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历史名人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9901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5.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历史名人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洛阳历史名人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历史名人榜.docx

《洛阳历史名人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历史名人榜.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洛阳历史名人榜.docx

洛阳历史名人榜

洛阳历史名人榜

 

(2012-04-1009:

39:

20)

转载▼

标签:

 

洛阳历史名人

 

洛阳

 

见闻

 

文化

 

纪行

 

历史

 

名人

分类:

 洛阳见闻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黄帝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伟大的部族首领。

据《山海经·中次六经》载:

有娇氏居"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

平逢山即今邙山,谷城在今洛阳郊区红山乡,可见黄帝的母系氏族有虫乔氏住在新安一带的邙山之上。

据《国语·晋语》云:

"昔少典氏娶于有虫乔氏,生黄帝、炎帝。

"《史记》亦载:

"黄帝者,少典之子。

"据考少典氏居今新郑一带,在当时母系社会时期,少典氏之男应到有虫乔氏落户。

黄帝生于新安应无疑。

据《山海经》载:

新安县之青要山"实维帝之密都",帝即黄帝。

新安青要山一带的传说、遗迹,也与史书记载大致相同。

也就是说,黄帝生于新安,以青要山为基地,活动于河洛地区。

相传,他打败了炎帝,杀死了蚩尤,由各部族首领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

在他领导的时期,创造发明了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推进人类文明的科学技术。

黄帝被称为开创中华民族文化的祖先,当今世界各地的华人也都自认为是"炎黄子孙","根在河洛"。

 

侠羲

伏羲,亦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

中国神话中人类的始祖。

传说人类由他和女娲兄妹相婚而产生。

又传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以充庖厨。

伏羲活动于河洛地区,看到一种龙首马身的神兽背上的图点,边画边仔细推敲,终于画出了"伏羲八卦",成为后来《周易》的来源,也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

 

帝喾

帝喾,黄帝曾孙,亦名高辛氏。

为中国上古时代传说五帝中的第三个帝王。

常活动于洛阳一带。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

"高辛氏生而神灵,自言其名。

善施利物,不于其身。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

顺天之义,知名之急。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取地之才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

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土。

帝喾溉执中而偏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

"帝喾曾建都于西毫,有四妻四子。

姜娠生弃,即后稷,周族祖先;简狄生契,是商族祖先;庆都生尧;常仪生挚。

弃、契、尧、挚都对中国的进步、文明作出贡献。

 

后羿,生活造反在洛阳

尧,陶唐氏,名放勋,史称唐尧。

传说中父系氏祖公社后期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他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

他虽初"封于唐"即山西、河北一带,但他不忘先祖黄帝,根在河洛,在做了部落联盟首领后,常活动于河洛地区。

据《竹书纪年》、《水经注》等记载,尧"修坛河洛"、"祭于洛"、"沉璧于洛"。

尧咨询四岳,选定舜为其继任人,并对舜进行了三年的考核后,在偃师首阳山禅位于舜。

传说,尧时划定我国疆土为l2州。

尧在位70年,其时,岁月太平,人寿年丰。

故后人将理想中的太平盛世,称之为"尧天"、"尧年"。

 

舜。

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

相传,尧时因四岳推荐,尧考查而确定为尧的继承人。

尧年老时"率舜等升于首山"。

据《山海经》及《太平御览》等书记载,尧在首阳山禅位于舜。

舜便成为"五帝"中最后一位圣贤。

舜在位48年,其间他巡行四方,除去了鲧、共工、骥兜和三苗等4人,委任禹接替其父鲧继续治水,并最终消除了水患。

舜晚年又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并选拔了治水有功的禹为继承人。

由于舜在首阳山继承尧位,足以说明尧、舜与河洛地区的关系,至今首阳山顶还有舜帝庙。

舜时,天下太平,后人即把太平盛世称之为"尧天舜日"。

鲧是传说中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

居于崇,即嵩山,号崇伯。

据《史记·三代世表》云:

鲧为黄帝曾孙。

由四岳推举,奉尧命治水。

他用筑堤防水之法治水,九年未能治平水患,被舜杀死在羽山,即新安青要山西三里的地方。

鲧虽被杀,但他以筑堤堵水防患之法,为其子禹治水提供了前车之鉴,终于使禹治水获得了成功。

 

