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改善监测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078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改善监测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营养改善监测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营养改善监测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营养改善监测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营养改善监测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营养改善监测方案.docx

《营养改善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改善监测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营养改善监测方案.docx

营养改善监测方案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卫生部办公厅和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试行)》(卫办疾控发〔2012〕65号)文件精神,更好地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学校中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为做好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常规监测学校和学生的选定

(一)监测学校

《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要求:

各监测县要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分别从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等3种供餐模式的学校中,各抽取20%的小学(含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和初中作为常规监测学校。

由于我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均没有学生食堂,也没有家庭(个人)托餐的供餐方式,所有学校均采取由企业(单位)配送在课间加餐,因此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249所学校中,各选择了20%的初中和小学共50所学校,每年开展一次常规监测(学校名单见附表8)。

(二)监测学生

在常规监测学校中,按年级分层,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要求男女生基本各半。

去年选定监测的学生升级后继续实施跟踪监测,保证监测学生在评估期间相对固定。

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入学的班级和学生由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并录入信息。

(三)监测指标

1、监测学校和学生的基本信息

学生体检信息与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学校及学生基本信息挂钩。

每年开展监测前,与县教育局、各乡镇教委和学校核实当年参加监测的学校和学生的基本信息。

.学校的基本信息

包括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学校举办者类型、学校驻地城乡类别、学校办学类型、补助标准、供餐模式和学校地址。

.学生的基本信息

包括学校、年级、班级、学籍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健康状况、身高、体重、是否为留守儿童、是否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是否享受“一补”等。

监测学校编号参考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相应的编号,监测学生编号参考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学生学籍号中的学籍编号。

2、常规监测指标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基本情况

了解“计划”覆盖学生总数、不同供餐模式学校数和学生人数、寄宿生人数、享受“一补”人数、留守儿童人数、补助标准、补助总额等信息。

参见附表1《县基本情况表》。

由教育局填报,加盖公章后提交县卫生局。

.监测学校基本情况

了解监测学校开展“计划”的具体情况,包括学校学生总数、供餐模式及人数、补助标准、寄宿生人数、享受“一补”人数、留守儿童人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学校食堂供餐情况、健康教育课开设情况等。

参见附表2《学校基本情况表》。

由监测学校主管学校校长填报,加盖学校公章后提交县教育局,教育局汇总后通报县卫生局。

.学生因病缺课情况

了解各监测学校每天应到校学生数、实际到校学生数和因病请假学生数(主要是消化系统或/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生数)信息。

参见附表4《学生出勤表》。

每月上旬,由学校的主管校长或卫生老师/校医上报前一个月的报表报县教育局,教育局汇总后通报县卫生局,需加盖学校公章。

.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各乡(镇)卫生院与监测学校联合,对入选监测的学生按照标准程序测定参加监测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在11月中旬完成体格测量,测定结果于11月底前录入上报到信息系统中,并及时提交纸质报表到县教育局和县卫生局。

(四)具体工作任务落实

全县44所常规监测学校的监测业务工作由乡(镇)教委负责组织,各学校和乡(镇)卫生院配合完成。

各学校负责填写《学校基本情况表》、《学生出勤表》、《体格检查表》等表格,卫生院负责进行学生身高、体重测量。

在开展学生身高、体重测量时,学校要抽调专门人员进行组织,班主任要全力做好配合。

二、重点监测学校和学生的选定

(一)监测学校

按照《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要求,在开展常规监测的50所学校中,选择六所学校作为我县重点监测学校,每年在开展常规监测的同时,还要同步开展重点监测工作。

重点监测学校在监测评估期间要保持固定,实施跟踪监测。

(二)监测学生

在重点监测学校中,按年级分层,以教学班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

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中,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至少40名学生,要求男女生基本各半。

去年选定监测的学生升级后继续实施跟踪监测,保证监测学生在评估期间相对固定。

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入学的班级和学生由各学校按照要求选定并录入信息。

(三)重点监测指标

重点监测学校开展各项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完成重点监测指标测定,包括:

1.学生基本情况

包括学生家庭社会经济状况、食物摄入、呼吸和消化系统常见病以及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设情况、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和他们对“计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等。

参见附表5《学生调查表》。

经调查员讲解后,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和初中参加重点监测的学生自行填写问卷。

学生编号应与身高和体重信息中的学生编号一致。

2.血生化指标

对被抽中重点监测的学生进行血红蛋白检测;根据省上要求,有必要时开展血清白蛋白、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检测。

由县疾控中心经过培训合格的专业检验人员采集指血(或静脉血5mL),按照统一标准方法现场测定血红蛋白水平。

3.学生学习成绩

春季开学头两周内,监测学校需提交参加重点监测学生的上学期主要科目期末考试成绩的电子档案,包括: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为原始百分制得分,体育成绩为各指标的测定原始结果,如:

立定跳远成绩为1.23米,由学校填报县教育局,教育局汇总后通报县卫生局。

(四)具体工作任务落实

六所重点监测学校的监测业务由各乡(镇)教委组织,县疾控中心和各学校共同完成。

其中学校负责《学校基本情况表》、《学生出勤表》、《学生调查表》、《学生学习成绩表》等表格填写和上报,负责发放和回收《给家长的一封信》。

县疾控中心负责开展学生身高、体重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值的填写和上报。

在开展学生身高、体重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时,学校要抽调专门人员进行组织,班主任要全力做好配合。

三、评价方法

身高、体重等连续资料,按照性别,以每周岁为一个年龄段描述均数和标准差。

其他分类资料,如:

住宿生比例等,按照小学和中学分组,描述不同性别学生的数量和比例。

通过不同乡镇、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比较,当年监测指标与历年指标比较,以及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综合评价营养改善计划对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一)常规监测学校

通过监测评估,掌握参与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分布和经费使用方式;了解供餐单位的食物供给情况,并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膳食指导,达到均衡膳食的目的。

分析“计划”对贫困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呼吸道和消化道常见疾病发生率和缺勤率的影响。

(二)重点监测学校

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重点监测学生如下信息:

在家和在校的食物摄入情况、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如贫血、微量营养素缺乏等)及其营养知识水平等。

分析“计划”对减少贫困农村学生营养相关疾病的作用,观察是否能提高其学习能力。

四、组织管理

(一)职责分工

县卫生局和县教育局负责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监测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方案,开展督导检查和考核,负责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和市卫生局提交监测评估工作报告。

县卫生局、县教育局要抽调相关人员,专门负责工作开展前的人员培训、年度学生营养监测、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和资料归档管理等工作。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县教育局汇总上报业务资料的收集、审核、录入、整理、分析、汇总等,实施学生营养监测评估工作,形成监测报告,上报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和县卫生局、县教育局。

各乡(镇)教委和各监测学校要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县疾控中心,按时上报各种调查报表和资料,组织落实学生年度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等营养监测工作任务。

为方便各学校及时审核和上报各项报表数据,县疾控中心公共卫生股开通了“学生营养监测QQ群”,请县教育局、各乡镇教委和各学校数据统计人员及时加入,各种报表资料除按上述要求向卫生局、教育局报纸质版外,还要在QQ群中向县疾控中心上报电子版进行审核。

(二)数据上报与审核

建立学生营养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常规监测数据实行统计报表直接报告制。

常规监测学校将监测报表上报县教育局,由教育局汇总后报送县卫生局。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对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分别于每月20日和每年4月底前,将监测基础数据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重点监测信息每年6月底前报省疾控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

各监测学校及学生的基本信息资料要从现在开始收集,务必于2013年11月30日前进行上报。

(三)资料管理

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监测资料属于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一部分,监测工作具体实施部门和个人,未经主管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不得擅自公布或发表监测信息资料。

基础调查资料及各种工作报表一式三份,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及各相关学校各保存一份备查。

数据信息要定期备份保存,防止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数据损坏和丢失。

各学校应详尽记录项目内容和进度并建立档案。

内容包括培训、监测进度及监测结果、组织管理和技术督导等与项目有关的全部文件和技术资料。

五、工作队伍

为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顺利实施,特成立“庄浪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四个工作小组,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工作组成员及职责是:

工作联络组:

具体负责教育局、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工作联系;负责营养监测工作年度督导计划制定并组织实施;负责督促各监测学校按时上报各种工作报表;协助疾控中心和各学校做好年度营养监测工作;负责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监测工作年度报告的初审和总结上报。

资料审核组:

负责收集教育局、各监测学校、体检检验组报送的基础资料和学生体检资料;负责对各种资料的真实性、逻辑性进行审核;负责对各种报表、资料及文件的整理归档;负责各种业务报表的报送工作。

资料录入组:

负责学生营养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技术指导;对经审核合格的数据资料进行录入和分析。

体检检验组:

负责落实重点监测学校学生身高、体重测量和血红蛋白测定工作。

六、质量控制

各乡镇教委、各学校和县疾控中心要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开展监测工作,抽组的监测人员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新充实的人员必须接受岗前培训,熟练掌握检测方法,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在开展现场调查时,县疾控中心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对所用仪器、器械进行定期校准,定期开展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同时,要建立监测数据的审核抽检制度,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现场抽查资料。

对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县卫生局和县教育局将不定期开展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一定要高度重视,全面安排部署此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附表1:

县基本情况表

附表2:

学校基本情况表

附表3:

供餐单位供餐调查表

附表4:

学生出勤表

附表5:

学生调查表

附表6:

体格检查表

附表7:

学生成绩表

附表8:

常规监测和重点监测学校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