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895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docx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docx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成效

摘要:

本文结合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实例,阐述了质量管理控制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质量控制与管理的要点与方法,控制因素以及在本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关键词:

质量控制白堤路积水片改造管理部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控制要求,也随之细化与严格,而其中工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就显得更为突出。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个优质的建设工程,就是实施严格且先进的质量管理的结果。

一般说来它是通过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来实现的,现场质量管理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切实抓好现场质量管理是创造优良工程的关键。

在现场质量管理中,样板管理、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质量验评管理诸要素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重视和抓好这些环节,能促使工程质量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天津市政府二十项民心工程之一的白堤路积水点改造工程中,我们严把质量关,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在工程工期短、难度大、任务重、责任大、压力大、地下施工障碍复杂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白堤路积水点改造工程的施工任务。

白堤路积水点改造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是与我们科学、合理的运用了质量管理手段,正确的控制方法密不可分的。

1工程概况

白堤路地区积水片位于天津市南开区,该地区是集文化、科研、居住的综合区域。

由于该地区现状雨水管道系统及临时雨水泵站容量小,不能满足地区雨水水量的要求,因此当降水强度在30mm/h以上时,该地区的积水深度可达0.3m~0.4m,退水时间长达8h,而积水最严重的白堤路又是进出该地区的主要干路,积水问题一直困扰着该地区的居民群众,给居民生活、出行带来诸多不便,解决积水问题直接关系到这一地区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白堤路地区积水问题已经被列入2010年的“民心工程”。

在我市排水三年计划中,白堤路地区积水片是计划中《2010年积水片改造工程计划表》需改造的六片积水片中序列排第一的积水片,属于中心城区重点地区积水片。

该工程分别包含排水工程、泵站工程、道路工程。

其中排水采用顶管和明开槽施工方法,顶管采用钢承口钢筋混凝土管,顶管管径分别为Φ1200、Φ1800、Φ2000、Φ2200,顶管采用钢板桩、水泥搅拌桩作为工作坑的支护及止水。

明开槽管径分别为Φ300、Φ400、Φ500、Φ600、Φ800、Φ1000、Φ1350、Φ1500、Φ2400,槽深小于4m时采用人机支撑槽,槽深大于4m时采用钢板桩卡板槽、水泥搅拌桩支撑并止水,此外设计要求Φ2400明开施工采用SMW工法桩作为沟槽的支护方式。

泵站工程包括现状临时雨水泵站和现状污水泵站拆除,原址重建一座雨、污水合建式泵站,雨水泵站设计流量Q=6.0m3/s,污水泵站设计流量Q=0.4m3/s。

2质量管理部署

2.1质量目标

在白堤路项目中,工程质量是本项工程施工重点控制目标,我们对本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是“争取工程质量和进度双突破,让政府放心,让百姓满意”,发扬我公司在多年项目施工管理中创先创优的精神,在施工中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要求进行项目质量管理,严格把关,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确保实现既定的工程质量目标:

达到天津市市政工程优良标准。

2.2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网络,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程序要求进行项目质量管理,明确岗位,做到人尽其责。

根据每项工程质量要求,根据现行的国家和天津市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编制该项工程的质量计划。

确定和配备必需的控制手段、过程、设备、工艺装备及符合要求数量的开发、生产、检验、管理人员。

2.3质量保证措施

(1)从组织机构上保证质量。

建立以公司为首的核心层,项目部为实施层的全面质量管理网络体系,成立各工种的QC小组,对本工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公司落实专职质量员,加强对本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督促和检查,对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设置质量管理点。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质检工程师和试验工程师为组员的质量保证体系。

落实各项施工工序、工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质量责任制,做到上道工序不优,下道工序不开工,分层把关,层层负责。

同时加强对各班组之间及同外协单位的配合协调。

(2)从制度上保证质量。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工程师,按照公司ISO9000质量体系、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加强施工监控,特别是对工程关键技术和难点部位提出超前预防措施和处理质量事故中的技术问题;同时按照各专业的各种操作规程和条例,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全体施工人员养成严格执行质检制度的自觉性。

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跟班作业的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逐级报告;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对所承担的施工、质检负责的制度,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质量监控管理

