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生产筹备方案.docx
《电厂生产筹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厂生产筹备方案.docx(1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厂生产筹备方案
电厂生产筹备方案
概述
官地水电站工程已于2007年12月3日成功实施截流,将于2012年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4X600MW。
官地电站是公司开发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第二阶段战略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也将是第二阶段战略第一个建成投产发电的大型水电项目。
随着第二阶段战略实施的不断推进,为适应电力生产管理工作的要求,公司启动并相继开展了流域梯级电站电力生产准备的前期工作,形成了以二滩生【2007】304号文及附件《雅砻江流域梯级电站生产准备及人员培训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为基础的丰富成果,明确了雅砻江流域开发第二阶段梯级电站生产准备及人员培训的工作原则和方向。
根据官地电站工程的建设进展情况,为加强电力生产筹备工作,公司决定加快官地电厂的筹建步伐。
在公司“流域化、集团化、科学化”管理思想指导下,官地电站生产筹备将实行“建管合一”的组织模式,生产准备及运行管理工作将以安全生产为基础,以发挥电力生产效益为中心,达到人员精干高效、管理科学先进的国内一流电厂标准,并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在此过程中探索和积累适合雅砻江流域梯级电站建设生产管理的经验模式,为后续电站开发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实现公司四阶段战略目标创造最大价值。
生产准备大纲
官地电厂作为公司电力生产管理单位,负责官地水电站发电、防洪设施的生产运行、检修、维护工作,是公司的成本控制中心。
公司按董事会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素质、高效益”地筹建官地电厂,并在投产后近期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水电厂,远期成为国际一流的水电厂,因此,官地电厂的生产准备和内部管理不可能完全按二滩电厂管理模式进行简单地复制,必须吸收目前国内外水电开发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官地电厂筹备工作将围绕建管结合、人力资源计划、生产管理准备、生产技术准备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着眼于尽快高质量地发挥工程效益,结合官地电站具体条件和特点,积极组织人员培训、确定机构设置、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
工作总目标是:
员工队伍的组建符合现代电力企业的要求,生产筹备工作满足投产发电的需要,并迅速将机组稳定下来,满足投产后持续安全运行的要求;以极少的资源投入,科学合理运营官地工程发电资产;以极低的成本组织生产,为股东方创造丰厚的回报,进一步增强股东方对雅砻江梯级水能资源开发的信心。
1、生产准备工作的指导思想
官地电厂生产准备工作的指导思想将立足于生产准备与项目推进同步,确保人员能力素质满足生产需要,确保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投产即产生效益。
官地电厂生产准备工作坚持的基本原则:
Ø建设和生产准备管理相结合,电厂参与工程建设;
Ø坚持三个结合,一是人员配备与机组安装投产运行需要相结合;二是全能培训与保证重点专业、重点设备、重点系统相结合;三是平稳接机与投产后的提高相结合;
Ø突出三个重点,即生产技术、现代化管理和工作作风。
2、生产准备工作内容
官地电厂生产准备工作内容可分为整体筹划、收资准备、培训准备、全面培训、建章立制、定岗完善等六个部分,并根据机组2012年7月投产的目标,具体安排各部分的具体时间和工作内容。
2.1整体筹划
主要工作内容:
Ø提出生产准备人员配备计划;
Ø制定生产准备大纲和生产准备计划;
Ø建立精益生产和以设备可靠性管理为基础的诊断检修生产技术管理模式;
Ø熟悉机组设计、施工概况、建设模式,掌握电厂系统设计思想及特点,设备特点;
Ø在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对设计、施工、安装、设备性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2.2收资准备
主要工作内容:
Ø培训教材编制准备;
Ø组织到二滩电厂、同类型机组及生产厂家收资;
Ø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编目;
Ø掌握机组系统设计特点,主机、主要辅机的特性及运行要求;
Ø熟悉有关技术资料,提出建议;
Ø建立设备台帐;
Ø编制备品储备计划。
2.3培训准备
主要工作内容:
Ø编制培训计划及管理办法、目标、要求;
Ø编制岗位责任制;
Ø建立设备清册,编制随机备品清册;
