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9971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金属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非金属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非金属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非金属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非金属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非金属练习.docx

《非金属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金属练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非金属练习.docx

非金属练习

1.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减少的是

A.HClOB.Cl-C.Cl2D.ClO-

2.新制氯水的成分复杂,但饱和氯水久置后,成分发生变化,下列粒子①Cl2;②H2O;

③Cl-;④HClO;⑤H+,因饱和氯水久置而减少的是()

A.①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④

3.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4.如下图,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阀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是()

A.浓盐酸B.饱和食盐水C.浓硫酸D.NaOH溶液

5.下列关于漂白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可用Cl2和消石灰(Ca(OH)2)制漂白粉

B.漂白粉是混合物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D.漂白粉可长期露置于空气中,不易变质

6.有关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

B.氯碱工业中,阳极得到烧碱

C.可在“84”消毒液中加入洁厕灵(主要成为HCl)以增强漂白性

D.Cl2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所以Cl2具有漂白性

7.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氯气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1NA

B.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

C.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

D.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8.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

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浓H2SO4B.浓NaOH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D.石灰乳

9.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溶液跟空气中CO2的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次氯酸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10.久置的氯水中各种粒子:

①Cl2 ②H2O③Cl﹣④HClO⑤H+减少的是(  )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2和Ca(ClO)2

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新制氯水只含有氯气和次氯酸分子

12.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氯气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1NA

B.新制氯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该气体是氯气

C.新制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没有任何现象

D.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13.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D.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鲜花褪色

14.下列关于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Cl2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C.Cu在Cl2中燃烧,生成物为CuClD.实验室可用加热分解KClO3的方法制取Cl2

15.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测定)()

A.若提供0.4molHCl,MnO2过量,则可制得氯气4.48L

B.若提供0.4molHCl,MnO2过量,则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1mol

C.若有0.4molHCl参加反应,则可制得氯气2.24L

D.若有0.4molHCl被氧化,则可制得氯气2.24L

16.下列关于含氯消毒剂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室温下,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制得漂白液Cl2+2OH-=Cl-+ClO-+H2O

B.氯水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Cl2+H2O=HCl+HClO

C.氯水应避光保存的原因是:

2HClO

H2O+Cl2↑

D.向Ca(ClO)2溶被中通入适量CO2可增强漂白效果:

Ca(ClO)2+CO2+H2O=CaCO3↓+2HClO

17.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

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烟

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呈现白色烟雾

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18.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进行有关Cl2的实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Ⅰ图中:

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被全部消耗

B.Ⅱ图中:

闻Cl2的气味

C.Ⅲ图中:

生成蓝色的烟

D.Ⅳ图中:

若气球干瘪,证明Cl2可与NaOH反应

19.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氯气

C.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大

20.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KBr溶液的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汽油,然后振荡,静置,产生的现象是()

A.溶液呈橙色

B.溶液呈无色

C.上层液体呈橙色,下层液体几乎无色

D.上层液体呈紫红色,下层液体几乎无色

21.有关氯气和氯水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B.饱和氯水久置时Cl-增多、水分子减少,酸性增强

C.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D.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是因为其中含有的Cl2有漂白性

22.现有A、B、C三种元素:

(1)A、B、C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

(2)A的单质可以在C的单质中燃烧生成AC,火焰为苍白色。

(3)AC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4)单质A可以和单质B化合生成A2B(常温下为液体)。

(5)C的单质溶于A2B中可得到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ACB,请推断:

①A、B、C各为何元素(写元素符号)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②AC和ACB各是什么物质(写化学式)AC__________;ACB__________

③写出C的单质溶于A2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海水占地球总储水量的97.2%。

若把海水淡化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既可以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资源。

(1)目前国际上实用的“海水淡化”主要技术之一是蒸馏法。

蒸馏法是将海水变成蒸汽,蒸汽经过冷却而得高纯度淡水,由此可判断蒸馏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制得重要化工产品,又称为“氯碱工业”。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备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尾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实验室制的氯气配成新制的氯水含有多种微粒,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①将氯水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中,先变红后褪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氯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实验室制取氯气时,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可使气体通过下列溶液中的_________,为了干燥Cl2,可使气体通过下列溶液中的____________。

①NaOH溶液②饱和食盐水③AgNO3溶液④浓H2SO4

当氯气通过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球时,现象是棉花球表面变成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还原产物为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

其变化可以表示为:

KClO3+

HCl(浓)―→

KCl+

ClO2↑+

Cl2↑+

H2O

(1)请配平该化学方程式(未知系数填入框内)_____。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填编号)。

①只有还原性 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 ④氧化性和酸性

(3)5℃下将产物氯气0.1mol溶于水配成1L溶液,已知该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最小,请将溶液中的其他成分按照其物质的量浓度从大到小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或离子化学式,少写及顺序错误不得分)。

