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4892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台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台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台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台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大.docx

《台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大.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台大.docx

台大

沧桑台大史:

从帝国大学到台湾大学

主办∶台大学生会

时间∶1991/11/13晚上7∶00

地点∶活动中心大礼堂

主持∶赖中强

讲者∶吴密察(历史系教师台湾史学者)

     张忠栋(历史系教师1951年进入本校)

     黄武雄(数学系教师人本教育基金会成员)

岁月匆匆,从帝大到台大,转眼间这所大学,已走过63年头。

相较于

国外知名大学,63岁虽属年轻,却也留下许多记忆。

身为台大人,对

于她的历史,你了解多少?

学生会特别于校庆前夕,举办一场关于校史的座谈,读到历史系吴密

察老师、张忠栋老师及数学系黄武雄老师,与同一起走过历史,并对

现状提出反省。

以下是演讲纪录∶

吴密察老师∶

台大创立于1928年,到现在已有63年。

在这63年中,战前和战后这个

学校扮演的角色很不相同。

但不管是战前或战后,它都是国家支持的

大学,因而受到国家的支配或国家政策的牵引非常明显。

殖民者的恩惠?

─帝国大学成立始末

1928这个学校的成立,与日本殖民地政策有很深的关系。

日本在1895

年拿到台湾后,便一直有人提议要在台湾设大学,但一直没有实现。

之所以没有实现,是因为日本统治者当然知道在殖民地办教育,最好

是办一些初级教育或实业教育。

他不能让你没有知识,但他也不能让

你有太高的知识。

在日本统治初期,有的只是「国语教育」也就是日

语教育;让你看得懂日文,看得懂他发的命令,看得懂技术性书籍以

知道如何操作机器、如何施肥、如何使用新的农具。

此外,只有因应

临时性的需求而设立的职业学校。

日本殖民政策在1919年起了很大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来自于世界潮流

,与日本内部。

在世界潮流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召开巴黎和会

,民族自觉的声浪兴起;1919年3月1日,朝鲜发生三一独立运动,要

求脱离日本独立;受到三一运动直接间接的影响发生中国的五四运动

,而后二者都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这些因素使得日本从一种摩擦激

烈的殖民政策,转为较柔恺的殖民政策。

而在日本本国方面,1918年

日本近代第一个文人政府「原进内阁」成立,「原进内阁」本身是个

立宪主义者,也是个「内地延长主义者」─主张殖民地统治应是日本

内地的延长,应把日本内地的制度放到殖民地来实施,以消除殖民地

与殖民母国间的差别。

以上这些国际国内因素使得日本在台湾的统治

由殖民地主义转向同化主义─强调殖民地人民也是天皇的子民,与日

本母国在同样一个法的规范之下,并没有受到差别待遇。

如此,便需

发展出一套与日本本国没有太大差别的教育制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

日本统治者便在1919年开始规划「台湾教育令」,规定总督府要设高

级普通教育(相当于初中、高中制度),而不像过去只设初级普通教育

(相当于国小程度)。

从1922年开始,经过6年,1928年第一届台北高等

学校(现在的师大)的毕业生就要毕业。

如何收纳这些毕业生,便成为

殖民地教育体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日本政府1925年便开始在总

督府下编列了预算盖校舍;1926年开始聘教授,并将一些年轻的助教

授(相当于今天的副教授)送到西洋留学;1928年这个学校开始上课。

明显地,这样一个学校设立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收纳台北高等学校的

第一届毕业生。

(第一届入学生中,80%来自台北高等学校)这个学校成

立的时候,赞成的人并不多。

一般的日本人反对,认为让殖民地的人

念太多的书只会造成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增加统治上的困难。

抗日系

的台湾人也反对,认为台湾需要的不是一个大学,而是更多的小学以

及中学让台湾民众的教育更普及;而台北高等学校基本上是日本人念

的学校,在其上盖个台北帝国大学是造福了日本子弟而非台湾人民。

(第一届入学生中,台湾人只有5人)而总督府之所以执意要设大学,固

然是要强调台湾和日本一样没有受到差别待遇,向世界炫燿日本在殖

民地上建大学;此外还另有考虑。

根据日本政府内部机密档案,日本

设立台北帝国大学最重要的考虑是∶「把台湾的学生关在台湾」「避

免日本在台第二代子弟回流日本」如果不把台湾的学生关在台湾,台

湾学生到日本留学,将会发现日本政府对于日本内地与台湾仍然有差

别待遇;台湾学生到中国留学,将会受到抗日气氛与左翼思想的影响

,不利于日本的统治。

不在台湾设立大学,将会使日本子弟回日本内

地读大学,进而放弃在殖民地继续发展,造成日本在台第二代回流;

而这与日本的殖民政策─日本在台第二代富有担任开发台湾甚至南洋

先驱者的使命─相违背。

为母国贡献心力─帝国大学的研究方向

当日本政府在决定这个大学要研究什么,要教什么时,相当考虑整个国

策的需要。

台北帝国大学是日本最南的大学,也是唯一在热带的大学;

因此他就被定位成一个研究热带,研究南方(日本人的南方是指琉球、

台湾、东南亚)的区域研究型的大学。

台北帝国大学成立时设有文政学

部及理农学部,它的研究重点相当反映出上述的定位。

文政学部最重要

的是史学科,包括土俗人种学讲座即南洋史讲座。

土俗人种学即今天的

人类学,当时称为民族学,但为避免台湾的民族问题故命名为土族人种

学。

他研究的是台湾的马来亚系即高山族,对台湾高山族体系的研究是

从此开始。

现在到人类学系标本室,可以看到当时留下相当完整的标

本。

南洋史讲座,研究的是17世纪,南中国海周围(中国华南、中南半

岛、印尼、婆罗洲、菲律宾、台湾)地区的历史,特别是人口及物质的

移动。

这整个研究相当重要的背景之一是1620─1630年代,荷属东印度

公司(1601年成立)与英属东印度公司(1600年成立)的势力到达东南亚;

