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2511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docx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13叙事文阅读解析版

专题13:

叙事文阅读

一练实题——随堂小练

(一)阅读魏巍的《我的老师》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10分)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

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

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

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1、选文中(甲)处应填_____________;(乙)处应填_____________。

(2分)

A.糊里糊涂B.迷迷糊糊C.模模糊糊D.稀里糊涂

【答案】BC

【解析】了解词语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此处选出词语符合语境即可。

甲处的“迷迷糊糊”是自己睡觉睡迷糊了,而乙处的“模模糊糊”是指话说得不清楚。

2、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

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

(2分)

【答案】因为作者非常爱戴、敬佩老师,对老师恋恋不舍。

【解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这里因为作者爱戴老师,假期又要同老师分别,所以才会觉得假期漫长。

3、画直线句“看看那块席子”不能删去,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案】“那块席子”是参照物,自己离开了那块席子,说明“梦中寻师”是真的,如果去掉,就不符合实际了。

【解析】具体解答方法是:

(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删去后的意思或内容。

(4)删去有何改变,如不符合实际等。

4、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选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读起来很别扭。

B.选文是回忆往事,用第三人称,这里是和蔡老师在一起,改用第二人称。

C.由于抒情的需要,变换人称,改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思念、崇敬之情,显得更加亲切。

D.散文中可以叙事、议论、抒情,也可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变换使用,这样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答案】C

【解析】C中用第二人称“你”,如同直接同老师对话,可以抒发真挚的感情。

5、选文中“我才醒了”的“才”和“我才睡熟了”的“才”各说明了什么?

这两个“才”字饱含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答案】“我才醒了”说明作者当时在睡梦中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是不清醒的,直到他的母亲指出,现在已经放了暑假,他才从睡梦中真正地醒了。

“我才睡熟了”是说母亲把作者“拉”回来,又“劝说”了一会,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他只好睡下来,是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睡熟了。

两个“才”字饱含着作者热爱蔡老师到了近乎着迷的程度的深厚感情。

【解析】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

(1)词的意思或内容。

(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

“我才醒了”说明作者当时在睡梦中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是不清醒的,直到他的母亲指出,现在已经放了暑假,他才从睡梦中真正地醒了。

“我才睡熟了”是说母亲把作者“拉”回来,又“劝说”了一会,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他只好睡下来,是在这种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睡熟了。

两个“才”字饱含着作者热爱蔡老师到了近乎着迷的程度的深厚感情。

(二)阅读《老王》(节选)(13分)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

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吃惊地说:

“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

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

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

“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

“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

“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

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

我问:

“老王怎么了?

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

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

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

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和()两

个字概括。

(2分)

【答案】(1分)苦善(各0.5分)

【解析】回顾所学《老王》一文,从作者对老王生活的描述可知其生活的“贫苦”,根据文中所写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给“我”一情节要知其“善良”,据此即可解答本题。

2、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描写和描写。

第一自然段“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

此处有何表达效果?

(3分)

【答案】(3分)外貌(肖像)语言(对话)动作神态(任填两项,各0.5分,共1分),“镶嵌”本意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1分),此处充分(夸张)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

(1分)

【解析】描写人物有四种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概括文字判断即可。

先解释“镶嵌”的本文,再根据语境从表现人物“老王”身体的状态方面分析概括此词的表达作用。

3、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

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

(2分)

【答案】(2分)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解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结合所学《老王》全文内容,了解老王与“我”的交往,即可理解老王善良、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

4、“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

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2分)

【答案】(2分)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解析】学过《老王》这一课,即可了解“老王”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以及作者对其同情、感谢、愧疚诸多的感情,据此即可理解作者所说的“数不完”一是指“老王”的善良不止这一件事,二是指作者对“老王”的情感至今不息。

5、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请问:

“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

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

(2分)

【答案】(2分)①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

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1分)②“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1分)

【解析】根据《老王》一文的内容可知,作者生活上比老王好一些,作者生活到今天,而老王已经不在了,这个方面理解作者的说的“幸运”,再从作者对自己的审视来考虑,作者觉得对老王关心不够,所以说“愧怍”,以此说明作者,体会作者同情弱者关爱下层贫苦人的善良的心地。

6、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

请简要谈谈。

(2分)

【答案】(2分)关键词:

尊重、理解、关心、爱心、树立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

(表述可以不同,合题意,有道理即可给分)

【解析】此类题要根据作品的内容、主题即作者表达的情感思想结合现实生活来考虑。

本题从尊重、关怀、帮助贫苦的人之方面谈感想即可。

(三)阅读《故乡》选段(15分)

①这进来的便是闰土。

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的头上是一顶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②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

闰土哥,——你来了?

