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451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25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docx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 心理健康与成才发展

本章要点:

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必备素质

2、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

3、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4、积极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大学生成功发展的必备素质

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不良情绪易于引发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癌症等。

巴甫洛夫说:

一切沉重顽固的焦虑和忧郁足以给各种疾病打开大门。

不良情绪易于导致心理障碍。

过度的或长期的不良情绪会使人的大脑功能严重失调,易于引发生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导致各种神经症或精神病。

例如: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严重者会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

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拥有开创、自信、进取、合作精神,使个体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大学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二)变革社会要求人才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面对社会的迅速变革,每个人都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

迎接挑战,战胜压力,要不断调调个人心理,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大学生要在现代社会中发展,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

每个人都有一座潜能金矿,蕴藏无穷,价值无比。

当一个人拥有自信,情绪积极乐观、意志品质坚强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当一个人处于自卑、愤怒、抑郁、焦虑、紧张等消极状态时,人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从而限制自己潜能的发挥。

健康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对人的智力发展和成就的取得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反,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性格存有明显缺陷的人,在事业上也往往到处碰壁,其智能的发展亦同样会受到阻抑。

第二节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

一、心理健康及其评定标准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拥有一个积极、自信、乐观、平和的心态,能够促进自己身心健康的发展,能够促进个人潜能的开发,能够赢取人生的成功。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世界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二)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1、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2、能与他人合作,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3、能够恰当控制和管理自己情绪,使自己基本上能够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心态

4、独立自主,学会选择,学会做决定,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5、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承受挫折

6、热爱生活和学习,能在生活和学习种获得幸福感

7、在学习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有创新能力

8、人格完善和谐

9、智力正常(IQ>80)

10、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符合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2、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3、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4、具有顽强的意志

5、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6、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概述

(一)、心理问题及其类型

1、心理问题的含义: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

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和绝对的界限,一般认为,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

因此,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即人的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心理问题的类型

通常把心理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

(1)心理困扰:

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

(2)情绪及行为障碍:

主要是指焦虑障碍、性心理障碍和人格异常等轻度心理失调。

(3)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是所有心理障碍中最严重的疾病,这些障碍包括心境障碍中的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妄想性障碍。

3、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

(1)心理异常的标准

a、从社会文化意义上讲,心理异常是对某一文化常模或社会准则的偏离,指行为是对社会准则的破坏,或行为无法预测。

b、从统计意义上讲,心理异常是指与某个确定的常模的偏离。

c、从个人经验上讲,个体的不舒适感。

这个标准依据人们自己感觉的判断,如果他自己倍感压力或者抑郁等不适,那么他就需要治疗。

d.、从生活适应上讲,行为适应不良。

个体是否能够运用他的方式来适应生活,比如能够自如地应付工作,与家人朋友和睦相处等。

(2)心理异常鉴别方法

判断是否有心理问题,特别是判断是否有某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实质上是一个心理评估与诊断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如临床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等,运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根据严格的诊断标准,按照严格的程序去实施的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通常所使用的评估和诊断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

观察其行为是否异常

b、会谈法:

在会谈中了解其思维、情感是否异常

c、测验法:

用科学标准化心理测量量表测查是否偏离常模

(3)正确使用鉴别方法

是否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不能仅根据一些情绪或躯体现象就轻易做出判断,更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

人们在遇到挫折时,出现一些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本来属于正常现象,可有些学生却盲目给自己“诊断”为某种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这对降低紧张情绪和缓解心理痛苦是很不利的,这种消极的暗示作用有时还会使情绪和躯体反应进一步加重,反而给身心调整带来障碍。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事实上,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或精神病的学生极少,多数学生遇到的都是一般性心理困扰。

但是,即使一般性心理困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按照其严重性,可以分为一般困扰、情绪及行为障碍和精神障碍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

1、生活适应问题。

这一问题在刚入大学的新生中较为常见。

新生来到大学后,在自我认知、同学交往、自然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全面的调整适应。

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调整能力普遍较弱,所以,在大学生中,生活适应问题广泛存在。

