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744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docx

《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docx

中考前夕语文大盘点

中考前夕各科大盘点

语文

  基础复习和  能力提升并重

  语文篇:

基础复习和能力提升并重

叶香美,金华市第六届教坛新秀,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现执教于金华五中。

日前,她就关于中考语文试卷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2010年中考语文该如何复习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基础知识:

回归教材抓重点

受毕业考和升学考两考合一的制约,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以及课内文言文阅读这两块内容的考查原则上不会有太大变化。

其中词语认读与书写、古诗文名句默写、名著题、课内文言文阅读等内容,复习时要回归教材抓重点。

学生要能背诵、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

名句默写要“学而时习之”,随时能过“背诵关”、“默写关”和“运用关”。

名著题主要靠平时阅读积累,复习阶段可以将各册教材“附录”中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做全面梳理,尤其是有选入教材作课文的书目,比如《傅雷家书》、《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朝花夕拾》、《名人传》等应该整理成专题着重复习。

课内文言文考查范围涵盖《课程标准》附录中七至九年级推荐篇目及九年级全部文言课文,课外文言文采用与九年级程度相当的短小阅读材料。

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文言文阅读根据考纲的要求一般都是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句子翻译和阅读探究。

实词通常考查古字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

对句子的考查侧重于句式和句意。

对内容的考查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主要侧重文本解读,其中主题探究题要能抓住文中评论性的语句,揣摩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同时文言文复习要注重联系和迁移,采用课文联系课文,课内联系课外的方法,形成文言知识网络,尽量争取不失分。

阅读理解:

专题复习重难点

综合试卷看似全面,但作为平时训练则显得过于庞杂,不利于逐步落实。

这段时间,教师要选择那些典型的、知识含量大、能力训练强的题目,让练习题服从复习计划,而不是以练习代替复习计划,这是有效使用练习题的关键。

文学作品主要从理解、分析、欣赏三个维度设题,不论是从内容到形式,从词句到篇章的理解分析,题目都紧紧围绕文本阅读设计。

说明文围绕说明方法的运用和作用、说明文语言的揣摩等设题。

议论文主要从文章论点的把握、对作者阐述道理的概括、句子深刻含义的理解等方面设题。

考生对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积累,必须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发现、提炼、总结并加以识记,才能逐步达到驾轻就熟,举一反三。

比如在现代文阅读中,可指点学生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意图,做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弄清“写什么”、“为什么写”两个问题。

又如学生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大多考查的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词类题目的要诀。

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再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词语境意。

现代文阅读大多是主观性试题,“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是不少学生的答题困扰,而评分答案对“采分点”的限制性要求更是不少考生丢分的原因。

因此专题阅读重在加强审题方法,答题技巧,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通过对各类题型规范、准确地答题指导来提高得分。

作文:

提高复习有效性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几年我市中考作文题:

2004年以“新的起点”为话题作文一题;2005年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二选一①以“希望”为话题②“想起了______”;2006年“生活因______而精彩”半命题作文一题;2007年“这就是幸福”全命题作文一题;2008年以“心”为话题作文一题;2009年“______,让生活更美好”半命题作文一题。

综观作文命题,基本围绕话题、半命题和全命题三种,但三种命题交替呈现,稳中有变。

作文复习要以记事文训练为重点。

因为记事文有作者自己的情感体验,贴近生活,更能看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复习时要注意学生写作基本功的练习,加强语文表达能力和叙事技巧的训练。

可以多进行一些片段写作训练和单项技巧训练。

如语言训练,可以对作文进行补充修饰语、变换句式、运用修辞方法等训练,让作文的语言更加灵动。

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础上,要积极倡导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围绕“我”为轴心,“事”为半径,力求写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突出个人情感和思想见解。

作文训练往往存在题目相近、内容相通的情况,最后阶段,学生也可以经常的对自己之前的优秀习作和提纲加以归类整理,整理出新颖典型又有真情实感的素材,反复练习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与最娴熟的叙事技巧,确保作文水平的稳定发挥。

  

科学

回归基础、课本,  把会的题目全做对

陈惠琴,中学高级教师,婺城区科学教研大组组长,目前担任初三科学教学。

  “科学这门课,中考试卷的难度系数为0.7。

从近年的中考试卷分析,仍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对计算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但题型灵活,答案比较开放,难点是学生的综合表述能力。

”近日,记者采访了金华九中教师陈惠琴。

  回归基础、回归课本

  陈惠琴说:

“学生和老师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应该回归基础、回归课本。

这两个回归的前提是:

根据金华市相关科学考试复习用书,首先确定考试范围,排除已经明确不会考的内容。

  回归课本就是看教材、复习教材上的知识。

对于看教材的方式,需要分阶段、有侧重点地进行。

也就是说,学生应该通过专题复习的方式,将知识点一个一个“啃到肚子里消化吸收掉”。

比如:

花一段时间,专门看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公式,等这些基本概念、公式都全部理解或者烂熟于心了,再看所有实验的内容……一直到所有考点和知识点都有了全面、系统的复习。

  在基础复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查漏补缺,特别是成绩好的学生,更应该重视这一点。

其实,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少做一张试卷和多做一张试卷对提高成绩没有多大关系,但是,通过对错题的整理和分析,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复习自己不懂或者不太懂的知识点,从而减少扣分点,提高成绩。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整理错题时,要特别关注半对错的答案,明确扣分点并注意在下一次不犯相同的错误。

