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3475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docx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三区域发展差异湘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

据表判断,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  )

矿产和能源资源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C.①③②D.②③①

依据各省、市、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我国划分为三个经济地带,三个地带经济发展地带性差异的形成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据此回答2~4题。

2.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新建的重庆直辖市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D.中西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3.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4.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据此完成5~6题。

5.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6.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

mm)统计资料,完成7~8题。

7.形成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B.距海远近

C.气温D.地表植被

8.关于a河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流域面积扩大,河水水量显著减少

B.农业用水较少

C.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D.下游纬度高,有凌汛现象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被称之为我国的“中三角”。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与“长三角”地区比较,“中三角”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

A.工业基础好B.交通便捷

C.资源丰富D.科技发达

10.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众多,商品农业发达

B.三城市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争力越来越强

C.城市化水平已高达60%

D.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xx宜居状况做了评估。

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

读图完成11~12题。

11.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的省级行政区(  )

A.均位于南方地区B.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C.均以重型产业为主D.均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12.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有(  )

①自然条件 ②旅游资源 ③城市建筑 ④生态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二、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

材料二 xx年中国“新三大地带”的基本情况。

地带

面积

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地

区生产

总值

(元/人)

数值

(万km2)

比重

(%)

数值

(万)

比重

(%)

数值

(万元)

比重

(%)

各省区合计

960

100.0

126050.0

100.0

135539.1

100.0

10753

东北及东部沿海

170.43

17.8

54113.4

42.9

86236.0

63.6

15936

中部及近西部

312.69

32.6

66915.9

53.1

44700.4

33.0

6680

远西部

478.26

49.8

5020.7

4.0

4602.7

3.4

9168

资料来源:

xx年国家统计年鉴。

(1)请写出中部及近西部地带中,位于沿海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________;“新三大地带”中,跨经度最多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________。

(4分)

(2)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18分)

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

远西部地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植被类型

农业生产方式

(3)关于“新三大地带”今后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双选,2分)(  )

A.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B.中部及近西部地带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建设商品性农业基地

C.远西部地带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开发资源

D.三大地带应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独立而完整的工业体系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到xx,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xx,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依据《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

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材料二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面积20.6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

(1)成渝经济区中的两个发展核心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分)

(2)依据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判断下列发展措施正确的是(多选,2分)(  )

A.扩大重庆、成都的城市建设规模,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B.加强重庆港区建设,打造内陆便捷的水运枢纽

C.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探索城市协同发展的新路子

D.大力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营造安全的生态屏障

(3)xx是我国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年,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建设所起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10分)

 

课时达标训练(三)

1.选D 由表可知①矿产和能源优势突出,但经济基础最差、发展水平最低、对外开放程度最低,因此为西部经济地带;②经济基础最雄厚,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外向型最明显,因此为东部经济地带;③各方面都居中,为中部经济地带。

2.D 3.D 4.A 第2题,重庆市属于西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中只有新、藏、滇三省区属于沿边省区。

第3题,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脆弱,故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上述问题。

第4题,东部地带地价高、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不适宜将劳动密集型及大运输量的企业、农牧业转移到该区。

5.B 6.C 我国秦淮以北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典型植被是落叶阔叶林。

秦淮以南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

形成南北方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差异。

7.B 8.B 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同一个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

区域的差异既体现在自然方面,也体现在社会经济方面。

自然因素要从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考虑。

第7题,就是从气候要素中的降水量的差异来体现的。

第8题,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综合分析。

a河段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干旱,沿河地区城镇人口较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9.C 10.B 第9题,长江三角洲缺乏资源和能源,而湖北有三峡水电资源、大冶铁矿资源,湖南和江西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所以资源丰富是“中三角”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第10题,三城市距离较近,经济联系紧密,竞争力逐渐加强;该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但不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该地区人口众多,农业主要是水稻种植业,商品农业不是很发达,城市化水平不高。

11.B 12.C 第11题,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江苏、浙江和广东,它们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中西部经济地带以传统型工业为主。

第12题,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

13.解析:

(1)题,读图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部及近西部地带中唯一沿海的省级行政区,简称为桂。

内蒙古跨经度最多。

(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均处于东部季风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受气候的影响,以森林植被为主,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

远西部地带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各一部分。

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于发展畜牧业。

第(3)题,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应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中部及近西部地带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建设商品性农业基地,远西部地带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开发资源,三大地带要相互合作,发挥地区优势,实现产业互补。

答案:

(1)桂 内蒙古

(2)

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

远西部地带

主要地形类型

平原、丘陵

高原、盆地、山地

主要植被类型

森林

草原、荒漠

农业生产方式

种植业

畜牧业

(3)BC

14.解析:

(1)题,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核心。

(2)题,成渝经济区的规划建设,应统筹城乡发展,两个特大城市的城市规模应有所控制,其余依据战略定位分析判断即可。

第(3)题,可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

答案:

(1)重庆市 成都市

(2)BCD

(3)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对广大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巨大;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具有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它的快速发展,对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课时达标训练二区域发展阶段湘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这是不可推卸的道义责任,也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

