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2047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docx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docx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潍坊市教科院李宏绯

课堂教学模式:

1加3教学模式,即依托课堂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增加阅读量,增加语文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力争使学生在每篇文章学习前都能配合所学文章阅读3至5篇与之相关、相近或相对的文章。

课堂教学三个重点:

△学习的内容重在解决学生的重点疑问、品味语言;

△教学目标的落实重在看学生解决问题及交流的情况。

△学习效果重在学生小组合作的有效;

课堂教学方式:

小组学习、交流展示、反馈检测

三种课型:

单篇阅读单元阅读作文评改

一、组建小组、明确职责、制定评价机制

各班级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按学习水平和能力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同学相邻两人结成一对一互助对子。

每组设小组长、记录员、各祖员。

各小组活动遵循每个学生先自学,再一对一交流,再组内交流的程序,做到班级交流以小组交流为基础,小组交流以结对交流为基础,结对交流以个人自学为基础。

各组组员必须在组长的组织下,明确职责,各负其责,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评价,既包括学校对班级的评价,又包括教师对班级和小组的评价。

评价可采用随机评价和长期评价。

随机评价可以是鼓励表扬,配合以适当的惩罚措施。

长期评价则是将对班级、小组的考核纳入学期总结考核,作为评定优秀的主要依据。

学生平日表现则可以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

二、备课(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

1、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

2、扩充、搜集相关资料;

3、拟写学习提纲,学习提纲重在引导学生正确活动,因而务必明确任务要求以及活动方式。

三、教学环节:

1、自学设疑、小组互助

2、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3、反馈检测,归纳提升

四、各类课型设计:

单篇阅读课(教师组织型)

一、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新接触的知识内容,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并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学习提纲开展活动。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自学,设疑解疑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要求:

注意积累生字、词,注意读音、字形、含义。

做到先圈点勾画,后整理到笔记本或黑板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弄清“文章写了什么”,注意勾画中心句、关键句。

读课文同时做好圈点和批注思考。

①学生首先自学。

②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上任务。

组内同学一对一结队,结队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交流所作的勾画和批注。

重点是:

互相检测字、词及基础知识,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到黑板检测;弄清文章写了什么,或复述、或介绍、或概括。

③教师根据各组活动情况简单小结。

2、根据文章特点,指导学生采用适合的形式诵读课文,要求学生读课文的同时,做好圈点勾画和批注,并注意提出疑问,发现精彩语言点。

可以从“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两个大方面考虑。

怎么写的?

涉及对文章内容及语句的理解以及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既要从文章整体进行关照,又要从细节、局部进行探究。

为什么这样写?

有的涉及表达的效果、作用,有的涉及对主题的探究和分析,分析要结合课文进行。

①学生首先自学,做好读书笔记。

②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上任务。

组内同学结队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

不同问题可以寻找不同的互助伙伴,不能解决再找另一同学,也可到其他组寻求解决,确定最佳意见。

同时,明确值得重点探究的问题,书写在黑板之上。

重点疑难问题一定有价值。

重要语段要反复诵读。

③教师自己或组织学生对各组题目进行评价,师生共同筛选、确定文章重点疑难问题。

个别问题当即解决,但不必逐题讲解。

3、针对确定的重点疑难问题,小组再一次合作探究,找寻解题的出路,并查阅资料,寻求新的突破。

小组同学要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充分做好解答疑难的准备。

4、指导学生做好展示准备,并围绕“你读课文后的感受或收获是什么”进行思考,主要是真正实现读者自己(学生)与文章、作者的对话,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启发或评价。

以上各环节,教师要根据文体特点、文章篇幅及难易限定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力争在有限时间内更快、更多地标注、发现疑难问题,并及时将重点问题归纳到笔记本上,作为组内互助的依据和参照。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针对全班确定的疑难问题(力争要顾及全篇、单元、深化主题),各组先讨论,再组间合作完成,个别没有讨论价值的,也可教师讲授。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注意点拨、激励、评价。

2、教师组织展示交流:

各组分别按准备情况展示对文章的认识,教师要将机会多让给同学们。

同时,各组展示应注意各组间同学展示问题的联系,通过组间合作补充完善。

教师做好点评、调控、提升。

①文本的展示:

可结合重点语句的品读、赏析进行展示;可对文章整体的赏析进行展示;可进行比较阅读,引入课外材料丰富对文章的认识。

②情感的展示:

可结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感悟、体验。

要力求使语言丰富、生动,引入课外材料补充认识。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对小组进行充分的调动。

教师要力求使每一组同学都进入一种竞争的状态,使之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还要注意进行问题评比,调动提问的积极性。

如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剔除假问题,提出有助于更深层地把握课文内容的问题,即评学生提问的质量和有价值问题的数量。

(三)反馈检测,归纳提升

1、反馈要落实到前面各环节的各小部分,也可在篇章、单元后归纳反馈。

2、检测以单元检测为宜。

3、每篇文章留给教师5至10分钟,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总结归纳、指出问题,梳理重难点,讲解延展性知识、评价小组,完成对课文的学习。

单篇阅读课(学生自学型)

(一)自学设疑、小组互助教师课前可以适当讲授新接触的知识内容,并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帮助学生根据教师预先设计的学习提纲开展活动。

学习提纲重在引导学生正确活动,因而务必明确任务要求以及活动方式。

具体如下:

1、学生自读两遍课文(默读),第一遍速读、第二遍细读。

读课文同时做好圈点勾画和批注。

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5至20分钟)①积累生字、词、注意读音、字形、含义。

先圈点,后整理到笔记本上。

此项任务要求在第一遍中解决,也可由学生在课前自读课文完成。

②发现问题、设置疑问。

针对文章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或疑问随时进行勾画、批注,疑问之处做好标记及简要问题。

可以从“文章写了什么”“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你读后的感受或收获是什么”四个大方面考虑。

a、文章写了什么?

