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244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docx

《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docx

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

2020[现代汉语]必记简答论述题大汇总

现代汉语练习

(一)

1.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

汉语是分析性的语言,缺乏词类标志和词形变化,这就使现代汉语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①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语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③词具有多功能性;④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⑤量词、语气词十分丰富。

2.现代汉语词汇有哪些特点?

答:

①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②广泛运用复合法构成新词;③双音节词占优势。

3.现代汉语有哪几大方言?

答:

一般认为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分别是:

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4.现代汉语在语音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

音节界限分明、乐音较多,加上声调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因而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具体表现如下:

①没有复辅音;②元音占优势;③有声调。

5.简述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

答: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共同语是在某一方言基础上形成的,共同语也吸收基础方言以外方言的有用成分来丰富自己。

6.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

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它在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7.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

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8.什么是方言词,吸收方言词应本着什么原则?

答:

方言词是从方言中吸收进普通话的词。

吸收方言词应遵循普遍性、必要性、明确性三个原则。

9.吸收外来词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①不要滥用外来词②统一外来词的书写形式③尽量采用意译方式

10.“推普”中国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哪三级普通话?

答:

推普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年龄等情况,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

大致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会说相当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差错较少。

第二级是会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方音不太重,词汇、语法差错较少。

第三级是会说一般的普通话,使听者能听懂。

11.本世纪内“推普”要达到哪些要求?

答:

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教学,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

第二,各级各类机关进行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工作语言;

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语言;

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共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通用语言。

1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什么?

答:

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文字改革工作。

13.如何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

答:

①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普通话内部(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所存在的少数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读法或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

②确定其中的另一些读法或用法是不规范的、应舍弃的,从而使汉语沿着纯洁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14.简述《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

答:

①给汉字注音;②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③此外还可以用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15.“ao”“iao”国际音标写作[au][iau]。

这里的“o”既然音值接近“u”,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不直接拼作“au”“iau”?

答:

是出于记读上的考虑,普通话有an和ian两个韵母,韵尾是口朝下的字母n,如果把ao、iao的韵尾写作口朝上的字母u,手写时极易使形体混淆,造成记读困难。

为了使这两对韵母在形体特征上明显有所区别,方案规定将au和iau写作ao、iao。

16.怎样理解语音的社会性质?

答:

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要成为语音必须表示一定的意义,而这种声音和意义的联系不是必然的,也不是由个人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全体成员约定俗成的,声音一旦和意义发生了联系,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它就成了社会共有的东西,任何个人无权更改变动,就是说语言不是个人现象,它是有社会性的。

语音的社会性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相同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音系统中可能有不同的作用,表示不同的意义,这说明语音不只是单纯的生理、物理现象,它还具有社会性。

17.翻查教材上的常用同韵字四声分布表会发现普通话的去声字明显比上声字多,这是为什么?

答:

去声字多,上声字少是古四声的分化演变的结果。

从分化演变性质看,不仅古四声的全部去声字普通话仍读作去声,而且古上声的一部分字现在也读成了去声,这就是“全浊上声变去声”。

另外,古入声的分化也增加了普通话去声字的数量。

如次浊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都读成了去声字,因此,现在的普通话去声字明显比上声字多。

18.能充当韵尾的元音限于iuo还是限于iu?

教材上写成iu(o)是什么意思?

答:

能充当韵尾的元音只限于i和u。

ao和iao国际音标写作[au][iau],可见这里的韵尾实际上也是“u”,所以写作“o”是为了避免an和au、ian和iau手写时造成混淆。

教材上把能充当韵尾的元音写作iu(o),即表示形式上有o充当韵尾的情况,但实际上这里的o仍然是u。

19.为什么不把轻声定为一个调位?

答:

读轻声的音节,在单字中大都有本调,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把轻声看作原调位的变体是较适宜的。

同时轻声的音高、音质都不固定,很难类型化。

类型化是音位的重要特点,不能类型化的读音看作独立的调位是不合适的。

所以轻声不宜定为一个调位。

20.韵母儿化时往往要发生音变,请问韵尾是-i、-n的韵母儿化时会发生什么音变?

音变的结果会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举例说明。

答:

发生丢音变化。

即韵尾-i.-n.因卷舌影响而丢掉,其前的韵腹直接卷舌。

丢音的结果可使本不同韵的字变得同韵。

如:

牌≠盘,但牌儿=盘儿

蛋≠带,但蛋儿=带儿

为做诗押韵提供了方便。

21.有人说,读“抓、耍、刷、甩、摔、踹、状、双、庄、床、爽”一类字,在普通里一定读卷舌音,不可能读平舌音。

这样说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

答:

有道理。

因为这些字的韵母都是ua、uai、uang,在普通话里,这三个韵母只拼卷舌声母,不拼平舌声母。

22.按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双唇、唇齿音声母可以和开口呼韵母相拼,ong在形式上属于开口呼,为什么它们都不能相拼?

