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第410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3493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第410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案例第410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案例第410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案例第410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案例第410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第410讲.docx

《案例第410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第410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第410讲.docx

案例第410讲

案例6某水利工程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案例7某聚苯树脂厂重大危险源辨识

案例6 某水利工程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某大型水利工程项目跨多个省、市,建设周期超过10年,建筑形式主要包括渡槽、暗渠、隧洞、涵洞等,工程包括河渠交叉建筑物多座,主体工程建设需完成大量土石方开挖和钢筋混凝土构筑。

目前正在施工的工程任务主要包括黄河水下穿越工程、三座桥梁、一条500m长的石质山体隧道和一段长15km、宽100m、深50m的明渠开挖工程。

1.请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分析该施工阶段存在哪些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及部位。

参考答案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各种施工机械由于运动,防护失效导致的各种伤害。

   

(2)设备漏电,接地、接零失效等造成的电危害。

   (3)振动危害.机械震动,振动棒振动等。

   (4)噪声,施工机械,振动棒等。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有毒、有害气体伤害。

   

(2)隧道施工,明渠施工:

易燃易爆性物质伤害。

2.简述隧道施工过程中主要的伤亡事故类别及职业病类别。

参考答案

主要事故类别:

   

(1)冒顶片帮。

   

(2)机械伤害。

   (3)放炮。

   (4)触电。

   (5)瓦斯爆炸。

   (6)车辆伤害。

   (7)高处坠落。

   主要职业病:

   

(1)矽肺。

   

(2)手臂振动病。

(3)噪声聋。

案例7 某聚苯树脂厂重大危险源辨识

某聚苯树脂的厂区布置如图所示。

厂区占地面积64292m2,建筑面积35514m2,周边纵向距离为400m,横向距离180m。

厂区主要建筑为12层综合楼、3层主生产车间和2座辅助车间,另有机修、仓库等设施。

生产装置区建有3条聚苯乙烯生产线(1#、2#、3#生产线),并有日用罐区(乙苯储罐1个,80ml;苯乙烯储罐2个,均为5815m3)。

原料罐区基本情况如下表。

试根据《重大危险源分辨识》(GB18218-2000)别对该公司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参考答案

考虑到其整个生产区域划分,主要危险物品存在部位是生产装置区(包括1#、2#、3#生产线及日用罐区)和原料罐区。

因此针对这两个单元进行辨识。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物品主要是乙苯、苯乙烯。

乙苯,闪点15℃:

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2t,储存区临界量为20t;苯乙烯的闪点为344℃,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10t,储存区临界量为100t。

1.生产装置区

日用罐区乙苯一个储罐的容积约为80m3,共1个。

乙苯的相对密度为(水=1)O.87。

按充装系数0.85计算,0.87×80×O.85=59t。

另外,如果还考虑各聚合釜、管道中的乙苯、苯乙烯的量,则在主生产装置区的危险物品远远超过其临界量,因此其生产装置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2.原料储罐区

原料储罐区中苯乙烯一个储罐的容积为6750m。

,共2个。

苯乙烯的相对密度(水=1)为O.91。

按充装系数O.85计,0.91×6750×0.85=522lt。

因此,原料储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一、案例分析题:

1、×月×日18时15分,某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310号油罐燃烧,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9万元。

事故当日13时许,某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某在当班期间,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14.21米,接近警戒高度14.30米,黄马上向该厂总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310号油罐汽油调合量。

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某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304号油罐。

13时30分许,黄在给31O号油罐作汽油调合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310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

15时许,黄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合,由于错开了311号B400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入310号油罐。

15时40分,仪表工陈某某从计算机显示屏上发现310号油罐油面不断上升,随后计算机开始“高位报警”,陈当即让黄到罐区去核实一下310号罐的油面高度,黄却误认为是计算机不准确,没去核实也未采取其他措施。

16时,在交班时违反规定,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

17时50分,310号油罐的汽油开始外冒,部分汽油挥发,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18时15分,江苏省洪泽县第二建筑公司工人吕某某驾驶手扶拖拉机路过罐区11号路时,排气管排出的火星遇空气中的爆炸混合气体发生起火爆炸,吕某某被当场烧死,当班工人被严重烧伤抢救无效死亡。