  重视答题技巧

  掌握答题技巧,在考试得分中相当重要。

比如单项选择题,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老师会要求同学对每一个答案进行分析,说清楚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但在实际考试中,很多时候学生并不需要完全清楚每个答案的对错:

在不知道哪个是对的情况下,只要明确知道哪三个答案是错的,就是可以用排除法选到正确的答案;在明确对的答案时,即使不知道其他三个答案为什么是错的,也可以用最优选择法做对题目。

  另外,针对难点——实验探究题中的文字叙述内容,学生要作答时应该非常注意思维严密和知识点到位。

  审题到位、稳扎稳打

  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们最需要注意的是审题到位,千万不要因为漏看关键字而导致答题错误。

另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出现在实验探究题中。

在实验后的结论表述时,需要说清楚什么变量条件下,出现怎样的结果,也就是“在××条件相同(或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怎样的规律(结果)”。

实际答题中,很多同学都会漏写变量条件,即“在××条件相同(或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句,从而被扣了一定的分数。

这一点很值得注意!

总的来说,学生只要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全部做对了,那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考试。

 

数学

  回归基础、立足中下  做足114分的文章

  季孝挺,中学高级教师,2006年浙江省优秀辅导教师,2009年金华市第三批名师培养人选。

2009年的中考,他所带的班级有31位学生数学成绩在110分以上;全班的平均成绩为108分。

  回归基础,查漏补缺

  要做足这114分的文章,最后复习阶段应遵循的原则就是“回归基础、立足中下”,也就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解题技巧要保证完全掌握,确保在基础题(容易题和稍难题)零失分。

  当然,在具体复习过程中,学生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数学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

比如:

对于数学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应该在确保基础题的同时,兼顾难题;如果数学程度确实较差,则建议抓基础而放弃难题。

为此,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采用分层练习法,将作业分为A、B组,A组为基础题,B组为稍难题和综合题(难题)。

根据学生程度,在家长监督下,可以放弃确实不会做的题目。

  对于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查漏补缺。

通过平时作业、试卷中容易出错或经常出错的问题进行分析,搞清楚为什么会错,错在哪里?

从而真正搞懂自己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

在这个问题上,学生自己首先要有主动性。

因为老师在课堂面对的是整个班级,所查的“漏”、所补的“缺”是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

因此,需要学生主动进行自查,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漏洞,然后进行重点复习,弥补漏洞。

  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尝试对学生进行无差错训练,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一定量的基础题,而且保证准确率。

这个训练有两个好处:

一是学生在快速做题的过程中,容易暴露问题,便于对学生“查漏”;二是数学考试的时间比较紧,通过训练,可以让学生加快基础题的做题速度,避免或降低“时间不够”的风险。

  考试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避免的问题

  从历年考试情况看,学生容易出现以下六种问题:

  1、审题不细,没看清题就做。

有些学生比较大意,粗看一下题目,觉得很容易就会产生麻痹思想,结果往往因漏看关键字或意思理解出错而失分。

对于这一点,家长、老师应该多加注意,要求学生们在平时就养成好的审题习惯,注意在审题时全面、细心,确保理解到位;

  2、计算错误。

今年有一个特殊情况:

经过改革,从今年开始,中考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事实上,这批学生在初一初二时,考试允许使用计算器。

这样一来,老师在前两个学年对学生的运算技巧、能力的培训较少,也就造成学生对于运算的整体水平相对较弱。

从复习阶段的模拟考试来看,答题方法正确但计算出错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一点,通过对学生的无差错训练,以及学生本人在答题时多加注意,可以得到较好解决。

  3、书写问题。

历年考试过程中,出现字迹不清失分、证明题书写不规范失分的情况比较常见。

这样的失分相当可惜,所以希望学生在平时就养成好习惯,做到字迹清晰,答题步骤完整、规范。

  4、抄错答案。

有些学生非常粗心,明明草稿纸上计算的答案是正确的,可在抄到试卷上时出错了。

这种失分很不应该,建议答案抄好后,和草稿纸上的核对一下。

  5、画图、作图时,未用水笔描黑。

四中有一个学生,数学非常好,可是去年中考时,他因为画图、作图后,未用水笔描黑,结果机器阅卷不认可,被扣了10多分,非常可惜。

  6、上下题号答错位置。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也有发生。

其实,这个问题只要稍微仔细一点的学生都不会犯,希望通过提醒,今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英语

  回归基础、立足中下  做足114分的文章

成彩琴:

金华四中老师,英语高级教师。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英语试卷的基本思想大致是:

难易适中,重视听力,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立足基础,归纳总结

  在英语复习中,基础知识是最重要的一环,是听、说、读、写的前提条件。

经过前阶段的强化训练,学生们对考试题型都已经比较熟练。

在中考前最后的时间里,更应该认真总结归纳,激发发散思维,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建议学生将自己已学过的单词、句型、语法知识进行归纳分类。

中考一般不会考书上的原句,但万变不离其宗,你总能在考题上看到课本的身影。

学生要注意把握各册教材中的相关词汇内容,对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的比较级、动词的过去式等进行梳理。

例如:

看到good(好)这个词时,我们要想到它的比较级是better,最高级是best;看到become(成为)这个词时,想到过去式是became,过去分词是become。

同时,结合做过的练习仔细体会一些重点词组、句型和语法点的用法,找出自己知识上的缺漏。

  最后阶段的复习要强调针对性和有效性。

建议不要搞题海战术,要选择针对性比较强的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