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9524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54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docx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docx

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

第五章生物分布区与生物地理区系

生物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是以物种基本形式存在的,环境对生物种的分布给予了深刻的影响,对生物类群发展进化起着选择作用,一方面,受现代生态条件的制约,表现出生物群落的地域性规律;另一方面,又受区系历史的影响,表现出生物的区系性,形成了一定的分布区和生物区系区。

不同生物类群分布成因不能完全用现代自然环境条件来解释,还必须从历史时期的地质环境、古气候条件及生物分布去探究,因为区系性反映了历史时期生物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和系统发育过程以及地理隔离情况。

区系生物地理是生物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所谓区系性,是指不同的动、植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由于分布区相同而组成一定的生物区系。

区系性反映生物彼此间的亲缘一个生物区系中,特有类群愈多,分类等级愈高,说明它们愈古老,地理隔离愈久,即区系性愈强。

例如,澳大利亚区系具有许多特有目,甚至特有亚纲的动物,说明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脱离较早,动物区系很早就开始独立发展了。

相反,在全北区,包括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动物区系,却找不出一个特有目,甚至特有科也比较少,这说明动物区系比较年轻。

在许多情况下,现代生物区系区,与其说反映了它们与现代自然环境的关系,不如说反映了历史地理条件对它们的影响以及动、植物的进化过程。

很早以前,人们就根据这种区系性规律,按着特有种或持有类群的组合情况,将地球上的动、植物区系分为许多区。

例如,把植物分为全北区、古热带区、新热带区、好望角区、澳大利亚区和南极区等;把动物分为古北区、新北区、东洋区、埃塞俄比亚区、新热带区和澳大利亚区等。

最近有人将动、植物合起来,分为8个生物区系区:

古北区、新北区、非洲热带区、印度马来西亚区、大洋洲区、澳大利亚区、南极区和新热带区。

第一节生物的分布区

一、分布区的概念

种的分布区:

是指某种生物所占据的地理空间,并且在此空间内该种生物能够充分地进行个体发育,留下具有生命力的后代。

种的分布区,是生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特殊适应的表现形式。

实际上分布区的确定往往很困难,因为它可以是地区的、地带的、生态的或生物的。

在种的分布区内,该种生物的个体并不是分布在所有空间,而只能生活在适宜它们生存的某种地方,而这种地方称之为栖息地。

种的分布区与栖息地是有区别的,假如说分布区如果是一个面,那么栖息地则是一个点。

分布区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它往往比栖息地要大。

一个种的分布区的布局,往往取决于其栖息地的分布。

不同生物其栖息地的大小与性质是有很大差别的。

它可以是某一个具有相对一致的生物气候与生物群落的空间,也可以是具有相对一致小气候和生物成分更为单纯的小环境,称为生境,也可以是几个生物群落的空间或几个生境。

种的分布区往往还可以合并为更高一级的属的分布区;属的分布区又可合并为更高一级的科的分布区;分布区往往包括这三种类型,但一般来说,分布区通常则是指种的分布区。

二、分布区的形成

(一).分布区的形成理论和影响因子

关于种的分布区形成有多种理论。

一是单境发生论,认为生物种是在一个地点一次发生,然后由发生地点逐渐向四周扩展分布。

最初的发生地称为发生中心或起源中心(图5—1);二是多境发生论,认为生物种或其它生物类群不是一个地点一次发生而可以在多个地点多次发生;三是泛境发生论,认为旧种的进化达到一定程度将发生质变,新种就在旧种的背景上在整个分布区内一次发生。

图5—1蟾蜍(bufo)的发生中心及向各方向扩展的示意图(Derington,1957)

一个新种形成以后,只要它的原始分布区周围存在着适宜该种发展的有利条件,它就可以向分布区以外迁移,扩展自己的分布范围。

由于各种生物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不同,它们侵移或扩展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形成的分布区大小、形状也不同。

通常,分布区的大小与种的繁殖能力和年龄呈正比关系。

生物的现代分布区,一般都经过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过去地质时期中,地球上所发生的各种变化(如地壳运动、气候变迁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生物分布发生影响,生物种或生物类群的现代分布,可能都经过了多次变迁,其发生中心并不一定在现代分布区内,有的还可能相隔很远。

生物现代分布区的形状和边界主要受漫长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气候、地形、土壤、生物、人为等因子的影响,生物的分布区不能仅仅用现代的自然条件来解释,而是古地理环境至今的反映。

