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588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

《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docx

精选内蒙古包头市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2018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24.西周初年,周公长子伯禽就封鲁国。

《史记·鲁周公世家》说:

“鲁有天子之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由此可以得知

A.鲁国在西周的地位较为显赫B.西周时期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

C.鲁国是西周时期最大的封国D.春秋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25.老子认为,使用战争这种手段一定要慎之又慎:

首先,不能轻易运用武力;其次,即使在迫不得已用兵时,也一定要以一种“悲哀”的心情来对待;就是打了胜仗,也绝不可以炫耀。

而应该“以丧礼处之”。

这体现出他的人生观是

A.恬淡为上,胜而不美B.隐忍退让,以和为贵C.知足寡欲,隐于山野D.上善若水,刚柔并济

26.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

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

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

C.坊市制突破,城市经济的繁荣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

27.它“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有权荐举官员,草拟诏书,并奏请皇帝批准,事实上对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文职官员的任命都有操控权”,该机构是

A.唐代尚书省B.元代中书省C.明代内阁D.清代军机处

28.鸦片战争后,“上海自设纱厂后,民间自轧自弹,反不如买机器纱之便宜,于是遂不顾布庄之挑剔,而群焉买之,……且以机器纱为细洁,而乡间几无自轧自弹之纱也。

”由此可见

A.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B.传统土布与洋纱各具特色和优势

C.上海传统纺纱业遭到破坏D.自然经济在通商口岸解体迅速

29.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A.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

个)B.新建的近代企业(单位:

家)

C.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

千万两)D.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

千万两)

30.胡适将《新潮》与文艺复兴并称,显然是把新文化运动等同于文艺复兴运动。

其主要原因是新文化运动

A.倡导个性解放与独立自主观念B.是一场彻底的反封建运动

C.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文艺复兴一致D.奠定了近代资产阶级文化的基础

31.20世纪30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政府”,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B.苏区的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民

C.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D.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32.原新华社记者高粱曾回忆道:

“我作为代表团先遣小组成员,亲身经历了这些激动心弦的日日夜夜……在三天之内办理了一切出国手续,赶制了行装……秘书处未再安排为我国举行升旗仪式,而是采取了更换旗帜的做法……秘书处不清楚,我国国旗的位置是按中国(CHINA)的‘C’,还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PEOPLE'SREPUBLICOFCHINA)的第一个字母‘P’来排列。

”据材料判断,此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是

A.毛泽东率领代表团访问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B.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C.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

D.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33.民国大师蒋百里评论某一运动“为中古时代与近世时代之蝉蜕”,“自个性之灵,光焰万丈:

……自理知之刃,脱颖而出,其方向之趋于自然者,则科学之基础立焉”。

这一运动是指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科学革命

34.俾斯麦宣称:

“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

”为此,1883年,德国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对工资劳动者实行强制疾病保险,保险费的2/3由个人承担,1/3由雇主支付,一个工人缴纳的保险费很少,仅占每天工资的1.5%。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德国

A.民主化程度提高B.注重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C.用非暴力手段控制社会D.社会矛盾尖锐

35.下图为某国际组织内设机构图(局部),该国际组织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C.欧洲共同体D.亚太经合组织

二、非选择题

41.(25分)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材料一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他对皇帝、宗室贵族、外戚和官僚在政治方面的残暴行为,生活方面的奢侈腐朽,有所揭露。

他为陈胜、吴广作“世家”,……为古代、当代的著名学者、医者、商贾以及其他各行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立传,又对天文、历法、礼乐、水利、经济、少数民族,以专章论述。

比较具体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正在形成的多民族国家的面貌。

《史记》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据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等整理

材料二希罗多德说:

“我的责任是报道人们所说的一切,但我自己不一定就相信这些全是真实的。

我的这项声明适用于我的全部著作。

”公元前五世纪时,他写成著名的《历史》(亦称《希波战争史》)。

在他看来,希波战争实际上就是雅典的民主政治与波斯的独裁政治之间的战争:

雅典之所以击败波斯帝国,主要就是因为雅典的公民享有民主和自由,而波斯则是一个专制国家。

他以纯粹人性化的术语阐释了这场战争和它的影响,他坚决反对任何天神干涉人类事务的想法。

在他看来,男人和女人的命运不论好坏,都是完全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的。

——据(美)贝内特•希尔等《西方社会史》等整理

材料三于今日泰西通行诸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

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今日欧洲民族主义所以发达,列国所以日进文明,史学之功居其半焉。

……我国兹学之盛如彼,而其现象如此,则又何也?

