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1022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 2 讲 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 2 讲 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 2 讲 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 2 讲 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 2 讲 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 2 讲 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docx

《第 2 讲 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 2 讲 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 2 讲 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docx

第2讲2F311010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类型及组成二新版

2F311013掌握水闸的组成及作用

水闸是一种既能挡水又能泄水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通过闸门启闭来控制水位和流量,以满足防洪、灌溉、排涝等的需要。

一、水闸的类型

1.按水闸所承担的任务可分为进水闸、节制闸、泄水闸、排水闸、挡潮闸等。

2.按闸室结构形式可分为开敞式水闸和涵洞式水闸。

(1)开敞式水闸,闸室上面是露天的,上面没有填土,如图2F311013-1所示。

当引(泄)水流量较大、渠堤不高时,常采用开敞式水闸。

(2)涵洞式水闸:

主要建在渠堤较高、引水流量较小的渠堤之下,闸室后有洞身段,洞身上面填土。

根据水力条件的不同,涵洞式可分为有压和无压两种。

二、水闸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水闸由闸室和上、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如图2F311013-1所示。

(一)闸室

闸室是水闸的主体,起挡水和调节水流的作用。

它包括底板、闸墩、闸门、胸墙、工作桥和交通桥等。

1.底板。

底板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平底板、低堰底板和反拱底板;工程中用得最多的是平底板。

根据底板与闸墩的连接方式不同,平底板可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1)整体式底板。

底板与闸墩连成整体。

作用是将上部结构重量及荷载传给地基,并有防冲及防渗作用。

底板厚度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可取为1/5-1/7倍闸孔净宽,但不宜小于0.5-0.7m。

整体式平底板抗震性能较好。

中等密实以下的地基或地震区适宜采用整体式底板。

对多孔水闸,为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减小底板内的温度应力,需要沿水流方向设变形缝(温度沉降缝)将闸室分成若干段,每个闸段一般不超过20m。

(2)分离式底板。

闸孔中间的底板与闸墩下的底板之间用沉降缝分开,称为分离式底板。

分离式闸墩底板基底压力较大,一般宜建在中等密实以上的地基上。

2.闸墩。

闸墩的作用主要是分隔闸孔,支承闸门、胸墙、工作桥及交通桥等上部结构。

闸墩多用C15-C30的混凝土浇筑,小型水闸可用浆砌块石砌筑,但门槽部位需用混凝土浇筑。

3.工作桥。

工作桥的作用是安装启闭机和供管理人员操作启闭机之用,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或整体板梁结构。

桥的高度必须满足闸门能提出门槽检修的要求。

4.胸墙。

作用是挡水,以减小闸门的高度。

跨度在5m以下的胸墙可用板式结构,超过5m跨度的胸墙用板梁式结构;胸墙与闸墩的连接方式有简支和固结两种。

(二)上游连接段

上游连接段由铺盖、护底、护坡及上游翼墙组成。

1.铺盖。

作用主要是延长渗径长度以达到防渗目的,应该具有不透水性,同时兼有防冲功能。

常用材料有薪土、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以混凝土铺盖最为常见。

混凝土铺盖常用C15混凝土浇筑,厚度0.2-0.4m,铺盖与底板接触的一端应适当加厚,并用沉降缝分开,缝内设止水,如图2F311013-2所示。

2.护底与护坡。

它的作用是防止高速水流对渠(河)底及边坡的冲刷,长度一般为3-5倍堰顶水头。

材料有干砌石、浆砌石或混凝土等。

3.上游翼墙。

它的作用是改善水流条件、挡土、防冲、防渗等。

其平面布置形式有圆弧形翼墙、扭曲面翼墙、八字形翼墙和隔墙式翼墙等;结构形式有重力式、悬臂式、扶壁式和空箱式等。

(1)重力式翼墙。

如图2F311013-3所示,依靠自身的重量维持稳定性,材料有浆砌石或混凝土,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高、高度在5-6m以下的情况,在中小型水闸中应用很广。

(2)悬臂式翼墙。

挡土墙是固结在底板上的悬臂结构,由钢筋混凝土筑成。

适用于高度在6-9m左右、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

(3)扶壁式翼墙。

扶壁式翼墙是由直墙、底板和扶壁组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适用于高度在8-9m以上、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