310号油罐当即燃烧,17小时后被扑灭。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

黄某某对工作不负责任,误开阀门,造成311号油罐汽油窜至310号油罐,当计算机报警后,黄掉以轻心,没有进行现场核实,致使310号罐油满外溢,并且违反现场交接班制度、双点巡回检查制度,以致没能及时发现和制止错误的流程。

黄某某对这一特大火灾爆炸事故负有直接的责任。

其行为触犯《刑法》第114条的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4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到题干括号内。

共8分。

1.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是()。

A.没有直接责任者

B.黄某某

C.陈某某

D.吕某某

E.接班工人

2.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黄某某对工作不负责任,误开阀门,致使310号罐油满外溢

B.罐区附近机动车排气管未加火星熄灭器

C.仪表工陈某某未亲自核实310号罐的油面高度

D.接班人员没有在油罐现场进行交接班,也未核实油罐流程

E.总调度油面高度数据显示不正确

3.这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是39万元,若财产损失价值30.9万元,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是5.6万元,那么善后处理费用是()万元。

A.2.2

B.2.5

C.8.1

D.33.4

E.75.5

4.如果310油罐储存的是汽油,该油罐的油面高度是14m,油罐是直径10m的圆柱体,则该油罐储存的汽油重量是()吨,()重大危险源。

(油罐的充装系数是85%,汽油的密度750kg/m3,汽油临界量贮存区为:

20吨)

A.8.3不构成

B.11.0不构成

C.82.5已构成

D.701.0已构成

E.1099.6已构成

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DE

你的答案:

 标准答案:

B,A,B,D

5

案例8某鞋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案例9某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案例8  某鞋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甲鞋厂是以手工作坊为主的生产皮鞋的小厂,生产方式是外购橡胶模压鞋底、鞋用皮革、衬里用布、缝线、高强度防水胶等,手工下样,并用高强度防水胶将内衬、内垫分别与鞋底、鞋面黏合,用缝制机器将鞋底与鞋面绱好后,再在接缝处涂高强度防水胶以加强缝合牢度并防水。

高强度防水胶里含有较高浓度的苯。

工厂是一幢独立的平房,有一扇通往室外的大门。

进门东边是通往仓库的大门,仓库里堆放着各种原、辅材料和成品,除装卸货外,仓库的门通常紧锁。

进门西边是制作车间,主要作业均在此车间内,下样、缝制、黏合分三条工艺线,一字排开。

车间的一角隔出一小间工人休息室。

制作车间南、北有窗户,工人往往根据气温、风、雨等气象因素开窗或紧闭门窗。

单项选择题

从案例介绍可知,甲鞋厂使用的高强度防水胶具有(B)职业病危害因素。

A.粉尘类B.化学物质类C.生物类D.放射类

多项选择题

有毒物质苯可能在该厂的(C、D)工艺过程中散发出来。

A.下样B.缝制C.鞋底与内衬黏合D.接缝加强、防水处理

案例9 某厂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

某煤制气厂使用无烟煤生产煤气,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请识别该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91)

参考答案

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

(1)生产性粉尘:

煤尘、干灰。

(2)有毒物质: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燃烧完全为二氧化硫;燃烧不完全为硫化氢)。

(3)物理有害因素:

噪声、高温、热辐射。

2《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该项目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还是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

为什么?

(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03)

【参考答案】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列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其余为一般职业病危害项目:

(1)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危害因素的。

(2)可能产生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中危害程度为“高度和极度危害”的化学物质(作为分级根据的6项指标:

急性毒性、致癌性、最高容许浓度、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

(3)可能产生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的。

(4)可能产生石棉纤维的。

(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危害范围的。

本项目含GB5044—1985中列为高毒的一氧化碳、硫化物,所以该项目为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

3.请计算该巡检工人该日8h接触一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97)

参考答案

该巡检工人该日8h接触一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

【相关知识】:

1.纯苯(危品编号:

32050)

