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导学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192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导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管理会计导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管理会计导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管理会计导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管理会计导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导学教案.docx

《管理会计导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导学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会计导学教案.docx

管理会计导学教案

管理会计导学教案

指导教师:

张磊

第一章  总论

【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熟悉管理会计的职能、内容,以及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的根本原因。

【主要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

1、预测经济前景;2、参与经济决策;3、规划经营目标;4、控制经济过程;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三、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现代管理会计包括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三项基本内容。

其中预测决策会计是最具有能动作用的子系统,它处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地位,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

 四、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及其对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导致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

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

1、传统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50年代)

传统管理会计阶段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以控制会计为核心。

2、现代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迄今)

现代管理会计阶段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

3、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会计具有系统化、规范化、职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重点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熟悉成本性态和相关范围的概念及其意义,熟练运用高低点法、回归直线法等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

一、成本性态与相关范围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可分为:

(一)固定成本

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具有两个特征:

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固定成本又细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

(二)变动成本

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具有两个特征:

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三)混合成本

是指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其总额既随业务量变动又不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混合成本细分为阶梯式混合成本,标准式混合成本,低坡式混合成本和曲线式混合成本。

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只有在相关范围内才能保留其特征。

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成本性态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转化性的特点。

二、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

成本性态分析方法重点应掌握两种:

1、高低点法

此法的基本原理是:

各期的总成本或混合成本都可以用成本性态模型y=a+bx表示。

从历史资料中找出高低点业务量及其相应的总成本或混合成本,运用解析几何中的两点法公式,即可求出a,b两个常数,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

(见教材43页)

2、回归直线法

根据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平方法原理计算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或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的一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

(见教材45页)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定义、理论前提和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理解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以及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熟练运用利润差额简算法,并全面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主要内容】

一、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和理论前提

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

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而不应包括固定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必须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见教材67页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对照表)

三、两种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营业利润差额简算法的计算公式:

某期营业利润的差额=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制造费用

=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

四、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一)优点

1、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

2、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3、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4、采用变动成本法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二)缺点

1、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2、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采用变动成本法对所得税有影响。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

【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保本点、保利点计算的有关公式,正确计算有关因素的变动对保本点、保利点影响和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评价指标,掌握多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加权平均法。

【主要内容】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本量利基本关系式:

营业利润=(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一固定成本

即P=(p-b)x-a

在引入贡献边际指标之后,本量利基本关系式可以写成:

营业利润=贡献边际总额-固定成本

 =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固定成本

贡献边际指标的计算公式:

贡献边际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

=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

单位贡献边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边际总额÷销售量

=销售单价×贡献边际率

贡献边际率=贡献边际总额÷销售收入

 =单位贡献边际÷单价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贡献边际率+变动成本率=1

二、保本点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单一品种的保本点有两种表现形式:

保本点销售量和保本点销售额。

保本量x0=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a/(p-b)

保本额y0=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px0

三、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量=x1-x0

安全边际额=p(x1-x0)=y1-y0

安全边际率=(x1-x0)/x1=(y1-y0)/y1

安全边际指标都是正指标,数值越大,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越高。

保本作业率=x0/x1=y0/y1

保本作业率是一个反指标,数值越小,说明企业的安全程度越高。

安全边际率十保本作业率=1

四、保利点

   

   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应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保利量)和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保利额)。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贡献边际

保利额=(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贡献边际率

 五、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加权平均法是在掌握每种产品本身的贡献边际率的基础上,按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据以计算综合贡献边际率,进而计算多品种保本额和保利额的一种方法。

(见教材112-113页)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贡献边际率高的产品的销售比重,降低贡献边际率低的产品的销售比重,就会提高综合贡献边际率水平,从而可以降低综合保本额和保利额。

第五章预测分析

 

【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重点掌握平滑指数法、目标利润的预测方法、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及应用。

【主要内容】

一、平滑指数法

平滑指数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权平均法。

它是在前期销售量的实际数和预测数的基础上,利用事先确定的平滑指数预测未来销售量的一种方法。

(见教材136页)平滑指数越大,则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越大;平滑指数越小,则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越小。

二、目标利润预测

目标利润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的最优化控制目标,它是企业未来经营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

各因素变动对实现目标利润的影响。

三、经营杠杆系数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

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或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第一个公式要求已知两期的利润和产销量指标,而第二个公式则要求知道基期的贡献边际和基期利润指标。

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但要注意各自运用的条件。

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

第六章短期决策分析

[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贡献边际法、差别损益分析法、相关损益分析法和成本无差别点法在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的应用技巧。

[主要内容]

一、一、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相关概念

进行短期经营决策,必须分清楚哪些收入项目属于相关收入和无关收入,哪些成本项目属于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

增量成本、机会成本、专属成本、加工成本、沉没成本、共同成本等是必须掌握的概念。

二、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

(一)贡献边际法(该方法适用于相关收入均不为零,相关成本全部为变动成本的决策方案)

1、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是指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2、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是指以有关方案的贡献边际总额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

(二)差别损益分析法和相关损益分析法

差别损益分析法是指在进行两个相互排斥的决策时,以差别损益指标作为评价方案取舍标准的一种方法。

相关损益分析法是指在进行短期经营决策时,以相关损益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

(三)相关成本分析法

相关成本分析法是指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当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时,通过相关成本的比较进行方案选择的一种方法。

(四)成本无差别点法

成本无差别点法是指在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业务量为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判断处于不同水平上的业务量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来作出互斥方案决策的一种方法。

该法通常运用于业务量不确定的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掌握运用以上几种方法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第七章长期投资决策要素 

[学习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练掌握不同类型的投资项目计算现金净流量的技巧和方法;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有关计算公式和运用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的技巧;

[主要内容]

一、长期投资项目的相关概念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生产经营期

原始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投资

建设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开办费等项投资的总和。

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

二、现金流量和净现金流量

(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在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或应该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

出量。

1、现金流入量的内容

现金流入量是指能够使投资方案的现实货币资金增加的项目,简称为现金流入。

包括以下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