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1987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docx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docx

语文学科教学论复习题答案

《语文学科教学论》练习题一

 

一、论述题

1.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关系。

2.谈一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举例谈谈你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对话关系的理解。

4.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程目标从哪三个维度来设计,这种设计思路与以往语文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在理念上有何不同?

请举例说明之。

5.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语文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应如何实现角色的转变?

6.为什么要提倡研究性学习,谈一谈你的理解。

7.试分析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异同。

8.如何看待多媒体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技术之间的关系,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把握。

9.什么是语文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案例分析

1、

《花未眠》教学设计(摘录)

江苏省侯集高级中学李莉

(一)导入课程

同学们学过也阅读过许多散文,能否给散文分类,举个例子?

板书:

叙事散文《背影》

写景散文《荷塘月色》

师: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种类别的散文——说理散文《花未眠》

(板书)作者:

川端康成

(二)提问:

如果给这篇文章配乐,你会选择什么基调的乐曲?

学生:

轻柔、哀伤的音乐

师:

依据是什么?

学生:

(1)课文中写海棠花“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2)根据作者的身世——简介作者:

(教师补充)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

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抚养。

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作家生涯。

小说《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

代表作有《雪国》(1937)、《千只鹤》(1951)、《古都》(1957)等。

它们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川端康成因此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

川端康成虽然一度成为新感觉派的中坚,但他继承了大和民族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

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

所以他的作品既和他的身世有关,又和他的美学追求有关,必然带有一种哀伤的美。

(三)请听音乐朗诵课文

(点名三位同学朗诵)

(四)查字典正音、确定字词意思

字音:

壁龛(kān)邂逅(xiègòu)陶冶(táoyě)迥(jiǒng)然拜谒(bàiyè)

词义:

不可思议大吃一惊难能可贵不由自主迥然不同

(五)概括文章主旨

明确:

大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要想发现美就要认真观察自然,要创造美就要师法自然。

师:

我们说这是一篇说理散文,阐述了审美的问题,那作者是由什么而引发思考的?

明确:

(1)清晨发现海棠花未眠(学生大多只想到这个客观原因,还有一个主观原因要点拨)

(2)“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这在文中起到为下文张本并统率全篇的作用。

“常常”说明“我”是善于思考的人;“不可思议”说明我思考的都是常人难以接受的问题;“微不足道”说明思考的都是细小、常人容易忽视的问题。

表明作者属于以小见大,能从细微处看到生活和人生的哲理,而这些都是一个作家所必备的素质和修养。

有了这一句,下文写自己的发现、感悟和联想、想象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六)实例解读

学生总结并适当地做补充: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即美是不能刻意追求的,但一定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颗敏感的心。

“美是独处所得”。

请同学们就其中的一个事例展开讨论,分析它的作用

1、引用雷诺阿和米开朗琪罗的话

说明:

①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无限的

②艺术家对美的执著追求,体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的精神

2、将玛伊约尔与罗丹的雕像作比较

说明:

对自然美观察之仔细使他们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也让人们从他们的艺术创作中领略到自然美。

3、我的小狗与宗达的画

说明:

对宗达写实精神的高度赞扬

4、难句解析:

(1)然而,我们仔细观赏画中花,却不怎么留心欣赏真的花。

明确:

这句话是说当时的艺术家和文学家往往只重视欣赏艺术品或文学作品中的美,只注意从艺术品或文学作品中吸取养料,而忽略了大自然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的宝库中吸取养分,他们“一般都不怎么认真观察自然”,或者“认真观察的机会很少”。

从下文作者联想到“罗丹和玛伊约尔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宗达高尚的写实精神”,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妙造自然等,都在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道理。

要创造出美的艺术品和文学作品,就得以生活为师,以大自然为师,让自然风物的灵光,透入到人的内心世界,达到融合物我“忘我之境”使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心理与自然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

(2)于是,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交相呼应,显得更美了。

明确:

与自然相契合的艺术作品是可以提高人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可以彼此融合,相得益彰的。

5、听音乐,反复阅读倒数第3段,根据文中描述,结合生活体验,并发挥想象,用文字或画笔描绘你心中的日本京都晚霞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本段的用意。

 

2、

阅读下面的案例,试从新课标的角度进行评析这堂课:

杜甫《登高》教学实录

江苏省常熟市碧溪中学周卫鸽

【教学课的缘起】:

在与学生一起讨论写秋的古代诗句时,学生举了好多有关秋的诗词名句。

从唐代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到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特别有同学提到了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句,可以说同学们已不仅仅是从写景体现秋季来回答问题,而是大多从秋所蕴涵的感情色彩角度来展开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萌生了上一节《登高》课堂探究讨论课的想法,借此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诗歌所表现的意图与思想情感,能够既感受到诗歌的形象性,更能领会诗歌思想蕴涵的深刻性,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意识,汲取古诗丰富的营养,为学生课外阅读古诗奠定基础,提高欣赏品位。

导入:

师:

同学们,今天的这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登高》诗,学习诗的最好的办法是诵读,通过诵读,可以走进作品描写的意境中去,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去,从而受到感染,获得启示。

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登高》诗的配乐朗诵和有关诗句的画面。

(用多媒体放映诗与画《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学生认真地观看,感受诗意)

师: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再跟着画面朗读这首诗,讨论这首诗写了什么?

又是怎样写的?

