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1699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docx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docx

上海市中医医院的中基竞赛题目2

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三基”试卷

医院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E)

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C.时令晨昏对人体有影响

D.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

E.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相互统一

2.阴阳是(E)

A.古代的两点论

B.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

C.一个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D.矛盾

E.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3.“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C)

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

C.阴阳互根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

4.五行中具有“曲直”特性的是(A)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五行中“土”的特性是(C)

A.炎上

B.润下

C.稼穑

D.曲直

E.从革

6.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E)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7.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B)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以上均非

8.属于“子病犯母”的脏病传变是(D)

A.心病及脾

B.心病及肾

C.心病及肺

D.心病及肝

E.以上均非

9.泻南补北法的理论基础是(B)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制化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

10.属于“实则泻其子”治则的是(A)

A.肝火旺泻心

B.肝火旺泻胆

C.肝火旺泻肾

D.肝火旺泻肺

E.肝火旺泻胃

1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B)

A.泻南补北

B.益火补土

C.抑木扶土

D.培土制水

E.佐金平木

12.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C)

A.吸入清气

B.宣发卫气

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

D.助心行血

E.呼出浊气

13.“主治节”的脏是(D)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4.主运化水液的脏是(C)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15.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是(C)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肺与脾

D.脾与肝

E.肺与肝

16.与气机升降调节关系密切的是(E)

A.心与肺

B.心与肾

C.肺与脾

D.脾与肝

E.肺与肝

17.“精血同源”指的是(D)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E.心肾关系

18.气机升降之枢是指哪一对升降关系(C)

A.肺主呼气,肾主纳气

B.肝气主升,肺气主降

C.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D.心火下降,肾水上升

E.以上均非

19.既属于六腑又属奇恒之府的是(B)

A.肝

B.胆

C.脑

D.髓

E.女子胞

20.能使血液不逸出于脉外是气的(D)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21.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B)

A.体表

B.分肉之间

C.四肢

D.躯干

E.头面

22.六淫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特点的邪气是(E)

A.寒邪

B.热邪

C.暑邪

D.燥邪

E.风邪

23.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

A.凝滞

B.粘滞

C.数变

D.重着

E.升散

24.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C)

A.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

B.湿邪损伤阳气,阳气受损,病难速愈

C.湿性粘滞,不易祛除,病难速愈

D.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

25.哪种情志异常,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D)

A.过度愤怒

B.喜乐过度

C.过度悲忧

D.突然受惊

E.思虑过度

26.饮在肠间的是(A)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以上均非

27.“大实有羸状”指的是(C)

A.由实转虚证

B.实中夹虚证

C.真实假虚证

D.真虚假实证

E.以上均非

28.神在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表现于(C)

A.语言

B.动态

C.目光

D.表情

E.应答反应

29.脉形浮大无力,按之中空,属于(B)

A.散脉

B.虚脉

C.芤脉

D.革脉

E.濡脉

30.肝胆病、痛证、痰饮证常见的脉象为(D)

A.紧脉

B.结脉

C.滑脉

D.弦脉

E.促脉

31.滑数脉主病常为(A)

A.痰热亢盛

B.肝火亢盛

C.气分热盛

D.肝郁化火

E.素体痰盛,又感外邪

32.弦细脉主病为(D)

A.肝郁气滞

B.阴虚有热

C.寒滞肝脉

D.血虚肝郁

E.肾精不足

33.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是(D)

A.有无少气懒言

B.小便是否清长

C.有无神疲乏力

D.寒象是否明显

E.舌质是否淡嫩

34.饮证的咯痰特点是(B)

A.痰色黄白

B.痰清稀如水

C.痰中带血

D.痰白滑易咯出

E.痰中有灰黑点

35.痰饮、悬饮、支饮、溢饮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而命名(A)

A.饮停部位

B.饮邪性质

C.饮邪多少

D.饮停先后

E.饮停的原因

36.性味苦寒的药物大多具有的功效是(C)

A.祛风除湿

B.芳香化湿

C.清热燥湿

D.利水渗湿

E.活血通络

37.下列哪项主要是概括药物的药性和作用(B)

