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工作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500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工作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输血工作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输血工作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输血工作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输血工作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输血工作制度.docx

《输血工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工作制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输血工作制度.docx

输血工作制度

一、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

二、输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责……………………………………………………1

三、输血反应与输血感染登记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1

四、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制度……………………………………………2

五、输血消毒制度和保洁监控措施…………………………………2

六、输血各环节核查制度…………………………………………………3

七、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度…………………………………………4

八、临床输血核查制度……………………………………………………5

九、输血安全工作制度……………………………………………………5

一十、临床用血管理制度……………………………………………………6

十一、输血科工作制度………………………………………………………6

十二、临床用血登记制度……………………………………………………7

十三、发血前核查及血液质量检查制度………………………………8

十四、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8

十五、护士输血核查制度……………………………………………………9

十六、临床输血的注意事项…………………………………………………11

十七、慢性贫血输血注意事项……………………………………………11

十八、输血速度的调节…………………………………………………………13

十九、加压输注袋装血液的方法…………………………………………13

二十、血液加温的方法…………………………………………………………13

二十一、输血相关知识…………………………………………………………14

1、如何判断病人已经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2、如何判断病人发生了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3、同型血输注时为何偶尔还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

4、临床上应如何预防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

5、引起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6、护士对安全输血起什么作用?

7、护士应掌握哪些与输血有关的知识?

8、为何不能把静脉注射的药物直接加入血液内输注?

二十二、控制输血感染方案及管理制度…………………………………16

 

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临床输血技术和输血质量的管理。

二、根据输血法规和临床需要负责全院临床输血知识教育、推广和研究临床输血新技术,指导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

三、负责制定全院性输血技术、输血工作质量、用血登记等制度,经院领导批准后组织实施。

四、不定期对临床用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各科室,以便科室改进措施。

五、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考评各科室输血登记、用血申请、输血前检验和成分用血情况,进行奖惩并报院领导。

六、制定措施,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

七、有关输血方面的重大问题,负责向主管院长汇报。

输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一、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二、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开展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三、负责有关输血医疗疑难问题的讨论和仲裁。

四、负责输血纠纷和输血不良反应的调查、调节和责任认定。

五、每年向院长报告本年度临床输血的状况,并提出革新、发展和提高的建议。

输血反应与输血感染登记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

一、临床发现输血反应及疑似输血感染的病历,主管医师应详细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报医院管理科和输血科。

二、输血科、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反馈意见进行登记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告知有关科室,重大问题报医务科及主管院长。

三、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有关专家对疑似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的病历进行讨论,就事实的认定、性质及处理拿出意见。

四、输血科应积极协助输血管理委员会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做好输血管理及输血反应、输血感染的登记、调查工作。

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制度

一、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指输血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溶血反应等。

对患者危害最大的是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二、临床输血后若发现有溶血反应或明显的发热反应、过敏反应,主管医师应详细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报输血科。

三、输血科工作人员应迅速查找原因,并将情况向值班或主管医师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抢救或治疗措施。

同时应向上级技师及主任汇报。

四、“反馈单”的工作人员应将反馈情况,包括临床治疗情况登记存档。

五、严重输血反应,输血科应向输血管理委员会、医务科及主管院长汇报。

输血消毒制度和保洁监控措施

一、自体输血、采血样、输血时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和输血器。

这些器材必须使用具有生产单位名称、批准生产号、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生产的产品,每批产品必须有检验合格证以及该批产品出厂日期,消毒日期和有效期,并要通过医院细菌培养和热源试验,合格者方可应用。

二、采血、输血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血袋、血标本用后必须一对一回收,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消毒毁形焚烧处理。

三、受血液污染的敷料、纱布、棉球、棉签、纸片等应单独收集按特种垃圾处理办法处理。

四、凡接触血液的物品,在消毒处理前,不得随地乱扔,污染环境。

五、参与输血的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必须严格洗手和更换手套,以免造成交叉感染,若医务人员有皮肤破损、化脓等,则应暂时停止从事输血工作。

输血各环节核查制度

一、收——指从血站收取血液。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由输血科(血库)专业人员收取,并作好入库登记。

2.五查七对

五查:

①查送血冷藏箱温度是否在1-10℃之间。

②查血液包装有无破损,血液有无渗漏。

③查血袋标签,内容是否齐全清楚。

④查血液质量,有无凝块、溶血等。

⑤查采供血机构名称及批准文号。

七对:

要仔细核对血制品编号、供血者姓名或条形码号、血型、血液品种、数量、采血日期及有效期等。

二、贮——指血液贮存

1、贮血要求使用血库专用冰箱,不宜使用普通家用冰箱。

血库专用冰箱的特点是具有可闻的和可视的温度控制系统及温度记录系统,且质量可靠。

2、若使用一般冰箱,应每4小时记录温度一次。

3、按前述质量标准要求贮存。

三、检——指输血前检查

1、要求做ABO正反定型。

2、常规检测RH1(D)血型。

3、必要时作抗体筛检试验。

4、采用“1+1”配血,即盐水配血+不规则抗体配血。

四、发——指血液从血库发至临床

1、应由医护人员取血。

2、肉眼检查血液质量。

3、双方核查,签字。

4、血液出库,不得退回再贮。

五、输——指医护人员床边输血

1、要向患者说明输血目的及利弊关系。

2、输血前应请患者或其家属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3、申请单应予输血前1天送达血库,以便备血及做输血前检查。

4、床边实施输血,应双查双签。

5、使用合格的输血器。

6、注意严密观察病人。

7、有关输血文书随病历保存。

临床用血申请及审批制度

一、临床输血及血液成份输血必须由本院医师提出申请,并详细填写配血单。

二、输全血或成份血,都必须在预定输血的前一天将配血单送输血科。

三、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大力推行节约用血、成份输血、自体输血。

四、为积极推行成份输血,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的用血申请,应予审查,对使用不合理的血液品种及剂量应予纠正。

五、为减少输血感染,全血的使用必须限制。

临床输血核查制度

为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确保用血者健康,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制定本制度。

一、输血前,首先要对受血者进行确认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住院号、病房号、病床号。

二、要核查配血单上输血前检查的有关项目,如患者及供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无凝集盖章、血液的种类、数量、标本采集人、申请人及交叉配血者的签字等。

三、检查血液外包装有无破损、标签有无污损、字迹是否清楚、血液名称、编号、数量、采血日期、有效期、采供血机构名称、批准文号等。

四、要求在病历记录输血日期、时间、输注的血液名称、编号、输注量,以备查对。

五、输血操作者在病历上签字。

六、为确保输血安全,输血科应对所输注的血液质量进行核查,不得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临床。

输血安全工作制度

一、输血科负责全院的临床用血及输血前检查。

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严格操作,结果要及时、准确。

二、配血申请应有本院医师签字,配血标本应由本院人员采集并签字,配血单及配血标本要写清科室、床号、姓名、血型及输血前检查结果。

三、血液有标签破损、字迹不清,血袋有破损、漏血、有明显凝块,血浆呈乳糜状、暗灰色,血浆中有气泡、絮状物或粗颗粒及血浆层和红细胞界面不清或有溶血及过期血液均不得发出。

四、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取回的血液应尽快给患者输用,不得自行贮存。

五、输血完毕后,医务人员对输血反应者应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反馈单,并返输血科保存并进行讨论。

六、如产生输血反应及其他因输血产生的不良后果,工作人员不得自行处理、隐匿不报,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科主任应立即对样品、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RH、血型再次交叉配血及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

七、科主任应将结果及时向医务科及主管院长进行汇报,以便采取相应抢救或治疗措施。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一、需要输血的病员,由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请单、血型化验单、知情同意书。

二、受血者(家属或本人)持血型化验单到中心血站取同型血液,送交检验科。

三、检验科人员取受血者自凝血2-5ml,其标本试管应贴有标签。

仔细逐项查对输血单与标本试管的姓名、科别、住院号、床号、血型是否相符,无误后做交叉配血试验,必要时复查血型,并观察全血有无脂血,污血,血袋应密封,绝对无误,方可发出。

四、取血护士在输血时,应由两人认真核对受血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和供血者姓名、采血时间、血型等输血单上各种项目,准确无误后两人同时签字后方可输注。

五、如果发生输血反应,应及时报告主管医师做相应处理,及时保留剩余血液备查,并向检验科及中心血站说明情况,及时查明原因。

输血科工作制度

一、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     作。

二、统一使用本地区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制品,对血站送的血液要认真检查,严格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液一律退回,不得使用。

三、对验收合格的血液,应当认真做好入库登记,按不同品种、血型、规格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存放于专用储血冰箱内储存,经办人签名和签署入库时间。

四、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姓名、性别、病案号、门诊病室、床号、ABO及RH血型、血液的有效期及配血实验结果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五、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及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血型、交叉配血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各项检验单必须详细登记并签全名。

六、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工作需要,大力开展成分输血和临床用血技术的研究。

七、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八、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及报表,仪器设备及时维修记录,试剂质量要有保证,有关资料需保存十年。

九、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②血袋有破损、漏血;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⑤血袋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⑦红细胞层呈紫红色;⑧过期或其他需查证的情况。

临床用血登记制度

为加强用血管理,确保输血安全,特制定如下用血登记制度:

一、血站送来的血液制品,接受者应认真逐袋检查验收,其内容为“五查”“七对”其内容包括献血者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