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9920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docx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专业代码:

520304

招生对象:

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相同或相近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

中高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

开放教育专科

毕业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包括地铁、轻轨、城际铁路)从事客运组织与服务、行车调度、票务管理、车站设备运用、接发列车、调车等工作,同时也可从事铁路运输客运、行车的相关工作。

2、就业岗位(群)

初始岗位主要有站务员、行车值班员;发展岗位群主要有客运值班员、值班站长、站长、调车长、车场调度员、行车调度员等。

培养目标与规格

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为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岗位

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

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车站站务(客运)

从事车站的客流组织、票务组织、乘客服务工作。

1.客运组织

(1)日常客运组织办法

·进出站及换乘组织

·开关站客运准备工作

·边门管理

(2)大客流组织办法

·大客流定义、分类及特点·客运设施准备·大客流组织措施

(3)突发事件时客流组织方式

·疏散·清客·隔离

2.乘客服务

(1)乘客服务标准、服务礼仪

(2)乘客投诉处理办法

(3)轻微客伤处理办法

·地铁客伤定义

·事故处理原则

·轻微客伤处理(乘客安抚、伤口包扎)

(4)乘客失物基本处理办法 失物处理原则

知识要求:

1.行车基础

(1)地铁线路常识;

(2)地铁车辆常识;

(3)地铁信号与通信设备常识;

(4)调度指挥系统及行车指挥原则;

(5)列车运行基本概念:

运营时刻表、行车间隔、停站时间、列车延误及晚点;

(6)行车凭证:

行车许可证填记标准;

(7)行车备品种类;

(8)信号显示 列车手信号的显示:

好了信号、紧急停车手信号等。

2.票务基础

(1)AFC系统简介;

(2)售检票设备基本结构及功能;

(3)地铁车票简介;

(4)会计的基本概念。

3.客运基础

(1)地铁车站功能与结构

(2)客运设备设施及其用途

(3)客流组织原则

4.地铁安全通用知识

(1)消防工作的意义、作用、方针和原则;

(2)燃烧与灭火;

(3)燃烧本质;

(4)着火原因和防火措施;

(5)灭火原理与灭火措施;

(6)常用灭火器的使用;

(7)人员安全疏散与自救。

能力要求:

1.具有获取知识;

2.运用知识的能力;

3.创新能力;

4.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能力。

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

2.具有合格的政治素养;

3.健康的身心素质;

4.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养。

车站站务(行车)

按照列车运行图要求,不间断地接发列车与折返列车,监控列车运行,确保行车及乘客安全。

1.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

(1)开站前行车准备工作

(2)接发列车(客车)作业

2.非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

(1)屏蔽门故障时接发列车办法

(2)屏蔽门与信号联锁故障时接发列车办法

(3)屏蔽门、车门夹人夹物处理办法

(4)信号故障行车组织办法

(5)轨行区拾物处理办法

3.行车安全

(1)行车安全的重要意义

(2)行车安全管理架构

票卡管理

从事运营公司票务中心车票管理及相关工作。

1.票务设备管理

(1)自动售检票票务设备管理规定

(2)票务工器具的管理规定

(3)票务钥匙及门禁卡管理规定

2.车票使用与管理

(1)车票安全规定

(2)车票保管规定

(3)车票发售规定

(4)车票交接规定

(5)车票回收规定

3.现金使用与管理

(1)现金安全、交接规定。

(2)收益管理规定和办法假钞识别与处理;钱箱运输及回收规定;钱箱清点;售票员结算;预制票的保管和交接。

(3)备用金管理规定和办法备用金的使用和保管。

4.乘客票务事务处理 

(1)正常票务事务的处理

·储值票退票的处理

·付费区储值票余额不足的处理

·超时、超程处理

(2)异常票务事务的处理

·单程票异常处理

·储值票异常处理

(3)无票乘车事务处理办法

(4)疏散、清客时的票务处理办法

5.票务差错、违章管理

(1)票务差错、违章定义及内容

(2)票务差错、违章处理原则

6.票务设备故障处理

(1)票务设备常见故障种类自动售票机故障、自动增值机故障、闸机故障及其它票务设备故障。

(2)票务设备简单故障处理

·自动售票机简单故障处理方法

·自动增值机简单故障处理方法

·闸机简单故障处理方法 

7.售票员、厅巡岗位流程及相关票务报表、台帐填制要求。

2、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

“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因此需要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分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岗位

