:

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

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

可但闭境,以待河清。

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

郡县望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

先主假权偏将军。

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

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

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

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

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先主自在江南。

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

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有司执法,白收权妻子。

先主曰:

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待之如初。

魏文帝谓权曰:

君舍逆效顺,欲追踪陈、韩邪?

权对曰:

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

还蜀无路,是以归命。

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

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侍中,使之陪乘。

蜀降人或云诛权妻子,权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

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

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权曰:

蜀中有卿辈几人?

权笑而答曰:

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

宣王与诸葛亮书曰:

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权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明年卒,谥曰景候。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县望风景附景:

通影

B.先主假权偏将军假:

借助

C.先主引退引:

率领

D.司马宣王深器之器:

器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请为先驱以当寇

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A.

B.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苟全性命于乱世

何古人之可慕也

魏群臣咸贺而权独否

C.

D.

蚓无爪牙之利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权不赞同张松的建议,认为如果接纳刘备,会使主上尴尬且有危险。

他认为应该关闭边境,等待天下太平。

B.黄权归顺刘备后,被委以重任,于是决定打攻吴国,并向刘备提出相关建议,却未被采纳。

蜀国战败,自己被迫降魏。

C.黄权降魏后,有人说他的妻子儿女在蜀国被杀,黄权不相信刘备会这样做,后来证明他的判断的正确的。

D.黄权为人处事的态度,在大将军司马宣王致诸葛亮信中得到赞誉,这表明他是一个心直口快光明磊落而有气度的人。

7.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

(4分)

译文:

2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

(4分)

译文:

(2)请用/给文中画

的句子断句。

(2分)

黄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夏日三首(其一)

北宋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

(5分)

答: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2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选做三题,共6分)

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考生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七里香花开

刘彦林

当我站在庭院里,眺望着春天的油彩渐渐将山野涂出五彩斑斓的色彩时,常常被那种热烈而浓郁的芬芳围绕、浸润,直至陶醉在无边无际的春景里……这一幕,是我童年记忆的剪接式回放。

如今,身陷闹市,整日穿行于水泥丛林,太多的时光被通俗影视占据。

特别是融暖的阳光在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上呈现春天的葱郁的日子,觉得空虚难奈,而每夜的梦中也回放着七里香花开遍山野的迷人丽景。

提及七里香,内心往往被芬芳填满。

我视其为童年生活的灿烂霞光,映照得懵懂的记忆一片艳丽,更像生活的周遭激荡着浓重的花香,连空气中都布满新鲜的蜜味,身心如沐浴在用各种鲜花精配的浴池里那样心神飘然。

当推开回忆的门扉,逼入眼帘的是起落的山脉、纵横交错的沟壑和苍翠浸泡的碧野,然后跳入视线的是熟悉的村落——二十多座房舍镶嵌在七里香围绕的山窝里,一缕缕炊烟袅袅腾升着,静态的山水有了灵动的意味,还有那条淙淙不息的小溪,便构成了童年生活的朴素花园。

那年月,每当田埂边的水桃花、杏花、苹果花、梨花赛事式地开罢后,春阳的目光钟情于苍翠的山野。

在初夏的边沿,那刺藤上的七里香便被风儿唤醒或是被鸟儿喊醒了,渐渐钻出绿叶的包裹,将洁白的嘴唇轻轻张开,一朵接着一朵次第绽放。

清晨出门,山野会给你一个惊喜,仿佛一夜之间,那神奇的嘴唇满山皆是,都笑盈盈的,哈着特有的香气,或许每一张小巧的嘴里倾诉着对春光的赞美吧!

一朵朵组成串,一串串聚成簇,一簇簇围成堆,一架挨着一架,一坡望着另一坡,整个山上成了洁白的海洋。

雪白的波浪随风涌动,芳香如潮,把山村装扮得宛如头上插满头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让人打心眼里怜爱。

这时清风徐徐,香气侵入肺腑,你不沉醉那能由你?

我记忆最深的是——七里香花被剪的情景。

每当七里香开满山野的时候,村里人乘农活不忙,全家老少全部出动,背着背篓,提着竹篮,拿着镰刀、剪刀,围在一架架七里香下。

他们先用镰刀割下花朵繁茂的藤,然后用剪刀一朵朵剪到篮子里,剪满一篮后倒入背篓,如果手快,一上午可以剪满一背篓七里香花。

乡亲们满脸笑容,像背着一背篓一背篓幸福欣喜而归。

次日,就可以去卖了。

那十多天里,满山都能听到人们欢快的笑语和剪刀快速的咔嚓声。

七里香被剪得遍体鳞伤,但绝对不会抱怨乡亲们的残酷,到了第二年,她又会捧献出更多的花朵!

每年,七里香给每家可增加上百元的收入,因此,男孩子才能穿上了新买的短袖、短裤,女孩子才可以穿上好看的花裙子。

瞬间十多年的时光不觉而逝,当回过头来瞧望门前的山坡时,山上却再也找不到花开如白蝴蝶飞舞般的情景,也嗅不到那种浓郁的芬芳了。

虽然,可以找到七里香花,但稀疏的令人顿生遗憾和怜悯。

究其原因,或许当初镰刀和剪刀肆意的伤害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无节制的开荒,使农田日益占据七里香的家园,将她们逼到远离视野的地步。

但这能埋怨被贫穷吓怕了的父老乡亲吗?

他们当初的作为,不也是为了赶走贫穷吗?

这几年,我分明看到乡亲们富裕了——座座砖房拔地而起,电视、冰箱等家电拉近了和城市的差距,很令人欣喜。

而回顾四野,脉络依旧的山坡上很难找回童年记忆中的景象。

我曾无数次扪心自问:

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仅仅是喜悦吗?

每临七里香花开放的季节,我异常怀念满山洁白、香味扑鼻的七里香。

(选自2008年12期《散文百家》有删节

1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