……吾推其病源,有四端焉。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缘此四蔽,复生二病。

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

……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合此六弊,其所贻读者之恶果,厥有三端:

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

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

悠悠万事,惟此为大。

——梁启超《新史学》(1902年)

(1)据材料一、二,概括司马迁和希罗多德共同坚持的史学原则。

(6分)

(2)《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能否据此判断历史学等同于文学艺术?

为什么?

(9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启超批判旧史学的认识。

(10分)

42.(12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信息交流工具,语言对于研究社会变迁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58年

《中英天津条约》规定,日后英国文书都用英语书写,遇到中英文意冲突时,以英文为准。

1862年

广州买办唐廷枢,因为目睹“诸友不通英语,吃亏者有之,受人欺瞒者有之,收人凌辱者有之”,特地发奋编写的英语教科书《英语集全》出版。

此书不但方便中国人自学英语,也可以让英美人士学习汉语,风行海内。

1868年

(同文馆学生)张得弃首译了“自行车”、“电报”、“螺丝”,还向国人介绍了诸如“蒸汽机”“升降机”“管道煤气”“标点符号”乃至“巧克力”等新事物。

1877年5月

《申报》一则启事招买办,要求“须识英语并熟于进出口各货生意”

1891年

《纽约时报》刊发消息:

“今年20岁的大清皇帝陛下,目前正由两个受过英美教育的背景国子监学生负责教授英语。

1904年

《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标志以英语教育为重要内容的近现代化新式教育的正式确立。

20世纪初

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后,民国初年英语教学在晚清及清末已惊醒了几十年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日益巩固。

以“英语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为题,运用材料中的信息进行论述。

(要求:

1.观点明确清楚。

2.论述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合理充分。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在位)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明确提出“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的治国原则,在整饬旧制的基础上,对各项制度加以改进、创新。

……“叁其国而伍其鄙”,即在国中设置二十一乡,其中工乡三,商乡三,士(包括军士、农民)乡十五。

士乡又分成三个部分,这叫“叁其国”。

在“野”(鄙)设置五属,叫“伍其鄙”。

实行“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政、军合一制度。

……加强对国家常备军士的控制和定期操练,达到“卒伍整于里,军旅整与郊”……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即按土质贫瘠征税。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归纳管仲改革的主要措施。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的作用。

(9分)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942年开始,美国汽车、飞机等凡是与军工扯得上边的企业,都在为军工生产让道。

美国制造的飞机、舰艇、坦克、火炮,源源不断地流向各大战场,孤悬两大洋之间的金元帝国,迅速转化为令人恐怖的“军工厂”,成为法西斯轴心国的噩梦。

1942年美国的坦克生产为26000多辆,超过了苏联,更大大超过了德国。

1941至1945年间,美国总共下水航母131艘(包括护航航母)、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或护卫舰800多艘。

作为轴心国海军强国的日本,同期仅仅造了航母17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63艘。

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德国、苏联生产的飞机分别为7万架、近10万架和10多万架,而美国生产飞机则多达20多万架。

在太平洋岛屿上,铺天盖地的航空炸弹和舰炮轰击,让无数彪悍勇猛的日军眼睁睁地“玉碎”,而他们的步枪和刺刀甚至根本够不到敌军。

——摘编自杨益《淹死德日的钢铁洪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战时军工生产迅速发展的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战时军工生产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8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作为中国海军集大成者北洋水师的缔造者,李鸿章力主创办近代化海军海防事业,源于他对时局的基本评估。

在1874年的海防大讨论中,李鸿章指出: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虽然看到了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险恶局面,但他对于国防战略的基本主张却是陆主海从。

他认为:

“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

”“中国即不为穷兵海外之计,但期战守可恃,藩篱可固,亦必有铁甲船数只游弋大洋,始足以遮护南北各口,而建威销萌,为国家立不拔之基。

”但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国海军海防战略思想中所亟缺的,正是以舰队决战的方式争夺海权的核心要素。

——摘编自许华《缺失海权魂魄的舰队如何走向失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李鸿章海防思想的主要内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李鸿章海防思想。

(9分)

北重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考试文综试题

历史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1

33

34

35

A

A

C

B

C

A

A

B

D

B

D

C

41.【答案】

(1)反对残暴和专制,坚持人本主义,具有求真和批判精神。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