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9713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

在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是“煮熟到适当程度”的意思。

“烹”和“饪”组合在一起,意为“烧煮熟食物”。

“烹饪”一词的意思表明,烹饪是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开始的。

有关烹饪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烹饪方法是由少渐多,技艺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的。

烹饪产生之初,人们的饮食水平极其低下,所谓的烹饪就是用火直接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

例如“烧”,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有所不同,它不用任何烹饪器,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是一种最原始、最简便的烹饪法。

与“烧”同时的,还有“烤”,也不借助任何烹饪器。

此后,又产生了“石烙”“石烹”两种烹饪法。

在陶制烹饪器出现以前,这四种烹饪法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烹饪水平有所提高,烹饪方法也逐渐增多。

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这时大都已经具备,如陶鼎、陶甑、陶釜、陶罐、陶盆之类。

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住房遗址中,曾发现过灶坑,是用来做饭的。

另外,在掘地为灶的同时,人们还制造出了可以搬动的陶灶,如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陶灶,有两耳可以提拿搬动,结构科学,使用安全,可供多人炊用。

考古发掘出的商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可以认为,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以煮蒸食物为主。

郭宝钧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考证了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他认为:

“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

”在煮蒸二种烹饪方法之中,煮法又产生于蒸法以前。

有学者认为现在烹饪术中最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炒,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

然而,考古资料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

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王子婴次之炒炉”,据考古工作者鉴定,就是一种专作煎炒之用的青铜炊器,其形状类似长方盘,上面刻有“王子婴次之炒炉”。

它的质地也比较薄,很适于作煎炒使用。

在先秦文献中,也不乏炒菜的记载,如《楚辞•大招》中的“煎鰿臛雀,遽爽存只”,说的是在锅中放少量的油,等油热后,将食物放入,然后翻炒至熟。

与此相映证的是,在先秦的楚国区域内也相继出土了一些可作煎炒之用的器具,如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个炉盘,制作十分精美讲究,盘的两边还有青铜质的环链提梁,如同现代的炒锅。

另外,在1979年4月,江西靖安也出土一件自铭为“炉盘”的铜制器具,形状和曾侯乙炉盘大体相同,其时代比曾侯乙墓要早一百多年。

这些都说明在先秦时期已出现了专作煎炒之用的炊具,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煎炒之法进行烹饪。

不过,当时的炒法,不如现代的技艺高,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同时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

即便如此,它对后世中国烹饪技艺的发展和提高,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烹饪探源》)

1.下列关于中国早期“烹饪”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烹饪只能出现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之后,根据“烹饪”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对火的控制与使用是烹饪产生的前提。

B.作为一种烹饪法,“烧”最初是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这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并不完全相同。

C.在烹饪产生之初,不管是“烧”“烤”还是“石烙”“石烹”,都不借助任何烹饪器,而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

D.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多已具备,并产生了坑灶和陶灶,可见当时烹饪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增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郭宝钧认为殷周时期烹饪方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其原因恐怕是考古发掘出的殷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

B.1923年在河南新郑出土的青铜炊器“王子婴次之炒炉”,是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这一结论的重要依据。

C.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和江西靖安出土的两件炉盘表明,《楚辞•大招》中“煎鰿臛雀,遽爽存只”的记载确有其事。

D.炒法虽然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技艺不如现代的高,因为当时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陶制烹饪器出现前,应只有“烧”“烤”“石烙”“石烹”四种烹饪法,其它烹饪法是陶制烹饪器产生后才出现的。

B.烹饪水平的提高、烹饪方法的增多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新石器时代如此,先秦的其它时期应该也是如此。

C.在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的推动下,先秦时期的炊器,经历了从无到有、种类由少到多、制作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D.有学者错误认为炒法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这可能是他没有见到能证明炒法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的相关考古资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

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拜济丹阳太守。

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

“蒋济宁有此事!

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

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

”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

帝问曰:

“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济对曰:

“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

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

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诏曰:

“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辄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

济上疏曰:

“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

”诏曰:

“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齐王即位,迁太尉。

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

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

济上疏曰:

“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固辞,不许。

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魏志十四》)

4.对下列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

在古代中国,名多由长辈起取,并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一般是成年时所取,与名的含义往往有关;字一般供晚辈或平辈称呼。

B.迁:

古代可以用迁表示官职的升降或调动,一般“左迁”指贬官,“右迁”指升官,此处“迁太尉”应该为升官。

文中表示与官职任授等有关的词语还有“拜、辟、出”等。

C.薨:

《礼记·曲理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薨在古代可以用于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有时也用于王妃皇子或外藩王公等。