(4)空箱式翼墙。

空箱式翼墙是扶壁式翼墙的特殊形式。

由顶板、底板、前墙、后墙、隔墙与扶壁组成。

适用于高度较高、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

(三)下游连接段

下游连接段通常包括护坦、海漫、下游防冲槽(齿墙)以及下游翼墙与护坡等。

1.护坦。

承受高速水流的冲刷、水流脉动压力和底部扬压力的作用,因此要求护坦应具有足够的重量、强度和抗冲耐磨能力,通常用混凝土筑成,也可采用浆砌块石。

为了防止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护坦与两侧翼墙底板及闸室底板之间,均应设置沉陷缝。

缝的位置如在闸基防渗范围内,缝中应设止水。

2.海漫与防冲槽。

在消力池后面应设置海漫与防冲槽,如图2F311013-4所示。

其作用是继续消除水流余能,调整流速分布,确保下游河床免受有害冲刷。

海漫构造要求:

表面粗糙,能够沿程消除余能;透水性好,以利渗流顺利排出;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适应河床变形。

海漫材料一般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

在海漫末端与土质河床交接处可能会遭受冲刷,因此在海漫末端设置防冲槽与下游河床相连,以保护海漫末端不受冲刷破坏。

3.下游翼墙与护坡。

与上游翼墙与护坡基本相同,护坡要做到防冲槽尾部。

下游八字形翼墙的总扩散角在150-240之间。

2F311014熟悉混凝土坝的构造及作用

混凝土坝的主要类型有重力坝、拱坝和支墩坝三种,它们的结构特点和类型如下。

一、重力坝的结构特点和类型

1.重力坝的结构特点

重力坝主要依靠自身重量产生的抗滑力维持其稳定性。

重力坝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筑成,坝轴线一般为直线,并有垂直于坝轴线方向的横缝将坝体分成若干段,横剖面基本上呈三角形,如图2F311014-1所示。

2.重力坝的类型

(1)按坝体高度分为高坝、中坝和低坝。

坝高大于70m的为高坝,小于30m的为低坝,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坝。

(2)按筑坝材料分为混凝土重力坝和浆砌石重力坝。

重要的重力坝及高坝大都用混凝土浇筑,中低坝可用浆砌块石砌筑。

(3)按泄水条件分为溢流重力坝和非溢流重力坝段。

(4)按坝体的结构分为实体重力坝、空腹重力坝和宽缝重力坝。

(5)按施工方法分为浇筑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二、重力坝的构造及作用

(一)坝顶构造

1.非溢流坝段。

坝顶上游常设置防浪墙,以降低坝体的高度,墙身采用与坝体连成整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应有足够的厚度以抵挡波浪及漂浮物的冲击。

墙身高度一般为1.2m,浇筑混凝土坝顶最小宽度为3m,碾压混凝土为5m。

2.溢流坝段。

溢流坝段上部结构应根据运用要求布置。

一般应有闸墩、工作桥、闸门、启闭设施、胸墙及交通桥等。

(二)重力坝的防渗与排水设施

在混凝土重力坝坝体上游面和下游面水位以下部分,多采用一层具有防渗、抗冻和抗侵蚀的混凝土,作为坝体的防渗设施。

防渗层厚度一般为1/20-1/10水头,但不小于2m。

为了减小坝体的渗透压力,靠近上游坝面设置排水管幕,排水管幕与上游坝面的距离一般为作用水头的1/15-1/25,且不小于2.0m。

排水管间距2-3m。

(三)重力坝的分缝与止水

为了满足施工要求,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坝体裂缝,在坝内需要进行分缝。

1.横缝。

横缝与坝轴线垂直,有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两种。

将坝体分成若干个坝段,横缝间距一般为15-20m。

永久性横缝可兼作沉降缝和温度缝,缝面常为平面。

当不均匀沉降较大时,需留缝宽1-2cm,缝间用沥青油毡隔开,缝内须设置专门的止水;临时性横缝缝面设置键槽,埋设灌浆系统。

2.纵缝。

纵缝是平行于坝轴线方向的缝,其作用是为了适应混凝土的浇筑能力、散热和减小施工期的温度应力。

竖向纵缝的间距为15-30m,缝面应设置三角形键槽。

为了保证坝段的整体性,沿缝面应布设灌浆系统,纵缝与坝面应垂直相交。

待坝体温度冷却到稳定温度,缝宽达到0.5mm以上时再进行灌浆。

一般进浆管的灌浆压力可控制在0.35-0.45MPa,回浆管的压力可控制在0.2-0.25MPa。

3.水平施工缝。

水平施工缝是新老混凝土的水平结合面。

每层浇筑块的厚度约为1.5-4.0m,基岩表面约0.75-1.0m,以利散热。

同一坝段相邻浇筑块水平施工缝的高程应错开,上、下浇筑块之间常间歇3-7d。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除老混凝土面浮碴,并凿毛,用压力水冲洗,再铺一层2-3cm的水泥砂浆,然后浇筑。