纯苯学名苯,分子式C6H6,相对分子质量78.11,相对密度0.879(20℃/4℃),熔点5.5℃,沸点80.1℃。

纯苯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易挥发,有芳香气味,极易燃烧,闪点-11℃,属于中闪点易燃液体。

燃烧时产生光亮而带烟的火焰。

苯蒸气与空气混合能生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4%~8.0%。

有麻醉性及毒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许多有机溶剂。

中毒浓度为25X10-6(25ppm)。

长期吸人会引起苯中毒,这一特点应该引起工作人员注意。

纯苯通常用铁桶包装,每桶净含量160kg。

桶外应当有明显的易燃品主标志和“有毒品”标志。

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作合成树脂和塑料、合成纤维、洗涤剂染料、农药、橡胶、炸药等的原料,也广泛用作溶剂。

在炼油工业中用作提高辛烷值的汽油掺加剂。

 本品着火时可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剂及砂土扑救。

 

一、简答题:

1、×月×日晚20点50分,A大酒店电梯在维修过程中,水工傅某被突然启动上升的电梯轿厢与井壁挤压,当场死亡。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某市军队离退休安置办于1996年10月为所属A大酒店从B电梯厂购回两台电梯,并由该厂负责组织安装。

1997年4月经C省建委电梯检测部门验收后,颁发了《电梯准用证》,交酒店使用。

1998年3月,市劳动局及其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进行监察和检测时,查出电梯存在多处严重隐患,并发出《电梯整改通知》。

市军休办根据劳动部门的整改意见,当即邀请原电梯厂派员维修(合同保修期为一年)。

后该厂技术员李某5月5日来到某大酒店,并要求酒店派员协助维修。

5月28日晚在加班维修时,该电梯厂技术员李某和酒店电梯工郭某某在A台电梯调试,酒店水工傅某(死者,临时工)从电梯工郭某处拿走B台电梯钥匙,打开五楼电梯门,进入轿厢顶部协助焊接维修。

20点50分,电梯突然启动上升,傅某被挤死在电梯井道内。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

1.水工傅某在无电梯维修操作证和不懂电梯性能的情况下,违章进入轿厢顶部,且未将电源开关旋至检修位置,厅门关闭后因上层呼梯导致电梯启动,被突然上升的轿厢与井壁挤压,是造成这次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鉴于傅某某已因工死亡,不予追究。

2.B电梯厂制造的这台电梯轿厢顶部未设护栏,给电梯的保养维修留下了不安全隐患,且在此次维修过程中指导不力,是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应负一定的责任。

3.电梯工郭某将电梯门锁钥匙给无证人员拿走,让其进入轿厢顶部维修而未采取任何措施,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应负一定责任。

4.A大酒店经营承包者缺乏安全意识,指派无电梯维修证的人员上岗维修,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对事故负有一定责任。

5.C省建委电梯检测部门对该台电梯轿厢顶部无护栏等多处严重缺陷未查出,就颁发了《电梯准用证》,致使存在不安全隐患的电梯投入运行,应负一定责任。

6.市军队离退休安置办在电梯安装和维修过程中未严格按国家有关电梯管理的规定办理,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力,应负领导责任。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共20分。

1.这起事故的事故类型是什么?

2.在这起事故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3.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什么?

你的答案:

标准答案:

1.这起事故的事故类型是起重伤害。

2.这起事故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是B电梯厂制造的这台电梯轿厢顶部未设护栏,电梯存在多处其他隐患。

这起事故存在的不安全行为一是没有电梯维修操作证的水工傅某违章进入轿厢顶部,且未将电源开关旋至检修位置;二是电梯工郭某将电梯门锁钥匙给无证人员拿走,让其进入轿厢顶部维修而未采取任何措施。

3.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①A大酒店经营承包者缺乏安全意识,指派无电梯维修证的人员上岗维修。

②C省建委电梯检测部门对该台电梯轿厢顶部无护栏等多处严重缺陷未查出,就颁发了《电梯准用证》,致使存在不安全隐患的电梯投入运行。

③市军队离退休安置办在电梯安装和维修过程中未严格按国家有关电梯管理的规定办理,安全意识淡薄。

案例10某杀虫剂厂有毒作业分析

案例10  某杀虫剂厂有毒作业分析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属于神经类毒物,职业中毒多为经皮吸收和经呼吸道吸收引起,尤其是暴露部位的皮肤吸收最为突出。

