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透视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916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透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完透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完透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完透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完透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透视教案.docx

《完透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透视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透视教案.docx

完透视教案

 

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

教案

系(部)艺术设计系

课程名称专业透视

使用教材《透视原理及空间描绘》

主讲教师冯博

职务助教

授课对象环艺专业本科06级

学生人数38人

学年学期2008年—2009年第一学期

总学时数36学时

2008年9月1日

授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

所需课时

2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设计透视》

《建筑制图》

《透视原理及空间描绘》

教学目标

了解透视的含义,明白投影的分类,培养空间感。

教学重点

三种投影的特别及画法。

教学难点

空间感的理解。

教学方法

观看图片,理论讲解,实际绘制。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何谓“透视1学时

第二节三视图与透视图1学时

学习指导

指导学生根据平面图绘制三种投影。

作业及思考题

根据所给空间思考空间三视图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8年9月15日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何谓“透视

一、何谓“透视”

“透视”就是透过透明的介质看物体,并将物体描绘下来进行研究,简言之就是“透而视之”实际上透视是一种绘画活动中的观察方法和研究画面空间的专业术语,通过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归纳出视觉空间变化的规律。

二、关于“透视现象”与“透视学”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距离远近不同、方位不同,在视觉中引起不同的反映,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研究这种现象在平面上来表现它的规律,这种科学叫做“透视学”。

三、透视图的基本用语及透视现象的与原理分析

A、透视图的基本用语

EPSPPPGPGLHLCVVPDPM

B、透视现象的原理分析

点—→线

第二节三视图与透视图

一、三视图与透视图

二、关于空间

立体空间的产生,为了利用平面的形式来表示空间形体,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现象总结出光线照射到物体在墙面或地面上会产生影子。

当光线照射的角度或距离改变时,其影子的位置、形状也会随之改变,发现和总结了一些规律形成了几何投影法的概念。

并以此作为制图的理论依据。

投影,就是透过一透明平面看物体,将物体的形象在透明平面描绘下来。

根据投影线平行与否,可将投影分为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两大类。

投影→中心投影:

透视图

→平行投影→斜投影:

轴测图

→正投影:

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1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1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授课内容

第二章轴测图

所需课时

2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设计透视》

《建筑制图》

《透视原理及空间描绘》

教学目标

通过轴测图的绘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透视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轴测图绘制时不发生透视变化,所需数据直接量取。

教学难点

掌握好倾斜度数,不要发生扭曲。

教学方法

理论讲解,课堂指导。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轴测图概念1学时

第二节轴测图的画法1学时

学习指导

通过课堂同学的练习,指导他们对轴测图及空间感的理解。

作业及思考题

练习所给的平面图与立面图绘制轴测图。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8年9月15日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二章轴测图

第一节轴测图概念

一、轴测图概念

轴测图是以一个直观的图形来反映空间物体的立体形状的表达方法,轴测图是轴测投影图的简称。

在工程设计图纸中常常需绘制轴测图作为辅助图纸。

来表示构件或局部形体的立体形状。

但轴测图无法准确的反映空间物体的真实形状和比例尺寸。

二、轴测图的特点

1、轴测图无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能全面、细致的表达设计者的意图。

2、可直接利用平面制图,简捷、准确。

3、此法不仅能表现建筑群体,也能表现建筑的内部空间,运用此法制图能较为准确的表达建筑的空间尺度。

三、轴测图的种类

1、正轴测图

2、斜轴测图

第二节轴测图的画法

一、轴测图的画法

1、基本步骤

2、正轴测图的画法

3、斜轴测图的画法

4、常用的简易轴测图作图法

 

1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1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授课内容

第三章一点透视

所需课时

8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设计透视》

《建筑制图》

《透视原理及空间描绘》

教学目标

一点透视是透视中的基础,掌握一点透视原理,能够绘制出一点透视空间。

教学重点

只有一个消失点,与PP垂直与GP平行的线向CV消失。

教学难点

变量点--M点的引出方法及应用,遵循ME=VE的原则

教学方法

在黑板绘制示范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室内一点透视4学时

第二节室外一点透视4学时

学习指导

指导学生训练

作业及思考题

根据所给平面,立面绘制一点透视图。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8年9月15日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三章一点透视

第一节室内一点透视

一、一点透视的概念

原理分析

1、有且只有一个消失点,即视心(CV)

2、方形体中,凡垂直画面PP且与基面GP平行的棱线均消失于视心。

3、方形体中,凡平行画面PP且与基面GP垂直的棱线不消失于任何点。

4、方形体中,凡平行画面PP且又平行基面GP的棱不消失于任何点。

5、方形体中,只有一个面距离观察者最近。

二、室内一点透视的作图方法

 

