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1768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docx

《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3页.docx

rtk测量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rtk测量作业指导书

篇一:

GPSRTK测量技术作业手册(新)

TrimbleGPSRTK线路定线测量

技术作业指导书

编著:

张志刚张冠军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勘测设计分院

201X年6月天津

前言RTK技术简介…………………………………………………….11什么是GPSRTK技术……………………………………………………12GPSRTK技术应用范围…………………………………………………23GPSRTK的组成…………………………………………………………34GPSRTK的工作流程……………………………………………………45作业测区的确定…………………………………………………56坐标系统转换参数的求解……………………………………………5

一TSC1简介……………………………………………………………8

二BASE(基准站)………………………………………………………111BASE硬件……………………………………………………………112TSC1设置基准站……………………………………………………12

三ROVER(流动站)…………………………………………………161ROVER硬件…………………………………………………………162TSC1设置流动站……………………………………………………163流动站点校正………………………………………………………18

四RTK测量……………………………………………………………181测量点………………………………………………………………182放样点………………………………………………………………183放样道路……………………………………………………………224其他测量功能……………………………………………………235结束测量……………………………………………………………23

五GPSRTK线路定线测量……………………………………………241线路设计…………………………………………..…………………24

1.1TSC1线路设计………………………………………..……………24

1.2TGORoadlink线路设计……………………………………………262利用TSC进行中线测量…………………………………………….32

1.1交点、中线控制桩测量……………………………………………32

1.2加中桩测量……………………………………...…………………333数据处理…………………………………………..…………………33附录TSC1菜单………………………………………………………36

前言GPSRTK技术简介

1什么是GPSRTK技术

GPSRTK技术(Real-timekinematic)是建立在实时处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的。

它能实时提供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并达到厘米级(±1cm+1ppm)的高精度。

常规的GPS测量方法,如Static(静态)、FastStatic(快速静态)、Postprocessedkinematic(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毫米或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Real-timekinematic)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只需1epoch。

流动站可以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

在整周末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五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流动站就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RTK定位时要

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数据量比较大,一般都要求9600的波特率,这在无线电上不难实现。

2GPSRTK技术应用范围

(1)各种控制测量

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来施测,不仅费工费时,要求点间通视,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且在外业时不知精度如何;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也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测设完成后,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还必须返测。

而采用RTK来进行控制测量,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点位精度要求满足了,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了,测一个控制点在几分钟甚至于几秒钟内就可完成,而且还知道观测质量如何。

如果把RTK用于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各种控制测量,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强度、节省费用,而且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地形测图

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现在发展到外业用全站仪和电子手簿配合地物编码,利用大比例尺测图软件来进行测图,甚至于发展到最近的外业电子平板测图等等,都要求在测站上测四周的地形地貌等碎部点,这些碎部点都与测站通视,而且一般要求至少2-3人操作,需要在拼图时一旦精度不合要求还得到外业去返测,现在采用RTK时,仅需一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地形地貌碎部点呆上几秒种,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

篇二:

测量技术员作业指导书k

内部事项

注意保存

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文件

文件编号:

BBAJK000/08-02第2版签发:

测量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应于常规的GPS/RTK作业指导,对于特殊项目和高要求的控制测量则不包括在此列。

使用此作业指导书必须遵守以下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X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

《城市测量规范》GJJ8-99

项目的设计文件和特殊要求。

2测量工作管理

测量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任何失误都可能给公司带来名誉上的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为保证测量的精度,加强测量工作管理,地测科对测量工作要求如下:

1、各测量人员应同心协力,工作认真负责。

应根据施工进展情况每1—2个月对施工关键部位的控制点复测一次,对于作业区内的首级控制每4个月复测一次,并作好检查、复测记录。

2、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规范化,地测科责统一印制各种测量记录表格,测量人员应作好每一次观测记录。

3、测量人员要爱护仪器,按《测量仪器管理办法》中规定管理仪器,并按照《计量器具自检规程(9801)》中“测量仪器自检规程”规定,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自检。

4、为保证公司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所有测量仪器由公司地测科根据施工情况统一调配,测量人员由地测科统一调度,望各位测量人员遵照执行。

5、为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以测量规范的要求为准。

3测量仪器管理办法

总则:

为加强测量仪器的管理,保证测量仪器的精度,延长测量仪器的使用寿命,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特指定本管理办法。

一、测量仪器一律由公司地测科根据施工情况统一调配。

二、测量仪器必须由专人保管(原则上测量班长保管)。

三、在用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测量仪器应定期进行保养(在用测量仪器每月保养一次,封存仪器每三月保养一次)

五、在用测量仪器按《计量器具自检规程》中规定定期进行自检,并认真填写自检表。

六、仪器使用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离开仪器,严禁坐仪器箱。

七、因操作不当,管理不善等人为原因导致仪器损坏或精度降低等事故,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八、因保管不善导致测量仪器丢失的,由责任人工资中扣除仪器折旧后价值的10%,并视情况给予一定的行政处分。

九、当发生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上的仪器事故时,应及时上报公司。

4.准备工作

201X年4月15日发布201X年5月1日实施

4.1收集资料

4.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包括:

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4.1.2准备相应的规范规程:

《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等等。

4.1.3地形测量前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

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4.1.4仪器设备准备:

对工程中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充放电检查、内存及容量检查、数据通信与传输检查、仪器结构几何关系检查、对中检查等等。

4.2.现场踏勘:

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4.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4.2.2调查测区内交通现状,测量时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

4..2.3注意事项:

GPS控制点位置选择与常规网不同之处是不需要每个方向都通视,另外GPS点不能选在:

具有强反射的地面附近;如大面积的水面附近、平坦光滑的地面附近、盐碱地带、金属矿区及雪地里。

具有强反射的环境里:

如大片水域、山谷、山坡及大批建筑群等附近;电磁波强辐射源的附近:

如雷达、电台及微波中转站、高压线下等附近地区。

5、GPS观测

5.1出发到测点前,认真检查GPS主机、电池、电缆、测GPS天线的钢尺、记录纸、笔、脚架及对讲机等必备品;

5.2架站:

认真地架好仪器,对中、整平、接好电缆;

5.3量测天线高:

各种GPS量测天线的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同一种GPS也有几种不同的量测方式,一定要记清楚自己用的是哪种方式;此外GPS天线高的量测一般都是量的斜高,不要人为地改为垂直高;要对称量几个方向,然后取平均值;

5.4开始观测时,只需按下电源开关,这时记录好测点名、开机时间、开机时天线高;

5.5观测结束时,先关电源,不要马上拆机,还要再量天线高,以判断观测过程中仪器是否动过;

6、GPS数据传输

6.1在传输数据前,先查看仪器里每个时段里记录的数据量是否大小相近,将由于开关电源引起的无效记录先删除;

6.2通信参数设置;

6.3传输数据时,先检查软件中的各项设置,查看GPS类型、天线类型、天线高的量测方式等是否设置一致;

6.4传输数据时,记录好各数据文件的时段号、点名,以备基线解算后用;输入天线高;

6.5在做好上述工作后,查看高级设置,给定高度截止角、PDOP值等几个重要设置;即可传输数据;

7、GPS数据处理

7.1基线向量解算时,可根据不同情况,设置好是解算部分基线还是解算全部基线,软件自动解算;

7.2基线向量解算后,可初步检查一下评判各基线的置信参数,检查同步环、异步环等闭合差,检查不同时段同一条边的较差,查出超限原因,剔除有粗差的基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