临床表现一般为皮肤黏膜刺激症状和一些全身症状。

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生产、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对接触者造成职业危害。

某杀虫剂厂同时生产敌杀死与速灭杀丁,均属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包装车间的检测浓度与卫生标准限值如下:

请依据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评价该工作场所的拟除虫菊醇类有毒物质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98)

参考答案

敌杀死与速灭杀丁具有相同的毒作用,作用的靶器官也相同,应按下式计算它们相加后的结果评价工作场所拟除虫菊醣类有毒物质是否超标:

Cl÷L1+C2÷L2=0.018÷0.03+0031÷0.05=1.2

因计算结果大于1,该工作场所拟除虫菊酯类有毒物质超标。

2.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申报管理办法》,该厂在职业危害项目申报时,应申报哪些内容?

(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04)

参考答案

该厂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主要内容有: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浓度或强度;

(3)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

(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

3.针对拟除虫菊醇类农药侵入人体的途径和毒理,该农药包装工种的职业禁忌证有哪些?

参考答案

因为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神经类毒药,生产、使用中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为经皮吸收,所以主要职业禁忌证有:

(1)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

(2)暴露部位的慢性皮肤病或有严重过敏性皮肤病史..

4.按照《职业病报告办法》,该杀虫剂厂在职业病报告方面应做哪些工作?

报告职业病应使用何种报告卡?

(见《安全生产管理知识》P106)

参考答案

该厂在职业病报告方面应做到:

(1)必须在年底以前向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当年度生产环境有害物质浓度测定和工人健康体检情况。

(2)发现职业病病人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确诊为职业病的,用人单位还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

该厂报告职业病应使用《职业病报告卡》。

案例11  某施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某公司是国家一级技术资质的送变电施工企业,在岗人员1562人。

其中,各级专业技术人员212人,受国家电力公司培训、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发证的安全管理人员(含经理、副经理、总工、副总工、项目经理等)68人,专职安监人员43人。

公司设职能处室12个,项目部10个。

职能处室包括办公窜、安全监察处、施工管理处、设备管理处、经营处、人事处、供应处、企业管理处、财务处、公安处、工会及生活服务中心。

项目部分没省内各地,部分分项工程由具备资质单位分包。

公司施工生产的特点是:

野外施工,环境复杂多变,劳动环境差,危险性大,特种作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

施工工程中的风险主要有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爆破和触电伤害。

公司于2003年5月开始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以上是某施工企业的概况,请根据所描述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1.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管理者代表的主要职责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负责体系的建立、实施与保持;

(2)主持制定、审核公司目标、指标;

(3)负责审批公司的管理方案;

(4)负责主持内审,参加管理评审,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5)审核管理手册、批准程序文件及体系其他文件;

(6)负责组织事故、事件调查与处理;

(7)负责组织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定及实施中的组织、协调。

2.你认为该公司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范围应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常规和施工方案需特批的作业活动;

(2)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活动;

(3)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

(4)现场施工器具、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

(5)饮食健康与生活卫生;

(6)公司相关处室的办公场所。

3.针对运行控制,你认为该公司至少需要制定哪些方面的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程序?

参考答案

(1)《安全技术措施管理程序》;

(2)《分包工程安全管理程序》;

(3)《特殊作业管理程序》;

(4)《施工机具安全管理程序》;

(5)《施工现场交通安全管理程序》;

(6)《爆破物品管理程序》;

(7)《消防安全管理程序》;

(8、《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

(9)《职工食堂卫生管理程序》。

 

一、简答题:

1、甲某,1978年3月18日出生,1994年10月18日被某县煤矿招收为集体合同制工人,未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未成年工手续。

从1994年11月18日起,担任坑道凿岩机手。

1995年3月19日,甲某所在煤矿坑道因支撑枕木断裂造成塌方,甲某差点当场被埋在坑道里。

甲因害怕事故而在第二天由其亲属陪同到矿长办公室,要求矿长赵某出面,调整江某的工作,最好到些不太危险岗位工作,因为孩子才17岁,年纪太小。

被赵某当场拒绝。

问题:

1)该煤矿有那些违法之处?