第二节室外一点透视

一、室外一点透视的作图方法

二、一点鸟瞰透视的原理分析

三、一点鸟瞰图的制图方法

1、画视平线HL,确定视心V及足点SP的位置。

MV=V、SP

2、在V与SP之间任取一条平行于HL的直线为水平测线L,在M1下垂交于L于E点。

连接E—V,此线与L线的夹角为观察者低头俯视角度。

然后过E点做垂直于E—V线的垂线。

交过CV的垂线于DP点。

3、以DP为圆心,DP到E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交过V的垂线于M2

4、在水平测线L上任意取线段AB,并等分其长度,过A点做向下的垂线为高度测线Y,在其上量得若干单位的长度。

5、点A、B及线段AB上各等分点向CV引消失线,与由A到M1的连接相交各点,然后过这些点做AB的平行线,方形体的水平面的透视图得出。

6、由A、B两点及线段AB上各等分点再向DP引消失线。

连接M2与垂直测线Y上个点。

与A—DP相交各点。

然后过这些点做平行于AB的直线即得方形体垂直面的透视图。

方形体的透视图得到。

4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4学时

授课内容

第四章平角透视

所需课时

4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设计透视》

《建筑制图》

《透视原理及空间描绘》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平角透视的作图方法,并能熟练使用。

教学重点

平角透视绘制的是三面墙体,中间是一个倾斜的面,注意两边刻度的量取。

教学难点

平角透视是绘制效果图时最常用的一种透视方法,在作图时注意高线的推移。

教学方法

在黑板绘制示范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平角透视的概念1学时

第二节平角透视的作图步骤3学时

学习指导

指导学生训练

作业及思考题

根据所给的平面、立面、天花图绘制平角透视图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8年9月15日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四章平角透视

第一节基本概念

所谓平角透视法是介于一点透视与两点透视之间的一种透视方法,它是在一点透视的基础上,表现出具有两点透视效果的作图方法。

其特点是主视面与画面形成一定的角度,并平缓地消失于画面很远的一个灭点V.P,类似两点透视的特征。

而两侧墙面的延长线则消失于画面的视中心点,类似一点透视的特征。

第二节平角透视基本作图步骤

一、在平面图上根据自己的需要绘制网格。

二、按照比例画出空间的主试立面

三、在水平地线上量出纵深的刻度

四、连接左右两边地面纵深的透视等分点

五、在主视墙面上按照实际比例分出与平面图对应

 

 

1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3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授课内容

第五章两点透视

所需课时

8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设计透视》

《建筑制图》

《透视原理及空间描绘》

教学目标

可以熟练的绘制室内两点透视图,并了解室外两点透视的作图步骤。

教学重点

掌握好V1、V2、M1、M2的关系,V1E垂直于V2E。

教学难点

M1、M2测量的方向,交点的找取。

已知线的消失方向。

教学方法

黑板作图、实例讲解、课堂绘制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两点透视概念及作图步骤4学时

第二节室外两点透视的鸟瞰图4学时

学习指导

指导学生训练

作业及思考题

根据所给图画出两点透视图。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8年9月15日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五章两点透视

第一节两点透视概念及作图步骤

一、两点透视概念

二、室内两点透视画法

 

第二节室外两点透视的鸟瞰图

一、室外两点透视的鸟瞰图

特点:

结合了两点透视与一点透视鸟瞰图的特点。

有三个消失点,高度线消失于DP俯视消失点。

二、室外两点透视鸟瞰图绘制

 

4学时

 

4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授课内容

第六章三点透视

所需课时

4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设计透视》

《建筑制图》

《透视原理及空间描绘》

教学目标

了解三点透视的特点,能够区分三点透视

教学重点

头脑要清晰,注意每一条棱消失的方向

教学难点

高度的确立,没有变量的参考

教学方法

实例分析、黑板示范、实际操作

教学内容及

时间安排

第一节三点透视的概念1学时

第二节三点透视的作图原理1学时

第三节三点透视的作图步骤2学时

学习指导

指导学生训练

作业及思考题

绘制所讲内容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08年9月15日

教学的基本内容

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第六章三点透视

第一节三点透视的概念

三点透视的概念

三点透视又称“斜角透视”,是指立方体的三条主向轮廓线均与画面成一角度,这样三组现在画面上就形成了三个灭点。

也就是说,在两点透视的基础上,所有垂直于地平线的纵线的延伸线都汇集在一起,形成第三个灭点,这种透视关系就是三点透视。

通过三点透视,可以表现建筑物高大的纵深感觉。

三点透视可用于表现高层建筑透视,也用于俯瞰图或仰视图。

 

第二节三点透视的作图原理

 

第三节三点透视的作图步骤

 

 

1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1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2学时

讲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授课内容

第七章阴影透视

所需课时

8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设计透视》

《建筑制图》

《透视原理及空间描绘》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透视中阴影与素描中阴影的区别及透视中阴影的画法。

教学难点

需要学生有立体构成与结构素描的基础知识

教学方法

在黑板绘制示范后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