(四)坝内廊道为了满足帷幕灌浆、排水、观测和检修坝体的需要,须在坝内设置各种廊道和竖井,构成廊道系统。

廊道内应设置通风和照明设备。

1.基础灌浆廊道。

基础灌浆廊道设置在上游坝踵处。

廊道上游侧距上游坝面的距离约为0.05-0.1倍水头,且不小于4-5m,廊道底面距基岩面不小于1.5倍廊道宽度,廊道断面一般采用城门洞形,其宽度一般为2.5-3.0m,高度一般为3.0-3.5m。

当廊道低于下游水位时,应设集水井及抽排设施。

2.坝体检修和排水廊道。

为了便于检查坝体和排除坝体渗水,在靠近坝体上游面沿高度每隔15-30m设一检查兼作排水用的廊道。

廊道断面形式多为城门洞形,廊道最小宽度为1.2m,高度2.2m。

各层廊道在左、右两岸至少应各有一个通向下游的出口,各层廊道之间用竖井连通。

如设有电梯井时,则各层廊道均应与电梯井相通。

三、拱坝的结构特点和类型

1.拱坝的结构特点拱坝的轴线为弧形,能将上游的水平水压力变成轴向压应力传向两岸,主要依靠两岸坝肩维持其稳定性;拱坝是超静定结构,有较强的超载能力,受温度的变化和坝肩位移的影响较大。

2.拱坝的类型

(1)定圆心等半径拱坝:

圆心的平面位置和外半径都不变的一种拱坝。

(2)等中心角变半径拱坝:

拱坝坝面自上而下中心角不变而半径逐渐减小。

(3)变圆心变半径双曲拱坝:

圆心的平面位置、外半径和中心角均随高程而变的坝体形式。

四、支墩坝的结构特点和类型

支墩坝是由一系列顺水流方向的支墩和支承在墩子上游的挡水面板所组成,如图2F311014-2。

按挡水面板的形式,支墩坝可分为平板坝、连拱坝和大头坝,其结构特点如下:

1.平板坝是支墩坝中最简单的形式,其上游挡水面板为钢筋混凝土平板,并常以简支的形式与支墩连接,适用于40m以下的中低坝。

支墩多采用单支墩,为了提高支墩的刚度,也有做空腹式双支墩。

2.连拱坝是由支承在支墩上连续的拱形挡水面板(拱筒)承担水压力的一种轻型坝体。

支墩有单支墩和双支墩两种,拱筒和支墩之间刚性连接,形成超静定结构,温度变化和地基的变形对坝体的应力影响较大。

因此,其适用于气候温和的地区和良好的基岩上。

3.大头坝是通过扩大支墩的头部而起挡水作用的。

其体积较平板坝和连拱坝大,也称大体积支墩坝。

它能充分利用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坝体用筋量少;大头和支墩共同组成单独的受力单元,对地基的适应性好,受气候条件影响小。

因此大头坝的适应性广。

例:

1.作为闸室的基础,用以将闸室上部结构的重量及荷载传至地基的部分是(C).

A.闸门

B.闸墩

C.底板

D.胸墙

2.水闸按闸室结构形式可分为(AE).

A.开敞式水闸

B.分洪闸

C.胸墙式水闸

D.进水闸

E.涵洞式水闸

3.在面板堆石坝中,起防渗作用的部分为(A).

A.面板;

B.过渡区

C.主堆石区;

D下游堆石区

4.水工建筑物中的混凝土坝体按构造分类,可分为(ABC)。

A.重力坝

B.拱坝

C.支墩坝

D.重力拱坝

E.土石坝

2F311015熟悉泵站的布置及水泵的分类

一、叶片泵的分类及性能

(一)叶片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