D.谥:

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进行评价,文中的谥号还有“文帝、建安”等。

5.下列对原文画线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B.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C.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D.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

6.下列句子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率兵围攻合肥,而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且发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上汝南的士兵去解合肥之围。

B.有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自认识人清明,绝不相信诬告之词,还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

C.蒋济劝谏明帝要想建立伟大功业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百姓疾苦。

明帝下诏表扬他尽进忠言。

D.丁谧、邓颺等人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受赏,蒋济上奏不同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5分)

(2)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8~9题。

夜雨

清·黄景仁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深恐阻寄书人。

希声或变中宵雪,贵价先愁来日薪。

岁暮柴门寒较甚,可堪此夜倍思亲。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文学家。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三年(1768)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

8.诗的颔联在写作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9.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表现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两句生悲情于从前,托相思于万里,写出离蜀历经两秋,眼下旅途的漂零。

(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问路于行人,迫不及待,而嫌时间过得太慢,表现其急切盼归的心情。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25分)

饶宗颐:

独步中华,独树一帜

①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

②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

“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

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

”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并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他。

③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南社”,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

对饶宗颐来说,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

到了18岁,他便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

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2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扰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

⑤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年,65岁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

到了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三重证据法”扩展为“五重证据法”。

“五重证据法”,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⑥进入新世纪,年逾90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并没有停止他探索的脚步。

2006年,饶先生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

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

饶宗颐先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大西北风景的绰约风姿,犀利地指出:

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即董其昌所创的山水画“南北宗”论,并不能涵盖包括大西北在内的中国山水的风景世界。

饶先生通过旷远、窎远、荒远“新三远”的艺术理论,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美。

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

饶先生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

⑦2011年,饶宗颐被授予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

饶先生在获奖致辞中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一向以来,不论在学术还是艺术的追求上,我都坚持着三点,就是‘求真’‘求是’及‘求正’。

这三点,对于一个做学问或是做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

”正是这样的学问、人格、胸襟、气魄,共同铸就了饶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及横贯这些成就背后的中国视野。

(删改自《光明日报》)

【注】窎(diào)远:

(距离)遥远。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首尾两处引用饶宗颐先生自已的话,既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传主的内心世界。

B.文章以时间与相关事件为线,记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饶宗颐在战火中挣扎、在文学中磨砺、在绘画中提高的生命历程。

C.饶宗颐认为,研究夏文化要尽量以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为主要依据,还要深入考察,详细研究这些记录的历史背景。

D.对中国传统文化,饶宗颐虽不能身体力行参与创作,却能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这充分表现出他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

E.饶宗颐在青年时期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使他为华夏文明做出了贡献。

12.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13.阅读文章,概括饶宗颐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6分)

14.饶宗颐能“独步中华,独树一帜”,与他“推陈出新”和“涉猎广泛”两方面有关,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就对其中一方面的理解,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全不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将“谣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个谣言”奉为圭臬的网络谣言制造者“秦火火”等人,因涉嫌犯罪被依法刑拘。

辽宁抚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受灾严重,全省人民毁家纾难,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浓浓乡情给灾区人民带来无限温暖和抚慰。

在那样的时代中,有的人尽量为自己树碑立传,文过饰非,很少有人像瞿秋白这样坦荡无私,光明磊落,直面自己。

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

我们依然要研讨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依然牢不可破,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

他气功充盈,有穿云裂石之力,更不用说小小的砖块了,于是他微微一笑,双手抱拳,开始了他绝妙的舞台表演。

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A.

B.

C.

D.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出现的电子手,但因为它没有感觉,灵敏度差,不能做精细动作,所以远不能满足病人的要求。

B.在古代西方,许多建筑物与神权有关,需要与神一样永恒,由于不耐久的木材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坚固而不易腐蚀的石材就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C.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D.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17.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课堂教学____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程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____它是一种动态发展变化过程,____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因素,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转换____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教学思维的指向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时就难免会出现精神疲惫、思维怠滞和心理位置错位,____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节外生枝”的问题。

A.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甚至

B.虽然

但由于

甚至

C.之所以

是因为

如果

那么

D.既然

那么

而且

如果

18.下面是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的杨先生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五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5分)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请您一饱眼福。

明早七点请您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

真诚期待您的拜访!

将修改为:

将修改为:

将修改为:

将修改为:

将修改为:

19.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请把这个处理方式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字。

(6分)

六、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是心态影响了我们的际遇还是际遇改变了我们的心态?

