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0185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docx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docx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5

哈师大附中2018—2019年度高三学年上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1.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以

致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

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

A.强化了中央集权B

.促进了文化认同

C.

实现了文字统一D.消除了语言隔阂

2.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

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时间

史实

周平王四十七年

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

周平王四十九年

郑伯弟段作乱

周桓王二年

卫弑其君桓公

周桓王十年

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A.封邦建国,众星拱月B.王室衰微,诸侯兼并

C.礼崩乐坏,等级不存D.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3.《周礼》记载:

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

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A.血缘是判断亲疏的唯一依据B.父子君臣间的“和合”

C.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D.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

4.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

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

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

5.秦代乡里制度逐渐定型,县的基层分为若干乡,乡下有里,里下有什伍组织。

乡里组织拥有宣布教化、督催赋税、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婚丧祭祀等职权。

这反映出秦代

A.农村基层实行地方自治B.皇帝直接掌握了乡官的任命权

C.乡里属于社会经济组织D.乡里组织兼有行政与宗法职能

6.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

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

郭沫若认为:

“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

”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

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7.《汉书•宣帝传》:

“五凤夏四年四月辛丑晦,日有蚀之。

诏曰:

‘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以前使使者问民所疾苦,复遣丞相、御史掾二十四人循行天下,举冤狱,察擅为苛禁、深刻不改者’。

”据此可知

A.司马迁的历史撰述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具有限制暴政的功能

C.《汉书》当中关于日食记载无任何科研价值

D.董仲舒的天

人感应思想对东汉统治影响巨大

8.《晋书》记载:

“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

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

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这说明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

A.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B.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

C.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D.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

9.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

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

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A.有匡时济世的功能B.有诗歌取士的特征

C.有制约君权的职能D.有民主议政的特点

10.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

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

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B.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C.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D.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11.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

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人物

言论

事件

A

秦始皇

天下共

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魏孝文帝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迁都洛阳

C

唐太宗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开创三省六部制

D

明太祖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建立内阁制度

A.AB.BC.CD.D

12.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

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

这表明唐宋律学

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B.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C.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13.毕士安是某朝抵抗派宰相。

乾德四年考中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

淳化二年,召入翰林为学士。

咸平中,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

景德元年先后任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

毕士安所处的朝代为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14.宋代整个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对于国家财富看法是“财富的来源不在于小农而在于豪强,兼并之家是‘为国家守财尔’”。

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宋代

A.租佃经济的快速发展B.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

C.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D.实行了二府三司制度

15.右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

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是

A.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B.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C.官营手工业渐衰落

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16.苏轼说:

“自两税之兴,因地之广狭瘠腴而制赋,因赋之多少而制役。

户无常赋,视地以为赋,人无常役,视赋以为役,是故贫者鬻田则赋轻,富者加地则役重。

”苏轼认为两税法

A.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B.进一步加剧贫富差距

C.使土地兼并更加严重D.体现了税制公平原则

17.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

“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

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

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A.主张改造理学B.重书本轻实践

C.强调学术创新D.注重道统权威

18.有学者认为:

“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下列史实未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王冕的《墨梅图》强调个性,追求意趣

B.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C.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的市井生活

19.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

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

A.防止地方割据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传达行政命令D.扩大国家的疆域

20.明朝时,出现了刘球、将钦、海瑞等一大批士大夫,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同时,也有许多大臣撰写“青词”巴结崇道的世宗,相当部分土大大形成“阉党”。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A.宦官权力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士大夫信仰的丧失D.宰相制度的废除

21.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

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

这反映出当时

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

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

22.右图为明末《江南农村家庭投资结构图》,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减少犁耕依赖      B.注重精耕细作

C.生产日趋专业D.经营更趋市场化

23.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

籍。

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

这种交往

A.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B.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

C.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D.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

24.表1 

记述

出处

洪武八年(1375年)“禁民间不得以金银货物交易,违者罪之”

《明史·食货五》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

《洪武实录》

宜德十年(1435年)“户部言民间交易,惟用金银,钞滞不行”

《明史·食货五》

宜德十一年(1436年)“于浙江、江西、湖广、南直隶等不通舟楫之处,各随土产、折收布绢白金,赴京充俸”

《正统实录》

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明前中期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民众赋役不断增加  B.纸币退出了市场   

C.政府强化经济调控  D.白银渐趋货币化

25.长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王良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

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

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

”这说明王良

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儒家的传统思想

C

.利于儒学“思辨化”D.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26.清代曾侍从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

从政多年“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

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C.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力D.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27.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

“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

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

”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

材料反映清朝

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B.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

C.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

28.宋朝时,“苏湖熟,天下足”,全国粮食多采购于此。

明清时期,粮食多由南方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东北向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闽粤运销。

这一变化反映了

A.大运河沟通了南北经济B.区域经济多样性日益突出

C.长途贩运贸易艰难起步D.全国经济重心发生了改变

29.乾隆年间,一份由云南布政使司颁发的执照上写着:

“滇省山多田少,水陆可耕之地俱经垦开无余,嗣后山头地角,水滨河尾,俱着听民耕种。

……沙立目(一家)开垦干地八亩。

”此材料反映出

A.由于长期开发,西南地区耕地减少B.当时政府重视本业,鼓励开垦荒地

C.边疆地区农业经济发达,超过内地D.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已得到充分开发

30.在古代雅典实行国葬制度,国家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并出资抚养阵亡者遗孤。