1.气候因子

有些生物的现代分布严格地受某种气候条件的限制。

例如,我国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上生长的赤松,它的分布区只局限于海洋性气候的范围内,稍向内陆,就被松属的其他种所代替。

2.土壤因子

土壤类型或土壤的某些理化性质,也决定生物的分布。

例如,蜈蚣草只分布在亚洲热带、亚热带石灰岩和含钙土壤上,而同属的剑叶凤尾蕨却生长在潮湿的酸性土上。

3.地形因子

山脉、海洋等空间隔离往往成为分布区的天然界限。

由于地形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常常是造成生物种侵移和扩展中断的主要原因。

例如,我国的秦岭山脉是北方温带生物区系和南方亚热带生物区系的天然界限。

对于陆生生物来说,海洋及宽阔的海峡是侵移和扩展难以克服的障碍。

而对于海洋生物来说,陆地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4.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某种生物的分布决定于宿主(寄主)的地理分布;有些植物的传播依赖于某种动物;某些植物群落可以成为某些生物传播的障碍,例如,森林造成的生物环境不利于草原、荒漠生物生存。

5.人为因子

人类活动不仅可缩小或消灭某些生物种的分布,而且也能扩大生物的分布。

例如,在新西兰,自1000年以来,外来种的引入使当地的23个种和亚种鸟类濒临灭绝。

菲律宾岛,由于引入猪、山羊和兔子,在1790—1840年间,有13种土著植物灭绝。

菊科杂类草紫茎泽兰约在20世纪40年代由缅甸传人云南省南部,后来随着森林的采伐、公路的修建逐渐向外蔓延,近些年来已向亚热带地区散布,并引起了灾害。

(二)分布区的制图方法

绘制分布区图是生物区系研究的基本方法。

进行分布区制图工作时,必须以各个分布点的资料为基础。

所用地图的比例尺根据分布区的范围、研究目的等情况来确定。

分布区的制图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点图法

将某种动、植物已知的分布地点用点、圈或其他符号绘在一定比例尺的空白地图上,称为点图法。

点图法表现的事实客观、直接、具体,是研究动、植物分布的原始资料。

2.轮廓法

如果已知动、植物分布地点的资料相当详尽,就可以把地图上最外围的各个分布点连结起来,绘出分布区的轮廓,有人又称为轮廓法。

也可把点图法和周界法结合起来(图5—2),一般用实线表示确定的边界,用虚线表示推测的边界。

图5—2用点图法和轮廓法绘制的偃松

(据托尔马乔夫,1962)

3.涂斑法

对于较小的分布区,并且该类生物在分布区的情况很清楚,通常采用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将整个分布区涂成不同的斑块。

三、分布区的扩展

一个新种形成以后,只要它的原始分布区周围存在着适合于该种发展的有利条件,它就可能向分布区以外迁移、扩大自己的分布范围。

另一方面种群大量繁殖后,个体压力增大或环境不适宜,也要由发生中心向周围迁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就定居下来。

种群这种由发生中心分布到另一地区的过程,称为扩展。

扩展一般有两种方式——主动扩展和被动扩展。

(一).主动扩展

主动扩展是指生物不依靠外界因素,只依靠自身力量所进行的一种积极性的迁移,使分布区有所扩展。

又可分为正常扩展和先锋扩展两种形式。

1.正常扩展

是指种由发生中心逐渐地向外扩展而到达新的地区。

这种扩展是有规律的,缓慢进行的。

世世代代逐渐扩展,在地质年代中可以扩展得很远。

例如在1825年以前,欧兔在前苏联欧洲部分向北分布到列宁格勒一喀山一线,向东只达到乌拉尔河。

经过百年,欧兔的分布区向北和向东扩大约200km(图5—3)。

正常扩展是种扩大分布的最主要方式。

图5—3欧兔分布区的扩展(陈鹏,1986)

