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1480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docx

《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docx

焊接安全操作技术报告

 

第1章······························3

1.1手工电弧焊的基本原理····················3

1.2焊接电弧的稳定性························4

1.3各种位置的焊接··························4

 

第2章·····························19

2.1电弧焊常见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19

2.2焊接操作不当引发事故的典型案例··········25

小结·······························28

第1章

1.1手工电弧焊的基本原理

电弧焊常见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焊接过程:

手工电弧焊由焊接电源、焊接电缆、焊钳、焊条、焊件、电弧构成回路,焊接时采用焊条和工件接触引燃电弧,然后提起焊条并保持一定距离,在焊接电源提供合适电弧电压和焊接电流下电弧稳定燃烧,产生高温,焊条和焊件局部加热到融化状态。

焊条端部熔化的金属和被熔化的焊件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熔池。

在焊接中,电弧随焊条移动,熔池中的液态金属逐步冷却结晶后便形成焊缝,两焊件被焊接在一起。

图1

在焊接中,焊条的焊芯熔化后以熔滴的形式向熔池过渡,同时焊条涂层产生一定量气体和液态熔渣。

产生的气体充满在电弧和熔池周围,隔绝空气。

液态熔渣比液态金属密度小,浮在熔池上面,从而起到保护熔池作用。

熔池内金属冷却凝固时熔渣也随之凝固形成焊渣覆盖在焊缝表面,防止高温的焊缝金属被氧化,并且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

在焊接过程中,液态金属与液态熔渣和气体间进行脱氧、去硫、去磷、去氢等复杂的冶金反应,从而使焊缝金属获得合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

1.2焊接电弧的稳定性

影响焊接稳定性的因素:

1)焊工操作技术:

如焊接操作中电弧长度控制不当,将会产生断弧;

2)弧焊电源:

a弧焊电源特性,符合电弧燃烧的要求时,稳定性好,反之则差;

b弧焊电源的种类。

直流焊接电源比交流弧焊电源的电弧稳定性好;

c弧焊电源的空载电压。

越高引弧越容易,电弧燃烧的稳定性越好,但空载电压过高时对焊工人身安全不利。

3)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大,电弧温度高,电弧燃烧越稳定;

4)焊条涂层:

焊条涂层中含电离电位较低的物质(如钾、钠、钙的氧化物)越多,气体电离程度越好,导电性越强,则电弧燃烧越稳定;

5)电弧长度:

电弧长度过短,容易造成短路;过长就会产生剧烈摆动,破坏焊接电弧稳定性,而且飞溅大;

6)焊接表面状况、气流、电弧偏吹等:

表面不清洁,气流,大风,电弧偏吹等都会降低电弧燃烧稳定性。

1.3各种位置的焊接

1)引弧(手工电弧焊时引燃电弧的过程称为引弧)常用的引弧方式有划擦引弧法和直击引弧法,如图:

a、划擦法引弧的操作要领:

先将焊条的末端对准焊件,然后手腕扭转一下,像划火柴似的将焊条在焊件表面轻轻划擦一下,引燃电弧,再迅速将焊条提起2-4mm,使电弧引燃,并保持电弧长度,使之稳定燃烧。

b、直击法引弧的操作要领:

将焊条末端对准焊件,然后将手腕下弯,使焊条轻微碰一下焊件后迅速提起2-4mm,即引燃电弧,引弧后,手腕放平,使电弧长度保持在与所用焊条直径适当的范围内,使电弧稳定燃烧。

2)平敷焊(在平焊位置上堆敷焊道的一种焊接操作方法)焊接操作时,焊工左手持面罩,右手握焊钳,如下左图,焊条工作角(焊条轴线在和焊条前进方向垂直的平面内投影与工件表面间夹角)为90度。

焊条前倾角+10度~+20度(正倾角表示焊条向前进方向倾斜,负倾角表示向前进方向的反方向倾斜)如下右图。

图2

a、焊道的起头

起头时焊件温度较低,所以起点处熔深较浅。

可在引弧后先将电弧稍微拉长,对起头处预热,然后再适当缩短电弧进行正式焊接。

b、运条

在正常焊接时,焊条的运动可分为三种基本运动形式:

沿焊条中心线向熔池送进、沿焊接方向移动、焊条横向摆动,如下图

图3

c、运条方法

厚板在焊接时,为了获得较宽的焊缝,焊条沿焊缝横向做有规律的摆动,根据摆动规律的不同,通常有以下运条方法:

①直线形运条法:

常用于I形坡口的对接平焊,多层焊的第一层焊道或多层多道焊

②直线往复运条法:

特点是焊接速度快、焊缝窄、散热快,适用于薄板或接头间隙较大的多层焊的第一道焊道。

③锯齿形运条法:

焊接时,焊条末端作锯齿形连续摆动和向前移动,并在两边稍停片刻,以防产生咬边,这种方法容易掌握,生产应用较多。

④月牙形运条法:

这种运条方法熔池存在时间常,易于熔渣和气体析出,焊缝质量高。

⑤斜三角形运条法:

这种运条方法能够借助焊条的摇动来控制熔化金属,促使焊缝成型良好,适用于T形接头的平焊和仰焊以及开有坡口的横焊。

⑥正三角形运条法:

这种方法一次能焊出较厚的焊缝断面,不易夹渣,生产率高,适用于开坡口的对接接头。

⑦正圆圈形运条法:

这种运条方法熔池存在时间长,温度高,便于熔渣上浮和气体析出,一般只用于较厚焊件的平焊。

⑧斜圆圈形形运条法:

这种运条方法有利于控制熔池金属不下淌,适用于T形接头的平焊和仰焊,对接接头的横焊。

⑨8字形运条法:

这种运条方法能保证焊缝边缘得到充分加热,熔化均匀,保证焊透,适用于带有坡口的厚板对接焊。

图4

d、焊道的连接(如图四种方式)

图5

①尾头相接是以先焊焊道尾部接头的连接方式,这种接头应用最多

②头头相接是从先焊焊道起头处续焊接头的连接方式,要求先焊焊道的起头略前处引弧,并稍微拉长电弧,将电弧拉至起头处,并覆盖其端头,带起头处焊平后再向反向移动。

如下左图。

③尾尾相接就是后焊焊道从接口的令一端引弧,焊到前焊道的结尾处,焊接速度略慢些,以填满弧坑,然后以较快的焊接速度再向前焊一小段,熄弧。

如下右图。

④首尾相接是后焊焊道的结尾与先焊焊道的起头相连接,利用结尾时的高温重复熔化先焊焊道的起头处,将焊道焊平后快速收尾。

图6图7

e、焊道的收尾

焊道的收尾就是一条焊道结束时如何収弧。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画圈收尾法

焊条移至焊道终点时,利用手腕动作使焊条尾端做圆圈运动,直到填满弧坑后再拉断电弧,此法适用厚板焊接,薄板容易烧穿。

图8

②反复断弧收尾法

焊条移至焊道终点时,反复在弧坑处熄弧---引弧多次,直至填满弧坑,此法适用薄板和大电流焊接,但碱性焊不适合,易出现气孔。

图9

③回焊收尾法

焊条移至焊道收尾处即停止,但不熄弧,适当改变焊条角度,如右图,由1位置转到2位置,填满弧坑后再转到3位置,然后慢慢拉断电弧,碱性焊条常用此法。

图10

3)平接对焊(在平焊位置上焊接对接接头的一种操作方法)

a、中厚板(3-6mm)I形坡口对接焊

装配及定位焊:

焊接装配时应保证两板对接处平齐,板厚时应留有一定间隙,以保证焊透,间隙大小取决于板厚,见下表:

表1

焊接操作:

焊缝的起点、连接、收尾和平敷焊相同

b、薄板(2mm)平对接焊

焊接时易烧穿、焊缝成形不良、焊后变形大,所以操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是装配间隙不超过0.5mm,剔除接头处毛刺;

是定位焊缝应短,近似点状,间距应小些;

是宜采用短弧快速直线或直线往复式运条方式,防止烧穿;

是最好采用下坡焊,既是将焊件起头处抬起15~20度;

是焊后进行校正

c、厚板平对接焊

厚板焊接应开坡口,以保证根部焊透。

一般开V形、X形、U形坡口,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

下图

图11

焊接方法:

是打底层(第一层)焊道,选用较小直径焊条(一般为3.2mm)运条方法视间隙大小而定,,间隙小时采用直线形运条法,间隙大时采用直线往复运条法,以防烧穿。

是其它层焊道,用角向磨光机或扁铲将焊渣清除干净,选用4mm直径焊条,第二层采用直线形或小锯齿形运条,其余各层采用锯齿形运条,摆动范围逐渐加宽,注意各焊道不要太厚,以防熔渣流到熔池前面造成夹渣。