Ø提出试验、化验仪器配置计划;
Ø联系有关单位和学校,为办学习班做好准备;
Ø消化有关技术资料,熟悉图纸,编写专业教材;
Ø细化专业培训教材并交付印刷、出版,为厂内培训做准备。
2.4全面培训
主要工作内容:
Ø根据人员情况,组织专业理论培训;
Ø成立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Ø完成运行规程初稿;
Ø完成系统图绘制;
Ø规程、系统图学习;
Ø现场熟悉系统、设备,掌握系统特点、设备性能、原理、作用、控制原理、调节方式方法;
Ø举办厂内运行人员培训班(厂家讲课,生产骨干讲课,互讲互学);
Ø维护人员编入二滩厂相应班组实习,原则上要求参加二滩或国内其他同类型机组大修;
Ø组织相关人员到有关专业厂家进行设备培训;
Ø举办维护专业人员培训班。
2.5建章立制
主要工作内容:
Ø组织进行规程修编,运行规程等提交公司会审,会审通过,交付印刷;
Ø熟悉有关图纸、设备说明书、设计规范书、系统图等,完善检修规程,修订系统图;
Ø编制岗位工作标准和各种规章制度;
Ø进行规程、管理制度学习、考试;
Ø各种生产用的报表资料准备齐全,各试验设施、检修间达到使用条件;
Ø生产值班室用品配置,编制《生产值班制度》;
Ø编制《设备分工细则》;
Ø运行各种台帐、报表、日志、表格等准备齐全;
Ø维护班组编制建立,班组管理健全;
Ø各专业维护人员全面学习并掌握各项规程、规定及有关各项管理制度并进行考试。
2.6定岗完善
主要工作内容:
Ø生产人员全面参与启动工作;
Ø设立技术监督专责人,建立技术监督网;
Ø与公司管理接口工作准备;
Ø设立消防专责人,编制《消防规程》;
Ø介入水工设施及水库管理;
Ø运行人员全部经培训满足上岗要求,定岗定责;
Ø运行人员现场熟悉设备系统,系统挂牌完成;
Ø运行专业各种办公用品、工器具、劳保用品配齐;
Ø运行人员根据工程进度,陆续进入现场,参加分部试运、整体启动;
Ø各专业维护人员全部进入现场,全面熟悉设备,配合部分系统的调试工作;
Ø根据合同派员参加部分设备的检验、监造;
Ø所有特殊工种及须持证上岗人员必须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Ø生产各部门工作进入正常运转状态;
Ø完成检修规程初稿。
3、生产准备工作要求
生产准备工作要求应主要体现在生产准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要求、生产准备基础资料的编制要求、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要求和机组启动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四个方面。
3.1生产准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要求
Ø电厂筹备机构在2009年6月(即机组投产前3年)组建,并由建设管理局主任负责,分管机电物资副主任具体负责。
Ø运行和维护人员的配备要求。
运行和维护人员中的技术熟练人员应要求不低于每类人员总数的二分之一。
运行人员中的值长、原则上应有3年以上同类机组同岗位运行管理经验的人员担任。
Ø电厂运行和维护人员根据《公司后续电力生产单位人员配置建议方案》的数量要求配置,在满足工作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配备。
3.2生产准备基础资料的编制要求
Ø编写生产准备计划。
电厂筹备机构在组建后1个月内,制定出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准备计划,并及时下发。
生产准备计划应包括机组投产前各阶段准备工作内容、时间进度安排及责任分工。
Ø规程的编写与审查。
机组运行规程在机组分部试运行前3个月(即2012年2月)完成编写,机组检修维护规程在机组总启动前完成初稿。
Ø图、票的准备。
绘制系统图,编写操作票在机组分部试运前3个月(即2012年2月)准备完毕。
Ø建章立制。
培训教材、反事故措施及各项规章制度在机组分部试运前3个月(即2012年2月)完成,存档备查,并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各类记录、表格在机组投产前发放到有关岗位或班组。
记录、表格的印刷数量暂考虑用半年至一年(在使用中发现有不当之处,应在重印时进行修改)。
编制生产准备基础资料要收集国家现行有效的相关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和地方规章,以便为规章制度编写提供充足的依据。
3.3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要求
Ø生产准备人员按全能素质培养,加强安全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高素质生产队伍。
Ø根据生产准备计划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办法,认真实施,严格考核。
Ø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时间。
根据官地工程建设进度安排培训时间,运行人员的培训时间不少于24个月(即运行人员需在2010年上半年招聘完毕并开始培训),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时间不少于18个月(即维护人员需在2010年年底前招聘完毕并开始培训)。
