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糖的生物合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925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 糖的生物合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7 糖的生物合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7 糖的生物合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7 糖的生物合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7 糖的生物合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 糖的生物合成.docx

《7 糖的生物合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 糖的生物合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 糖的生物合成.docx

7糖的生物合成

7糖的生物合成

  第七章糖的生物合成

7.1光合作用

 7.1.1 光合作用概述

 7.1.2 光能的吸收、转变和同化力产生

 7.1.3 光合的碳素途径(卡尔文循环)

 7.1.4 C4途径

7.2 糖异生作用

 7.2.1 糖异生途径

 7.2.2 糖酵解和糖异生的互补调节

7.3 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7.3.1 糖核苷酸的作用

 7.3.2 蔗糖的生物合成

 7.3.3 淀粉(糖原)的合成

 7.3.4 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7.3.5 半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7.3.6 果胶的生物合成

7.4植物糖代谢的调节

 7.4.1 植物光合细胞丙糖、蔗糖、淀粉的相互转化

 7.4.2 果糖-2,6-二磷酸(F-2,6-BP)对糖酵解的调节

 7.4.3 光合作用形成的能量和还原力的外运

 7.4.4 植物光合细胞中糖酵解及蔗糖和淀粉合成的调节

7.1光合作用

7.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photosynthensis)是生物界中规模最大的有机合成过程,通过光合作用使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于碳水化合物中,每年约为8.36×1018kJ。

放出的氧气约535×1011t,同化的碳素约2×1011t。

7.1.1光合作用概述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CO2是碳的氧化态,而生成物碳水化合物(CH2O)中的碳是相对还原态,因此,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CO2为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H2O为还原剂,本身被氧化而提供CO2还原所需的电子。

CO2/(CH2O)系统的E′为-0.4V,而O2/H2O的E′是+0.82V,显然,在电子从水转移至CO2分子时是逆电势梯度(+1.22V),因此,不能自发进行。

要使这一过程进行,必须供给能量。

在光合作用中,这些能量是由叶绿素吸收的光能提供的。

7.1.2光能的吸收、转变和同化力产生

7.1.2.1光合色素和光化学反应

1光合色素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含有两类色素分子: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b;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这些色素分子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形成色素蛋白复合物,完成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光化学反应。

根据色素的作用可将其分为天线色素(辅助色素)和作用中心色素。

天线色素(antennapigment)包括全部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大部分叶绿素a,它们的功能是吸收光能并传递到作用中心色素分子。

作用中心色素(reactioncentrepigment)是位于类囊体膜上具有特殊状态和光化学活性的少数叶绿素a分子,其作用是利用光能产生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变成电能。

2光化学反应根据吸收光波长的不同,把作用中心色素分为两类:

P700(700nm)和P680(680nm),它们分别是色素蛋白复合物光系统Ⅰ(photosystemⅠ,PSⅠ)和光系统Ⅱ(photosystemⅡ,PSⅡ)的光合作用中心色素。

在高等植物中光合作用中心是指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原初反应的最基本的色素蛋白结构,至少包括一个作用中心色素分子P(代表P680或P700)、一个原初电子受体(A)和一个原初电子供体(D)。

A和D分别是直接接受或供给作用中心色素电子的物质。

光化学反应发生时,作用中心色素P接受光能被激发成激发态P*,此时P*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处于高能轨道,极易失去。

P*把1个电子传给原初电子受体A,使A变成A-,P*失去电子后回到基态变成P+,P+对电子有极大的吸引力,再从原初电子供体D得到一个电子,本身恢复成P而D变成D+,实现了电荷的分离。

7.1.2.2光合电子传递链(photosyntheticchain)

如上述,在光合作用中水中的电子经过一系列的电子递体的传递,最后到达NADP+。

这些递体在类囊体膜上是有序的排列,互相衔接着,被称为电子传递链。

如果把这些物质按其氧化还原电位(E′)排列起来,其形状像英文中Z,所以又称为Z链,如图7-1所示。

从图上可以看出:

图7-1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链

1通过光对两个作用中心色素分子P680和P700的激发,提高了P*680和P*700的氧化还原电势,H2O中的电子逆电势传递到NADP+。

但在P*680→P700和P*700→NADP+之间是顺电势梯度的自发过程。

2电子传递过程是电子递体之间的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传递的结果是把光能变成电能,又变成了NADPH+H+中的活跃的化学能。

同时在电子传递过程中还偶联ATP的产生,这也是一个把光能转变成活跃化学能的过程。

光合作用中通过电子传递形成NADPH+H+和ATP,合称之为同化力,用于后文提到的卡尔文循环中CO2的固定和还原,从而形成有机化合物糖。

4光合链电子的最终供体为H2O,这就导致水的光解,形成光合放氧。

Z链是按电子传递体的生物氧化还原电势排列的。

它并不反映这些物质在类囊体中的排列状况。

图7-2显示了电子传递体在类囊体中实际排列的电子传递链。

图7-2质子梯度的形成和ATP产生

7.1.2.3光合磷酸化

叶绿体利用光能使ADP+Pi生成ATP的反应,称之为光合磷酸化(photosyntheticphosphorylation)。

利用光能生成ATP的过程有两种。

一种是来自于水的电子经过PSⅡ,Cytb6/f和PSⅠ的传递到达NADP+,在传递过程中释放能量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同时将NADP+还原成NADPH+H+。

此过程其电子传递是开放的,所以称之为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另一种是PSⅠ的电子传给Fd后,再传给Cytb6/f,然后经PC又回到PSⅠ,形成一个环式电子流。

在电子流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使ADP+Pi形成ATP,因其电子传递路程是闭合的,所以称之为环式光合磷酸化。

形成ATP的机理可以用化学渗透学说来解释(参阅62)。

如在图7-3非环式电子传递过程中,当来自水的电子还原PQ成PQH2时,要从叶绿体基质中得到两个质子,而当PQH2将电子传给Cytb6/f时,要将两个质子释放到类囊体腔中,类囊体膜对质子是不可随便通过的。

因此使腔内的质子浓度大于基质的质子浓度。

即利用电子传递释放的能量建立了一个质子势。

当质子通过ATP合酶从腔中进入基质时,就利用这部分能量使ADP+Pi形成ATP。

这样,就很好地解释了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中ATP的形成(图7-3)。

而对于环式光合磷酸化,因为电子传递过程没有完全搞清楚,因此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环式电子传递过程是PSⅠ→Fd→Cytb6/f→PC→PSⅠ时,就同样可以建立类囊体膜内外的质子势,用于ATP的形成。

这一问题的解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7.1.3光合的碳素途径(卡尔文循环)

基本的光合碳素途径——还原的戊糖途径是1946年MCalvin等科学家用单细胞绿藻作试验材料,应用14C示踪技术并结合纸上层析法,经过十年努力搞清楚的光合作用碳素同化途径。

因此也称作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

由于卡尔文在光合作用碳转化途径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奖。

卡尔文循环的最初产物为3-磷酸甘油酸,因此,此途径也称C3途径。

整个循环可分为三个阶段。

1CO2的固定CO2与核酮糖-1,5-二磷酸(ribulosebisphosphate,RuBP)反应生成两分子三磷酸甘油酸(3-PGA)。

在此反应中,酶的作用使RuBP异构成烯醇式二磷酸核酮糖,后者羧化成中间产物2-羧基,3-酮基-1,5-二磷酸核糖,再加水分解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3-PGA)。

这一反应由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ibulosebisphosphatecarboxylaseoxygenase,Rubisco)催化,该酶位于叶绿体间质中,含量占叶片可溶性蛋白一半以上。

由八个大亚基和八个小亚基组成,大小亚基分别由叶绿体基因和核基因编码。

催化部位在大亚基上,而小亚基则具有调节作用。

该酶还具有加氧酶活性,加氧产物为3-PGA和磷酸乙醇酸,加氧和羧化作用发生在同一个活性中心,而且两种活性均可为CO2和Mg2+所活化。

2羧化产物的还原包括两步反应:

3-PGA在激酶催化下磷酸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1,3-diPGA);后者在脱氢酶催化下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此反应所消耗的ATP和NADPH称之为光合同化力,来自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反应产物3-磷酸甘油醛是一个三碳糖。

3RuBP的再生由一系列转酮酶、转醛酶和异构酶催化,经10步反应(表7-1,图7-4)使RuBP再生。

反应及酶类似于磷酸戊糖途径中分子重排阶段的逆过程。

表7-1光合作用碳还原循环的反应

卡尔文循环的总反应式中的6-磷酸果糖可进一步转化为葡萄糖:

总反应式可写成:

图7-4卡尔文循环(C3循环)

表明每同化1分子CO2需3分子ATP和2分子NADPH。

7.1.4C4途径

M.D.Hatch和C。

R。

Slack发现,某些起源于热带的植物例如甘蔗、玉米等在光合作用中还存在一种辅助途径——C4途径。

它的作用是固定、转运和集中CO2到C3途径所在的维管束鞘细胞中,使其中CO2浓度升高,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

C4途径开始于叶肉细胞中,在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羧化酶)的作用下,CO2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缩合形成草酰乙酸。

后者是一种含四个碳原子的二羧酸,故将该反应途径叫C4途径。

在某些C4植物中草酰乙酸被转变成苹果酸,在另一些植物中它也可被转变成天冬氨酸,然后转入维管束鞘细胞中,经过脱羧作用分解成CO2和一个C3化合物(如PEP),C3化合物被转运回叶肉细胞中,进行下一次固定CO2的循环;CO2则进入卡尔文循环,形成糖。

简要过程见图7-5。

图7-5C4途径的简要过程

在C4植物中,卡尔文循环只存在于维管束鞘细胞中,这些细胞中的O2浓度较低,而又由于C4途径的转运和集中,CO2浓度升高,因而提高了细胞中的CO2/O2之比,这有利于RuBisco的羧化作用而不利于其加氧作用,提高了光合作用的速率。

7.2糖异生作用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作用是由非糖前体如丙酮酸、草酰乙酸等合成葡萄糖的过程。

可通过糖酵解的逆过程完成,但糖异生途径又非糖酵解的简单逆转。

在糖酵解中,由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若以另一些酶代替,这三步反应即可逆(图7-6)。

图7-6糖酸解和糖异生的比较

7.2.1糖异生途径

1.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通过两步反应:

(1)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羧化生成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是一个生物素蛋白,需乙酰CoA和Mg2+激活。

该酶定位于线粒体,丙酮酸需经运载系统进入线粒体后才能羧化成草酰乙酸,后者只有在转变为苹果酸后才能再进入细胞质。

苹果酸再经胞质中的苹果酸脱氢酶转变成草酰乙酸,才能进一步转变成PEP。

(2)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草酰乙酸形成PEP:

PEP沿酵解途径逆向反应转变成1,6-二磷酸果糖。

2.1,6-二磷酸果糖转化成6-磷酸果糖,反应由二磷酸果糖酯酶催化

该酶是变构酶,受AMP、2,6-二磷酸果糖变构抑制,但受ATP、柠檬酸变构激活。

3.6-磷酸葡萄糖转化成葡萄糖由6-磷酸葡萄糖酯酶催化。

哺乳动物的糖异生作用在肝脏中进行;高等植物主要发生在油料种子萌发时脂肪酸氧化产物和甘油向糖的转变。

7.2.2糖酵解和糖异生的互补调节

在细胞中糖异生作用和糖酵解作用相互协调、受到很多代谢物的调控:

1高水平的ATP、NADH变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而变构地激活二磷酸果糖酯酶。

2Pi、AMP、ADP变构激活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并变构抑制二磷酸果糖酯酶。

3ATP/ADP比值高时EMP途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