而台湾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被荷兰占据。

了解这样的研究重点后,就很容

易了解为什么几位文政学部的部长都是精通数国语言。

第一任文政学部

部长藤田丰八,可以解读波斯文、汉文、英文、日文;第二任文政学部

部长村上直四郎,可以解读葡萄牙文、荷兰文、汉文、英文、日文。

们两位研究的主题,都是17世纪,东西交通史,尤其是环南中国海的区

域。

另外一个研究主题是,16、17世纪也就是明中期到清初期,环东海

地区(中国华北、华中、台湾、琉球、日本)人口及物资的交流。

以上的

区域研究,在当时说具有世界水准;当时这方面的研究除了法国设在河

内的远东科学院外,就属这批日本学者最有成就。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

台大还收藏有相当多这方面的资料。

此外,文政学部还设有语言学马来

语的研究,及黑潮的研究。

在理农学部方面,其实是继承了1910年代所

成立的中央研究院。

当时的理农学部包括了农业、林叶、医学等部门。

研究如何防治台湾的传染病、风土病,研究农业机械、育种、研究如何

提高耕种水准;可以说是以热带农学为重点。

目前农学院的研究相当程

度地继承了日据时代的研究,像台湾动植物的分类登录,台湾的农艺、

农业栽培、水稻、甘蔗、农村社会、农业经济、台湾的殖民地农业、殖

民地经济、台湾的汉人社会。

到了1936年增设医学部,在这之前原有台

北医学专业学校,李镇源先生就是1936年第一届医学部的学生。

随著日

本逐渐的军国主义化,逐渐要把台湾变成一个南进基地,台北帝国大学

的学问方向也有了转变。

1943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积极希望从南洋

地区获取资源,便由文政学部念文法经济的学生组成「南方人文研究所

」,从事中国华南、海南岛、中南半岛、印尼的人文产业研究。

同年,

理农学部成立「南方资源科学研究所」,从事南方矿产物资的调查研究

同年,成立工学院,因为这时的台湾必须发展重工业,以配合日本的

军需工业。

也是在1943年理农学部分家。

而目前法学院的前身是1919年

成立的台北高等商业学校,是一个培养南方经理人才的学校。

它的课程

除了簿记、商业、经济学、财政学外,还包括地域研究,及语言课程(

包括福州语、厦门话、广东话、马来西亚语、泰语、印尼语)现在法学

院图书馆地下室,可以看到这方面研究的毕业论文。

战后1945年12月台

北高等商业专科学校与台北帝国大学合并成国立台北大学,一个月后改

名为国立台湾大学。

帝国大学/台湾大学─学术传承的断层

总结来看,台北帝国大学是因为殖民地教育体系的需要而设立的大学,

设立后的研究教学重点则相当程度受到日北帝国政策的影响。

我们可以

说这样的大学,自主性不是很高,不是在学问发展逻辑内设立的大学;