(4)若改变温度至70℃,发现KClO3和浓盐酸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二氧化氯气体,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4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图,根据要求填空回答。

(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集气瓶中导气管需要伸入集气瓶底部的原因是__________。

(3)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

(4)利用该装置收集到的氯气中混有的杂质主要是__________。

(5)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氯气,某同学在A和B之间增大了如下图所示的除杂装置,请注明除杂装置中的试剂名称: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7.实验室用下述装置制取氯气,并用氯气进行下列实验。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2)洗气装置C是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D是为了干燥Cl2,则C、D中应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的C_________;D_________(把序号填入空白处)。

①NaOH溶液 ②饱和食盐水 ③AgNO3溶液 ④浓H2SO4

(3)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可观察到E、F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G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球,G处现象是棉花球表面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是浸有NaBr溶液的棉花球,H处现象是棉花球表面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处为尾气吸收装置,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

2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氯气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田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1)加入药品前,检查I中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用止水夹夹住C处______________。

(2)装置I中生成氧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装置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装置IV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过程中,该组同学在装置III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为达到该预期现象,应改进实验装置,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9.在下图所示的装置A中,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混合制取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装置B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

①蘸有淀粉一KI溶液②蘸有品红溶液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④蘸有浓NaOH溶液。

(图中夹持装置己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P中盛装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处:

_____________;②处:

_________________;③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④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0.实验室中常用MnO2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mL12mol/L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其主要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你对该实验的建议是_________。

(4)实验结束清洗仪器时,为了减少烧瓶中残留氯气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向烧瓶中加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试卷答案

1.

B

2.

D

3.D

加入含有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中红色退去,是因为与氢氧化钠反应,中和碱性。

故D错误。

4.D

ABC中均会有多余的氯所进入C中,生成HClO,使其褪色,故只有D中为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氯气,没有氯气通入C中,才能使其不褪色。

故选D。

5.D

漂白粉长期置于空气会发生反应:

H2O+CO2+Ca(ClO)2=CaCO3+2HClO,故D错误。

6.

A

工业上,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即漂白粉,A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上产生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并得到氢氧化钠,B错误;“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把HCl氧化为氯气,不是增加次氯酸钠的漂白性,C错误;Cl2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起到漂白作用;而氯气没有漂白作用;D错误;正确选项A。

点睛:

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作用,而潮湿的氯气具有漂白作用,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次氯酸所致。

7.

D

【分析】

氯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氯水,根据氯水中的微粒以及微粒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的,1mol氯气溶于水转移电子数小于NA,A错误;

B、根据Cl2+H2O=HCl+HClO,2HClO

2HCl+O2↑可知该气体为氧气,B错误;

C、氯水中的氯离子可与银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C错误;

D、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可使干燥的布条褪色,D正确。

答案选D。

8.C

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说明C中为干燥红色布条。

A,浓硫酸不能吸收氯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氯气通过浓硫酸后仍为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不会褪色,A项不符合题意;B,浓NaOH溶液吸收氯气,从D中导出的气体中不含Cl2,C中红色布条不会褪色,B项不符合题意;C,干燥氯气通过饱和Na2SO4溶液得到潮湿的氯气,C中红色布条会褪色,C项符合题意;D,石灰乳吸收氯气,从D中导出的气体中不含Cl2,C中红色布条不会褪色,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氯气的性质,把握装置中开关和D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关闭B时,C中红色布条褪色,则D瓶中溶液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不吸收氯气、能提供水蒸气。

注意氯气没有漂白性,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

9.C

试题分析:

对于漂白粉来说,其具有漂白作用主要是由次氯酸引起的,当漂白粉放置在空气中的时候,漂白粉会和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

Ca(ClO)2+CO2+H2O====CaCO3+2HClO,所以会使HClO的浓度增大,漂白效果变得更好。

10.C

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

H++Cl-+HClO,久置HClO光照分解:

2HClO

2HCl+O2↑,由于c(HClO)减小,促进Cl2与H2O的反应正向进行,Cl2(①)、H2O(②)和HClO(④)减少,答案选C。

11.