据此完成1~3题。

1.材料中将世界各国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指标包括(  )

①国内生产总值 ②人均国民收入 ③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④资源蕴藏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需要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国家(  )

A.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

B.谋求地方经济在短时期内高速增长

C.区域经济增长明显不平衡

D.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3.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的国家(  )

A.社会经济通常是相对封闭的

B.工业以资源型工业为主体

C.高科技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D.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增加

若下图表示区域先后发展的三个阶段。

读图完成4~5题。

      甲     乙     丙

4.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丙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乙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丙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甲

5.下列特点属于乙阶段的是(  )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

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

6.下图表示xx四个国家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图中四地趋于平衡发展阶段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7.下列关于区域开发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粗放型的区域发展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规模小

B.粗放型的区域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

C.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资源和环境的代价小

D.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慢

读某区域的发展过程图,回答8~9题。

8.关于该区域由阶段1-阶段2-阶段3交通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

B.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

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

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

9.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

A.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

B.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

C.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下降

我国某地区xx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平均预期寿命81岁。

右图表示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

A.传统农业阶段B.工业化起步阶段

C.工业化阶段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11.下列有关该地区21世纪以来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出现负增长

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最快

C.第三产业占主导

D.以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12.当区域经济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之后,______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

A.先进的科技

B.发达的交通

C.丰富的资源

D.充足的劳动力

二、综合题(共40分)

13.北海、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读北海、钦州、防城港xx~xx年三次产业产值表,回答问题。

(24分)

年份

北海

钦州

防城港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xx

19.78

12.37

13.22

32.75

9.50

21.20

11.96

9.91

15.45

xx

16.42

20.00

37.33

33.94

12.00

23.30

11.87

11.91

10.04

xx

18.07

21.81

42.37

35.38

13.88

25.90

11.77

14.30

19.12

xx

17.54

25.96

40.81

34.28

13.30

28.80

11.13

16.70

20.89

xx

19.93

33.90

47.05

33.09

18.87

33.80

11.80

23.24

23.19

(1)钦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阶段。

在该阶段,工业的发展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

(6分)

(2)xx年,北海市的区域开发方式最可能是______,在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领域是什么?

(8分)

 

(3)若三城市都按目前的发展趋势,最先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的是________。

(4分)

(4)xx年,防城港整个区域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为了全面衡量其区域发展水平,应采用的综合性指标是______________。

(4分)

(5)目前,北海市的发展的主导力量是________。

(2分)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人民网·天津视窗2013年1月21日报道 记者从今天(21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去年(xx年)天津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全面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天津市经济呈现出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材料二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作为其核心区域的天津滨海新区迅猛发展。

其功能定位是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

(1)目前,天津的三次产业格局为(2分)(  )

A.一、二、三B.一、三、二

C.二、一、三D.二、三、一

(2)天津滨海新区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工业化阶段,它号称天津经济的“发动机”说明(2分)(  )

A.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强

B.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高

C.是天津市的政治文化中心

D.是天津市的人口、产业聚集中心

(3)分析材料二,从其功能定位方面,简述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原因。

(12分)

 

课时达标训练

(二)

1.D 2.C 3.C 第1题,划分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第2题,这些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阶段,区域经济表现出不平衡增长的态势;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采矿业占较大比重。

第3题,目前,这些国家属于发达国家,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区域内部发展差异逐渐缩小;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的社会经济才是相对封闭的;“工业以资源型工业为主体”属于工业化阶段的特征。

4.C 5.C 第4题,依据题意,甲、乙、丙分别代表区域发展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第5题,乙处于工业化阶段,该阶段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区域内部差异加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交通运输显著发展,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6.选A 从产业结构特征看,国家①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由此可判断其应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7.选C 粗放型的区域开发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规模大,因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大,区域经济不可持续发展,而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正相反。

8.D 9.C 本题以某区域三个阶段的平面发展图展示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和交通条件的变化。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都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

第9题,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该区域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

10.C 11.C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高,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属于工业化阶段。

第1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21世纪以来,第三产业产值占到总产值的一半以上。

12.选A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13.解析:

(1)题,钦州三次产业产值呈现“一、三、二”的格局,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处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2)题,xx年,北海的三大产业产值呈现“三、二、一”的格局,说明其属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开发阶段。

第(3)题,三城市中,北海的工业化、城市化推进速度最快,发展水平最高,最有可能先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第(4)题,xx年,防城港的第二产业产值大幅度增加,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缓慢,说明其处于工业化阶段;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是人文发展指数。

第(5)题,根据目前北海市的产值结构可知,北海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是科技。

答案:

(1)传统农业为主体 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2)高水平的区域开发方式 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展。

 (3)北海

(4)不平衡的加速发展 人文发展指数

(5)科技

14.解析:

(1)题,从材料1中查找信息。

(2)题,天津滨海新区的主导产业是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其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强。

第(3)题,从其功能定位上看,天津滨海新区的辐射范围广,开放程度高,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

答案:

(1)D

(2)A

(3)辐射范围大,腹地广阔;对外开放程度高;技术水平高;交通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