Ø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内容及要求。
电厂筹备机构将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作好生产准备人员的培训记录,对每位职工每个阶段的培训效果作出总结、评价。
在符合要求并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确保生产准备人员满足机组安全生产要求。
3.4机组启动前的准备工作要求
Ø电厂将配合公司生产经营部按电网有关要求向电网调度管理机构办理好官地电站新设备投运、新机组甩负荷试验申请等有关审批手续,签订机组并网协议与购售电合同。
电厂将按电网有关要求向电网调度部门报官地电站新设备编号建议,提供一次系统结线图、主要设备规范及技术参数、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配置及保护图纸、试运行方案、运行规程、主要运行人员名单、预定投产日期等资料。
电厂将向电网调度部门提出试运计划。
其内容包括:
启动试运措施、试运项目、接带负荷、对电网的要求等。
试运前两天向值班调度员提出申请。
Ø电厂提前2个月(即2012年3月)制定出机组分部试运与整体试运大纲,机组启动前分部试运的重大操作措施及安全措施。
Ø在整套启动试运前1~3天所有参加整套试运的设备和系统均应能满足试运要求,并经运行试验合格。
现场配备的消防器材符合要求,运行、维护人员应全部到位并达到上岗要求。
Ø在机组总启动前,配全各类维修工器具及运行专用工器具;维护部各专业应参照有关规定配置备品备件,并及时制定下一步的备品备件计划。
Ø机组总启动前,电厂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做好相关准备。
4、其他要求
官地电厂筹备机构成立后,将要求电厂各部门严格实施《生产准备工作大纲》及《生产准备工作方案和计划》并按期对照节点进行认真自查、落实、整改、完善各自生产准备阶段性工作任务,形成本部门生产准备自评估材料。
电厂筹备机构将同时制定下发《生产准备工作自评估要求》,要求各部门据此对各自生产准备评估条件进行完备。
5、小结
作为官地工程的运行管理单位,电厂深感肩负的责任重大,只有不辱使命,将官地电厂建设成国际一流的电厂,才不会辜负公司和董事会的期望。
官地电厂筹备方案的编制将为官地电站建设与生产准备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官地电站正在建设中,该方案的很多管理理念有待实践、检验和探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要求差距还很大,很多东西有待进一步实践与完善,对公司流域梯级电站的电厂筹备工作来说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出的第一步,还需加倍去探索、实践和创新,作好充分准备,迎接新挑战。
我们坚信在董事会和公司的有力领导下,雅砻江的明天将更辉煌。
以下将对电厂筹备工作按五大部分分别阐述。
由于时间紧迫,水平有限,不完善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领导和同仁多多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建管结合参与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的阶段性决定了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具有不同的性质,这种工作性质的差异会在机电工程的投产运行初期会留下管理衔接的间隔,有的电站因为在交接技术管理上的脱节而造成很大的损失。
机电工程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管理工作水平是由发电设备系统投产运行后其出力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等综合指标的高低决定,因此,应把机电设备投产交接过程实现“无缝交接”作为运行单位和参建单位的共同目标。
树立系统和全局的观念,改变以往那种条块分割的建设和生产管理模式,使设计、管理局与电厂三方通力合作,实施“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管理模式,共同实现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四阶段战略是我们进行电厂生产准备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制定本电厂筹备方案的出发点和方向。
1、流域梯级电站建设与生产管理实行“建管结合”模式的背景和必要性
在上个世纪计划体制条件下,水电站建设由于工程量大,工期长,造价高等制约着水电的开发建设,国内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生产管理模式是建设与生产管理分开的。