而是一个现实性很强的大学。

用现在的话语是个配合国家、配合轻建计

画的大学。

但这个大学也留下一些正面的遗产∶

一、台北帝国大学是用现代学问的方法研究本地,也就是台湾研究的学

   术据点,台湾研究是在此发展开来。

二、近代的各种学问,透过这所大学被有系统的传承进来,在台湾诞生。

三、由于当初设立这所大学的主事者是相当有抱负的在建设,因而留下不

   少的有形资产∶

   1、当时为研究亚洲地区大批购书,包括为了研究东西交通史必须了解

      阿拉伯地区,从德国书商购进了一个特殊的全集,只是目录便达两

      百多页,其中包括西亚各种语言的资料甚至手稿资料。

   2、设立前为研究中国文学,派学者到法国留学(法国是当时西方中国文

      学的重镇)研究当时新兴的敦煌学,并且把敦煌文学拍摄下来。

战后

      文学院出版的第一本书,便是帝大时期整理的有关敦煌的文件;但自

      此以后台大没有做任何有关敦煌学的研究。

   3、在文图研图可以看到很多线装书,这些书是1928年帝大成立时,派学

      者到中国向藏书家整批购买的。

目前大概只有中央图书馆、故宫、中

      研院史语所,以及台大有线装书;而台大的线装书95%是在1928─1930

      年间购买的。

   4、研图特藏室留有相当多的琉球资料,中日交通史资料。

1945年以后的变化,使我们必须面对战后台湾大学与台北帝国大学之间断层与

继承的问题。

以历史系为例,帝大关于17世纪东海南海的研究明显是个断层,

大批的葡萄牙文、荷兰文、马来文、印尼文,甚至上述西亚阿拉伯的资料,被

摆过图书馆的角落无人闻问。

然而农学院方面两者之间却没有那么断绝。

这也

许是因为理科农科方面,有人脉的延续,有学术内在发展逻辑在运作的缘故。

张忠栋老师∶

我接著讲战后的部份,方式上和吴老师很不同。

吴老师对台北帝国大学的历史

有很仔细的研究;我虽然1951年进入台大读书然后教书,前前后后混进混出40

年,但对这段时间台大的历史没有仔细的研究,大部份是自己的体验、浮面的

观察,对于过去40年的情形有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台大人的乡愁─傅校长时代

战后不是从1951年开始,而是从1945年开始。

1945─1948三年中间台湾是经过

一个动荡的时间,我们知道也听说,那三年中间换了三个校长。

这期间台大是

相当动荡不安,而且如何从一个日本的大学转变为中国的大学显然有很多的争

论。

新来的校长老师虽然有不少以前留日的,但他们代表中国来接收这个大学

,当然有某些「任务」。

战后第四任校长是傅斯年,傅先生1949年到台大,1951年年底去世。

傅先生在

大陆时便很有名,也是个很有气魄、很有思想的人;他对于办一所大学要怎么

办他有他自己的理念,他是德国留学的和英美留学的很不一样。

台大现在的校

务会议大约是一个学期开两次,一次开个一天;以前甚至一个学期开一次只开

半天。

不久之前去世的台静农教授是1947年到台大,他去世之前没多久我到他

那去聊天。

他提到,虽然傅校长刚到台大时是很有气魄很有威望的,而且当时

教授不多学校不是很大;但是傅校长经常开校务会议,一开就是两三天。

以傅

校长的威望气魄,在他要说服大家改变一些制度时,仍然花那么多时间去开校

务会议和大家讨论。

另外还有两件事,是到现在大家仍然怀念的。

一件是在他

任内建立教师聘审制度,各系聘进来的老师或升等都要经过全校的聘审委员会

,这在过去系主任不是选举产生时,对于系主任因为主观、偏见,甚至特殊的

用意任用一些不适当的教授,有抵销的作用。

第二件事情,当时兵荒马乱,经

常有宪兵警察跑到学校说某某人是共匪要捉走。

当时国民党被共产党全面打垮

退到台湾,台湾是国民党最后生存的机会,提到共匪还得了,捉匪谍这件是谁

敢说不能捉。

傅斯年便和陈诚严重交涉说∶你再到学校来捉人可以,如果有确

实的证据证明他是匪谍让我了解,在我的同意下可以捉人;在没有我的同意下

随意捉人,我校长可以不做。

最近台大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人特别想起这件事

可惜傅校长做了一年多便去世。

傅斯年之后是钱思亮先生接校长、钱先生前前后后做了二十年校长。

傅先生和

钱先生都是党员,初期的校长不一定是党员,主要是看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先生以前在北大化学系就有一些名望,也算是很开明,他是个好好先生大家都