……”

③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

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住似的,单在脑子里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④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地叫道:

“老爷!

……”

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话。

1、在语段第①段的横线上应该填入的关联词语是()(2分)

A.虽然……但是……B.既然……那么……

C.即使……也……D.既然……但是……

【答案】A

【解析】抓住语段中“便知是”和“不是”两词理解两句之间的关系即可选出答案。

2、选段中第①段从、、、服饰(衣着)、手五个方面对闰土的肖像作了细致的描写。

(3分)

【答案】身材、脸、眼睛(每空1分)

【解析】观察文段中描写人物的句子,依次概括填出即可。

3、第①段的“这我知道”中的“这”指代的是什么?

(2分)

【答案】“在海边种地的人,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

【解析】要结合前后句子分析“知道”的内容,即闰土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及其原因。

4、“老爷!

……”闰土这样称呼“我”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案】闰土深受封建等级观念和尊卑有序的封建礼教束缚。

(意对即可)

【解析】此问题是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根据所学所记从“封建礼教的影响”及闰土为人老实憨厚的性格特点来分析概括。

5、第⑤段中的“厚障壁”一词用了的修辞手法,它的含义是。

(1+2分)

【答案】比喻(借喻)(1分)指的是“我”和闰土之间所产生的心灵上的隔膜。

【解析】此问题是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根据所学所记从“封建礼教”对人际情感的影响来分析概括。

6、“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一句中,闰土见了“我”之后,为什么会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3分)

【答案】闰土之所以脸上显现出欢喜的神情,是因与久违的儿时的伙伴重逢;而后的“凄凉”,与“欢喜”形成强烈反差,看是矛盾,实则作者刻意安排,闰土受封建等级思想的束缚,处境艰难的现状,昔日好友如今与自身形成的悬殊的差距,都在冲击他的内心,脸上自然而然出现凄凉的神情。

(意对即可)

【解析】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一是闰土与“我”往日的友情,闰土想见“我”一面的愿望,心中对往日友情的留念;二是当今彼此身分不同,闰土贫困潦倒,其心中困苦。

二练真题——实战提升

【湖北威宁中考卷】阅读《照相师》一文

①照相师来了,女孩们激动起来。

②寻找焦点的人,首先成了焦点。

瞧他那一身打扮,大波浪的披肩发,直筒裤子,尖头皮鞋,花格衬衫,套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背心。

要是村里哪个小伙子装扮成这样,不被人说成“二流子”才怪呢。

可是他这样装扮,村里人觉得理所当然。

要知道,人家是照相师呢,胸前吊着的相机为他的职业做了证明。

村里人不会用“艺术气质”这样的词语,但是他们知道持有相机的人,应该不同凡俗,可以异于常人。

人们或远或近地看着他,想像着自己或者某个亲人的面容,仿佛他的到来是为了提醒记忆里的一些事物。

③女孩们是他的主要顾客。

她们奔走相告:

照相师来了!

照相啵?

啊?

在哪儿?

听到消息的女孩先是惊喜,然后故意掩饰自己的激动:

我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衣服,你先去吧。

传达消息的女孩当然知道对方心理,一个劲催:

还不快收拾,照相师说走就走了。

④于是,女孩们一个一个站到了他的镜头前。

有单个的,有合影的,也有抱着孩子,也有搀扶着老人的。

他调着焦距,变换着姿势,寻找最佳角度,捕捉人们最自然最生动的表情。

他知道快门按下的瞬间,美与梦想将定格为永恒。

无论是出于艺术的考虑,还是出于生意的原因,他都不敢马虎一点儿。

当他将冲洗出来的照片交到人们手上时,人们会左右端详,如果再夸赞几句,他就觉得极有成就。

⑤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

⑥盐码村的女孩小茴就不喜欢照相。

小茴家门前有几株月季,村里的女孩都喜欢以她家的月季为背景照相。

人们一来,小茴就悄悄地溜了。

 ⑦那一天,照相师进村不久就下了雨,他慌乱中躲到了小茴家的瓜架下。

小茴和她母亲从地里匆匆回来了,赶紧开了门,叫她去屋子里。

他发现这平时冷冰冰的女孩其实很好,热情善良,她给他拿来干净的毛巾擦水,给他倒上热腾腾的茶,冒雨去做豆腐的人家打来了豆腐,让他不要过意不去,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⑧吃饭时,照相师发现,小茴的左眼眉梢间上角隐藏着一个米粒一样大的疤痕,不是很深,并不显眼。

他想,小茴不爱照相,是不是因为这个细小的疤痕呢?