答:

ong在形式上属开口呼,但按实际发音口形并不属于开口呼,而属合口呼,从古今对应关系看,它是和eng(开)ing(齐)iong(撮)四呼配套的,据此应写作ung,所以写作ong是为了避免un连用造成形体混淆,认读不便。

所以讲声韵拼合规律时应将“ong”看作合口呼。

双唇、唇齿声母除了单韵母“u”,不和其它合口呼韵母相拼。

所以,bpmf和ong不能相拼。

23.“平、上、去、入”四个字分属于古代四个调类,为什么到了普通话,只能读出两个调值,即“平”读阳平,“上去入”读去声?

答:

古四声分化演变所致,古上声的演变规律是“全浊上声变去声”。

所以古上声调的“上”字,今读为去声,因为它是全浊声母上声字,古去声不变,古入声消失分化,其中有一条规律是“次浊入声归去声”、“入”字为古次浊声母入声字。

所以按规律今读为去声因此“平上去入”四个在古代属不同调类之字,在普通话只能读出两种调值。

24.简述在哪些情况下选用被动句比选用主动句更为合适。

答:

①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说出,或不愿说者,或无从说出时,就要用被动句。

②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为了使前后分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为了使叙述的重点突出,语义联贯,语气流畅,也宜用被动句。

25.简述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不同。

答:

①口语句式结构比较松散,短句多,书面语句式结构比较严紧,较多使用附加成分和并列成分。

②书面语句式因为要求严密的逻辑性,关联词语往往用得多一些。

③书面语比较讲究句子的锤炼,有时沿用一些文言句式。

④在运用的词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

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26.句子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

答:

句子不同,语言和情调也就随着不同。

不同的思想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一个意思也可以用几种句式来表达。

正因为如此,不同的句式所表现出来的修辞效果和语言风格也就不同。

因而,可以说句子选择的总原则是:

以能够准确、鲜明、生动的表情达意为标准,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与文体风格的和谐。

27.简述语境对修辞的作用。

答:

修辞要求把修辞现象放在语境中研究,根据语境的需要,选用语言材料、运用修辞方式、体现修辞规律,才能显示修辞效果.同一思想内容可有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采用哪种表达方式最好决定于特定的语言环境。

表达效果的好坏,不完全在于语句本身,还要看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如何修饰调整语言形式。

所以语言环境既是进行修辞活动的依据,也是检验修辞效果的凭证。

28.简述句式选择的依据。

答:

①根据不同句式本身表意的鲜明程度②根据不同语境,特别是上下文的需要③根据上下文句子主语的异同等

29.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哪几种主要形体?

答:

八种: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30.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

答:

从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来看,总趋势是简化,简化是主流。

现代汉语练习

(二)

1.隶书在汉字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什么?

答:

隶书打破了古汉字象形的传统,奠定了现行汉字的基础,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2.形声造字法为什么能成为占优势的一种造字方法?

它有什么缺点?

答:

形声造字法造的字,有了表音成分,同语音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联系,比没有表音成分的象形字等有一定的优越性。

同一形旁加上不同的声旁,可造出意义有关而读音不同的一批字;同一声旁,也可加上不同形旁,造出读音有关而意义不同的一批字,方便了造字。

但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文字的演变,有的字的形旁已不好理解或不易辨认,表意功能受限制,同样声旁与整个字的读音有的已不一致或根本不同,不能准确标音。

3.当前整理和研究汉字工作的三大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

①继续研究简化汉字和整理异体字。

②逐步建立汉字使用上的各种规范。

③为信息处理制定有关标准。

4.为什么说简化汉字是符合汉字形体发展的规律的?

答:

文字作为交际工具,必然要求它简单易写,便于使用,因而简化是汉字形体演变的趋势。

从古文字到楷书,象形性减弱,笔画数减少,偏旁减省,异体删除,这都是简化趋势的表现。

5.《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bì”音节的字有:

币必毕闭毙秘辟碧蔽弊壁避臂等字,排序如上,请你就此谈谈《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同音节众多汉字以什么规律排列的?

答:

同音节的字按笔画多少排列,同笔画数的按起笔的横、竖、撇、点、折的顺序排列,同笔画数,起笔又相同的,按第二笔的顺序排列。

6.举例说明现代汉语的语素有哪几种?

答:

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不自由语素举例

7.什么是单纯词,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答:

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按音节可分为:

①单音节的:

天、地②多音节的:

双声:

仿佛

联绵词:

叠韵:

从容其他:

芙蓉叠音词:

悄悄译的外来词:

巧克力

8.单纯的叠音词和合成词的重叠式有什么不同?

答:

①叠音词是一个语素,重叠式是两个语素;②叠音词是叠音成词,重叠式是词根的重叠。

9.词和短语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则是由词构成比词大一级的语言单位。

词的意义具有专指性,短语的意义由构成短语的词的意义相加,词的结构具有不可扩展性,即结构的凝固性,短语则不然。

10.什么是简称,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答:

简称是事物的名称或固定短语简化了的称谓,可归纳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