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0282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docx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docx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五章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五章自我意识

 

本章学习目标

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产生

自我增强

自我图式

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自1890年 W.詹姆士(W.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以来,自我意识在西方一直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

他们对其概念、结构、发展因素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进入20世纪80年代,学者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上,自我意识的研究范围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拓宽.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

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

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  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

换言之,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

自我认知,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自我情感,即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自我意向,即伴随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而产生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自我意向常常表现于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发动、支配、维持和定向,因而又称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紧密联系,共同作用于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例如,对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认知可以产生焦虑、苦恼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加强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意向,发动、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种意向。

又如,对自己人际关系紧张的认知使自己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要加强个人修养或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做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欢的人的意向.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詹姆斯将自我意识分为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

(1)生理(物质)自我(materialself)。

指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有时也将个体对某些与身体物质密切相关的衣着、打扮以及外部物质世界中与个体紧密联系并属于“我的"人和物(如家属和所有物)的意识和生理自我一起统称为物质自我.生理(物质)自我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或自卑;在意向上表现为对身体健康、外貌美的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对自己所有物的维护等。

(2)社会自我(socialself).在宏观方面指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在微观方面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

在情感体验上也表现为自豪或自卑。

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名誉地位、与人交往、与人竞争、争取得到他人的好感等。

(3)心理自我(psychologicalself)。

指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在情感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尊或自卑、自贱。

在意向上表现为追求智慧、能力的发展和追求理想、信仰,注意行为符合社会规范等。

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个体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

罗杰斯(C.Rogers)根据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概念。

现实自我(actualself)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理想自我(idealself)指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形象。

理想自我的内容尽管也是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包括对来自他人和社会规范要求以及它们是否满足个体需要的反映,但由这些内容整合而成的理想自我却是观念的、非实际存在的东西。

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形成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

现实自我产生于自我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理想自我则产生于这种相互作用中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被内化后在个体头脑中整合形成的自我的理想形象。

在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建立在理智认识或对他人和社会规范的自觉内化(不存在价值强求)之上时,理想自我可以在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之间起积极的调节作用,指导现实自我积极地适应和作用于社会环境.这时,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社会环境的要求可以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达到协调一致,自我得到健康发展。

在非正常情况下,当理想自我的形成是基于焦虑(因自我抒发的方式或形成受阻抑且不能疏导而致)时,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以及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可能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将导致过度的攻击、自卑、依赖或逃避、退却等脱离现实的错误的理想自我心理倾向。

用这种心理倾向指导现实的社会人际交往,必然同现实自我、社会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引发个体内心的混乱,从而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严重的可能引发心理疾患。

  

(三)公我意识与私我意识

Fenigstein,Scheier与Buss(1975)认为,某些自我的方面是为他人不可获得的隐秘,即私我(privateself);而另一些自我的方面则是公开的、社会的,是与他人密切相关的,即公我(publicself)。

对这两者的不同注意而产生的意识为私我意识(privateself-consciousness)和公我意识(publicself-consciousness)。

私我意识高的人对群体中社会压力的敏感度低,比较注意信念、价值、情感等个人的内在方面,较少考虑到他人的意见与期望。

而公我意识高的人会避免不合群,对他人的意见非常敏感,会为其所期待的社会交往而调整自己的意见。

(四)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Markus等人提出的自我意识概念不仅包括现在的自我(thenowself),还包括可能的自我(possibleself)。

可能的自我指个体觉得自己某一方面有潜力的自我构想,是自我意识系统中有关未来取向的成分,它既是未来行为的诱因,通过认知、情感与身体三个方面对行为产生影响,又为现在的自我提供了一个评价和解释的情境。

这一切后果都取决于被激活的自我成分的性质(比如消极的或积极的),是被激活的可能的自我决定了个体如何感受以及应该如何采取行动。

此外,施耐德(M.Snyder)与坎贝尔(B.H。

Cambell)还提出实用自我(pragmaticself)与原则自我(principledself)的概念。

三、自我觉知与自我意识

如前所述,自我意识一般指对自我存在的意识,既可将其看作活动过程,又可将其视为活动结果产生的自我意识内容.作为活动的自我意识的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条件去发动和维持,这个条件就是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