C

A.氯气在和水以及强碱的反应中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故A错误;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故B错误;

C.氯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食盐水溶液中的氯离子抑制氯气的溶解,降低氯气的溶解度,所以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又因氯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D.新制氯水含有水、氯气和次氯酸分子,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2.D

【分析】

氯气溶于水所得溶液为氯水,根据氯水中的微粒以及微粒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A、氯气与水的反应是可逆的,1mol氯气溶于水转移电子数小于NA,A错误;

B、根据Cl2+H2O=HCl+HClO,2HClO

2HCl+O2↑可知该气体为氧气,B错误;

C、氯水中的氯离子可与银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C错误;

D、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可使干燥的布条褪色,D正确。

答案选D。

13.D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A正确;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B正确;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生成物是氯化铜,C正确;D、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鲜花含有水,因此氯气能使鲜花褪色,D错误,答案选D。

14.B

A、Cl2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

B、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强氧化性,可以使红色布条褪色,B正确。

C、Cl2有强氧化性,Cu在Cl2中燃烧,生成物为CuCl2,C错误。

D、KClO3在MnO2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O2,D错误。

正确答案为B

点睛:

Cl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金属氧化到最高价;干燥的Cl2没有漂白性,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有强氧化性,才具有漂白性,因此潮湿的Cl2才有漂白性。

15.C

稀盐酸还原性较弱,不能与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若提供0.4molHCl,MnO2无论是否足量,生成的氯气的体积都小于2.24L(标准状况下);发生反应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根据方程式可知,若有0.4molHCl参与反应,则可制得氯气的体积为0.1mol×22.4L/mol=2.24L(标准状况下);若有0.4molHCl被氧化,则可制得氯气的体积为0.2mol×22.4L/mol=4.48L(标准状况下)答案选C。

16.C

A、室温下,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制得漂白液,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ClO-+H2O,故A正确;B、氯气与水的反应为:

Cl2+H2O=HCl+HClO,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则氯水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B正确;C、氯水应避光保存的原因是:

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正确的反应为:

2HClO

2HCl+O2↑,故C错误;D、向Ca(ClO)2溶被中通入造量CO2可增强漂白效果,因为反应后生成次氯酸浓度增大,反应方程式为:

Ca(ClO)2+CO2+H2O=CaCO3↓+2HClO,故D正确;故选C。

17.C

A.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剧烈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A正确;B.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产生白色的烟,B正确;C.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集气瓶口呈现白色雾,不是烟,C错误;D.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氢,因此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D正确,答案选C。

点睛:

掌握氯气、次氯酸的化学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例如氨气与氯化氢化合生成的氯化铵而产生白烟。

雾是小液滴形成的,例如浓盐酸、浓硝酸容易白雾。

18.B

点睛:

本题易错点是A,二氧化锰只跟浓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降低,降低到某浓度,反应将会停止,因此二氧化锰过量,盐酸不会完全反应。

19.C

A、氯气溶于水,只有少量水发生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ClO-,存在三种分子,故A错误;B、新制氯水中存在HClO,HClO见光受热易分解,发生2HClO

2HCl+O2↑,产生气体是氧气,故B错误;C、新制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盐酸显酸性,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有色物质漂白,因此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C正确;D、根据B选项分析,久置的氯水是稀盐酸,pH将减小,故D错误。

20.

C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通入溴化钾溶液发生反应:

Cl2+2KBr=2KCl+Br2,反应后得到橙黄色的溴水溶液,倒入汽油后,汽油与水互不相溶,汽油的密度小于水,溶液分层,汽油层在上层,溴在汽油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振荡后,溴被萃取到汽油层,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为无色的水层,上层为橙色的溶有溴的汽油层,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氯气的氧化性和萃取的原理,熟悉氯气的性质,明确溴在汽油中溶解度大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汽油的密度小于水。

21.B

氯水中氯气分子把FeCl2氧化为FeCl3,说明氯气分子存在,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A错误;饱和氯水中含有HClO,久置时,HClO分解为盐酸和氧气,溶液H+、Cl-数目增多,有少量水挥发,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B正确;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仍然生成氯化铁,因为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把铁直接氧化为+3价,C错误;氯水中含有的HClO具有漂白作用,不是氯气,D错误;正确选项B。

22.

①HOCl②HClHClO③Cl2+H2O=HCl+HClO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无机推断。

A、B、C常温下都为气体,A的单质可以在C的单质中燃烧生成AC,火焰为苍白色,AC极易溶于水,AC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A为H2,C为Cl2,燃烧产物为HCl;单质A和单质B可化合成常温下为液态的A2B,C的单质溶于A2B中得到具有漂白性的物质ACB,B为O2。

①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Cl元素。

②AC的化学式为HCl,ACB的化学式为HClO。

③Cl2溶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23.

(1)物理变化。

(2)2NaCl+2H2O

2NaOH+H2↑+Cl2↑。

(3)

(4)①Cl2+H2O=HCl+HCl②HCl+AgNO3=AgCl↓+HNO3

24.

②④蓝色2I-+Cl2=2Cl-+I2

解析:

为了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可使气体通过饱和的食盐水,即下列溶液中的②;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即下列溶液中的④;氯气有强氧化性,遇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