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文本阅读.docx
《非连文本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连文本阅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连文本阅读
非连文本阅读
江南暮春清明风俗
随着寒食、清明、上巳的来临,江南已是红梅零落,樱花渐离枝头,桃花也随雨打风吹去了。
江南的暮春习俗像是在彷徨中寻找着什么寄托。
【以水驱邪与魏晋修禊】
《孝经纬》记载:
“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三月节。
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
”古人对于“洁”的渴求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暮春时节,寒热不定,疾病时来侵袭。
古人认为这是被压抑的阴气或说瘴气在作怪。
用洁净的流水来清除浊邪成了必要举动。
明代以来,江南地区产生了许多以水清除浊邪的“方法”。
如三月初二以桃叶浸井水服食,传说可治心病。
三月初三取枸杞煎汤沐浴,能使皮肤光泽不衰。
人们对这些方法的信任,大抵都源于临水修禊的风俗。
修禊,是古人祈福消灾的仪式,通常在三月上旬巳日临水举行。
自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说的就是著名的兰亭雅集。
当日,王羲之与众名士相聚曲水之畔,三杯两盏之后,他联想到战争的频繁与生命之脆弱,感慨:
“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
庄周在《齐物论》中告诉世人:
生为梦幻,死是苏醒,早逝(殇)反而能使人走向长生(彭)。
王羲之并不相信修禊的功效,认为死亡总是突然来袭,同时也不接受庄周为消解死亡恐惧所提出的解释。
王羲之与名士们聚饮赋诗,且将雅集诗作逐一记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条与后人沟通的途径——这是对死亡的新知。
【寒食禁火与唐人祭墓】
寒食,在清明前一两日。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忠臣介子推舍命追随。
重耳夺回王位后,与之交恶。
介子携母逃入山中,重耳派人纵火烧山,将其活活烧死。
《庄子·盗跖》载: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
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传说百姓相约禁火以纪念介子推,便产生了寒食节。
因为禁火,人们须考虑制作不易变质的冷食。
旧时江南流行冬青叶汁染米蒸食,俗称乌饭。
后来,有人用麦苗汁和糯米做成粉团,流传至今成了江南暮春名小吃——青团。
其实,禁火的习俗早于介子时代就已产生。
寒食附会于介子推的故事,正如端午节相传是纪念屈原一样。
从唐代开始,每逢寒食,无论贵贱,人们都要祭扫先人坟墓。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云: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百姓祭墓自春秋方始】
商周时期,人们相信死后精神不灭。
当贵族享尽生前的荣华富贵,跨过生死边界,迎接他的是天上地下的极乐世界。
人有魂魄二气,魂飞九天,前往祖先的世界永生;魄则留于墓中,享受随葬品带来的无尽欢愉。
贵族们在祭祖方面霸占了特权,他们在宗庙中和先人的坟冢前祭祀祖先;而庶民不要说建家庙,连坟包也不许出现。
春秋时期,周朝礼制日渐崩坏,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在先人墓上封土,用作先人墓葬标记,以便上坟时容易寻找。
孔子深爱周礼,对百姓祭墓却表示支持。
《礼记》载,曾子问孔子庶民该如何祭祖。
孔子回答:
“向墓而为壇,以时
祭!
”百姓扫墓祭祖,从周代的不合礼法,经孔子认可后在宗法社会中流传下来。
【宋代“黄金周”使三节合一】
隋唐统一后,上巳逐渐变成了春游节。
《剧谈录》载:
“开元中,上巳节赐宴臣僚,会于曲江山亭,恩赐教坊声乐,池中备
彩舟数只,唯宰相、三使、北省官与翰林学士登焉。
每岁倾动皇州以为盛观。
”这种以皇室为首的节庆,低级官员和庶民只能远远瞻望。
宋代时,官方规定三个“黄金周”,冬至、初一和寒食各放假七天。
寒食日期往往在清明前几日,三月三有时与清明重合。
久而久之,清明便吸纳了寒食与上巳的节庆风俗。
宋代以后,清明上墓取代寒食上墓,成了新习俗。
发展到明清时期,江南各地出现了许多家族祠堂,百姓也可像贵族一样为先人举行庙祭。
但是,庙祭更多的是祭祀祖宗,增强家族凝聚力。
个人对先父先母养育之恩的追念,仍寄托在墓祭中。
因为节日的调整,原本三月三的春游活动在宋代也移到了清明节。
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了杭州清明节的娱乐活动:
“车马往来繁盛,填塞④都门。
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
”
上巳郊游,春心悠悠;寒食上坟,冷雨纷纷。
氛围判然有别的两个节日,宋后竟浑融一体。
清明节,人们先出郊外扫墓祭祀,傍晚便携土产回城,其后则尽情游赏晚春。
旧时百姓观念中,死后不能直接进入极乐世界,而是由生前功过决定身后归宿。
但是,只要死后能得到后来人的凭吊与祭祀,便能够不断与人间产生联系,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界限的神格存在。
因此,相比对死亡的恐惧,人们更害怕死后被遗忘——“无后”才是真正的死寂。
从这点说来,介子推、王羲之等华夏先人,都战胜了死亡,得到后人追思,实现了永生。
这或许就是江南暮春风俗的寄托所在吧。
(文/谭昔,有修改)
【读懂·文言诗文】
11.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向墓而为壇,以时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C.池中备彩舟数只前人之述备矣
D.填塞都门以塞忠谏之路也
12.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B.子推/怒而去
C.上巳节/赐宴臣僚D.每岁倾动皇州/以为盛观
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
▲
14.下列对《寒食野望吟》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生动说明了唐朝时期寒食时节祭扫先人坟墓、凭吊逝者的风俗已经盛行。
B.诗中,有乌啼鹊噪人哭的悲声,也有催人泪下的景致,营造了凄凉悲惨的氛围。
C.“垒垒”“冥冥”“萧萧”等叠词的使用,使描绘的景色更形象,富有艺术魅力。
D.末两句诗,九泉之下的先人哭泣,世上的亲人却听不见,道尽了生死离别之痛。
【感知·材料内容】
15.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魏晋以后,清明节和上巳节就在同一天,即三月初三。
B.江南民众制作乌饭和青团的冷食,就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C.春秋时期,贵族和庶民们才可以建家庙和坟冢祭祀祖先。
D.宋代的“黄金周”渐使清明节融汇了寒食、上巳的传统。
16.庄周与王羲之对待“彭殇”的态度一样吗?