A.归经

B.四气五味

C.升降浮沉

D.有毒无毒

E.配伍七情

38.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增强黄芪的补气利水作用,这种配伍关系为(B)

A.相须

B.相使

C.相反

D.相恶

E.相畏

39.下列配伍中属于“十九畏”的药物是(D)

A.大戟与甘草

B.贝母与乌头

C.乌头与瓜蒌

D.官桂与赤石脂

E.芍药与藜芦

40.下列配伍中属于“十八反”的是(A)

A.大戟与甘草

B.人参与莱菔子

C.白芨与甘草

D.丁香与木香

E.人参与五倍子

41.麻黄是治疗下列哪一种病证之要药(D)

A.风热表证

B.风寒表证

C.风寒有汗表虚证

D.风寒无汗表实证

E.风寒挟湿表证

42.用治邪热壅肺之咳喘、气急,宜选哪组药(C)

A.半夏,天南星

B.陈皮,半夏

C.麻黄,石膏

D.白芥子,莱菔子

E.杏仁,白果

43.恶风汗出,发热脉浮缓,当首选(B)

A.肉桂

B.桂枝

C.生姜

D.葱白

E.麻黄

44.有“夏天月之麻黄”之称的药物是(B)

A.浮萍

B.香薷

C.紫苏

D.防风

E.生姜

45.羌活为治疗何种头痛之要药(C)

A.少阳经头痛

B.肝经头痛

C.太阳经头痛

D.阳明经头痛

E.风热头痛

46.治疗外感风寒所致巅顶头痛的药物是(C)

A.白芷

B.羌活

C.藁本

D.苍耳子

E.细辛

47.治疗风热,肝热之目赤肿痛的最佳药对是(C)

A.菊花,木贼

B.薄荷,柴胡

C.桑叶,菊花

D.桑叶,牛蒡子

E.蝉蜕,木贼

48.柴胡、葛根、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C)

A.透发麻疹

B.生津止渴

C.升举阳气

D.疏肝解郁

E.和解少阳

49.治气虚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等证,黄芪最宜配伍(E)

A.人参,白术

B.葛根,柴胡

C.麻黄,细辛

D.辛夷,苍耳子

E.柴胡,升麻

50.既能清实热,又可退虚热的药物是(B)

A.石膏

B.知母

C.黄芩

D.苦参

E.栀子

 

二、填空题:

01、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02、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03、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04、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05、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06、主痿喘呕,皆属于上。

07、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08、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09、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10、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11、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12、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13、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14、诸燥狂越,皆属于火。

15、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16、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17、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18、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19、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20、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1、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2、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4、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5、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26、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27、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28、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29、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30、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31、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32、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33、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

34、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楼薤白半夏汤主之。

35、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36、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37、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38、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的咳喘证。

39、止嗽散的用药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的特点。

40、银翘散是治疗温病初起的辛凉解表剂,方中重用清热解毒的银花、连翘。

41、银翘散与桑菊饮功效上均具辛凉解表,疏风散热的作用。

42、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在组成上均有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五味药,功效上都能和解少阳。

43、气血兼顾,肝脾同调是逍遥散的组方配伍特色。

44、白虎汤原为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作为治气分热盛的代表方剂。

45、竹叶石膏汤由白虎汤化裁而来,两方在组成上均有石膏、甘草、梗米,都有清热生津之功,均治气分热证。

46、犀角地黄汤治疗热伤血络所致出血证,全方凉血与活血并用,但以凉血为主。

47、龙胆泻肝汤可用治肝胆实火上炎之证,又可用治肝经湿热下注之证。

48、当归六黄汤中的“六黄”是指:

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黄芪。

49、理中丸由人参、白术、干姜、甘草组成,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为治脾胃虚寒,呕吐下利,脘腹冷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的代表方。

50、四物汤加人参、黄芪即圣愈汤,四物汤加阿胶、艾叶、甘草即胶艾汤。

三、判断题

1.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化生和贮藏精气,故“实而不能满”。

(×)

2.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

受盛和传化水谷,故“满而不能实”。

(×)

3.正因为心有主血脉的功能,所以才具有主神志的功能。

()

4.临床见呼吸短促或表浅,咳痰或咯血等症状,主要由于肺气失宣所致。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