2.先锋扩展

主要指动物。

包括迁移、漫游和爆发三种不同的形式。

迁移是指动物定期地在严格固定的路线上往返进行,如鸟类的迁徙、哺乳类季节性迁移等。

属于种在分布区的迁移,一般不扩展分布区。

漫游是指有些个体迁移后不返回原来区而到达其他地区,漫游有利于扩展。

爆发是一种大规模的迁移,一般是由于环境条件不利,如缺乏食物而引起的。

如蝗虫,它们整群迁出往往离分布区很远,迁到新的地域后如果环境适宜就能生存。

反之,种群全部死亡,因此说不一定能扩展分布区。

(二)被动扩展

被动扩展主要依靠外界因素进行扩展。

如水流、风、气流、其他生物及人类等。

如水扩展、风扩展、生物携带扩展。

1.水扩展

生物体随着水流漂到很远的地方。

如椰子果实可以借助洋流漂到其他海岛上。

北极狐可以随冰块被带到很远的地方。

2.风扩展

风可以将植物的瘦果及带附属物的种子吹到很远的地方。

可将许多小动物以及它们的卵吹到很远的地方。

3.生物携带扩展

动物在取食的时候,在草层中活动,可以将带钩刺的果实附在身上;涉禽和沼泽鸟类的脚趾上,经常附着混在泥土中的小动物和卵,寄生动物寄生在宿主身上,随着宿主的迁移被带到其他地方。

人类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活动,经常将许多生物传播到世界各地。

例如,伴人植物蒲公英、车前、龙葵等。

总之,扩展成功的可能性决定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只有那些生态幅度广,能与本地种竞争的种,并且有一定数量和不同性别的个体才能扩展成功。

新的地区与原来的生境越相似扩展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扩展的完成是个体与环境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结果,这种相互作用经常是环境阻力与种的扩展能力的相互适宜。

四、分布区的类型

不同生物的分布区大小、形状、变化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根据分布区大小可划分为广域分布区和狭域分布区;根据分布区形状可划分为连续分布区和间断分布区;根据分布区的变化可划分为扩展分布区、潜在分布区、特有性分布区、残遗分布区、替代分布区。

(一)广域分布区

生物种分布的范围广泛,通常遍及各大洲,称为世界种或广域分布种。

一般来说,种的生态幅度越广,克服阻限能力就越大,分布范围就越广,如植物中的大车前(图5—3)、马齿苋、芦苇、龙葵等,动物中的狼、隼、渡鸦等都有广泛的分布区,有的几乎是世界性分布。

但在自然界中广域种是为数不多的。

图5—3大车前的广域分布(据Cox等,1980)

(二)狭域分布区

生物分布范围狭小,只限于局部地区,如银杉只分布在我国广西龙胜、四川金佛山等地。

动物中的高加索雪鸡等属于狭域分布种(图5—4)。

图5—4雪鸡的狭域分布图(陈鹏等,1986)

(三)连续分布区分布区

是一块完整的区域。

分布区内没有生态障碍(高山、海洋、不适宜气候等)隔开,没有失去基因交流,但在分布区内,生物种并不是在空间上连续密闭分布,只是分布在适宜的地点,例如棕榈科的泛热带连续分布区(图5—5)。

图5—5棕榈科的泛热带连续分布区(北京大学等编,1980)

(四)间断分布区分布区

中间被高山、海详、不适宜的气候障碍隔开成相距遥远的两部分或更多部分,各部分种群间失去基因交流的机会,而形成一种间断的分布区。

例如对生叶虎耳草除环绕北极分布之外,还出现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山地;刺猬——黑线姬鼠分布于我国东部与欧洲(图5—6)。

图5—6刺猬——黑线姬鼠的间断分布(张荣祖,1979)

{五)扩展分布区

某种生物尚未达到自己生存条件的区域边界,则不断向外扩展。

扩展的速度取决于环境变化的速度、种群的密度和克服障碍的能力。

(六)潜在分布区

某种生物完全可以生存和分布的地区,由于受阻限的影响,该种生物尚未分布到此,当阻限消失后,该种生物不仅可以定居下来,还可以向分布区外扩展。

例如熊蜂引入新西兰,在稳定的环境下一年就可以将其分布区扩大几公里。

(七)特有性分布区

某些生物只生存于局部特有的生境,称为特有种。

它们的分布区称为特有性分布区。

远洋海岛的特有现象比较普遍,这是岛屿长期与大陆隔离所形成的。

有些特有种与特殊的气候条件有关。

例如,南非的好望角地区,由于气候条件与相邻地区差别悬殊,形成起源于近代的特有种异常丰富,这些种称为新特有种。

(八)残遗分布区

最初具有广泛分布区,后来由于气候变迁、地壳构造运动等原因,面积大大缩小或者星散为几个小的分布区,如水杉残遗分布在我国湖北、四川两省交界处很小的范围内,但在白垩纪时水杉最北可分布到离北极圈只有80的地方,第三纪时广泛分布子北半球的格陵兰、冰岛、欧洲、北美、西伯利亚、中国、日本,已知化石水杉就有10种,第三纪是水杉大发展时期。