可以和他沟通,另外他也有一些基本原则,对于大学要守住哪些基本原则有一

定的看法。

但是由于它的脾气很好,另一方面情势转变,使得他这个好好先生

挡不住客观情势造成的大学教育的变化。

兵马倥偬暂休止─国府势力全面渗入校园

这个客观情势便是1950年6月韩战发生。

国民党从大陆撤退下来对大学一直心有

余悸,到现在仍然有许多国民党员说大陆丢掉是大学的老师学生造反弄垮的。

但是1949年、1950年兵荒马乱时期国民档来不及整顿控制大学。

1950年6月韩战

爆发,中国必须全力投入韩战,而且第七舰队防守台湾海峡,这样的局势使得

中共进攻台湾的可能性降低,使得在台湾的国民党解除来自中共的威胁。

同时

,韩战的爆发也使得自由世界共产世界冷战对抗的局势更明显,反共气氛更为

强烈。

如此种种,使得国民党有充分的时间力量巩固台湾内部,并且使国民党

加强反共斗争。

是在这个背景下国民党一步一步加强了对台湾、对学校、对大

学的控制。

另外一个因素是国民党完成了党改造,改造成革命民主政党,但是

可用革命的方法手段。

如此发展出的政策,包括教育政策,便是一手包办式控

制统治性的政策。

对大学而言最明显的发展是救国团的成立。

救国团的成立,

是国民党在讨论党改革时蒋经国提出的。

原来的构想是几乎要包办一切政府工

作,包括查户口、警察、交通、学校。

后来徐复观、殷海光在自由中国写文章

批评,因此缩小成只管教育。

这对台湾而言是大幸,但对学校而言是大不幸,

救国团把一切的力量都放在学校,致使救国团在学校发展的结果包括∶

1、开始实施军训教育。

2、教官开始接管训导工作,像课外活动组的工作。

3、透过军训、训导工作的管哩,开始记录学生的背景表现看是不是忠党爱国

   ,而这样的纪录在男生进入军中受训时,将会移送到军中。

4、吸收党员,而且渐渐变成大家为了找工作、出国不得不加入国民党。

以历

   史系为例,当然在中学教书是多数毕业生的出路,但是没有党籍,大部大

   学校是根本进不去的。

跟随自由中国关门,雷震被捉,殷海光被迫离开台大,1960─1970年代控制继续

加强,在课程方面,在我进台大时就有三民主义,后来加强中国史的课程。

在我

念书时只有历史系必修中国通史及中国近代史,中文系必修中国通史,考古人类

学系必修中国通史,其他各学系学院都是选修。

后来中国通史、中国近代史却成

了学院的共同必修科目。

接著各校成立三民主义研究所,台大三研所的成立是在

阎振兴当校长时,当时我去找阎振兴,我向他表示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党的主意

,而且在学术上能不能成为一个学问、一个研究体系,颇有问题;如果只是要鼓

励三民主义的研究,可以鼓励法学院的学生多写这方面的论文,多提供奖学金即

可,何必成立这个世界各国都不会认可的研究所。

据说当时成立的理由是为了培

养三民主义课程的师资,而且阎振兴公开表示,这个所成立与否不是他个人能决

定。

党务系统控制校园─大学发展严重扭曲

阎振兴是党员,而且做过中常委。

早期校长未必是党员,阎振兴之后似乎是非党

员不可,唯一的例外是虞兆中校长,但是虞兆中校长做了没多久就没有做下去了

,据说是他的很多做法有关方面不满意,便找了其他的理由换了孙震当校长。

校很早就有了党部的组织。

但在我的经验里,我以前是党员,历史系有个教授小

组,平常活动不多很少开会,交了党费以后每年大家聚餐一次也就完了。

但是在

孙震来了以后,可以看见这几年党部的组织有加强的趋势。