多层多道焊时,每条焊道可采用直线形运条法。

d、单面焊双面成形操作技术

在有些焊接结构中,不能采用双面焊接,只能从焊缝一面进行焊接,又要求完全焊透,这种熔透焊道焊接法就是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

单面焊双面成形的主要要求时焊件背面能焊出质量符合要求的焊缝,其关键是正面打底层的焊接。

打底层目前的焊接方法有:

断弧焊和连弧焊两种。

断弧焊法。

断弧法焊接时,电弧时燃时灭,靠调节电弧燃、灭时间长短来控制熔池温度,工艺参数选择范围宽,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打底层方法;

连续弧焊法。

用连弧法进行打底层焊接时,电弧连续燃烧,采用较小的根部间隙,选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焊接时电弧始终处于燃烧状态并做有规律的摆动,使熔滴均匀过渡到熔池。

连弧法背面成形较好,热影响区分布均匀,焊缝质量较高,是目前推广使用的一种打底层焊接方法。

其他各层的焊接。

选用直径4mm的焊条,填充层电流为150~170A,盖面层为140~160A,弧长2mm,层面严格清渣盖面层施焊时,电弧的1/3弧柱将坡口边缘熔合1.5-2mm左右,并在坡口边缘稍停,以防止咬边。

4)角焊操作技能

焊接时根据焊脚尺寸选择焊接方式,焊脚尺寸小于8mm时,采用单层焊;焊脚尺寸为8-10mm时采用多层焊;焊脚尺寸大于10mm时采用多层多道焊。

a、单层焊

由于角焊缝焊接热量向三个方向扩散,散热快,不易烧穿,焊接电流比同板厚大10%左右。

焊接角度,当两板等厚时为45°,厚度不等时偏向薄板,下图

图12

对于焊脚尺寸为5-8mm焊缝,可采用斜锯齿形或斜圆圈形运条方法如下图

图13

b、多层焊(和厚板平对焊相似)

c、船形焊(见下图)

图14

船形焊时,熔池处于水平位置,相当于平焊,焊缝质量好,易于操作,焊接时可采用较大直径的焊条和较大电流

5)对接横焊(是焊件处于垂直位置而接口处于水平位置的焊接操作,见下图)

图15

横焊操作时,由于熔化的金属处于重力作用,有下淌倾向,使焊缝上面出现咬边,下面出现焊瘤、未焊透、夹渣等缺陷。

a、I形坡口的横焊操作

装配及定位焊:

当焊件厚度小于5mm时,一般不开坡口但应预留有宽度为板厚1/2左右的间隙,采用双面焊接。

正面焊接:

在定位焊的背面进行焊接。

选用3.2mm的焊条,焊接电流比对接平焊时小10%-15%,焊条工作角度见图,

图16

运条方式:

焊件较薄时采用往复直线形运条,较厚时采用短弧直线形或小斜圆圈形运条方法,圆圈倾斜约45°。

背面焊接:

背面焊接方法和正面焊接基本相同。

b、开坡口的横焊操作

当焊件较厚时,一般可开V形、U形、单V形、但U形坡口,坡口间隙2-3mm,钝边1-3mm。

横焊坡口特点时下面焊件不开坡口或坡口角度小于上面焊件,如图有助于避免熔池金属下淌,利于焊缝成形

图17

对于开坡口的焊件,应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其焊道排列顺序见上图。

焊打底层焊道时,应选用较小直径(3.2mm)的焊条;焊第二焊道时,可选用直径3.2mm或4mm的焊条;对于多层多道焊,可选用3.2mm焊条,直线形或小圆圈形远眺,并根据焊道位置适当调整焊条角度,始终保持短弧和适当的焊接速度,以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

6)对接立焊

立焊操作比平焊操作困难,主要原因时熔池及熔滴在重力作用下易下淌,产生焊瘤及焊缝两边咬边,焊缝成形不如平焊时美观,但立焊时易清渣。

立焊操作时根据焊件与焊工距离的不同,焊工可采取立式或蹲式两种操作姿势,如图

图18

立式操作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由下向上施焊,称为向上立焊;另一种是由上向下施焊,称为向下立焊。

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是由下向上施焊。

a、向上施焊操作要领

焊接时应选用较小直径的焊条(2.5-4mm),较小焊接电流(比平时小10%-15%),这样熔池

体积小,冷却凝固快,可以减少和防止熔化金属下淌;

采用短弧焊接,电弧长度不大于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