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 在线.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927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 在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 在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 在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 在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 在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 在线.docx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 在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 在线.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 在线.docx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考试在线

用编辑菜单查找功能输入试题关键词找答案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试卷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低碳经济理念是在(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 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2.人们所谈及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C  )种气体。

A.4         B.5        C.6        D.7

3.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   B  )阶段。

A.两个         B. 三个        C.四个        D.五个

4.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 英国

5.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C    )。

A.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英国

6.发达国家中,(    D  )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 英国

7.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  C   )的曲线关系。

A.倒“V”形        B.“V”形      C. 倒“U”形         D.“U”形

8.(D)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经济发展阶段      B.资源禀赋      C.消费模式      D. 技术进步

9.(   D)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老布什政府      B.克林顿政府      C.小布什政府         D. 奥巴马政府

10.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   D   )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 日本

11.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  C    )走在了世界前列。

A.印度        B.中国         C. 巴西           D.南非

12.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  D    )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 德国

13.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   A  )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 进口       B.出口       C.进出口      D.生产

14.(   C  )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A.农业      B.轻工业      C. 重工业      D.服务业

15.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   A   )。

A. 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俄罗斯         D.印度

16.中国能源消费以(A     )为主,而优质能源的利用存在“先天不足”。

A. 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核能

17.我国目前唯一现实的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是(   C   )。

A.天然气        B.太阳能       C. 核能          D.地热能  

18.人工造林面积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  C   )。

A.印度        B.巴西        C. 中国       D.俄罗斯

19.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B    )。

A.  《节约能源法》 B.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C.《循环经济促进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

20.(  A  )参议员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是迄今为止以“低碳经济”为名的世界第一份议案。

A. 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21.(   A  )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 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2.政府节能减排的财政补贴方式主要有(  B   )。

A.贴息和间接补贴         B. 贴息和直接补贴        C.贴息和税收减免       D.直接补贴和税收减免

23.欧盟对于节能研究项目最高提供(   C  )的资助额度。

A.20%          B.30%         C.50%           D.60%

24.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指的是(B)。

      A:

恒温消费  B:

经济消费   C:

新领域消费  D:

可持续消费

25.:

(B)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A:

太阳能  B:

水电    C:

火电    D:

石油

26:

(A)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A:

认知性   B:

可行性    C:

可操作性    D:

可承受性

27: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

      A:

政策支持   B:

法律保障  C:

节能减排经验    D:

技术低

28:

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D)。

      A:

恒温消费   B:

经济消费  C:

安全消费    D:

环保消费

29:

固碳技术指把燃烧气体中的(C)分离、回收,然后深海弃置和地下弃置。

      A:

二氧化氯B:

二氧化硫    C:

二氧化碳  D:

二氧化氮

30.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D)年完成。

      A:

1988年     B:

1989年   C:

1990年   D:

2001年

3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A)地区。

      A:

北部   B:

中部   C:

南部    D:

东部

32:

近百年我国气候在变暖,以(D)最为明显。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3:

气候变化是由(D)的变化引起的。

      A:

生态系统   B:

环境系统    C:

水系统 D:

气候系统

34:

由于氟利昂,可以存在50至100年,即使议定书完全得到履行,臭氧层的也只能在(A)以后才有可能复原。

      A:

2050年   B:

2051年   C:

2052年  D:

2053年

35:

(C),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A:

1982年  B:

1983年   C:

1984年  D:

1985年

36: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D)。

      A:

人    B:

政策   C:

市场机制   D:

自然

37: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的实基本国情,针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指(B)。

      A:

系统性原则    B:

实用性原则    C:

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

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38:

地球表面(C)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

      A:

50%    B:

60% C:

70%     D:

80%

39:

可再生能源不包括(A)。

      A:

石油     B:

太阳能    C:

风力能   D:

水力能

40:

低碳模式可分为(B)个相互影响时间跨度。

      A:

三    B:

四   C:

五   D:

41:

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是(A)。

      A:

《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    B: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C:

《京都议定书》   D: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42: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中的指标是(C)。

      A: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B:

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  C:

金属再生利用率    D: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43:

下面属于低碳消费指标的是(C)。

      A:

单位GDP能耗  B: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    C:

人均碳排放   D:

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44:

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包括(D)。

      A:

大气环境   B:

水体环境    C:

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   D:

核污染

45:

(B)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

      A:

保护环境   B:

人口众多  C:

发展科技   D:

计划生育

46:

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效应机制论述错误的是(D)。

      A:

有助于节省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     B:

可减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

      C:

有助于降低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  D:

提高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

47:

当今世界,解决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措施不包括(C)。

      A:

世界性的计划生育  B:

控制人口规模    C:

只顾发展经济    D:

提高人口质素

48:

(A)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哲学,追求的直接目标是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最高目标是人类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和生存年限的尽可能延长。

      A:

循环经济  B:

低碳经济  C:

可持续发展  D:

绿色经济

49: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

  A:

政策支持    B:

法律保障   C:

节能减排经验    D:

技术低

50:

广义的低碳消费方式涵义包括“五个层次”,不包括(D)。

     A:

恒温消费   B:

经济消费   C:

安全消费   D:

环保消费

51: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策略没有(A)。

      A:

强调发达国家转移技术 B:

强调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权

      C:

强调中国在全球化之下的分工以及对全球所做的贡献   D:

政治和外交层面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52(C)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

      A:

“九五”   B:

“十五”   C:

“十一五”   D:

“十二五”

53:

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D)。

      A:

恒温消费  B:

经济消费  C:

安全消费   D:

可持续消费

54:

近百年来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以西北、华北、东北变暖最明显,其中(B)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

      A:

西北   B:

华北   C:

东北  D:

西南

55:

(D)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纳入GDP碳强度考核指标。

      A:

“九五”    B:

“十五”  C:

“十一五”   D:

“十二五”

56: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是(A)。

     A:

煤  B:

100石油    C:

天然气   D:

57:

(B)在多种能源中污染物排放量最大,它的大比例使用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A:

石油  B:

煤   C:

天然气    D:

铁矿石

58: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对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测算,陆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A)地区。

      A:

北部   B:

中部   C:

南部   D:

东部

59:

(C),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洞。

   

       A:

1982年      B:

1983年     C:

1984年    D:

1985年

60:

循环经济最广泛的参与主体是(A)。

 A:

人   B:

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