一方面孙震以大学校

长,兼任大学党部主任委员。

另一方面,最近两三年,国民党老师的组织在有事

的时候都动员的满厉害的,像10月10日军警入侵校园发生后,16日就在这里办一

个说明会,青工会就动员国民党的老师行政人员参加。

我要讲的问题就是∶战后的这40年,台大由帝国大学转变成国立大学,然而实际

情况更像是一个党立大学。

国民党这种对待大学的态度由来已久,从抗战起,因

为一方面要对抗日本人,一方面要防止共产党发展;他怕大学不能控制,便在大

学发展活动组织,进而规定大学主管必须是国民党员。

在冯友兰的回忆录中便曾

提到,当时由于他要出仕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因而「奉命入党」。

而在前不久

青工会召集大学校长开会,名义上是与教育部联名召开实际是青工会主导;并且

决定教育部青工会要合组一个组织,以后学校的重要工作要在这个组织内决定,

同时这个组织的决定大学校长为党员的身分必须贯彻,如此将大学置于党的控制

之下。

我要讲的另一个问题是,政府也不能因为国立大学是国家设立,经费由国家提供

,便要处处管理大学。

甚至10月10日的事,有人说,这个大学是国家办的,国家

要派军队来,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美国的州立大学,香港的中大港大,经费都是

来自政府,但所有大学大大小小的事都完全由学校里的教授决定,只有教授最能

掌握学术的发展方向,政府插手只会扭曲了大学的发展。

主持人∶

在前面两位老师的演讲里,我们看到这所大学在设立之初就没有太大的自主性,

而是日本殖民政策的一环;而在战后他受国民党的影响控制也是非常明显。

接下

来我们请黄老师来说他的一些看法,黄老师将从应然的层次来讨论大学与国家的

关系,大学在社会中的角色。

黄武雄老师∶

两位老师帮我们回顾了台湾大学这63年的沧桑史,我们今天已经来到90年代─20

世纪最后一个年代。

在这样一个回顾之后,来看台大以后的角色,大学的功能,

台大跟台湾社会甚至跟下一个世纪人类社会的关系,也许我们可以做一些比较深

刻的反省。

我们开始把问题的焦点往另外一个层次提升。

换句话说在两位老师细

腻的历史考察,然后我们看今天台湾是处在一个变迁的年代,在这样时局变化之

中,台大本身要扮演什么角色。

理想大学的三个知识面向:

工具性、诠释性、批判性

另一方面我们把我们的眼界放宽,我们看到多根本的问题,像生态自然的破坏污

染,臭氧层的破洞,波斯湾战争所带来的深刻意义及影响,共产主义社会崩溃转

成资本主义经济在宰制人的文明;这整个大的格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学在这

整个格局里要扮演怎样的角色。

把这个问题拉回到比较理论的层次,我们来谈大学的功能。

前一阵子大家在讨论

军警武力能不进入校园,引起不同观点的争议,这些争论都会很快回到一个很根

本的问题,大学的定位是什么,大学跟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

一般大家了解,所

谓的大学就是传承知识开创知识,一方面把上一代的知识传给下一代,另一方面

从事知识的创作生产。

在这样一个看法之下我们似乎没有碰到问题的核心。

我光

是利用哈伯玛斯(法兰克福学派晚期代表人物)讨论知识的架构来看这一个问题。

大学能够给这个社会什么?