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片刻后,有几个举起了手)

生1:

写了夔州的秋天、落叶、长江、沙渚、猿鸣、飞鸟这些景物,有仰望,有俯视,是从多个角度来写的。

生2:

还有诗人的登高远眺。

从他眼中描幕了一幅“夔州三峡秋景图”,是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来写的,采用了不同的视角。

上、下、远、近的秋色塞满了整个天地之间。

生3:

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人事,是借景抒情的写法。

师:

很好。

你们对诗文内容已经很了解。

那么,前四句写景出现的“猿鸣”、“飞鸟”、“落叶”、“长江”四个意象有什么寓意呢?

诗人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有什么深刻的蕴涵呢?

生:

……(生沉默)

师:

哪位同学能发挥一下想像,把这幅“三峡秋景图”具体描绘一下,让同学们再深刻地感受一下,体味诗的意象,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有几位文学基础好些的学生埋头在纸上快速地写着)

生:

这是唐代宗大历二年深秋的一天,阵阵秋风,送来山猿声声长啸。

山鸣谷应回荡在天际,令人心惊胆颤。

冷冷清清的水中小洲,泛着白光的岸边沙石,孤零零几只小鸟在其间低飞,秋风吹动稀疏的白发,诗人步履蹒跚,独自登上三峡一处荒寂的高台。

呼啸的风声,澎湃的涛声,凄厉的猿声,声声入耳。

那被风吹落的片片枯叶,满山遍野,不时掉落在诗人的脚下,又很快被秋风卷走。

面对着凄凉萧杀的景象,漂泊西南的诗人禁不住老泪纵横……

(不少学生鼓掌)

师:

说得太好了,有MTV的那种感觉。

同学们想想过去我们学过的古诗中,“猿鸣”一般是不是用来表达人的内心的一种忧愁,那么“飞鸟”呢?

生1:

“飞鸟”既然是在空中飞,说明它无处停息,比喻孤独无依。

生2:

“落叶”有落叶归根的意思。

生3:

长江一泻千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师:

诗的意境已经深挖出来了,我们再联系一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四句,自然就更能体会诗人借景寄托的心境。

大家再把这四句诗反复读几遍,小组讨论一下,然后作一番交流。

(学生讨论,师巡视指导)

生1:

这几句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的心境,因为“常作客”指万里漂泊,居无定所;

“百年”指年迈衰老;“多病”指疾病缠身;“悲秋”写得就很沉痛,以往秋天都用来比喻收获,是喜悦,但诗人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就生出了无限的悲伤。

生2:

说心境,不如说是处境:

诗人因为漂泊无定,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使自己白发满鬓;又因为疾病缠身,诗人喜喝酒而酒又没有了,自然就触景生情,心中的悲伤难以排谴。

生3:

我觉得整首诗层次应该很清晰,前四句写季节之秋,后四句写个人之秋,全诗用“秋”字聚焦,用“悲”字贯穿,充分体现了诗人晚年孤愁的心境。

生4:

难道孤愁就是杜甫的晚年,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晚年的心境吗?

师: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

同学们,如果用悲季节之秋,悲个人之秋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情感,并进而认为这就是诗人晚年的心境,那还是杜甫吗?

生:

……(生沉寂)

师:

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杜甫当时年老多病,为什么还要登高呢?

生:

因为他要望望那安史之乱的硝烟尚未消散的祖国山河,虽然他知道登高望远,满目都是秋,但还是止不住那登临的沉重脚步。

师:

能看到真的硝烟吗?

生:

看不到的,那是他心里的硝烟,那硝烟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是大唐衰微,朝纲不振,满目疮痍……

师:

那么,回过头,我们再一起来思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难道仅仅是季节之秋吗?

“艰难苦恨”难道仅仅是由于作客,多病吗?

让我们一起走入诗人的心灵,深挖一下诗歌的思想蕴涵。

(再次播放诗与画《登高》片段,让学生沉浸其中,感悟诗情)

生:

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多么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啊。

师:

说得好啊!

生:

“艰难苦恨”也不是杜甫个人万里作客的悲伤,“繁霜鬓”是由于杜甫忧国忧民,忧虑过深过重造成的。

……

(发言的学生很多,这里不一一详述)

师:

太感人了。

同学们谈的都很有道理,只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感受诗的氛围,从触景生情中去感受无处不荡漾着的灾难时代的痛楚声音,就一定能够理解《登高》诗的真正意蕴。

现在,同学们再讨论一下:

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怎样的“秋”呢?

(师在黑板上画了三个圈)

生:

在季节之秋和个人之秋中,还渗透着一个国家之秋,正是这个“秋”充斥着诗人的心胸,并且与季节之秋、个人之秋产生了共鸣,只有这个“秋”才是诗人所悲之秋的真正灵魂。

师:

这就是杜甫身处人生之秋,望着季节之秋,心里装着国家之秋啊!

老师还觉得“艰难”与“苦恨”间必然存在一种关系,是什么关系呢?

同学们,请认真思考一下,没有“艰难”,何来“苦恨”?

这是什么关系呢?

生:

是因果关系。

艰难的世事,国家处于多事之秋。

国难深重,正是匹夫有责,奋力报国的时候,可是杜甫自己却年老多病,令他痛心疾首,万分憾恨。

师:

噢,原来杜甫“苦恨”的是自己不能再为国为民尽力了!

这是诗人的自责,他忧愤深广,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

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过桃园仙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