岗位职业资格标准

对应职业资格证书

类型及等级

车站站务(客运)

能负责车站的票务管理工作,引导乘客正确操作票务设备,确保车站的票务运作顺畅;

能负责票务处的票务工作,确保车票,现金和票务备品安全;

能负责票务巡查工作,检查乘客车票的有效性,处理票务紧急情况和突发状况;

能负责补币的监督工作,完成相应票务报表的填写,保管部分票务钥匙;

能监控SC的运作,必要时处理乘客的票务纠纷;能负责跟踪AFC设备的运作,并作好记录,并处理简单的AFC设备故障。

站务员

车站站务(行车)

熟练操作LOW(局域操作员工作站)能力;

具有CCTV(电视监控器)、BAS(环境监控系统)、FAS(防火监控系统)的监控能力;

执行命令,听从指挥;

遵章守纪、按图行车的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

立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具有沟通及协作能力;

具有班组管理能力。

行车值班员

票卡管理

具有车票编码/分拣机的使用能力;

具有AFC设备操作能力;

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具有沟通协作能力;

具有车票安全管理能力;

具有独立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票务管理员(客运员)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本专业学生获取下列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证书名称

等级

颁证机构

站务员

中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行车值班员

中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客运员

中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培养目标

根据对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

培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术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基本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生产、经营和服务等工作的技术人才。

4、培养规格

根据对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和对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分析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知识要求:

(1)具备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2)具有较强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的基础知识。

(3)具备较强的客运组织、客运服务、站台管理等相关知识。

(4)具有一定的企业基层管理知识。

(5)具有一定的英文资料翻译、阅读能力。

技能要求:

(1)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一定的应用文写作及数学应用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4)具有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及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5)具备非正常情况下行车应急处理能力;能够进行列车车场调车工作;具有行车组织能力。

(6)具备列车运行调度指挥和运行调整能力、施工列车的运行指挥能力;能熟练操作AFC终端设备,具有AFC终端设备的初步维护能力;具有地铁客运组织能力。

(7)能按规定监视行车设备的运行,并具有求维护、保养、测试、操控车站LOW等行车设备的能力;具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运用能力。

(8)能正确填写各类行车报表、台帐和簿册;能够进行客运产品营销策划工作;具有运营企业管理能力。

(9)具有乘客服务能力、客流组织和控制能力;具有客运服务能力。

(10)能监视与熟练操作车站扶梯、屏蔽门、环控、FAS、BAS等机电设备,具备简单故障的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素质要求:

(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2)具备较强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4)了解哲学、语言、逻辑学、文学、艺术、美学、历史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本知识,为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奠定初步的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

(5)要求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了解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健康的基本知识;具有理智、真诚、坦荡的性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根据职业岗位(群)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在分析中职和高职课程体系基础上,以模块化课程设置来适应职业能力结构的变化,实现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为基础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职业资格类型

职业资格等级

对应课程或实践环节

车站站务

站务员(中级)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与枢纽;运输经济学;城市轨道交通政策与法律法;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规

车站行车

行车值班员(中级)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

票卡管理

客运员(中级)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票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服务管理;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

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分析

根据各专业特点以文字或图表的形式进行中职、高职课程体系对比。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高职的课程体系

教育模块类型

中职

高职

公共基础课

经济政治与社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数学

开放教育学习基础

职业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语文

实用写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英语

专科英语1

物理

专科英语2

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体育与健康

专业桥梁课

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

管理学概论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

物流学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职业化素养

管理运筹学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市场营销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英语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英语

运输经济学

专业框架课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职业资格训练与考证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

职业资格训练与考证

城市轨道交通政策与法规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维护与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应急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作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与枢纽

素质教育课

哲学与人生

科技素养与高新技术

心理健康

教学媒体及应用

职业健康与安全

云南民俗风情与旅游

公共艺术

文化艺术欣赏

环保教育

云南地方文化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

摄影技术基础

综合实践课

综合实训/专业技能类实训

综合实践/专业实习

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4、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架构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构建以“职业技能本位”的中高职衔接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本专业框架课程共设置5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桥梁课、专业框架课、素质教育课、综合实践课。