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在自我觉知状态下,个体特别关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更能觉察到有关自我的信息.当个体将注意力转而向内着眼于自我的内容、成分时,他就处于自我觉知的状态。

没有自我觉知,个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观念,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自我觉知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和个性因素两方面。

首先,就环境因素而言,环境因素通常作为一种竞争信息会影响自我觉知。

例如,听收音机时,人们专注于环境刺激而不进行自我觉知。

另一方面,也存在一类迫使个体不得不关注于自我的环境刺激因素.例如,课堂上个体被提问,或被其他同学注视,或被问到自己的私事,或正被摄像机镜头对准时,在这些环境刺激下,个体不得不处于自我觉知状态。

其次,个性也会影响自我觉知。

无论是否存在环境刺激,有些人都自然地倾向于关注自我而非环境。

这种更易使人处于自我觉知状态的个性特质可称为自我意识倾向(用程度高低表示)。

一般说来,环境因素引起的自我觉知常会使个体产生紧张或窘迫感,而自我意识倾向导致的自我觉知不一定会如此。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个体生理和心理能力一定程度的成熟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也是在与社会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许多社会因素对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

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

1.物—我知觉分化

它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最初出现的是物—我感觉分化。

初生婴儿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存在,其吮吸自己手指、触摸自己身体部位时就像吮吸、触摸别的东西一样。

当婴儿感觉到两者的区别时,婴儿就出现了物—我感觉分化。

此时,可以说是婴儿出现了主体(自我)感觉。

  

到1岁末时,幼儿开始能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别开来,在感觉上对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或结果产生了分化。

例如,推球,球滚;拉床单,床单挪位,床单上的小猫吓跑了。

这是在物—我感觉分化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动作和与动作相联系的外物的分化知觉。

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出现最初的随意性动作。

幼儿开始知觉到他所做的动作是自己发动的,自己是活动的主体。

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客体,尤其是物理性客体)主体意识.

2.人—我知觉分化

它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其一是对人微笑。

3个月的婴儿开始出现对他人微笑,表明婴儿对他人刺激发生了反应,这是一种最初的人际相互作用反应.其二是从形象上区分他人和自己。

婴儿认识他人的形象比认识自己的形象出现得更早。

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对不同的他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从镜中认识父母的形象。

7、8个月的婴儿开始关注镜中的自我像,10个月时出现与镜中自我像玩耍的倾向,1岁零8个月开始能区分同伴(包括从照片上区分).2岁零2个月的幼儿能准确认识镜中或照片上的自我形象,这标志着儿童出现了最初的(相对于他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知觉。

3.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1岁以后,幼儿开始能将自己同表示自己的语词(名字)联系起来。

例如,成人叫他“军军”,他能知道是叫自己。

接着,他学会使用自己的名字代表自己,称自己为“军军",同时发展起对自己躯体的认识和对自己身体感觉的意识,如主述“这是军军的鼻子"、“军军饿了”等等.在有关自己的这种表象性认识的基础上,约在2岁末幼儿开始能使用物主代词“我的”,直到最后能使用人称代词“我"。

“我”的使用具有相对性,例如,成人问儿童:

“你饿不饿?

”儿童必须回答:

“我不饿。

"但不能回答:

“你不饿。

”这与对“军军饿不饿"的回答“军军不饿"是根本不同的,它需要抽象和概括能力,没有这种能力,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出现。

因此,“我”的掌握在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上是一个质的变化。

儿童从把自己当作客体的人转变为把自己当作主体的人来认识,最终形成了自我意识。

由此出发,儿童进一步发展起自我评价,产生自我情感,到3岁时出现明显的自尊心和羞耻感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最初的意识发生和发展中,主体意识是先于自我意识而发展的,主体意识是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婴儿必须首先在自己和客体间作出区分,才有可能在客体中区分出物理客体和他人,进而在自我和他人之间作出区分,形成自我意识。

但在5个月以后,当婴儿能对他人微笑时,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就开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了。

特别是当后来随意性动作与言语的掌握相结合,婴儿能逐步意识到活动本身的进程和结果,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主观力量时,主体意识就同自我意识完全融为一体了.