禹,姒姓,亦称大禹、夏禹,名文命。

原为夏后氏部落领袖,奉舜之命治理洪水,他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

在治水13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

传说治水、伊阙、辕轩山都是禹开凿的。

禹在治理洛水时,在浪底沙滩挖出一块刻有文字的龟壳,以九为最大数。

《册府元龟》载"夏禹即天子位,雒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所谓雒出书也"。

舜年老时,选禹为继承人。

舜死后,禹担任了部落联盟领袖。

他铸造九鼎,"以铜为兵",划天下为九州,洛阳属豫州,居天下之中。

禹始都阳城,地在今嵩山以南,颍水之北,后又迁都阳翟,即今禹州市。

实际上,禹即位以后,已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伊尹

伊尹,商初大臣,名伊,尹是官名。

一说名挚。

出生于古代有莘国的空桑涧,即今日嵩县莘乐沟。

伊尹自幼聪慧好学,耕稼之余,努力钻研治国之道。

商汤娶有莘氏之女为妻,伊尹以陪嫁奴隶随从,汤用为"小臣",后逐渐得到汤的信任,为汤灭夏建商立下汗马功劳。

商朝建立后,商汤封其为"尹",即宰相,助汤治理国家。

汤死后,伊尹先后辅佐外丙、仲壬、太甲三王。

政治上主张"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强调"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并经常用"明德则天下存,失德则天下亡"教育商王,对商的创立及巩固起了重大作用。

伊尹死于沃丁时。

后人称他为中国第一位贤相,把他与孔子并举,称伊尹为元圣,孔子为至圣。

 

杜康,酒的发明者,洛阳人

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洛阳孟津,迁九鼎于洛阳

 

周公旦

周公旦,姬姓,名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因采邑在周(陕西岐山),称为周公。

他协助武王姬发,完成了兴周灭商的大业。

武王死后,成王年幼,由他摄政。

其兄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不服,联合殷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

周公率师东征,经三年战斗,平定了叛乱。

周公平叛之后,为巩固周的统治,建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度--宗法制,并以宗法制为基础建立"分土封侯"制,:

更营建洛邑(今洛阳)作为东都,以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他还制礼作乐,建立政治、军事、刑罚等各种典章制度,确立了周朝的统治体制,周公主张"明德慎罚"。

《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记载了周公治国的思想和言论。

周公确立的周朝统治体制,他的思想和言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奠定了中国几千年古代社会的统治基础。

成王成人后,周公还政于成王,千古传为美谈。

周公营建洛邑并长久居洛,与洛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几千年来,洛阳人都尊敬周公,把周公作为吉祥、胜利的象征

 

伯夷叔齐,生活并死亡于洛阳首阳山

老子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人。

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曾洛阳做过周朝的守藏史。

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也叫《老子》。

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诗。

它是道家的主要精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道德经》一书是一个唯物主义体系,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

其唯物主义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意志有目的的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在洛阳问周礼,问学老子,

苏秦

苏秦《?

一前284年)字季子,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

洛阳人。

他少年时,与张仪、庞涓、孙膑是同学。

出身于"负笼操舀"的农民家庭。

起初,他出游数年,鼓吹"兼天下之术",游说失败,"大困而归"。

到家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从此,"头悬梁,锥刺股",发愤读书,潜心研究韬略。

公元前315年,苏秦来到燕国,献身于强燕弱齐的事业。

苏秦以成功的反问活动破坏了秦、齐关系,使燕大败齐国。

从此,苏秦以非凡的才能,"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抗",得到:

r+六国国君的赞赏,拜苏秦为六国宰相,授权他管六国臣民,号称纵约之长。

当他路过洛阳时,浩浩大队人马,连周天子也布置为他打扫道路,好不威风。

回家时,父母"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嫂"蛇行匍伏"。

因苏秦为纵约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者十五年"。

后来,秦惠文王接连派使者到六国去进行离间活动,公元前284年,当苏秦到齐国去调解矛盾时,被凶手杀死。

 

楚庄王,问鼎洛阳

弦高,在洛阳经商退秦师

乐羊子妻

乐羊子妻,号贞义,战国初年洛阳人。

据《后汉书·列女传》载:

乐羊子外出拾到一块金子。

其妻说:

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方正之人不受不敬之舍,你拣别人丢掉的东西,从中求利,也就玷污了自己的德行!