各课程模块中的课程设置学分是学校提供的选课学分,大于该模块最低选课学分,学习者从中选择所有必修课的同时,可选择部分选修课以达到该模块的最低选课学分,学习者毕业应取得该模块的最低学分(包含本模块的全部必修课程学分和部分选修课程学分)。

各个模块中高职课程要层次分明、形成梯度,课程和职业资格标准有效衔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思想,同时,有效地配合选课制度,改变传统的学年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分制。

(1)公共基础课(为普遍的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根据专业需要,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重点地有选择地学习专业桥梁课与专业框架课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职业岗位群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应与中职课程相衔接,使学生达到专科学历的文化知识水平,为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打好基础。

主要包括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

该模块以“必须、够用”为原则。

(2)专业桥梁课:

主要为本专业类中职、中专、技校层次的学生设置的衔接课程,通常是专业基础、主干课。

(3)专业框架课:

主要为本专业知识课和技能课。

其中专业框架必修课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框架选修课是为学生就业和学习兴趣所设的课程,主要针对岗位的职能、业务设置。

职业能力模块的课程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实现培养目标起决定性作用。

要求在专业范围内,沿核心专业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向进行综合和发展,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

实际工程中的意识和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模块的课程可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企业的工作项目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开发一些校本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技能向高级技能水平发展,实现中、高职技能训练与培养相衔接。

(4)素质教育课(人文课程为主)

以人文课程为主,兼有科技、管理、文体类等课程,为学生多方面个性发展提供帮助。

(5)综合实践课

综合性实训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主要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5、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遵循岗位职业成长规律,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实物认知到自行操作的方式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分层次递进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基本技能实践、岗位(群)能力实践和综合类实践等构成。

其中基本技能实践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以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主要包括课程演示、验证性实验等;岗位(群)能力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主要包括基本职业技能训练、课程设计、职业技能证书专项实训等;综合实践通过综合性实训环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处理问题的综合技巧,主要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

实践教学模块

实践教学环节

基本技能实践

专业实习

岗位(群)能力实践

综合实训

综合实践

毕业设计

6、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应涵盖专业统测课程)

(1)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

模块

模块1:

绪论

模块2:

城市轨道交通调度组织管理

模块3: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组织管理

模块4: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管理组织

学习目标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主要行车设备及其功能特点,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主要作业岗位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运营调度工作的作用与任务、运营调度主要设备、运营调度指挥组织架构及相互关系,掌握调度各工作的岗位职责与基本任务、正常情况与非正常情况的行车调度组织工作、相关设备故障时的应急处理办法。

了解列车司机的岗位要求与作业标准、乘务管理制度与乘务作业工作纪律,掌握列车司机的作业程序、各种特殊情况下的列车驾驶要求,熟悉列车故障时的处理方法与基本技巧,列车安全驾驶的基本规范。

了解车站行车作业基本要求与作业制度、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原则与规范,掌握站务人员岗位职责与作业标准、车站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熟悉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客运规章制度。

学习内容

1、轨道交通主要作业岗位概述;2、轨道交通主要行车设备概述;3、城市轨道交通的形成与发展;4、运营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地位。

1、运营调度工作概述;2、运营调度的分类及其岗位职责和要求;3、运营调度组织架构及关系;4、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

1、电动列车司机的职责及作业标准、程序;2、特殊情况的列车驾驶和故障处理;3、列车故障时处理的方法和基本技巧;4、乘务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

1、行车作业基本要求与制度;2、站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与作业标准;3、车站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办法;4、运营安全管理方针;5、运营安全管理手段。

模块

模块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主要设备操作维护管理

模块6:

城市轨道交通其他主要设备操作维护管理

模块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规则

模块8: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处理规则

学习目标

掌握车站消防系统的构成,自动气体灭火体统的操作和FAS系统的故障处理程序,掌握各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自动扶梯的开启和关闭程序和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屏蔽门日常操作程序与故障处理程序,了解AFC设备常见故障种类,掌握各种故障处理方法。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行、检修管理体制,了解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通信与信号设备维修保养要求,掌握接触网检修作业要求,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检修制度、线路检修规程。