(二)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的发展密切相关,离开了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自我意识就不可能发生、发展。

第一,物—我知觉的分化依赖于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以及它们的协调发展。

就物-我知觉分化而言,它依赖于相应的皮肤感觉分析器的成熟;对动作和动作对象的区分依赖于皮肤感觉分析器、视觉分析器以及与拖、拉、投、掷动作的协调活动;对主体和动作的区分的重要条件是随意性动作的出现,它依赖于大脑皮质感觉区和运动区的分析综合活动。

这一切都是以人脑结构和机能的一定成熟为前提的。

而我们知道,新生儿的大脑结构还很简单,沟回浅显,神经纤维细短,大部分尚未髓鞘化,在重量、体积、机能上均处于原始状况.直到出生第1月末至第2月初,听觉分析器、前庭分析器、视觉分析器才先后开始具有初步功能。

从3个月起,婴儿才从不随意性动作基础上发展起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动作。

因此,新生儿必须经历一个生理成熟过程,随大脑生理结构成熟后发展起一定的心智机能,才有可能出现物—我知觉分化。

第二,人—我知觉分化依赖于注意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视觉表象及其记忆能力的出现。

研究表明,从3个月起婴儿才开始能稍微注意新奇事物,6个月才能比较稳定地短时注意事物,出现再认能力。

这些能力的出现都依赖于大脑皮质结构和机能的进一步发展、完善。

第三,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需要复杂的抽象、概括能力,而这又是以大脑皮质尤其是各语言代表区以及大脑额叶的成熟发展及其机能的更为复杂化为前提的。

第四,从完全缺损的极端情况分析,无脑畸形儿由于不存在大脑皮质这一生理学前提,也就根本不可能出现自我意识。

综上所述,生理及其相应的心理能力的发展是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前提。

二、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能必然保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狼孩就没有出现人的自我意识。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其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的社会自我的发展与他们对别人知觉能力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由此可见,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还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相互作用.

早在1902年,心理学家库利(C.H。

Cooley)就指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lookingglassself)。

他说:

“正像我们从镜中观察自己的脸、手指和衣着,因它们属于我们自己而感兴趣一样……我们也从他人的思想中认识我们的面貌、风格、目标、行动、特征、朋友等等,而且从多方面受其影响.”这就意味着他人对于个体的态度与对待,不仅影响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且影响着个体的成长,塑造着个体的实际自我。

米德(G.H。

Mead,1934年)进一步发展了库利的思想。

他指出,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对社会互动(相互作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把自己置于互动对方的位置上而逐步形成的.他指出,通过角色扮演,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将自己视为一个被评价的客体。

这不仅有助于人际间的适应,更重要的是在与具体他人的互动中个体产生了暂时的自我形象,这种自我形象逐渐定型,就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将自己确定为某一类客体的“自我观念”,即形成把自己确定为某一类人的自我意识。

米德还将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①玩耍(模仿)阶段。

个体获得自我形象的角色的最初阶段,只涉及一两个他人的角色扮演.②游戏阶段。

个体在组织活动中扮演多人的角色,从进行协作活动的群体中获得多重自我形象.③博弈阶段.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个体具有了扮演“一般他人”的能力。

总之,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发展扮演不同角色的能力而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随着个体角色扮演能力的逐步提高,扮演角色范围的不断扩大,自我意识就进入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三、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因素

尽管对具体制约因素的看法不尽相同,许多研究者还是认为自我意识更多地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地位

社会经济地位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个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在多数情况下,它与社会政治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在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常社会经济地位对自我意识有两方面作用。

一是影响有关自我隶属于某一阶级、阶层的社会自我意识,从而决定自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态度。

二是影响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例如自我成就、自我实现欲求的高低等.这些自我意识成分在情绪体验上表现为自豪、自重或自卑、自贱,对个体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产生重大影响。

(二)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国家的宣传体系、宗教团体、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可能形成共同的自我意识成分。

Markus等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的差异性研究发现,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下自我图式差异的根本原因,东方文化造成了依赖型的自我,西方文化造就了独立型的自我,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文化对自我意识的影响作用.