2)如果甲某已满18岁,继续在煤矿工作,他有那些权利和义务?

你的答案:

标准答案:

1)该煤矿的违法之处有:

(1)我国《劳动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及其他禁忌劳动。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规定未成年工禁忌从事劳动有使用凿岩机、捣固机等作业。

(2)该矿招收未成年人,且未到劳动行政部门办理未成年工手续,(3)工人有调换工作岗位的权利,矿方应予调换合适岗位。

2)甲某的权利是:

(1)知情权。

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2)批评、检举、控告权,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3)紧急避险权。

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工作撤离作业场所。

(4)获得赔偿权。

因安全事故受到伤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甲某的义务是:

(1)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3)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立即报告。

案例12、案例13

案例12某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某公司是集矿山开采和氧化铝、电解铝生产于一体的特大型铝冶炼联合企业。

公可设有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信息部、供应部、销售部、技术开发部、计划经营部、生产运行部、安全环保部、装备能源部、项目管理部、企业文化部13个职能部室和矿山部、氧化铝厂、电解铝厂、碳素厂、热电厂、煤气厂、动力厂、检修厂、运输部、物资配送部、中心试验室、赤泥坝管理站12个生产单位。

全公司现有员工5654人,其中有高级技术职称的77人、中级技术职称的529人。

该公司准备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于2003年2月进行初始评审。

初始评审中发现管理上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上,“谁主管谁负责”还要进一步落实;

2.少数管理部室对本部门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上所负的职责不甚明了,总认为安全管理与自己关系不大;

3.公司、厂矿两级安全管理部门过多地承担了安全管理的责任,不利于企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4.对相关方(尤其是对外来单位或人员)的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

5.部分安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安全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安全奖励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6.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还要进一步规范,明确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分清采购、质量监督、费用控制等环节的关系,部分员工反映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数量不够、质量不过关、发放不及时。

1.请拟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进的主要步骤。

参考答案

(1)标准宣传贯彻与培训;

(2)初始评审;

(3)体系策划和设计;

(4)文件编写;

(5)体系试运行;

(6)内审;

(7)管理评审、

2.针对初始评审中发现的问题1至问题3,在安全责任制方面需要如何规范和完善?

参考答案:

(1)安全责任制需要明确细化,职责权限界定清晰;

(2)建立配套的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及激励制度,责权利基本匹配.促进责任到位。

3.针对初始评审中发现的第6个问题,公司准备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该程序应包括哪些主要管理内容?

参考答案

(1)劳动防护用品配发标准的制定;

(2)劳动防护用品采购;

(3)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

(4)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使用;

(5)劳动防护用品的检验监督:

(6)劳动防护用品的报废。

案例13某化工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

某化工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于2004年9月1日颁布运行,并于2005年6月通过认证审核并取得认证证书,2005年12月通过第一次监督审核。

单项选择题

1.认证审核又称为(C)。

A.第一方审核

B.第二方审核

C.第三方审核

D.以上都对

2.—般情况下,该单位第二次监督审核应安排在(B)。

A.2006年6月

B2006年12月

C2007年6月

D2007年12月

3.该单位应在(C)进行复评认证。

A2006年

B2007年

C2008年

D2009年

多项选择题

1.该化工厂在取得认证证书之后,出现(A、B)时需要临时追加监督审核。

A.出现重大生产事故

B.生产经营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C.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变动

D.《安全教育培训管理规定》做了局部修订

2.每年评审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A、B、C、D、E)因素,以确保方针实施与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A.所适用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B.企业自身整体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C.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具备资质活动及其所带来风险的特点

D.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E.员工及其代表和其他外部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

3.体系运行中,员工有权参与的活动有(A、B、C、D)。

A.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及评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决策

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与实施程序的制定与评审

C.事故、事件的调查及现场职业健康安全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