2、学习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

学习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考试焦虑等。

3、人际关系问题

进入大学后,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甚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后期,性发育成熟是重要特征,恋爱与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总的来说,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对性发育成熟缺乏心理准备,对异性的神密感、恐惧感和渴望交织在一起,由此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还导致心理障碍,如失恋、单相思等。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与行为障碍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与行为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焦虑障碍

(1)特定对象恐惧症:

指对个体对某个或某些物体或场所强烈的、持续的恐惧,尽管知道它实际上并不具有威胁,如对蛇、猫等动物,或对高处、黑暗、空旷的场所、飞机和电梯等特定情景恐惧。

(2)社交焦虑症:

就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的一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

(3)强迫症:

是以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心理障碍。

强迫症往往包括两类症状:

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比如有的病人出门后总是不放心门是否关好;有的病人寄出信之后常担心地址是否写错。

患者明知这些想法毫无意义,但又非想不可,因此焦虑不安,非常痛苦。

强迫行为,其目的旨在缓解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比如强迫性反复洗手,强迫性计数,强迫性礼仪动作等。

(4)广泛性焦虑,广泛焦虑障碍的基本特征为广泛性和持续性焦虑,常伴有头晕、胸闷、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但其紧张不安与恐慌程度与现实处境很不相称。

(5)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指由异乎寻常的痛苦事件引发的精神障碍,也即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或持久的反应。

它能够诱发恐惧、无助或对损伤、死亡威胁反映出的恐怖。

典型表现是有与痛苦记忆或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噩梦,试图避免引发创伤的线索以及生理性唤醒的提高。

2、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也称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

常见的性行为变态有性欲倒错,比如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和施虐癖等。

还有一种性心理障碍叫性别认同障碍,指具有与一个人自身生物性别相反的性别认同或性别感。

3、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指明显偏离正常人格并与他人和社会相悖的一种持久和牢固的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

人格障碍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

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

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边缘型人格、依赖型人格等。

(1)偏执型人格障碍:

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

表现出普通性猜疑,不信任或者怀疑他人忠诚,过分警惕与防卫;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有将周围发生的事件解释为“阴谋”、不符合现实的先占观念;过分自负,认为自己正确,将挫折和失败归咎于他人;容易产生病理性嫉妒;对挫折和拒绝特别敏感,不能谅解别人,长期耿耿于怀,常与人发生争执或沉湎于诉讼,人际关系不良。

(2)强迫型人格障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

希望遵循一种他所熟悉的常规,认为万无一失,无法适应新的变更。

缺乏想象,不会利用时机,做事过分谨慎与刻板,事先反复计划,事后反复检查,不厌其烦。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也是其特点之一。

(3)回避型人格障碍,此类人的特征是长期和全面的脱离社会关系。

他们回避社交,特别是涉及较多人际交往的职业活动,害怕被取笑、嘲弄和羞辱。

自感无能,过分焦虑和担心,怕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

4、心境障碍

包括在情绪与行为障碍中的心境障碍主要指抑郁症,其中自杀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1)抑郁症:

是一种常见疾病,每十位男性中就有一位可能患有抑郁;而女性则每五位中就有一位患有抑郁。

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抑郁症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精力减退,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大部分患者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患者思维缓慢,自我评价降低,精神运动明显抑制,联想困难,言语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

(2)自杀:

在中国,据推算每年约有二十八点七万人自杀死亡、两百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是第五位最重要的死亡原因。

在十五至三十四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总数的百分之十九。

自杀问题是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三)大学生常见的精神障碍

1、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涉及一次或多次严重的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疾病。

这种疾病使人的情绪摇摆于极度高涨(或者易怒,或二者兼有)和悲伤失望之间,在这两种状态之间会存在情绪正常的时间。

双相情感障碍是可以治疗的,并且康复是可能的。

具有双相情感障碍可以保持成功的人际关系,和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2、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功能出现问题,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精神病。

患者的思想、情感、行为与现实脱节,不能分辨幻想与现实,因而丧失或减低自理及在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它是属于重性精神病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工作、社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