羊子丢弃金子外出求师。

不久,羊子返回,妻问其因,羊子说:

"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妻劝道:

学习犹如织布,"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羊子被感动而刻苦学习。

后、被魏文帝任为将军,封于灵寿(今河北平山),子孙世代为将。

战国时名将乐毅即为乐羊子后代。

乐羊子妻劝夫求学,自古以来传为美谈,并被范哗写入《后汉书·列女传》中,传于后世。

 

白圭

白圭,战国时洛阳大商人,他的贸易致富理论是: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即各种商品大量上市时收购,而某种商品短缺时出售。

他认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犹如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经济思想家、商业活动家。

古代商人尊称他为祖师。

 

吕不韦,被封地洛阳

汉高祖刘邦,初都洛阳

张良,在洛阳被评为汉初三杰之首,在洛阳谏高祖计封雍

韩信,在洛被评为汉初三杰之一,曾被囚于洛阳

周亚夫,在洛阳平七国之乱

 

田横五百勇士,田横死于洛阳

贾谊

贾谊(前201一前l68年),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

洛阳人。

贾谊l8岁时,能诵读诗书,并善为文章,为郡人称誉。

汉文帝时,先后为博士、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幼子,非常喜欢读书,受到文帝宠爱,故特命贾谊作太傅。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梁怀王在一次骑马奔驰时摔死。

贾谊认为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常自责悲伤。

次年,在抑郁和悲哀中与世长辞,年仅30岁。

贾谊曾多次上书,批评时政,主张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发展农业生产,主张抗击匈奴的掠夺,维护边境安定和国家统一,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贾谊的散文,议论畅达,气势雄伟,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其《过秦论》、《陈政事疏》最负盛名,其赋作为《吊屈原赋》、《鹏鸟赋》为代表作。

所著文章58篇,被后人收入《贾太傅集》,另有《新书》十卷传世。

 

卜式

卜式,畜牧主出身,西汉洛阳人。

汉武帝欲北伐匈奴,一统天下,但由于国家经济困难,财力不济而难以用兵,后来即位后,西汉政府提出给国家捐助大量资产者,可以委以官职。

卜式屡以家财捐助政府,汉武帝任为中郎,令牧羊上林。

后拜缑氏令,又封关内侯,官御史大夫,借以鼓励其他富商大贾为国家捐助钱财。

后因反对盐铁专营,被贬为太子太傅。

 

桑弘羊

桑弘羊(前152一前80年)西汉的政治家、理财家。

河南洛阳人。

他出身于商人家庭。

汉武帝时历任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

制订、推行盐铁酒类的官营专卖,设立平准、均输机构控制全国商品,从富商大贾手里夺回了盐铁和贸易的控制权,这些措施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在政治上,桑弘羊主张积极抵抗匈权贵族的攻掠,反对屈辱的"和亲"政策,曾组织60万人屯垦边地,以备御匈奴袭击。

对内,他力主"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汉昭帝幼年即位,他与霍光、金日碑共同辅政。

始元六年(前81年),西汉政府召开了一次盐铁会议,汉武帝时制定的盐铁专卖政策,遭到了贤良文学们的极力反对,他力排众议,坚持盐铁专营。

汉昭帝元风元年(前80年),桑弘羊被指控与上官桀等谋废昭帝而立燕王旦,被杀。

西汉桓宽根据盐铁会议内容编成的《盐铁论》一书,是研究桑弘羊思想和主张的依据。

虞初

虞初,西汉小学家,洛阳人。

汉武帝时任侍郎。

因骑马时多穿黄色衣服,又称他为"黄衣使者"。

他曾根据《周书》写成通俗的《周史》,名《周说》,共943篇。

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把《周说》列为小说类,把虞初列入小说家,称其为后世小说家之祖。

