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1881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docx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docx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一、教材分析

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

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第1自然段:

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1自然段:

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

美术欣赏不是简单的看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每个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但在能力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艺术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需要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而这些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认知和欣赏难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内涵,这样,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作品的比较,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精神。

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2)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2、教学难点:

(1)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

(2)分析、理解作品。

4、教学过程设计

(共1课时)北京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赵燕京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引入

从欣赏一组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导入,引出中国现代绘画的课题。

通过作品展示,教师提问,中国传统艺术的画种有哪些?

对比今天与古代的绘画发生了哪些变化?

积极听讲

提高学生兴趣,引入本课的课题。

5分钟

学习新知

第一环节:

1、中国现代美术概况是: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2、作品欣赏(中国近现代绘画代表作品)放一段音乐作品并提问:

引出齐白石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进行作品分析。

主动参与讨论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5分钟

环节二:

中国画(传统型和融和型)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介绍创作背景和过程及声音的表现)《虾》

黄宾虹《山水册页》《湖滨山居》

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表现山间野花小草,以小见大)《雄视》

徐悲鸿《奔马图》《群马图》

李克染《春雨江南》(将西洋绘画中的用光,巧妙地引入画中)

油画董希文《开国大典》

吴作人《齐白石像》

版画古元 《一湾解冻的湖水》

彦涵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李桦《怒吼吧,中国》

新品种新样式的中国画林凤眠《油灯花果》(西方静物式的构图)

吴冠中《根扎南国》《春雪》

陈丹青《进城》

以上的几幅现代中国画作品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

如果把它们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什么种类?

小结:

中国现代绘画分两种类型:

传统型和融合型

思考、由同学自由发言

对比欣赏,引发学生思考。

15分钟

3、中国油画:

400年前开始意大利传教士将欧洲油画作品带入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较前频繁,西方绘画对中国才有较大的影响,20世纪初,开始有人到外国学画,中国油画的真正发展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对作品进行鉴赏。

4、中国版画:

中国现代版画属于创作版画,它以上世纪30年代初期由鲁迅先生倡导、以进步美术青年为主力的新木刻运动为开端,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

作品鉴赏

5、中国现代雕塑

反映时代主题为政治服务的:

如雕塑作品《全民皆兵》、《庆丰收》等

为城市美化服务的环境雕塑被称为“城市雕塑”。

《黄河母亲》兰州:

运用传统的雕刻手法表现,表现母亲的神圣形象。

她美丽、端庄、慈祥、睿智,微笑着注视怀中的孩子,佑护着孩子的成长。

《五月的风》青岛:

纪念青岛“五四运动”。

主体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伟大的民族力量。

 

听讲

教师分析作品使学生学习到具象艺术的意义。

7分钟

小结

归纳本课所学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美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一种盛况,各种艺术门类都呈现出一种新气象。

其变革与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画发生激烈的演变;另一方面是西方绘画(素描、油画和版画)的引进并迅猛发展。

说明传统型绘画和融和型绘画都有自己的理论和探索,在华风尚也各具特色,为中国现代绘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及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等。

通过这节课的欣赏,同学们增长了知识,积累了一些审美经验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听讲,思考。

巩固学习成果。

3分钟

五、板书设计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

特点: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3.情节性或叙事性。

作用:

观看具象美术作品时,第一眼就能分辨出每一个个别人物的性别、表情、动作和衣饰、各个物品的品种、类属以及地点、环境等特征。

二、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首先分辨:

1.肖像作品;2.主题性作品

三、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六、教学建议

(一)课本提到的美术家与作品应重点介绍,也可根据自行安排的课时,拓展内容,多欣赏该艺术家的其他作品。

(二)介绍画家与作品分析,可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发表看法,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

(三)配合本课内容,也可带学生到艺术馆参观,在现场学习讨论。

 

七、相关资料

(一)作品分析

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国画) 齐白石

齐白石(1863—1957)原名纯芝,小名阿芝,后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山人、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三百石印富翁等。

1863年11月22日生于湖南湘潭县杏子坞星斗塘一贫苦农民家庭。

8岁时曾随外祖父读村学,1年后因家贫而辍学,在家放牛砍柴。

15岁拜师学木匠,始为粗木工,后为细木工,以擅雕花名闻乡里。

21岁时得《芥子园画谱》,有空时便临摹。

27时才拜师学画,继而学诗、学篆刻。

他曾在70岁时写过一首《往事示儿辈》诗:

“村书无角宿缘迟,廿七年华始有师。

灯盏无油何害事,自烧松火读唐诗。

”他又在《记罗山往事》诗中叙述学篆刻时的情景:

“石潭旧事等心孩,磨石书堂水亦灾。

”对此自注:

“余学刻印,刻后复磨,磨后又刻。

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移于四方,通室必成泥底。

”由此可见齐白石苦学钻研的精神。

40岁以后5次云游祖国南北各地,积累了不少创作素材和画稿。

50多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为生,并锐意进取,立志创新。

1922年陈师曾首次将齐白石的画介绍到日本,1927年北平艺术专科学术校长聘请齐白石任中国画教授。

1937年“七•七”事变,齐白石辞去一切教职,闭门居家。

1939年,为了拒绝大小敌伪头目纠缠索画,在大门上贴一纸条:

“白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画不卖与官家,窃恐不祥”。

1944年,停止卖画,并以“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作饿饕”的诗句,表示宁可挨饿,也不取媚恶人丑类。

这一年他写了不少抒写亡国之愤的诗,如《题胡冷庵(胡佩衡)山水卷》:

“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国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画家欣喜作画颇多。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义卖画展,画和平鸽,并题“愿世界人都如此鸟”。

1952年,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奖状。

同年,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1956年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国际和平奖金。

1957年9月16日逝世于北京。

齐白石的绘画,以画花鸟草虫为多,且兼工、写两种画风,皆造诣高深。

而他的写意人物画与山水画,在艺术上的成就也毫不逊色甚至更为突出。

简括、传神、充满人情味和幽默感是他写意人物画的特色;他的山水画匠心独运,境界新奇而充满诗意,自成一家。

他对绘画艺术的突出贡献,是将质朴天真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传统的文人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他的绘画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此外,他在诗、书、印等方面也造诣高深。

(参照《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编写)

《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件作品,是1953年文学家老舍请白石老人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

如何将很远处的蛙声表现出来,一时也难住了年逾90高龄的老画家。

老人经过两天两夜的冥思苦想,突然从“出山泉”三字中获得灵感,决定在“泉”字上做文章,据此,成就了这一名画。

他在竖幅的画面上没有画蛙,而是画高山峡谷间由泉水汇成的一股溪流,由远而近流淌下来,溪水中几只活泼的小蝌蚪,离开源头,顺着湍急的水流欢快地游来。

观者见到蝌蚪自然联想到源头的青蛙,仿佛蛙声也在顺着峡谷、随着溪流,由远处隐隐传来,真乃没有蛙声胜过蛙声。

这富有想像力的构思,巧妙而贴切地表达了诗意,显示了画家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继承中国自古强调表达诗意的绘画传统。

据记载,宋代画院录用画家的考试,多以诗句为题,如“竹锁桥边卖酒家”,众考生多在酒家上下功夫,一个叫李唐的考生则画桥头外挂一酒帘,将“锁”意表达了出来,深得皇上赏识;又如“踏花归去马蹄香”,众试者多画马、画花,有一人画数只蝴蝶飞逐马后,也深得皇上满意;再如考“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第二名以下者多画空舟系于岸边,或鹭鸶缩于舷间,或乌鸦立于篷背,意在舟中无人,然考第一名者则画一孤舟,船夫卧于船尾,身旁横一孤笛,以示终日无游客,船夫曾吹笛解闷,后吹笛也腻烦了,而卧于船尾睡起觉来,这样便将“无人渡”和“尽日横”双层意思都表现出来。

虽然这些诗意画我们见不到了,但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却让我们领略了诗意画的妙趣。

画家在技法处理上,采用狭长的竖幅构图,以大笔浓墨在纸卷两边画出峡谷山石,中间留出曲折的空白为小溪,其间以流畅的曲线画出溪水急湍的流动感,仅用一两笔重墨便画出溪流中蝌蚪的活泼可爱的游姿。

这些都显示了大师的不凡的艺术功力与技巧。

山水册页(中国画) 黄宾虹

黄宾虹(1865—1955)原藉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

自幼攻诗、经、书、画及篆刻,青少年辗转求师,奠定浓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

中年“激于时事,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皆有参与”。

后长期定居上海也曾在北京和杭州,从事文化出版、书画鉴定和美术教育工作。

他在古文字学、画史画论等方面造诣颇深,著述甚丰。

在绘画方面,50岁之前,广学古人,努力继承艺术传统。

50岁—70岁左右,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如他曾八上黄山。

其一生旅行游记画稿在万件以上。

70岁后在深刻理解传统基础上大变画法,技法上以用墨见长,笔墨层层积累,具有“黑、密、厚、重”的特点。

其独特的“深厚华滋”的艺术风格,不仅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力,而且在中国画的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90岁时,文化部给他颁发了奖状,称他是“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

黄宾虹一生画过很多山水册页。

这件《山水册页》是他晚年时期的作品,具有“深厚华滋”的典型面貌。

构图上,山偏左侧,占据全画大部面积。

画家用似不经意、随意挥毫的笔法勾勒轮廓,线条却苍劲流畅,再用浓淡墨色点染相积,给人以山上杂树参差丛生、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