专栏5—1

我是谁?

-—自我的文化边界

自我的跨文化研究使用经典的测量工具——二十句测验(twentystatementstest),即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20个不同的答案。

跨文化的二十句测验表明,东西方文化背景中的被试对自我的认知、理解和表达都不尽相同,自我概念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两种文化维度的划分下,西方学者比如Makus等人认为自我概念也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继而提出了“独立性自我”和“互赖性自我”的分析构架.他们认为西方人(以美国人为代表)和东方人(以日本人、中国人为代表)对自我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

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鼓励个体对自我作独立的解释,个体应是指以自己的特性与他人相互区别的、自主的实体,个体的能力、态度、价值观、动机和人格特质等个体特性必然影响和导致个体的某些与众不同的行为。

而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则鼓励个体对自我作相互依赖的解释.许多东方文化中具有保持个体之间相互依赖的机制,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个体的自我特点在于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杨宜音认为,Markus等人对自我概念的文化分类用来解释中国人的自我内涵与边界时并不具有包涵性。

这种“互赖性自我"的简单分类并不能反映出中国人的自我所具有的选择性和动力性等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内容。

尽管“互赖性自我"已经不是西方人的那种自我,但也不是中国人的自我.“互赖”一词无法表达自我概念中不同成分的主从关系,从而掩盖了中国人自我所具有的自我中心特征。

杨中芳根据中国文化特点对自我概念进行了新的界定。

她提出中国自我概念中的两个层面即“个己”与“自己”,以示与西方“自我”概念的区别。

“个己”表示将自己与别人的界限以个人身体为标志,这在西方心理学中称为“自我”;“自己”则代表一种不但包括个体的身体实体,而且还包括了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其他人(即自己人),而中国人的“我"属于后者。

这种自我概念区别于西方学者对文化维度简单、笼统的划分,在本质上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

资料来源:

杨宜音:

《自我与他人:

四种关于自我边界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述要》,载《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3期.

(三)家庭

个体最早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对个体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

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对自己的看法是他们父母如何看待他们的反映,因为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属于“重要他人”,是文化的传递者,通过对儿童行为的奖惩来影响其自我意识的形成。

经常受到父母肯定奖赏的儿童倾向于形成肯定的自我;相反,苛刻的父母所给予的否定评价则易使儿童形成否定的自我,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自我分裂。

(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对自我意识形成的作用从前述米德的研究已看出,这里着重从角色意识冲突的角度讨论其对自我意识的影响.

角色指与某种社会身份相称的行为规范的集合。

角色扮演则指个体依据这种行为规范集合去行使自己的权力,履行自己的义务。

扮演父亲这一角色就是要行使做父亲的权力,尽父亲的义务。

社会角色是相互联系的,父亲角色就与母亲、子女角色互相关联.因此,角色扮演必然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

在这种互动中,某一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既与个体对该角色行为的理解有关,又与相关角色对该角色的角色行为期望密切相关。

换言之,角色扮演受到二者组成的期望系统的制约。

当系统内两种期望成分协调一致时,个体角色扮演成功,易于形成自信、自尊的自我意识,能促使更高的成就意识的发展,形成熟练地扮演“一般人”的能力,使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环境。

反之,角色扮演者就会常常经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角色意识冲突,体验到焦虑、紧张,使自我意识的同一性受损,或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引发心理疾患。

(五)他人的评价

我们的大多数有关自己的信息都来源于他人,是对他人评价的反映.他人评价对自我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尤其是G。

H.米德)对这种作用机制作过深入研究,认为自我意识随他人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已经形成十分清晰的自我意识,他们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都高度接近教师与同伴对他们所作的评价,与他们的实际状况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六)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指目标、规范、价值被个体作为行动指南,用以约束、调整自己行为的群体。

研究表明,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来源。

个体常常根据参照群体的价值取向定义自己,形成自我观念;将参照群体的价值倾向理解为一种期望,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融入自己的意识之中;与参照群体比较以进行自身地位的评价。

因此,谢里夫(M.Sherif)把参照群体的规范看作个体的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评价乃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节日庆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