结合材料说说理由。
(3分)
▲
【体悟·微言大义】
17.说说你对“‘无后’才是真正的死寂”这句话的理解。
(3分)
▲
18.今年清明节期间,不少网店提供“代客扫墓”业务,收费从200~1000元不等。
对此,市民看法不一,有人认同,有人反对。
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3分)
▲
【材料一】
论美
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又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给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
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拉丁谚语说过:
“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
”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貌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选自《培根随笔》,有删改)
【材料二】
没有污染的地方
是心灵最好的栖息地
没有污染的心灵
是都市最美丽的风景
(节选自《汪国真经典诗文》)
【材料三】
17.结合三则材料的内容,说说你对“美”的理解。
(3分)
▲
18.品味语言,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6分)
(1)“材料一”中“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2分)
▲
(2)“材料一”中作者写“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给彼”有何用意?
(2分)
▲
(3)结合“材料二”的语言特点,为其续写两句诗。
(2分)
▲
▲
19.在“材料一”第五段中,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3分)
▲
【材料一】
古人选择度量衡词的基本准则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意思是说古人从周围环境以及自己的身体上选择一些名词用作度量衡的单位。
例如大家很熟悉的“寸”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
“十分也。
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
”意思是说人手后退一寸的脉搏处叫寸口,故谓之“寸”。
“寸”的小篆字形为“
”,“
”是一只手,“-”是指事符号,来指示寸口的位置,中医把脉的时候就是按寸口这个地方。
至于“尺”字,《说文解字》里说:
“十寸为尺。
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
”“尺”的小篆字形为“
”,像人张开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在测量长度,像极了我们口语中所说的“拃”(读作zhā)这个动作,巧的是如果以一指宽为一寸,那么一拃正好是十个手指并拢的长度。
【材料二】
“丝”这个长度计量单位现在几乎很少有人知道,更不知道1丝=0.01毫米。
“丝”并不像米、厘米、毫米那样常用,但“丝”作为长度计量单位,其实在成书于公元四世纪的《孙子算经》里就出现了:
“度之所起,起于忽。
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意思是说,“忽”是长度的最小单位,从长度来看,十忽等于一丝。
不仅“丝”被用作很小的计量单位,“毫”也如此,我们能从它们的字义上找到线索。
“丝”字的甲骨文形体像两束丝,因此它最初的意思就是指蚕丝。
“毫”本来是指鸟禽“细而尖的毛”。
蚕丝和鸟类的毛都是微小的事物,两者相较,蚕丝更细,古人把“丝”和“毫”分别用作“忽”之上的长度计量单位的缘由据此可以推断。
【材料三】
朝代
长度单位古今对照表
数值
商
战国
秦汉
三国
南朝
隋
唐
宋元
明清
现代
一尺换算厘米数
16.95
23.1
23.1
24.2
25.8
29.6
30.7
31.68
31.1
33.33
17.根据材料意思,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材料一中对“寸”和“尺”两字的解说有什么作用?
(2分)
▲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推断古人选用“丝”“毫”作为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的原因。
(2分)
▲
18.根据材料三回答问题。
(4分)
(1)从古至今一尺的实际长度有何变化趋势?
请用一句话概括。
(1分)
▲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说邹忌“修八尺有余”,《隆中对》说诸葛亮“身长八尺”,两文中的“八尺”所指的实际长度一样吗?
请说明理由。
(3分)
▲
19.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和推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以上三则材料围绕的共同说明对象是中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
B.“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由此可以推测中国古代长度单位使用十进制。
C.“丝”“毫”都是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这两个字合成的词“丝毫”的意思就是极微小的一点点。
D.成语“七尺之躯”出自战国时期的《荀子》一书,意指成年男子,可见当时成年男子平均身长七尺,跟现在成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