第一个部份是工具性的知识。

一代要把有用的知识和

技术传承给下一代。

例如工学院的学生在几年的学习之后,开始进入炼钢厂,开

始从事石油的探钻。

法律系的学生毕业之后,要接管用法律来规范社会的组织。

这些都是上一代要传给下一代的,否则下一代要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而这些知识

技术工作的人也要去开拓一些未知的事务,也就是一般所谓的专业研究。

而以上

这些知识技术的传承或研究,基本上是工具性的。

第二个部份是诠释性的知识。

大学对于历史曾经发生过的事,做一些深入的分析和考察,然后解释。

像刚刚两

位老师讨论过的台湾大学在日本统治到国民党统治的定位,或从曾经发生过的事

来了解大学的功能,了解殖民政策,了解党化教育。

这基本上是一种解释的知识

,解释的学问不只是针对社会现象或历史现象,其实自然现象也必须做一些解释

也许哈伯玛斯太过分的把科学定位在工具性的知识,实际上科学是人和自然从

事对话的活动。

基本上这整个都是在解释一些现象,从社会现象、历史现象,到

自然现象,到人的生理心理现象。

这样的解释,可以帮助一般大众或政府决策官

员,了解他所做的事情势什么样的事情,了解自己在社会的定位,了解自己所属

利益阶层所属团体的定位,甚至了解自己所属年代的定位。

第三个部份,是反省

批判和解放的知识。

这是大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大学本身不只是提供工具或技

术性服务,也不只是解释一些现象而已,他进一步要给他所看到的事务作深刻的

反省批判,甚至进一步提升到使得人能够透过大学提供的知识,从他们所处的环

境从他们所处的时代解放出来。

今天我们谈学术,却有很多人习惯等同于第一个层次的专业研究,大学一步一步

的变成技术性的研究,变成工具性的服务。

其实第三个部份所发展出来的知识会

对整个时间构成很深的影响、像个人和集体的对立─包括以前共产主义的政治控

制,今天资本主义对文明的宰制─个人在其中如何挣脱出来,这都是很根本但被

忽视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今天的联考制度下,很多人进入大学进入一个科系,

他就认定他是属于那个科系,认定其他本科系外的事务都和他不相关。

他每学一

个东西,例如法律系的人学微积分,他马上要问微积分对我以后学法律有什么用

如此,不是把知识当成是自己经验的拓展,而是把知识看成有利于自己未来出

路的工具。

基本上,一个大学不只是探讨工具性技术性的学问;进一步他要解释现象,解释

因果,解释人在社会里在历史里的位置∶进一步他要做反省、批判,并提出进一

步可能的发展。

;刚才吴老师提到日本殖民者创立台大就是把大学当作一个工具

来看待,虽然这中间也累积了很多可贵的资料。

对于诠释性,解释现象的知识,

有些开明的执政者,也许会将你的解释加以运用,例如经济政策。

然而很多时候

我们在做一些解释时,已经不为执政者所喜,尤其对于独裁者来说更是如此。

果我们对于228事件不加以任何价值判断,只是把当时的事实呈现加以解释,就

已经不是统治者所能接受的事。

最近我们看到警备司令部不愿提供资料给228事

件文献处理小组,这就反映出当政者不愿意你去解释一些社会或政治里曾经发生

过,或著正在发生的现象。

进一步,我们进入反省批判解放的知识时,更为大部

分的政府所不能接受。

不只是台湾的政府如此,像1960年代美国尼克森,詹森政府,就不愿意大学生对

美国介入越战政策加以批判反省。

然而越战已不只是外交政策,而是影响到美国

社会内部结构,甚至影响到人类整个文明的问题。

总结来说,大学不只是做一些

工具性技术性的服务,他对整个时代有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