第三纪后期水杉南移,经过冰期后仅在我国保存一种并且分布区狭小(图6—9)。

薄片螺现只分布于比利牛斯山西部的拉隆峰顶,但在第三纪时它们却广泛分布于中欧。

当中欧的种群在冰期灭绝时,拉隆峰顶的种群幸存下来,因为山顶在冰期无冰覆盖,对动物起到避难所的作用。

残遗分布区内的种称为残遗种或古特有种。

(九)替代分布区由特征相近的分类学单位,它们各自占有独立的小分布区,在空间上相互替代,这种现象叫替代分布,它们的分布区叫替代分布区。

这些种称为替代种。

替代种的产生是由于气候的变化或由于海陆变迁所产生的地理隔离,分化出来的新种。

例如,落叶松属的分布区主要在北半球寒温带,但在中欧山地、中国华北和西南山地、日本山地等还有零星的间断分布,并出现许多替代种。

槭树属的一系列替代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图6—10)。

五、间断分布的成因

动、植物间断分布是由连续分布发展而成的。

最可靠的证据是在分布中断的地区找到该种、属的动、植物化石或孢子花粉,但多数情况做不到这一点,因此,间断分布的原因也带有推测的性质。

间断分布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历史原因。

1.自然条件变化

由于自然条件变化而发生间断分布。

某种生物原来是连续分布的,后来由于分布区个别地段的自然条件发生变化,引起该种在此地段死亡而造成隔离,或者这个变化地区原来的种发生分化变为其他种,即种系演化过程中发生地理分化而造成隔离。

2.生物的分散迁移及在原来分布区内死亡

由于某些种类的生物的分散迁移以及在原来分布区范围内死亡而发生间断分布。

例如,第四纪冰期时北极植物向南迁移,中纬高山植物向下分布,并在中间的平原交汇。

冰期后回暖,这些植物一部分随着冰川向北退却,另一部分退居于高山,平原地区的北极种均死亡,而造成了分布间断。

3.陆地下沉

根据“陆桥学说”,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与印度之间在过去是相连的,后来“陆桥”下沉使彼此之间生物形成间断。

又如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也是在第四纪才失去联系,形成植物的间断分布。

4.大陆飘移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在2亿年前,所有的大陆曾联合成单一的巨大陆块,中间隔着古地中海。

以后又相继分裂、漂移,直到新生代大陆才漂移到今天的位置,这就提供了“世界植物热带统一起源学说”的地质基础,比较合理地解释了洲际间断分布产生的原因。

5.跳跃式传播

某些具有很轻的种子、孢子的植物,可以被洋流、水鸟(海鸥)等把繁殖体带到很远的地方生长,造成跳跃式传播形成间断分布。

6.人为影响

作物、杂草以及经济动、植物等全球性的长距离的间断分布,是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引起的,但是形成的时间很晚,其间可能有品种、变种的地方差异。

第二节生物区系

一、生物区系的概念

生物区系一般包括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两大类型。

又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广义生物区系一般是指许多不同生物种(科、属、种)的总和,是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合。

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如按生物的分类系统分为被子植物区系、裸子植物区系、兽类区系、鸟类区系等;按自然区分为亚洲生物区系、欧洲生物区系、美洲生物区系等;按行政区分为青海生物区系、西藏生物区系等;按生活时期分为中生代生物区系、第三纪生物区系第四纪生物区系等。

狭义生物区系一般是指不同的生物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物总体。

同一生物区系的分布范围大体与具有某一特征的自然环境相联系,反映其发展进程与古地理或现代自然条件间的关系,生物地理学所指的生物区系多为狭义的生物区系,也是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二、生物区系区形成的地质学基础和早期的生物分布

生物分布的地质时期经历了巨大变化,影响生物地理分布的历史因素很多。

所以根据古地理学资料,对世界各大陆生物区系的形成与分布做历史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历史生物地理学观点,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区系区,各区内的动植物优势种类明显不同。