在葬礼上,不仅要举行葬礼游行,还有演说家发表演说。

演讲者在发表演说时要赞扬城邦,赞扬在战争中牺牲的人,还要赞扬雅典人的祖先和先辈,以及那些仍旧在世的人。

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A.演讲是政治家的必备素质B.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城邦存在为前提

C.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D.军事斗争对城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31.复旦大学历史学者黄洋指出,雅典民主是从公元前508年建立起来的。

公元前11年,雅典通过政变建立的寡头政府仅仅维持了四个月,民主制就恢复了。

公元前104年,斯巴达占领雅典后扶持的“三十僭主”寡头政体也仅仅统治了十个月就被民主政体所取代。

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

A.建立过程中充满曲折

B.受到外部力量的干扰

C.得到雅典民众的拥护D.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32.古代雅典某思想家认为,“没有比政治权力分配均等更为荒谬的了,应当作为权力分配主导原则的不是一种算术的(机械的)均等,而是一种几何的(按照公民的才能来划分等级的)均等。

”这一观点旨在

A.保障公民民主权利B.反对贵族把持政权

C.鼓励公民理性思考D.确立民主政治基础

33.希腊古代奥运会对运动员的身份有严格的规定:

参赛选手必须为纯正的希腊人,父母必须是希腊血统,必须是自由人,必须是男子,在道德上或政治上必须无缺点,没有不良纪录等。

运动员的这些规定

A.根源于希腊的小国寡民B.是为了弘扬和平竞争精神

C.体现了鲜明的民主色彩D.与希腊民主制度关系密切

34.《十二铜表法》注重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到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学总论》则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等问题上。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B.平民的不断斗争

C.统治者价值取向变化D.人文主义的影响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9分)

3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较完备权力制约机制的国家(地区)。

古希腊城邦中,议事会这一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受到公民大会制约。

同时,后者也受到前者的制约,凡议事会所通过的罪和罚的判决案必须由法官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

对官吏的审判,一般由议事会进行,但议事会的审判不是最后的,还可以向陪审法庭上诉。

议事会还审查将于次年任职的职员资格以及9位执政官的资格。

'

——摘编自李勇《试论古希腊古罗马的权力制约机制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材料二发达的公民社会和深入人心的公民意识是权力制约机制能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生根发芽的土壤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会基础。

欧内斯特•比埃里对此深刻地论述:

“实现政治自由的最大危险不在于宪法不完备或者法律有缺陷,而在于公民的漠不关心。

”权力对权力的制约从本质上讲就是法律对权力的制约,可以说法律是制约权力的最有效手段。

当然,这必须是在民主国家、民主社会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

——摘编自程燎原、王人博《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

材料三中国古代没有西方宪政学意义上的“限制君权”的理论。

但是,先哲们提出的“重民”“平等兼爱”“立君为公”等限制君权的思想和由此形成的某些观念与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有时却起着与西方宪政学中“限制君权”理论某些相类似的作用。

——摘编自黄毅《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权力制约的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有利因素。

(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西方权力制约机制形成的必备条件,并作简要评析。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限制君权的主要措施及影响。

(10分)

 

3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时期

录取数量或方式

考试内容

考试程序

唐代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宋代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明代

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

,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变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7.(12分)【历史上的改革回眸】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并对孝廉进行考试。

具体办法是由公府主考,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吏出身的考文书。

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

阳嘉新制被后人称为“试文之法”,它的亮点是“以文取人”。

这次改革,是察举中出现弄虚作假而引发的。

德行和吏能有可能由举主夸饰,考试却是一种先进的文官录用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类似的弊端。

所以阳嘉孝廉考试之法,标志着传统选官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阳嘉之前,察举主要依赖刺史、郡守的个人举荐。

而阳嘉之后,察举呈现出两个环节:

一是州郡举荐,一是朝廷考试。

仅能得到地方官举荐并不能保证做官,被举荐者还须通过朝廷考试的环节。

所以阳嘉之制,可以看成察举和科举的过渡形态……魏晋以下察举,考试环节越来越重,举荐环节越来越轻,“以文取人”最终主导了察举制,并进化为科举制。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概括阳嘉新制的主要做法与主要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东汉阳嘉新制。

(6分)

 

哈师大附中2018—2019年度高三学年上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C

A

D

B

B

A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C

A

A

D

D

A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A

D

D

D

C

B

B

B

31

32

33

34

D

C

D

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9分)

35.(25分)

(1)表现:

城邦公民集体对官吏进行监督和制约;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和国家的监督和制约;以权力制约权力。

(3分)有利因素: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民主政治建立独特的商业社会,为权力制约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自由、平等观念的形成。

(4分)

(2)条件:

公民社会(或公民意识)、民主制度和法治。

(3分)

评析:

公民社会是权力制约机制形成的社会基础;民主制度是权力制约机制形成的制度前提;法治则是权力制约机制运行的根本保障。

(5分)

(3)措施:

建立宰相制度,君权受相权牵制;建立和完善谏议制度,谏官对君王谏议的制约;提高儒家思想的地位,儒家伦理道德和敬天法祖信仰(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的制约等。

(6分)

影响:

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君主专制,但对封建君主专制起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中国传统思想中这些限制君权的思想成分,丰富了中国君主专制时代政治文化的内容。

(4分)

36.(12分)

示例1:

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

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

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

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如果从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个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示例2:

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

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

示例3:

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

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

唐代,儒学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

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

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

37.(12分)

(1)主要做法:

规定考试内容;逐层考试。

(4分)

主要特点:

以文取人。

(2分)

(2)评价:

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抑制察举的弊端,维护社会的公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维护东汉的统治;为科举制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但是过分强调考试,背离了举孝廉的本意。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