多年来,建设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四方与发电运行单位多分属不同的管理单位,运行管理单位和建设业主的联系比较薄弱,因此给工程竣工验收及投产发电初期运行、检修、维护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后患,使得一般水电工程建成投产发电后还需要5年左右时间才能步人正常的管理和运行维护轨道,尤其是设备大修、重大设备缺陷的处理要不同程度地依赖于施工安装单位,这直接影响发电运行单位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即使是建设方和运行方是同一业主单位,运行管理方不参与或较少地参与工程建设的实施过程,只在工程完工,机组72小时试运行通过后进行接管,这样往往造成运行管理方技术上的要求不能及时得到满足,导致后期技术改造的资金和项目增多、持续时间变长、难度加大等,最终影响到发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效益的实现。
近二十年来水电开发企业,尤其是流域梯级电站开发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流域梯级电站运行时期的管理对于电站工程功能效益的发挥至关重要,应该提高到与建设管理同等的地位。
通过建管结合能有效地减少运行期技术改造、节省投资、促进施工顺利进行,消除建管分离带来建设与生产脱节的诸多弊端,从而保证梯级电站正常运行和效益的正常发挥,实现流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国内大多数水电工程的建设已采用“建”“管”的投资模式。
但在工程建设和电厂筹备期间,从工程建设与运用层面来说依然存在“建”“管”分离的情况。
这样,往往造成工程接管后设备投运初期工程设备设施的使用条件与最终用户的要求有差距,从而影响发电设备的运行效益。
这就要求我们寻找新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相结合具体运作途径,避免电厂投产接机后出现“建”“管”分离方式下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管理模式在越来越多的在建大型水电工程的建设及电厂筹备工作中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它以系统思想为指导,有效地将电厂管理目标与工程建设目标结合起来,力求在工程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各个环节均着眼于最终使用功能上的最优,避免工程建设完工后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暴露系列遗留问题,减少接管后的技术改造,达到节省工程投资,促进施工进度的目标。
2、“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实施条件和内涵
公司作为全面负责雅砻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的经济实体,具有集建设与生产管理于一体,实施建管结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条件和优势,为官地水电站工程发电准备走“建管结合”之路搭建了良好的外部平台。
从已发的二滩电厂抽调人员做发电准备工作,实行“建管结合”,对发电准备工作合理定位,协调好与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方的关系,让参与工程建设和电厂筹建工作的每一位员工了解“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思路,同时积极与设计、安装、监理等参建各方联络沟通,为这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内、外部条件和环境。
所谓“建管结合,无缝交接”,是指最终用户将要求向整个价值链的上游主动扩展并实现良性互动的过程,即: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接管方(电厂——最终用户)与建设方(建设管理局、安装承包商、设备供货商和设计与监理单位)形成紧密工作伙伴关系,接管方参与工程设计、招标与合同执行、设备监造、安装监理、现场调试、竣工验收等,以及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同时将各项生产准备、运行管理工作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直至工程完全交付使用。
其过程如下图所示。
“建管结合,无缝交接”有四层内涵如下。
Ø在工程建设阶段,最终用户要熟悉和了解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的任务、重点,将生产准备的任务和重点与之紧密结合。
Ø通过尽早掌握工程技术信息,在工程的设计或施工准备阶段就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工程更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而付出的纠正成本最低。
减少在生产运营期的改造。
Ø电厂技术人员利用“无缝”交接提供的向工程产品上一工序融通的条件,可以提前掌握所需的技术,制定好防范风险的预案措施。
Ø在招标投标制下,工程建设采用分标段施工建设,由于运行管理者始终跟踪每个标段的项目,做到一个标段的建设项目完工之后,即可办理交接手续,让完建项目发挥作用。
3、“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管理模式电厂筹建中具体实施要求
