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docx
《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九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度
灿烂的中华文化
1、2、3、4
易、中、易、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6、13
中
走进文化生活
7、8
易、中
发展先进文化
9、10、14
中、易、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1、12
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鲁迅中学适应性考试)“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瞬间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其根源在于它唤醒了深藏在华夏儿女心中而在键盘时代淡忘了的汉字情结。
这是因为,该节目可以( )
①回归传统,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②弘扬中华文化,抵制外来文化 ③培养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 ④彰显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
解析:
D 本题考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唤醒了深藏在华夏儿女心中……的汉字情结”说明③④正确。
①中的“回归传统”说法错误,②中的“抵制外来文化”观点不正确。
2.(2014北京西城模拟)北京四合院庭院方正,是为冬季多纳阳光;冀南和晋、陕、豫等地,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成南北窄长,利用西厢减少东厢的西晒;西北甘、青一带,风沙很大,院墙加高,称为“庄窠”;东北土地辽阔而气候寒冷,为更多接纳阳光,院子常十分宽大,宅墙内空地甚多。
这些特点体现了(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我国各地文化的差异性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积累而成 ④文化遗产对研究文明演进的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A 中国不同地区家庭院落的结构不同,说明在我国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地文化具有差异性,①②正确切题,故选A。
③④与题意不符。
3.(2014唐山调研)绍兴是越剧的娘家。
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越剧的源头。
越剧吸收了京剧、昆曲、楚剧、高腔、黄梅戏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逐渐完善丰富,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欢,从娘家走向全国,成为中国第二大剧种。
越剧的成长体现了( )
A.文化发展方向呈多元化的特点
B.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大众文化
C.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解析:
D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我国在文化发展方向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故A错误;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故B说法错误;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越剧在成长中“吸收了京剧、昆曲、楚剧、高腔、黄梅戏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这体现了越剧文化的包容性,故D符合题意。
4.(2014苏锡常镇调研)在历史上,中华不同民族的文化,如匈奴、鲜卑、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同样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之中。
这表明,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解析:
D 中华文化由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融合而成,并且吸收了世界不同地区的文化成果,这说明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不符,故选D。
5.(2014绵阳二诊)“中国梦”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主题,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它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这表明( )
①文化对一个国家和民族起促进作用 ②民族精神是推动我国走向繁荣的动力 ③实现中国梦就是为了建设文化强国 ④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D 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文化对国家和民族起促进作用,①观点片面。
③说法片面。
②④正确切题,故选D。
6.(2014北京西城期末)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这些体现了( )
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中华文化是实现强国梦想的指导思想 ③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进取 ④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国人民救亡国存的艰苦斗争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D 题干中自强、刚健、“愚公移山”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③符合题意;“变法”、“革命”、推翻“三座大山”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兴旺发达,④符合题意,故选D。
①在题干中没有体现,②说法错误,排除。
7.(2014福州检测)2014年元旦、春节期间,为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福州市举办了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
假如我们对此事进行报道,最合适的标题是( )
A.传播区域特色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稳定性
C.发展健康有益文化,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D.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保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解析:
C 本题考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材料中的活动属于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对于此事应从这个角度进行报道,C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涉及文化的区域性,故A排除。
虽然春节属于传统文化,但组织这些活动并不是为了保持其稳定性,故B排除。
“保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夸大了这一活动的意义,故D排除。
8.(2014安徽六校联考)网络小说是以网络为平台发布的小说,更新速度快、风格自由,受到不少人追捧。
但由于网络小说写作门槛低,一些写手为了保证阅读量,往往连夜赶稿,这也导致部分网络小说情节和语言经不起推敲,甚至用暴力、色情为噱头吸引读者。
这表明( )
①网络小说是一种快餐文化,不宜发展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③只要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应倡导和引导 ④发展网络小说是文化建设的要求
A.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解析:
A 网络小说有优劣之分,不能一概否定,故①说法错误。
④说法不当,正确的说法是发展高质量的、高品质的网络小说是文化建设的要求。
②③切题,答案选A。
9.(2014杭州最后冲刺)为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许多地方的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向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这一举动旨在( )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
B.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C.扶持公益文化旅游,转变文化消费方式
D.展示民族文化多样性,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解析:
B 材料中的“举动”是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向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
这些设施属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的做法是为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B符合要求。
“免费开放”的特点说明不是文化产业,A不选;材料的重点是满足人民文化需要,而不在于发展公益文化旅游,C不选;材料不涉及外来文化的问题,D为无关项。
10.(2014郑州第二次质量预测)“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国的家庭教育历来注重门楣家风,留下了“岳母刺字”“孔融让梨”等无数家风故事。
今天,我们仍要重视家风建设,是因为( )
①良好家风对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良好家风的具体内涵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消逝 ③良好家风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④良好家风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
C 良好家风的具体内涵可能会因时代变迁而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故排除②。
良好家风属于思想道德建设,不属于科学文化建设,它提供的是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故③说法错误。
①④正确切题,答案选C。
11.(2014浙江六校二次联考)2013年9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犬儒主义与投机主义比道德损坏更可怕》,批《甄嬛传》:
以恶抗恶腐蚀社会道德。
提出影视创作要学习韩剧《大长今》的宣传主题:
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
这启示我们( )
A.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
B.文学作品要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反映作者的审美取向
C.文学创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
D.文学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而进行的特殊生产活动
解析:
C 材料中的“提出影视创作要学习韩剧《大长今》的宣传主题:
只有坚持正义才能最终战胜邪恶”启示我们,文学创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故C正确;A错在了“真实”,B说法没有正确体现题意;选项D不符合题意。
12.(2014福州质检)右图金文中的德字,左边是表示道路和行动的符号,右边的上面是一条垂直线,中间是目,下边是心,就是说目正、心正才算德。
这启示我们为人处事要( )
A.作出价值判断,坚定价值选择
B.顺应内心要求,坚持不懈奋斗
C.树立远大目标,自我奋斗实现
D.分清善恶美丑,自重自省自律
解析:
D 目正、心正才算德,启示我们为人处事要分清善恶、美丑,自重自省自律,D符合题意。
A错,应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错,应为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
C错,因为个人理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2014台州一模)材料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之源。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
从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与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到林则徐把兴修水利、解民于困苦之中作为其人生理想,到现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这些“治水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兴修水利、治理水患,造福于人民。
材料二 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看、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
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特地绘出了浙江“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
(“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和民族精神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在“五水共治”中发扬这些“治水精神”的重要意义。
(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五水共治”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11分)
解析:
第
(1)问中的“治水精神”就是文化的力量与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表现。
因此,发扬这些“治水精神”的重要意义,就是要求说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与设问要求调用的知识是一致的。
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的作用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在回答问题时,只要将“治水精神”替代“文化”和“民族精神”就可以了。
第
(2)问要求说明政府在“五水共治”中应如何发挥作用,属于“措施”类题目。
但本问的重点不是要求说明采取哪些措施、发挥哪些作用,而是要说明政府如何发挥作用。
在教材中,政府“如何做”的知识属于主干知识,主要涉及政府的职能、原则和宗旨等。
运用材料中的内容对教材中的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就能够写出完整的答案。
答案: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发扬“治水精神”有利于实现人水和谐的生态美,为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
(4分)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发扬“治水精神”,有利于在浙江“五水共治”中凝聚力量,团结奋斗,战胜困难,促进浙江全面发展。
(6分)
(2)①政府要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浙江省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