抑或其他?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

大庆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C2.D3.C

【解析】

1.C项以偏概全。

根据原文,不借助任何烹饪器,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的是“烧”和“烤”,不包括“石烙”“石烹”。

2.D项,强加因果。

“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不是先秦时期炒法“技艺不如现代的高”的原因。

3.C项,条件与结果关系不成立。

先秦炊器的发展由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推动的说法错误。

【答案】

4.D5.B6.D

7.

(1)大臣太被倚重,国家就有危险,身边的人太受宠幸,自身就会被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

(3)凡是要役使(驱使或差使)百姓时,一定要等到农闲时候(或农忙的空隙时间),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

【解析】

4.D文中的谥号还有“文帝、建安”等说法错误。

5.B

6.D项,是蒋济因功受赏并上奏推辞。

7.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

(1)句中,关键词“太重”译为“太被倚重”、“左右”译为“身边的人”、“蔽”译为“被蒙蔽”。

(2)句中关键词“使”译为“役使”、“农隙”译为“农忙的空隙时间”、“夺”译为“耽误”。

翻译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参考译文: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兵围攻合肥。

这时,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军中发生了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领汝南的士兵来解合肥之围。

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四万步兵骑兵已经到达雩娄。

孙权相信了,立即烧毁围城的营阵就撤离了,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

后来任命蒋济为丹阳太守。

有一个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说:

“蒋济难道会做这种事!

如果做了这种事,那我是不了解人了。

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扰乱,道听途说罢了。

”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

文帝即位,蒋济从京城出来,担任东中郎将。

文帝问他说:

“你所看到的天下风俗教化好不好?

”蒋济回答说:

“没有听到其他的好话,只听到要亡国的话罢了。

”文帝显出愤怒的神情,并问他其中的原因,蒋济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气消解了。

明帝即位,蒋济升为中护军。

当时中书监、令专有大权,蒋济上疏说:

“大臣太被倚重,国家就有危险,身边的人太受宠幸,自身就会被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明帝下召表扬说:

“刚直的大臣,是国君所仰仗的。

蒋济文武兼备,任职勤劳,极尽节操,每有军国大事,就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我非常欣赏他的勇敢。

”景初年间,对外征战频繁,国内大建宫室,长期分离的人很多,并且连年饥荒,谷物匮乏。

蒋济上疏说:

“陛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地治理的时候。

”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时,一定要等到农闲时候,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

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的国君,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他们的疾苦。

”明帝下诏表扬说:

“没有护军(蒋济),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齐王即位,蒋济升迁为太尉。

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随意改变法律法规。

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为都乡侯,邑七百户。

蒋济上疏说:

“太傅独自决断,想出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家的福气。

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

现在,说到谋划我事先并不知道,说到打仗并不是我亲自统率的。

”坚决地推辞,齐王不答应。

这一年蒋济死了,他的谥号是“景侯”。

【答案】

8.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2分)把久旱逢雨后为农人感到高兴与害怕雨后道路泥泞,为自己寄信的人难以到来的担忧进行对比,(1分)突出了诗人矛盾复杂的心情(2分)。

9.本诗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既有对夜雨的喜爱,又有在外漂泊的孤独、书信受阻的担忧、生计没有着落的痛苦,还有深切的思乡之情。

(每条2分,答对三条以上且结合诗句分析给6分)

10、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答案】

11.A、E、B

12.①从绘画等学术角度评价饶宗颐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②为下文对饶宗颐取得成就的叙述作了铺垫。

③照应题目,表达了对饶宗颐的高度赞扬之情。

引用别人的评价,从侧面展现传主的成就及形象,真实客观。

(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三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3.①18岁完成了父亲的遗作《潮州艺文志》,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的各地方志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29岁写下《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

③65岁提出“三重证据法”,最终扩充为“五重证据法”,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

90岁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

(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三点给6分)

14.【参考观点一】“推陈出新”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①饶宗颐针对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②指出传统“三远”的不足,并提出了新“三远”的艺术理论;③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

启示:

只有推陈出新,保持独立精神,才能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取得成功。

【参考观点二】:

“涉猎广泛”与他能够在绘画领域有所建树关系密切。

①饶宗颐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汇融合出发,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②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的相关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

启示:

只有涉猎广泛,视野广阔,才能在此基础上取得成功。

(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6分)

15【答案】C

【解析】

.把某些言论和事物当作准则;

.捐献全部家产,帮助国家缓解危难。

词义过大;

.掩饰过失、错误;

牢不可破:

异常坚固,不可摧毁与拆开。

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应改为“颠扑不破”。

穿云裂石: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此处不是指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