公司在电站永久机电设备设计选型阶段已经实施建管结合的管理模式,在成立公司机电物资管理部时,就主要从二滩电厂抽调骨干人员补充管理力量。
这样电厂人员就可以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机电设计选型工作,从工程产品的初期提出用户化需求和完善化意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在设计阶段检查产品的性能、条件、使用环境技术等与未来使用条件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查找设计疏漏、分析设计缺陷,及时提出优化意见,消除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不但可以方便运行管理,而且可以节省部分技术改造投资。
下面主要就电厂筹建阶段,即建设阶段的建管结合提出具体实施要求。
在机电安装和电厂筹备过程中,电厂管理者与工程建设者在工程合同执行、安装调试、检查验收等方面紧密结合,实现生产准备与工程建设的顺利交接,在工程建设阶段完善、改进技术方案。
在建设和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对建设与生产管理模式进行流程梳理,通过管理创新提高建设和生产管理水平,逐步走出一条电站建设生产管理的新模式。
3.1分解实施,使“建管结合,无缝交接”落到实处
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主要是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围绕工程建设全面进行生产准备,另一个是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
在筹建之初,电厂对所要开展的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充分地预计和分析,从设计开始,分阶段地明确电厂的工作目标、责任、实践时间,制定了详细的接机发电倒计时计划,对参与工程建设和生产准备做系统、周密的安排。
3.2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做到建管紧密结合
全方位让电厂的生产准备人员全面参与对所管辖范围内设备的各个重要环节是成功实施建管结合模式的关键。
电厂以最终用户身份参与工程质量闭环管理,全过程参与设备设计招标、监造、安装、单体试运行、分部试运行、整体试运行、生产移交等各项工作和技术交流、技术谈判、质量验收,熟悉和掌握各系统设备的结构和特性,分析同类型设备运行使用情况,解决系统中存在的影响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问题。
电厂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后,及时反映到管理局机电物资部,由机电物资部协调、督促设备设计、制造厂家和安装单位进行整改,同时电厂技术人员继续跟踪整改情况,做到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全过程的质量闭环管理。
电厂参与工程建设的程度,决定了其在优化设计、质量控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电厂与相关方在各个环节共同把好质量关,增强了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力度,将影响设备稳定运行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运行管理人员做的提前熟悉设备,在机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掌握关键控制环节的技术,在设备投产运行后就能立即转入正常的运行管理,及时消除设备隐患,提高发电设备的可靠性。
(1)参与设计阶段工作,从工程产品初期提出用户需求,提出完善化意见——第一层参与和把关。
自筹建起,电厂就可参与所辖设备标书文件编制、招评标、合同谈判、设计联络会,在设计阶段核查产品性能、使用环境、技术等与未来使用条件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查找设计疏漏,分析设计缺陷,提出项设计修改意见,优化设计方案,消除安全隐患,在工程产品的设计阶段提出完善化意见,达到方便运行管理,或节省工程投资的效果。
(2)积极参加设备监造、出厂验收等工作,协助控制设备质量,尽量使设备在出厂前消除缺陷——第二层参与和把关。
积极争取公司机电物资管理部和管理局机电物资部的支持,对涉及将来由电厂管辖的设备安排电厂技术人员参加设备驻厂监造、出厂验收和开箱验收等,协助设备制造阶段的质量把关,尽量使设备在出厂前或交付安装前消除缺陷。
这种以最终用户的身份更有利于控制设备质量,既减轻了公司机电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又有利于设备稳定运行和减少业主经济损失。
(3)积极参加现场安装、监理与调试,既参与安装质量控制,又提前熟悉了设备,掌握相关技术和资料——第三层参与和把关。
参加现场安装、监理与调试是“建管结合”的关键环节之一。
电厂参与机电安装项目管理和监理工作人员,高峰应达到编制人数的20%,总体应安排50%以上的电厂人员参加监理或项目管理。