⑨吃过饭,雨也停了,照相师说,我给你们照相吧?

母亲笑笑,看着女儿。

小茴低头不语。

照相师走到月季花跟前,摘了一朵,对她说,我给你照一张拿着花的照片,保证好看。

小茴的眼睛里放出了惊喜的光芒。

⑩她站到月季花跟前,将那朵被雨水润得更显明艳的花举了起来,花朵遮住了她四分之一的脸庞,露出了忧伤而又憧憬的表情。

照相师感到了一种别致的美,神秘,梦幻。

他轻轻按下了快门。

接着,他又给小茴的母亲照了一张,还给母女俩照了合影。

⑪几天之后,照相师送来了照片,小茴扫了一眼,就很快收了起来。

相师笑笑,你是我拍到的最好看的女孩。

⑫小茴的脸红了。

⑬照相师又拿出一张照片,说你看看,知道这是谁吗?

小茴盯着照片上女子问:

是谁?

照相师说:

我对象,她腿有残疾,但是人很好,性格开朗,头一次一见面,她就把我我吸引了。

真的很漂亮!

小茴笑着点头。

⑭照相师说:

我们明年想开个照相馆,等你有了男朋友带去我那里合影啊,免费!

⑮小茴的脸又红了。

⑯照相师笑笑,说我走了。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下,小茴子已经不见了。

他知道她一定躲到屋里欣赏自己的照片去了。

其实他的妻子并无残疾。

他为这个临时想出的谎言默默地抱怨了自己一下,算是对妻子的歉意,然后大声吆喝起来:

“照相啦,照相——照相啦——”(选自《百花园》2016年第3期,有删改)

1.第②段中画线的两个"焦点”含义是否相同?

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不相同。

前一个“焦点”是指照相师要寻找的喜欢照相的顾客;后一个“焦点”则是指照相师受到村里人的欢迎,成了村里人关注的集中点。

【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

“寻找焦点的人,首先成了焦点”寻找焦点的人指的是照相师寻找要照相的人,“焦点”在这里就指的是照相师要寻找的喜欢照相的顾客。

“首先成了焦点”是指照相师的外貌、职业等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成了最受关注的对象。

2.读完全文,请你简要分析文中的照相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敬业,对照相艺术一丝不苟;有良心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水平;细心,善于观察;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富有爱心。

【解析】第四段人物描写“他调着焦距,变换着姿势,寻找最佳角度,捕捉人们最自然最生动的表情。

他知道快门按下的瞬间,美与梦想将定格为永恒。

无论是出于艺术的考虑,还是出于生意的原因,他都不敢马虎一点儿。

当他将冲洗出来的照片交到人们手上时人们会左右端详,如果再夸赞几句,他就觉得极有成就。

”体现出照相师的专业水平高,敬业,对照相艺术一丝不苟;从1、发现小茴的疤痕2、给小茴搭配月季,认真巧妙的拍照3、对小茴“说谎”,鼓励她等等,都能概括出照相师是一个观察仔细、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人。

3.第⑬段画线句有何言外之意?

”照相师临时想出谎言"这一情节有何作用?

【答案】暗示小茴人的美重在心灵美,只要心底善良,性格开朗,即使身体有点缺陷,也会令人喜欢。

“照相师临时想出谎言”这一情节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唤起小茴的自信,同时也使照相师的性格特征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解析】照相师说:

我对象,她腿有残疾,但是人很好,性格开朗,头一次一见面,她就把我我吸引了。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即使有点缺陷,但只要心地善良、开朗乐观、自信,就会吸引别人喜欢。

”“照相师临时想出谎言”是为了进一步鼓励小茴建立自信。

在文章的人物塑造上,这一情节让照相师富有爱心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

4.下列各项中,对本文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引出下文对本文主人公小茴的描写。

B.文中喜欢照相的女孩们和不喜欢照相的小茴形成正反对比,显示出两种类型的女孩对待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

C.文中第⑫⑮两处画线句运用神态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茴害羞的神情.表现出小茴腼腆的性格。

D.文中主要通过刻画喜欢照相的女孩们,表现了人们向往美好事物的主题思想。

【答案】C

【解析】A.照相师也遇到过不喜欢照相的女孩"一句通过转折引出下文对本文主人公小茴的描写,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中喜欢照相的女孩们和不喜欢照相的小茴形成对比,是为了设置悬念。

D.文中主要刻画的不是喜欢照相的女孩们,而是照相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