张衡在《西京赋》中也称:

"小说九百家,自虞初始也。

"

剧孟

剧孟,西汉洛阳人。

以"任侠"闻名,在洛阳地区势力很大。

吴楚七国之乱时,汉将周皿夫率军平叛,大军将至洛阳时,周亚夫闻听吴楚七国叛乱势力未与剧孟勾结,喜日:

"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己矣。

天下骚动,大将军得之,若得一故国耳。

"

剧孟广交朋友,孟母死,远方送葬者,车盖千乘。

剧盂死时,家里很穷,无十金之财。

 

刘秀

刘秀(前6一公元57年),即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光武帝,南阳蔡阳人,西汉皇族,公元25年称帝后镇压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在位期间,为巩固封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生产的措施,如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精简官吏,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但由于刘秀出身大贵族,支持者也多系豪族地主,刘秀建立的东汉政权就必然是西汉时期豪门地主阶级势:

与的延续,从实质上保护豪强地主利益。

 

阴丽华

光武帝皇后,一代贤后阴丽华

东汉开国大将马援,工作在洛阳

 

班彪

班彪(公元3-54年),字叔皮,扶凤安陵人。

西汉末,天下大乱,在天水依隗嚣,后至河西,为窦融从事,为其所荐,汉光武帝举为茂才,全家遂迁洛阳。

后讲学于京都洛阳的太学,培养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人才,王充即出其门下。

又专于史籍,并写了65篇《后传》以续补《史记》。

 

班超,一代名将,丝绸之路的巩固者和第二开拓者

 

班固

班固(:

公元32-92年),少有才华,年9岁能属文诵诗赋。

及长,博贯载籍,九经百家之书,无不毕览;学无常师,不拘章句。

16岁就读于洛阳,且研究汉史,立志在其父《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

永平五年(62)班固被诬告私改国史而下洛阳狱。

汉明帝阅其稿后,认为才华出众。

召为兰台令史,又升迁为郎,典校秘书。

永平中,奉诏修史,历时余20年。

汉章帝建初七年(82)除"八表"和"天文志"外,其他各卷基本编定。

班固还参与白虎观群儒讲议五经异同之会,并受命编《白虎通义》。

永元初年(89)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北征,任中护军。

后窦宪因谋反被杀,班固也遭株连死于洛阳狱中。

班固还r是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著有《两都赋》等名篇,另有《班兰台集》。

 

班昭

班昭(约公元49~约l20年),班固之妹,才华横溢,与马续奉命于班固死后,继续编写《汉书》,终于完成了八表和天文志的编著至此,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集班氏两代三人之功,终二在洛阳完成。

王充

王充(公元27一约97年),上虞人.是东汉前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

青年时西游东都洛阳,入太学,师事大学者班彪。

因家贫.无力买书,在京都洛阳逛书市求读。

终于博览群书。

成为著名的大学者,著《论衡》85篇,20余万字。

《论衡》一书总结了汉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冲破了东汉时学术界愚妄和迷信的禁锢,批判了谶纬之学。

被近人范文澜誉为"黑暗里发射出的人民智慧之光的明灯"。

在文学批评方面。

他反对以所谓正统自居的辞赋文学。

批判华而不实、虚伪浮靡的文风,对魏晋后的文艺思想影响很大。

 

张衡

张衡(公元78-139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

青年时,由家乡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到京都洛阳上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他的著名赋作是《二京赋》和《南都赋》。

《二京赋》模拟斑固的《两都赋》,精心附会,用以讽谏而作,是花了十年心血而写成的。

《二京赋》有意与班固的《两都赋》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相媲美,务求"出于其上"。

所以内容力求丰富完备,成为宏篇巨制,描写也极尽铺张扬厉之能事。

叙述时又适时插入作者的议论,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

张衡还在洛阳制造了自动车、自飞木雕、指南车等,深入研究天文、历算,写成《灵宪》一书,制成了"浑天仪"、"地动仪"。

英国李约瑟称之为"地动仪的鼻祖"。

现用张衡的名字为月球背面一个环形山命名。

 

蔡伦,在洛阳发明纸

 