机电安装监理部的电气一次专业和公用项目专业组长、电气二次专业总监均可由电厂员工担任,技术含量高的机组保护、励磁、调速系统、监控系统的安装监理工作安排以电厂人员为主。
电厂技术人员以最终用户身份参加监理和调试工作的电厂人员,对设备安装调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要求进行整改,将隐患消除在设备投运之前。
另外,电厂技术人员在调试阶段全过程跟踪在现场,可以及时、准确掌握设备信息,熟悉操作技能,为接管后机组稳定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承担关键项目的实施工作,是“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一项重要措施。
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电站最为重要、复杂的二次系统,不仅决定了电厂自动化水平,而且是制约机组能否按期投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电站计算机监控的应用软件采取以电厂人员为主负责、与供应商联合开发的方式进行。
这种联合开发既降低了项目的投资,加快开发进程,又培养了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
联合开发组不仅要按期完成了应用软件的开发任务,而且督促厂家按合同规定时间交货,为机组联合调试赢得足够的时间。
通过联合开发,电厂技术人员提前掌握了技术,在机组调试中将占据主动。
联合开发项目组至少应在首台机投产发电一年以前成立,官地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联合开发项目组可安排在2011年2月份之前成立。
(5)全面参与首批机组启动试运行工作,使设备移交后运行工作连续顺畅。
电厂技术、管理人员参与首批机组启动试运行指挥部的讨论与决策,电厂运行、维修人员与安装单位运行维修人员对应倒班,在启动试运行阶段就全面掌握机组设备性能,对不满足合同项目严格把关,尽量将设备缺陷消除在安装调试阶段,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基础。
(6)先期投产的机组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具有相似性,电厂将设备投产后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制定的预案反馈给机电物资部,提前实施预案,这将极大地提高后续投产的机电设备的可靠性。
3.3 生产准备紧密围绕工程建设进行,为实现“无缝”交接打牢基础
(1)“建管结合,无缝交接”为电厂技术培训搭建平台
建管结合模式的实施无形中为技术培训搭建了一个绝佳平台,既使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提高培训效果,又理论联系实际,缩短培训时间。
为此,电厂一是邀请设计单位、厂家和参建单位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讲课;二是通过各种设计审查、招标和合同谈判,学习招标、合同文件,了解技术要求,掌握质量控制标准;三是积极与项目管理、监理部门协商,分批担任安装调试监理,轮流派人深入到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培训;四是除专门组团到厂家培训外,还可利用驻厂家设备监造的机会进行技术培训。
(2)“建管结合”有利于电厂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
技术规程、规范等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是运行管理中一项基础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
“建管结合”为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便利条件,电厂可借此机会快速大量收集编制规程所需要的技术资料,编写规程;还能方便、快捷、广泛地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对保证技术规程与现场实际相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大大减少因此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运行管理的有效性。
(3)“建管结合”为及时收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在工程建设期间产生出了大量技术文档和图纸,由于这些资料不是终版,一般情况下,电厂很难收集全。
电厂可利用“建管结合”的优势,广开渠道,尽可能搜集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技术资料。
这样,电厂技术人员在设备正式移交前就提前获得了丰富的技术信息。
收集整理的技术资料包括:
文档资料、技术图纸、电子资料(含文档、收集、整理、拍摄照片、录相)。
电厂在筹建期间为满足前期技术培训和员工业务学习的需要,利用收集整理的资料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