质量监控管理对施工现场来说一般有事前监控、施工中监控和分项完成的监控。

如对设计图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的监控,应在有关分项施工前进行,这样能更好地实现事先控制。

同时质量监控管理是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力的质量监控能使工程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能控制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目标,有利于促进工程质量不断提高,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3.1质量监控管理的范围及重点

在施工中质量监控管理的范围较广,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在一般情况下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如下。

(1)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

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认真阅读,了解设计意图,因为一个不符合设计的产品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

然而,我们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

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

在些场合下,虽然设计是符合规范的,但由于施工较困难,为保证施工质量,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2)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

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还要检查质保书,看它的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还要根据规定做复试。

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亦要进行监控。

(3)抓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施工是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

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

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前提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规范、规程、规定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按工序进行控制,出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把事故苗子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监控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交工前的产品保护,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监控目标。

(4)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

单位工程的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是根据工程对象和队伍素质决定的,如管道施工中的接口、回填是关键部位,混合结构中的砌体和预制楼板安装是个关键部位,在装饰工程中,如大面积水磨石地坪,外墙大面积贴面砖,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纸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

质量监控的方法与手段,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

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把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达到监控目的。

在此项工程中我们从下列几项工作着手。

(1)技术复核。

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

(2)隐蔽工程验收。

是监控的主要手段,凡属隐蔽项目,必须进行全数监控,如基础验槽、钢筋、地下混凝土、地下砖墙、防水层等。

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

(3)材料试验。

对管材、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

砖可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其它一般材料检查出厂合格证。

(4)抽检。

随机检查,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容易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早,整改方便,提检频率也不受限制,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5)闭水试检验。

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必须认真按规程操作严格把关。

(6)班组自检。

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认真把关,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因此要牢牢抓住,不应忽视。

(7)设置质量管理点。

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薄弱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时看来是个薄弱环节,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设置了质量管理点,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

3.3质量控制偏差分析

为了保证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的质量,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了排列图法进行质量分析和控制。

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技术方法。

在工程现场安全、质量控制等方面应用广泛,排列图又称为帕累托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

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主要工程内容是排水管道的铺设任务,我们取100m作为试验段进行数据的采集。

在进行管道铺设质量检查中,按管道铺设检验批检查项目进行检查,经检查6个项目中超出允许偏差的项目检查点数共50个,分别是槽底高程:

5个;槽底中线;24个;砂石厚度:

16个;中线位移:

3个;管内底高程:

1个;相邻管内底错口:

1个。

(1)排列图法的应用过程。

①数据的收集、整理;②绘制排列图;③排列图的分析与结论。

(2)通过排列图法确定管道施工质量的薄弱环节。

①根据所检查的质量数据进行数据整理,统计不合格点数项目频次,分别为:

槽底中线频数24,频率48%;砂石厚度频数16,频率32%;槽底高程频数5,频率10%;中线位移频数3,频率6%;其他因素频数2,频率4%。

②绘制排列图。

根据整理数据,进行绘制排列图。

其中,频数和累计频率应根据数据一一对应。

每个影响因素中的频数上部绘出直方形,并与频数大小一致。

③排列图的分析与结论。

从本工管道施工的排列图中可以得出。

影响管道施工的质量影响因素中槽底中线、砂石厚度、槽底高程、中线位移、其他项目的频数分别为24、16、5、3、2。

其频率分别为48%、32%、10%、6%、4%。

根据累计频率的ABC分类管理法划分为A、B、C三个区。

从排列图中观察出以下结论:

对于管道铺设施工质量的控制中,槽底中线、砂石厚度为A类因素,即需要重点控制。

槽底高程处于B区,属于次要因素,应作为次重点管理;中线位移和其他项目处于C区,属于一般问题,按照常规适当加强管理。

综合上述分析,槽底中线、砂石厚度为A类因素,为工程质量的最薄弱环节,项目经理部应重点进行A类因素的管理,加强槽底中线、砂石厚度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

4质量管理控制在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中应用的效果

因在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中引入了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标准,并严格按照该体系标准控制、执行、管理,使白堤路积水片改造工程按期保质保量的完工,得到市政府的表扬,百姓的称赞。

为此,我公司将在以后的施工项目中继续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标准,使其不断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