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4133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docx

《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docx

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

第五章课堂教学与教学技能

一、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课堂教学的概念

所谓课堂教学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所或环境中,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双主体活动。

(二)课程教学的意义

1、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的基本途径;

2、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中心;

3、学校性质决定了课堂教学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特殊地位。

二、课堂教学的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师观察、处理教学问题,进行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一般原理。

1、科学性与教育形象统一原则

科学性与教育性统一的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真正反映客观事物真理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并结合知识的传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学具有教育学。

基本要求:

(1)坚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2)充分发掘教材内容的思想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科学性和教育性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理解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懂会用。

学用结合。

基本要求:

(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2)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基础进行教学

(3)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

3、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思维活动,主动探求知识。

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

(1)加强学习目的和动机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2)开发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

(3)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4)坚持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导学生直接感知教材内容、丰富感性经验、获得生动表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活动,把生活的直观和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本质,形成科学要领的讲学活动。

基本要求:

(1)明确教学目的,讲求实际效果。

(2)慎加选择,注意典型性。

(3)正确地运用直观教具,增强直观教学的科学性。

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的“序”是指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认识顺序。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课堂中,教师按照教材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基本要求:

(1)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教学

(2)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组织教学活动

(3)技能训练也要循序渐进

6、因材施教是指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促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进步和发展。

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要立足全班,兼顾两头。

(3)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发挥个人特长关系。

7、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并能熟练地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基本要求:

(1)抓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2)重视和组织好复习教学。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的运用

一、课堂教学设计

(1)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称为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以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理念、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与决策。

(2)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由许多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决策制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和教案设计六个要素。

其中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案设计是重点内容。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

整体系统、目标分解、难度适中;

(2)教学目标设计的主要依据:

具体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对象。

其中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主体,即学习者;

(2)行为动词,是用以描述学习者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

(4)表现程度,是指学习对教学目标应达到的最低标准,用以平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要有充分的学情分析、要有科学的教材分析、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

(2)教学过程设计的原则:

趣味性原则、灵活互动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研究性学习原则、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原则。

(三)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的一般环节包括: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程序设计、形成性评价设计、板书设计、教案的再设计。

教案设计的一般样式包括: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程序。

二、课堂教学技能

(一)导入技能

1、导入技能的定义

所谓导入技能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动机、明确学习目标和建立知识间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

2、导入技能的类型:

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识导入、实验导入。

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和故事导入等;

3、导入技能的原则:

导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强;导入要具有关联性;导入要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导入要具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魅力,能引人瞩目,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二)教学语言技能

1、教学语言技能的定义

所谓教学语言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组织练习、不断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所运用的语言技能,也称课堂语言技能。

2、教学语言技能的构成要素:

引入、介入、评核。

3、语言技能的应用原则:

学科性和科学性原则、教育性和针对性原则、简明性和启发性原则。

(三)提问技能

1、提问技能的定义

提问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主要方式。

2、提问技能的类型:

回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等。

3、提问技能的原则:

要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水平问题,是多数学生参与回答;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的内容要集中,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问题,并预想学生的可能回答及处理方法;注意语气,以同学生一起思考的心情提问;当学生思考不充分或抓不住重点时,教师应从侧面给予启发和引导;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

(四)讲授技能

1、讲授技能的定义:

讲授技能又称讲解,它是用语言传授知识、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教学方式。

2、讲授技能的类型:

解释型、描述型、原理中心式和文体中心式。

3、讲授技能应用的原则:

1)目标要明确,准备要充分;

2)增强对学生的针对性;

3)主义讲授的阶段性

4)突出主题,有重点、难点和关键处要讲解中加提示,强调。

(五)变化技能

1、变化技能的定义:

变化技能是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以及各种教学媒体和资料的转化方式。

2、变化技能的类型:

教态的变化、信息传输通道和教学媒体的变化、师生互动作用的变化。

(六)强化技能

1、强化技能的概念: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促进和增强学生反应与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2、强化技能的类型:

语言强化、标志强化、动作强化、活动强化和变换方式强化等。

(七)演示技能

1、演示技能的定义:

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的一种方式。

2、演示技能的类型:

分析法、归纳法、展示法和声像法等。

(八)板书技能

1、板书技能的定义:

就是教师在板面或屏幕上书写和设计文字及其他符号的技巧。

2、板书技能的意义:

提示内容,体现结构和教学程序;激发兴趣,启发思考;强化记忆,减轻负担;便于学生记笔记,在课后进行复习。

3、板书技能的类型:

提纲式、表格式、图示式、综合式、计算式和方程式等。

4、板书技能的应用原则:

1)从教材内容出发,同时要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设计板书;2)设计板书要注意启发性、条理性、简洁性;3)要注意文字、语言的规范性和示范性;4)教师备课要设计板书,写在教案上。

(九)结束技能

1、结束技能的定义:

是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方式。

2、结束技能的意义:

重申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或应注意之点;强调重要事实、概念和理论的关键;检查或自我检测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布置思考题和练习题,对所学知识及时复习、巩固和运用。

3、结束技能的应有的原则:

1)小结要紧扣教学内容的目的、重点和知识结构;2)课结束时,应概括本单元或本节知识的结构;3)结束课有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种。

(十)课堂组织技能

1、课堂组织技能的定义:

是指教师不断地组织学生注意,管理纪律,引导学习,建立和谐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

2、课堂组织技能的步骤:

预备阶段的组织教学、开课之前的组织教学、开课阶段的组织教学、巩固阶段的组织教学。

第三节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一)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定义:

是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也称班级授课制或班级教学。

2、班级授课制的类型:

单一课(单一课一般分为:

讲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培养技能的课、检查知识的课)和综合课(讲授新课、巩固内容、复习检查、作业练习交叉起来进行)

3、班级授课制的结构:

以组织教学为内容的开始部分;以完成主要教学任务为内容的中心部分;以巩固知识为内容的结束部分。

4、评价: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教学作用。

不足之处:

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二)课堂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1、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对个别学生或小组辅以个别指导的教学模式,是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别辅导的常用方法:

个别答题、辅导、补课;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对课外作业的指导与检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辅导员对个别学生定期辅导。

2、小组教学

(1)小组教学的出现是为了克服班级教学制“整齐划一”的特点,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采取的分组教学的组织形式。

(2)小组教学的八种形式:

小组竞赛、小组合学、小组尝试、小组讨论、小组作业、小组评改、小组读背、小组游戏。

3、现场教学

(1)现场教学的概念:

现场教学是教师结合一定的生产现场和社会生活现场条件,同现场有关人员共同组织的教学。

它给学生提供直接知识,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对于理论联系实际有着重要的作用。

(2)现场教学的组织要求:

组织现场教学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要有计划性;要重视理论的指导;要做好现场教学的总结工作。

二、课堂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

(二)我国中小学几种常用的课程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

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运用——检查

2、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

提出要求——自学——讨论交流——启发指导——练习总结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

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4、情景——陶冶教学模式

基本程序:

创设情境——体验情景——总结转化

5、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基本步骤:

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

第四节怎样上好一堂课

一、上好一堂课的意义

(一)上好一堂课的意义

(二)一堂好课的标准

(1)教学理念:

促使人上进

(2)教学目的:

明确、具体,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3)教学活动:

丰富多样;

(4)教学素质:

教学态度、方法、语言、板书、学科专业技能、教学组织、应变能力、教学媒体、教学设计等充满生命活力;

(5)教学效果:

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使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怎样上好一堂课

(1)教学调控

(2)兴趣调控(3)语言调控(4)情绪调控(5)反馈调控

第五节说课、听课与评课

一、说课

(1)说课的概念:

是指教师以教学理论、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向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口头表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

(2)说课的类型:

课前说课、课后说课、评比型说课、主题型说课、师范型说课。

(3)说课的内容:

说教材:

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说教材内容的步骤;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

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具与学具准备,板书设计。

(4)说课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效性原则、创新型原则。

二、听课

(一)听课的涵义和类型

1、听课的涵义

听课是一般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觉及其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

2、听课的类型

(1)检查型听课

(2)评比型听课

具体要求:

一是认真了解和掌握评比的目的、要求和相关规定;二是对课的内容要熟悉;三是做详细的比较性记录;四是客观公正的挺美一节课;五是要对听课人员进行选择。

(3)观摩型听课

具体要求:

一是端正学习的态度,认真地听和看;二是认真仔细地记录有特色、有创新的地方;三是要与自己的课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

(4)调研型听课

具体要求:

一是做好调研的准备工作;二是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三是主动和虚心听取教师的建议和要求;四是写出调研报告。

(二)教师如何听课

1、听课前准备工作

(1)熟悉教材,了解这节课编者的意图,弄清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熟知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明确这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听课时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针对这节课在头脑中设计出课堂教学初步方案,粗线条地勾勒出大体教学框架,为评课提供一个参照体系;

(4)听课前要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节课的内容,有什么困惑与问题。

2、课堂听课

(1)要关注教学环节设计,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教师是否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

(2)要关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3)要关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4)要关注辅助手段的应用与板书设计

(5)要关注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

(6)听课时要全身心地投入,积极思维,认真分析。

3、听课后工作

(1)做好听课记录

(2)做好课后分析

三、评课的内容:

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语言、课堂板书、教态、学科专业技能、应变能力、教学媒体、教学设计。

第六节学生教学

一、学生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一)学生教学的意义

学生教学是师范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基础教学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由学生向老师过渡,进行教学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

同时,学生教学还对进一步加强学生思维教育和师德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教育工作的能力,了解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规律,成为合格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教学的任务

1、课堂教学实习

2、班主任工作见习

3、社会调查

二、学生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学生教学的目的

(1)通过教育教学实习,使学生受到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师德教育,熟悉教育教学现状,激发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

(2)通过教育教学实习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检验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开展教育调查,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探索教育规律,初步了解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积累与总结经验,奠定感性认识基础;

(4)通过教育教学实习,还可以检验所学专业的办学思想和培养规格,以便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教学的要求

(1)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开展学生教学是沟通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是一门必须修的课程;

(2)师范生在本科四年学习期间,学生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可以安排一个整学期,也可以分阶段进行。

(3)师范生的学生教学应以基层学校为主要场所,以亲生参加一线教育教学实践为主要活动;

(4)学生到基层学校后,应融入所在学校中,接受和服从该学校的领导与管理。

三、学生教学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

(二)操作阶段

(三)总结阶段

四、学生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