海洋、山脉、沙漠三个类型的阻限,决定了世界生物分布格局的主要轮廓,海洋完全包围了澳大利亚,实际上海洋也将南美洲和北美洲彼此隔离,并把南、北美洲同其他大陆分开。

海洋和北非与中东的沙漠,将非洲同欧亚大陆有效地隔离。

广阔高隆的青藏高原,以喜马拉雅山为其南翼,以及位于其北面的亚洲沙漠,将印度和东南亚同亚洲其余部分相隔离。

动物区系和植物区系的分布格局都大体反映了这一地理阻限格局。

那么,世界生物分布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

直到近些年来,不同的生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只能用三条基本原理——进化、气候变化和陆桥去解释。

更新世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生物的分布范围变化,能够明确地解释为冰盖扩展和收缩的结果,冰盖在这个时期的许多时间覆盖着两个大陆的北部。

在北美洲,一些学者对深厚的沉积层作了研究,沉积层源自落基山的侵蚀,遍及美国中西部,沉积层延续到整个新生代,沉积层也表明北美大陆气候那时已渐渐变凉。

这种变凉的影响波及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结果这个区域逐渐成了一条迁徙路线,但除耐寒种外,所有动植物都不能通过。

为解释整个新生代动植物的分布提供了各种证据。

(一).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

侏罗纪时统一的大陆已分裂为南北两块,即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

古生物学研究,发现二叠纪时覆盖南部诸大陆的植物区系和北部诸大陆的植物区系不同。

南部诸大陆植物区系占优势的种?

蕨属于舌叶蕨属及恒河蕨属,通称舌叶蕨植物区系。

它的分布遍及南美洲、中非和南非、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印度。

这些地区称为冈瓦纳古陆,而北美洲、格陵兰和欧亚则没有舌叶蕨植物区系,称为劳亚古陆。

在舌叶蕨植物区系出现以前不久,南部诸大陆都受到了巨大冰川的影响,冰川不仅影响了澳大利亚、南美洲和南非,而且也影响了印度。

{二}大陆漂移学说

许多科学家在20世纪初,就注意到了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间的巨大相似性,提出了它们曾一度相连,而后来移开了。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首先提出了这样的分析和证据,例如他发现若将大西洋两边的大陆架边缘合在一起,以前在二个大陆的边缘突然终止的许多地质特征,现在就同毗邻大陆的相仿特征相连续了。

同时,他解决了巨大的南部冰川的广度问题和舌叶蕨植物K系分布问题。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在1915年发表后,一些生物地理学家立即承认了这一理论,认为它巧妙地解释各大陆间生物区系的关系。

如马达加斯加、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独特性,澳大利亚与南美第三纪动植物区系的相似性。

但持这一理论的地球物理学基础被大多数地质学家所反对,同时也被一些生物学家所反对,因而对大陆漂移学说曾存在一个时期的争论。

几十年以后,地层学、地质学和生物学证据所提供的古地磁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魏格纳学说的理论基础和许多具体细节是正确的,而60年代板块的构造理论又赋予大陆漂移学说以新的含义。

(三)大陆格局的变化

在志留纪和泥盆纪时,冈瓦纳古陆已是单一整体,在南极周围。

欧洲和北美洲新近联合,位近赤道。

西伯利亚和中国仍然是分开的大陆。

到晚石炭纪,冈瓦纳古陆联合了欧美古陆,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北起阿拉斯加,南至澳大利亚。

在中二叠纪,西伯利亚与此超级大陆冲撞,碰撞抬升了乌拉尔山脉,后来又与中国冲撞。

到晚二叠纪,所有大陆形成了单一的超级大陆。

称为联合大陆。

不久,联合大陆开始分裂,首先冈瓦纳古陆开始漂移,离开北美,然后开始破裂,同时,陆缘浅海开始漫浸,穿越亚洲和北美。

这两个过程都在侏罗纪开始,并延续整个白垩纪。

晚白垩纪,欧洲又被鄂毕海与亚洲分开,而陆中海道把北美分为东、西两区;西部经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连接亚洲,形成“亚美”陆块。