涉及文章内容及对语句的理解;b、怎么写的?

涉及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既要从文章整体进行关照,又要从细节、局部进行探究。

c、为什么这样写?

涉及对上面问题的理解,有的涉及表达的效果、作用,有的涉及分析,分析要结合课文进行。

d、感受是什么?

主要是真正实现读者自己(学生)与文章、作者的对话,结合自身实际,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启发或评价。

以上各环节,教师要根据文体特点、文章篇幅及难易限定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力争在有限时间内更快、更多地标注、发现疑难问题,并及时将重点问题归纳到笔记本上,作为组内互助的依据和参照。

2、组内同学一对一结队,交流所作的勾画和批注。

包括基础知识和问题疑问。

结队相对固定,但可根据情况临时调整。

不同问题可以寻找不同的互助伙伴,不能解决再找另一同学,也可到其他组寻求解决。

必要时可以鼓励学生到黑板检测、书写问题。

(10分钟)①互相检测字、词及基础知识。

②交流自己的认识。

③互相帮助解决疑难。

3、小组交流,确定重点问题及展示内容。

(10分钟)①由组长主持,组内同学分别提出自己认为最重要、或最有价值的问题或尚未解决的疑难,大家合作探究。

此时记录员要做好记录,特别是对问题的记录。

②组长组织确定小组展示的内容及方式,要力求照顾到每个同学,确定后各自准备、课下交流、确定。

③可以将自己组确定的疑难书写到黑板,提示其他组思考,也作为教师布置作业的依据。

问题要有价值,一个组一个问题。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针对各组确定的疑难问题(力争要顾及全篇、单元、深化主题),各组先讨论,再组间合作完成,个别没有讨论价值的,也可教师讲授。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注意点拨、激励、评价。

2、展示交流:

各组分别按准备情况展示对文章的认识,教师要将机会多让给同学们。

同时,各组展示应注意各组间同学展示问题的联系,通过组间合作补充完善。

①文本的展示:

可结合重点语句的品读、赏析进行展示;可对文章整体的赏析进行展示;可进行比较阅读,引入课外材料丰富对文章的认识。

②情感的展示:

可结合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感悟、体验。

要力求使语言丰富、生动,引入课外材料补充认识。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对小组进行充分的调动。

教师要力求使每一组同学都进入一种竞争的状态,使之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还要注意进行问题评比,调动提问的积极性。

如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能剔除假问题,提出有助于更深层地把握课文内容的问题,即评学生提问的质量和有价值问题的数量。

(三)反馈检测,归纳提升1、反馈要落实到前面各环节的各小部分,也可在篇章、单元后归纳反馈。

2、检测以单元检测为宜。

3、每篇文章留给教师5至10分钟,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总结归纳、指出问题,梳理重难点,讲解延展性知识、评价小组,完成对课文的学习。

作文评改课教师改作文,收获的是教师。

学生参与评改作文,解放了教师,同时通过学生参与,锻炼了学生评改能力,作文赏析能力,教师尽可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提前几天布置作文题目,学生提前搜集材料,构思文章,做好写作的准备。

(二)课堂三十分钟写作,当堂完成上周布置的作文。

(三)学生作文评改组织学生以小组(4人)为单位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改,人手1本,要求每人至少阅读3本,之后小组交换意见,共同填写评语。

修改要求参照如下:

1、标出作者文中引用的恰到好处的名言警句及诗句等。

2、标出错别字及不通顺词句并帮其改正。

3、写上恰当的评语,可从内容、文章结构、语言风格、个人感受等几方面入手。

(四)课堂点评1、学生将修改完的文章中令人反思或给人启示的句子写在黑板上;2、组长点评,说明组内作文特点,提两个建议,分别评价组内同学的作文。

点评尽量以鼓励表扬为主,指明努力方向;教师(小结)强调一些问题,引出下一环节活动。

3、每组推选至少一篇佳作,自行准备朗读形式。

可以先自由结合准备,再在组内交流,找出最好的展示,各组同学可以以不同形式准备,有轮读、齐读、演读等形式,其余同学准备点评(有的写、有的查资料)。

教师到各组组织协调。

4、作文展示,众生点评。

朗读形式要多样,切忌一人读到底,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录,准备点评。

点评时可运用名人名言,可适当运用自己文章的语句,可用作品中的语句,可从自己的听后启发来谈等。

点评面要广,其他小组的点评与本小组形成比赛。

5、摘抄积累:

摘抄、背诵、标出喜欢的语句、说明原因,尤其要从内心感受来谈个人的理解,组内与组外参与人数比赛。

6、学习成果:

学生到其他小组交流本节课学习收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各组派代表发言,各组代表2—3人发言,最后评比参与人数。

 

创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发表日期:

2007年9月2日  出处:

benzhan  作者:

yiming  已经有290位读者读过此文

创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研兴校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主攻,以抓落实为重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牢固树立“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办学思想,注重质量、效益和服务,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打造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竞争力。

在整体推进课程改革各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确立实验重点,为全市的课改工作提供可借鉴的资源,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前提,落实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健康的发展,调整教学关系,构建起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

二、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理论基础

1、著名认知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

“任何概念或问题或知识,都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来表示,以便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