了解安全管理的发展进程以及安全、事故、危险、隐患的含义,明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管理途径,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则。

能分析清城市轨道交通事故与事故等级的确定、进行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分析,掌握一般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的处理措施,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防灾措施,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学习内容

1、车站的日常消防设备操作与故障处理;2、自动扶梯操作与故障处理;3、屏蔽门操作与故障处理;4、自动售检票系统操作与故障处理;5、事件树分析;6、电气安全;7、劳动保护。

1、车辆运用与检修管理;2、接触网维护与运行管理;3、通信信号设备操作维护管理;4、线路维护管理;5、接触网检修作业要求。

1、安全管理概述;2、运输安全管理途径;3、安全规则;4、安全管理的形成与发展5、安全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地位。

1、事故处理规则;2、事故案例分析;3、事故预防与处理;4、地铁防恐;5、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与职业危害。

媒介

教材及配套资源、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学生要求

具有利用代化教网络手段进行学习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能力,参加必要的面授辅导、小组学习等教学交流活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教师要求

面授中对课程的重点进行讲授,帮助学员理清思路,整合知识点;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对相关的知识点和例题进行发散思维教学,配合相应的例题,达到学员能独立学习的目的;穿插对典型例题的分析结合内容重点,完成课后的实训与习题;组织学生在BBS上对重难点进行讨论,配合相应的习题巩固学到的知识。

教学方法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利用理实一体学训室、多媒体、学习包等多种教学手段。

考核评价

为全面评价学生各种职业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需要构建多元结合的考核方式,突出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角度立体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为原则。

实施阶段

任务布置及知识引导——分组学习、讨论和收集资料——学生编写报告,制作PPT、集中汇报——教师点评或总结。

(2)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课程

模块

模块1:

绪论

模块2: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特点

模块3: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战略

模块4: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组织管理

模块5: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质量管理

学习目标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了解企业与外部环境,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制与企业经营的一般特点。

了解战略管理的内容,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战略的基本概念。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组织机构,理解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制度的内涵。

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类型,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运营质量管理的办法。

学习内容

1、企业管理基本概念。

1、企业管理环境;2、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特点;3、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管理内容。

1、企业战略;2、企业战略管理;3、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发展战略。

1、现代企业制度与城市轨道交通企业2、企业的组织含义。

1、全面质量管理;2、ISO9000族标准及质量体系;3、运输质量评价指标;4、城市轨道交通质量管理。

模块

模块6:

市场营销管理

模块7:

人力资源管理

模块8:

企业文化建设

模块9:

企业创新管理

学习目标

掌握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城市客运市场细分及营销组合。

了解员工激励、培训、考核的方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创新管理,理解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

1、基本概念;2、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3、市场营销组合。

1、人力资源概述;2、人力资源管理计划;3、员工招聘;4、员工培训;5、员工激励;6、员工考核;7、轨道交通人力资源规划。

1、企业文化的引出;2、企业文化定义、作用;3、企业文化内容;4、企业文化建设;5、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文化;6、城市轨道交通组织。

1、企业创新;2、企业创新管理;3、技术创新;4、组织创新。

媒介

教材及配套资源、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学生要求

具有利用代化教网络手段进行学习多种媒体教学资源能力,参加必要的面授辅导、小组学习等教学交流活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教师要求

面授中对课程的重点进行讲授,帮助学员理清思路,整合知识点;通过对典型例题的讲解,对相关的知识点和例题进行发散思维教学,配合相应的例题,达到学员能独立学习的目的;穿插对典型例题的分析结合内容重点,完成课后的实训与习题;组织学生在BBS上对重难点进行讨论,配合相应的习题巩固学到的知识。

教学方法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利用理实一体学训室、多媒体、学习包等多种教学手段。

考核评价

为全面评价学生各种职业核心能力及综合素质,需要构建多元结合的考核方式,突出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角度立体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为原则。

实施阶段

任务布置及知识引导——分组学习、讨论和收集资料——学生编写报告,制作PPT、集中汇报——教师点评或总结。

(3)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管理课程

模块

模块1: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概述

模块2:

自动售检票系统

模块3:

电梯与自动扶梯

模块4:

站台安全门系统

学习目标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站;2、了解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