蔡邕

蔡邕(公元l32-192年)是东汉末年的大学者,工书画、碑石,文章辞赋也是卓然名家。

其名作《述行赋》是延熹二年(159)应宦官召请赴京城洛阳时,在旅途抒怀之作。

他眼见朝政腐败,遂拾掇途中见闻和感受,借赋作以抨击社会黑暗,"穷工巧于台榭兮,民露处而寝湿,淌嘉谷于禽兽兮,下糠枇而无粒"。

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与壮志难伸的抑郁。

蔡邕在汉末政治斗争中,屡遭坎坷,后被司徒王允杀二二狱中。

 

许慎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河南郾城东)人。

东汉古文经学家,古文字学家。

他初举孝廉,后人京官至太尉南阁祭酒,尝从贾逵受古文经学,博:

通经籍。

当时洛阳儒生称其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他收集小篆、古文(战国文字)、籀文(西周文字即大篆)共9533个字,逐一按形体、声韵、训诂进行简要的解说,撰成《说文解字》l4篇,凡13.3万余字。

这部书创稿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至汉安帝建光元年(121)九月,许慎遣其子许冲进奉朝廷,历时22年。

《说文解字》集西周以来文字之大成,也集古文经学训诂之大成,是我国一部系统而比较完备的字典。

许慎对我国文字学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董宣

董宣,字少平,东汉洛阳令,河南洛阳人。

董宣为官,执法如山,不讲情面。

当时洛阳皇亲满城,豪门云集,一个七品县令治理好洛阳,确非易事。

董宣上任不久,就遇上了皇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纵仆白天杀人案。

他听后,决心为民除害,带领兵丁等候:

葩湖阳公主常出入的夏亭门口,湖阳公主车马到他即命令兵丁抓获了那个杀人凶犯,并处以死刑。

湖阳公主状告董宣。

光武帝让董宣为公主赔情、磕头。

董宣不从,几个内侍强按董宣头也.按不下去。

光武帝无奈,笑着说:

"董宣是个强项令。

"从此,"强项令。

"之名传遍京城,豪门无赖子弟无不惧怕董宣,社会秩序大为改潮。

董宣为官廉洁,家无余财。

l临终,仅有一条被子盖尸,家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光武帝得知后,悲伤地说:

"董宣廉洁,死后才看出来了。

"

马元义

马元义,东汉黄巾起义军名将,号称"大方"。

汉灵帝中平元年。

(184)以前,他奉首领张角之命,曾多次"往来京师",与宦官中常侍封请和徐奉等秘密联络,传布"太平道",以求从宫廷内部打开缺口,当时京城中的"官、省、直、卫及百姓"都有信奉"太平道"的。

"太平道"教徒们,为了发动起义,事先在都城衙署等官府的门前用白土写"甲子"二字,表示在"甲子"之年爆发革命。

马元义率先调遣荆、扬二州数万人到邺城会集,同时与洛阳的"太平道"徒约定,于三月五日"内外俱起"。

但由于叛徒唐周向朝廷告密,导致起义受挫,马元义不幸被捕,车裂于京城。

 

曹操

曹操(155-220年),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在汉末动乱中崛起,逐渐统一北方,并刷新政治、发展经济,为曹魏政权建立奠定了基础。

他的诗作慷慨激昂、苍劲雄浑,如《蒿里行》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龟虽寿》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都感人至深。

曹操的散文则质朴刚健,清峻洒脱,直抒胸臆,不加雕饰,鲁迅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丕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代汉称帝。

都洛阳,国号魏。

他不仅是政治家,而且是著名文学家,诗歌之外,尤擅散文。

诗作风格纤丽缠绵,一变其父悲壮之气韵。

其散文《与朝歌令吴质书》、《又与吴质书》等篇,则感情真挚,酷似乃翁,文笔流畅,人皆称颂。

所作《典论·论文》旨在反对文人相轻之恶习,阐明作家的不同风格与人的关系,开我国文学评论之先河。

 

曹植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为曹操第三子,是曹氏父子乃至当时文学成就最高者。

天资聪颖过人,十余岁诵诗赋数十万言。

世传"七步成诗",被称为"八斗之才"。

才思敏捷,工诗善文,为曹操所钟爱,欲立:

勾太子。

后操又嫌其任性放诞,改立曹丕为太子,尔后曹植便遭受曹丕父子之猜忌与迫害,一生郁郁不得志。

曹植的诗歌,前期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格调高昂;后期因为遭遇坎坷,心中郁积着悲愤,因而形成了他骨气奇高,激情震荡,慷慨悲凉的风格。

与其父相比较,曹操苍劲,曹植少壮,曹操深沉古直,曹植清新活泼,如"三河之少年,风流自赏"。

曹植亦擅辞赋,其《洛神赋》最为杰出。

《洛神赋》以幻想的笔调,描述了一个神人相恋的故事。

赋中写作者途经洛水,相遇美丽的洛水之神宓妃,彼此爱慕,但终因神人道殊,不得不凄然离别。

故事感人,描写细腻,充满浓厚的抒情气氛和神话色彩,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杰作。

 

孔融

孔融(158-208年)系孔子20代孙。

因有反孔孟伦理言行,被称为汉末孔府奇人。

曹丕《典论·论文》评价孔融说:

"及其所善,杨班俦也。

"他也长于辞赋,惜今散失无存。

其《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等,都显示出"飞辩骋辞,溢气坌涌"之势,且富诙谐意味。

孔融为"建安七子"之一。

 

司马懿

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三国时温县人,士族出身。

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重。

魏明帝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军对抗诸葛亮的北进,为魏重臣。

曹芳即位,他和皇族曹爽受遗诏辅政。

嘉平元年(249),杀曹爽,专国柄。

死后,其子师、昭相继专权。

在世家大族的拥护下,其孙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懿为宣帝。

绿珠,生活,坠楼于洛阳

邓艾,工作在洛阳.

 

钟繇,著名书法家,工作在洛阳

 

貂蝉,成长在洛阳

吕布,在洛阳虎牢关大战三英

 

关羽葬于洛阳

刘阿斗,在洛阳乐不思蜀

王粲

王粲(177-217年)为"建安七子之冠冕",能诗善赋成就最高。

诗以《七哀诗》最有名;赋作名篇《登楼赋》语言流畅,寓情于景,因景生情,抒写自己怀乡之思与壮志不酬的感慨,忧愤深广.脍炙人口。

魏晋以后的抒情短赋皆从中获益甚巨。

 

左思

左思(250-305年)西晋著名的文学家,《三都赋》的作者。

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他出身寒微,利用晋武帝封他为秘书郎的机会,大量阅读了他管理的皇室图书,又刻意收集有关成都、建业和邺城的各种资料。

为创作《三都赋》,左思又在自己的臣室、书房、客厅、花园;等地方,到处摆上笔墨纸砚,偶有所感,或得新句,就随时记录下来。

他夙兴夜寐,孜孜不倦,经过十个春秋,终于写出了冠绝天下的不:

朽名篇《三都赋》,因人人争相传抄,故留下"洛阳纸贵"的一段佳话。

左思现存诗l4首,《咏史》8首为代表作,因笔力矫健、气势充沛富有积极的浪漫情调为后人称道。

 

潘安是魏晋时期中牟人,本不叫潘安,叫潘岳,字安仁,乳名叫“檀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

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刘孝标注引《语林》:

“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潘岳年轻时,坐车到洛阳城外游玩,当时不少妙龄姑娘见了他,都会怦然心动给他一个“回头率”,有的甚至忘情地跟着他走。

因此常吓得潘安不敢出门。

有的怀春少女难以亲近他,就用水果来投掷他,每每满载而归,于是民间就有了“掷果盈车”之说。

以至后世文学中“檀奴”或“檀郎”也成了俊美情郎的代名词。

有个叫张孟阳的相貌奇丑,也学着潘岳的样子去郊游,但每次出门,妇人就往他车上吐唾沫,扔石头,石头倒也满载而归。

典型的男性版东施效颦!

潘岳还写得一手锦绣文章,很小就显露出文学天赋,被乡里称为”奇童”。

先后当了河阳还令的县太爷,颇有政绩。

风雅县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