而东部经格陵兰连接欧洲,形成“欧美”陆块。

同时,南美洲最后从非洲分开,但直到白垩纪末期,它仍与南极洲及澳大利亚相连。

印度可能从早白垩纪与冈瓦纳古陆剩余部分分开。

早新生代,世界轮廓与今日我们见到的有所不同。

在中始新世,约4500万年前,澳大利亚与南极洲分开,印度与亚洲联合。

同时,欧洲与格陵兰分开,而鄂毕海的干涸,使欧洲与亚洲相连。

南美洲与北美洲的最后联系,直到晚渐新世才形成。

(四)大陆上早期的生物分布

大陆的移动是非常缓慢的,一年仅约5~10cm,只是在上百万年中才能显示出它的巨大影响,这些移动随着气候的变化,以若干方式影响着地球上的生物。

古生物学研究,说明化石生物的分布同变化着的大陆格局有很好的相关性。

维管束植物最早出现在晚志留纪,到晚泥盆纪木本树状植物已发展到25m高。

但在泥盆纪并不存在各种类别植物区系。

直到近些年来还认为,在早石炭纪相似的只有单一的鳞木蕨植物区系,这是由石松类、种子蕨和楔叶蕨类组成。

这个植物区系来自欧美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的若干地区。

晚石炭纪时,不同大陆的隔离及其不同气候,开始导致了不同植物区系的出现。

如欧美古陆的大部分地区覆盖着沼泽热带雨林,这种沼泽热带雨林很像今日亚马孙河雨林的一种环境。

植物区系占优势的是大乔木,这些大乔木分别属于不同的类群(6—13),例如鳞木属(高40m)、封印木属(高30m),都是一些巨大类型的石松类;同等高的有苛达狄属(高30m),是针叶乔木类;芦木属(高15m),是楔叶蕨类;欧椋鸟木属高7.5m),是树蕨类;筋蕨属,是种子蕨类,它是生活在这些巨树周围的较小植物。

到晚石炭纪和早二叠纪,出现了5个明显的植物区系,但这些植物区系也有着相同之处,如某些属或科的植物存在全部植物区系之中。

由于欧美大陆变得较干燥,或者因为冈瓦纳古陆和欧美古陆的联接,出现了针叶树的早期类型,而且是这个地区最普通的乔木。

这个欧美植物区系,也包括早期蕨状植物,种子蕨类和木贼类。

在晚二叠纪和早三叠纪,由于原来位于这些大陆之间的海洋消失了,原来漫浸这些大陆广大区域的浅海后退了,因此大陆气候变得干燥起来,这一气候的变化,是中二叠纪开始的植物区系巨大变化的可能起因之一。

这使得古老类型的乔木,如石松类、木贼类和苛达狄类消失了,现存类型的乔木,如开通花类)和银杏类的辐射,或新的类群如苏铁类和本内苏铁类,取代了它们,一种新型蕨类紫萁出现了。

植物区系的变化到三叠纪时趋于稳定。

这些新类群的散布格局,似乎以两个前提为条件,一是两极和赤道地区必定有不同气候;二是不同区域的植物区系不同,(因为它们含有古老的早二叠纪植物区系的残遗种),南部冈瓦纳古陆地区,植物区系仍然最为独特。

进入早侏罗纪,冈瓦纳古陆地区在植物区系上继续是独特的。

一般侏罗纪和早白垩纪的植物区系似乎逐渐变得彼此相似了,接近于现代格局,存在由于气候支配的逐渐的纬度变化,从低纬度到高纬度,表明格局本身在不同类群的优势方面起着变化。

如鉴别西伯利亚植物区系省,由适应于较凉爽的气候,能与亚洲和北美洲的北部相区别。

这个植物区系省的南界,在晚侏罗纪和早白垩纪时北移了。

这似乎是气候变化引起的,亚洲的南部变得越来越炎热而干旱。

然而,中生代植物区系伸展到了南、北高纬度(约700),伸展到了虽然分明温暖但确有很短日照季节周期的区域。

北方的植物区系,显示了中白垩纪世界气候开始变冷的明显证据。

这些植物区系,最早的包括一个由蕨类和由裸子植物如苏铁、银杏和松柏类占优势的森林残余。

到中白垩纪阿拉斯加植物区系终了时,植物区系以两种方式变化,一是被子植物已经达到多样化程度,在植物区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是这个植物区系包括的森林残余与现代华北和朝鲜350~450N的森林相似。

最早的陆地脊椎动物的分布格局,也是与大陆的这些格局密切相关。

已知最早的两栖类来自欧美古陆,直到中二叠纪,陆生两栖类和爬行类除单一大陆外一无所知。

但也有少数例外,如在巴西和南非发现的小型爬行类中龙属,几乎全是水生类型,能够越过海洋的阻限。

直到中二叠纪,亚洲才与欧美古陆融合。

到晚二叠纪,冈瓦纳古陆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