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8674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docx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知识考试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docx

安全知识考试试题

一、填空:

(每题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3、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4、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5、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职业病病人依照有关民事法律,有获得赔偿权利,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二、是非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5分。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有权了解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并要求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

2、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并要求用人单位在所提供复印件上签章。

(√)

3、职业病人不适宜从事原工作的,可以要求调离。

(√)

4、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者的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诊断。

(√)

5、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

6、用人单位应当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应急时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

7、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医学观察的费用应由劳动者自己承担。

(×)

8、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并承担相关费用。

(√)

9、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

(√)

10、制鞋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是粘合剂中的挥发性物质“苯、甲苯、二甲苯”。

(√)

11、采石、石雕、水泥等粉尘危害行业的作业工人只需配戴一般卫生口罩就可有效防止尘肺病。

(×)

12、电焊工人除应注意眼睛防护外,还应防止焊尘、焊烟对人体的危害。

(√)

三、简答:

每题10分

李某体检时发现白细胞总数偏低,他可以马上到家具厂应聘油漆工吗?

为什么?

答:

不可以。

油漆中的挥发性物质苯、甲苯、二甲苯主要危害人的血液循环,李某白细胞总数偏低,属职业禁忌症,应过一段时间后复查,如正常,才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识问答

1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何时颁布实施?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问: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答: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问: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哪些?

答: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及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其它有毒有害因素。

如:

粉尘、噪声、振动、放射线、有毒气体等。

4问:

何谓法定职业病?

答:

法定职业病是指《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中规定的“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法定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只有确诊为法定职业病,才能享受相关的福利待遇。

5问:

职业病有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答:

职业病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

一、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

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

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

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在实际工作场所,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综合作用,以至产生职业性疾病。

6问: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

答: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具体有8项权利:

a规定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有了解所在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护设施的权利;b对健康检查结果知情的权利;c有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的权利;d未成年人、女职工、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享有特殊的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e享有对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健康权益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f有权拒绝违章在没有卫生防护条件下从事职业危害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的冒险作业;g有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民主管理的权利;h患有职业病后,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7问:

《职业病防治法》中的用人单位是指哪些?

答: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中规定,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8问: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责任主要包括哪些?

答: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危害承担责任;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概括来讲《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有16项义务:

(1)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管理的义务(19条);

(2)配备防护设施、设备、用品的义务(20条);

(3)公告警示危害因素和张挂职业危害警示标识的义务(22、25、26条);

(4)事故预防、应急救援和控制的义务(23、24条);

(5)危害治理和禁用、禁止转移的义务(21、27、28、29条);

(6)告知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劳动者防护知识培训教育的义务(30、31条);

(7)劳动者健康检查和建档的义务(32、33条);

(8)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的义务(24条);

(9)职业禁忌和健康损害调离安置义务(32条);

(10)未成年工和女工保护的义务(35条);

(11)职业病报告的义务(43条);

(12)提供职业病诊断资料的义务(48条);

(13)安排职业病人诊疗、康复和检查的义务(50条);

(14)职业病人调离和妥当安置的义务(50、53、54条);

(15)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义务(6、51条);

(16)依照民事法律承担赔偿的义务(52、53、54条)。

9问:

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场所应当符合什么要求?

答:

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场所应符合:

A、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B、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C、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D、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E、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F、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它要求。

10、问: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什么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答:

A、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B、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C、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D、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E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制度;F、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1问:

建设部门在新、改、扩建项目中应如何做好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

答:

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最后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职业病防治法》的贯彻实施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近十几年来,我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大量引用,职业病隐患不断增大,危害日趋严重化,在常见职业病发生不断增多的同时,又出现了不少新的严重的职业卫生事故。

我国现有尘肺工人40多万人,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多亿,职业病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每年因粉尘、化学毒物而导致劳动者患职业病死亡、致残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数不断增加。

大量职业病人的出现,不仅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灾难,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破产、倒闭。

【劳动者职业卫生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劳动者职业卫生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职业病防治法》的颁布与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不仅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反而会使企业和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

2.如何在用人单位实施《职业病防治法》?

1.用人单位领导、管理人员和劳动者都要认真学好《职业病防治法》。

通过学习、培训,使企业主明确企业所负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劳动者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2.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制定好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4.建立和健全各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职业健康检查制度,个人防护用品购买、使用制度,岗前培训制度等;

5.对照《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职责逐项落实;

6.积极配合职业卫生监督机构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

3.劳动者应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1.劳动者要通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自己所履行的义务:

了解相关的职业病防护知识;自觉遵守企业制定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自觉并正确地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及时报告。

2.运用《职业病防治法》,争取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包括享受教育培训权、健康服务权、知情权、卫生防护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和检举控告权、拒绝违章作业权、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决策权、工伤社会保险权、赔偿权及特殊保护权等。

应当明确的是: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一旦存在事实的雇佣关系,不论用人单位属于何种性质、属于什么经济类型,是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均可受到该法的保护。

4.给职工上工伤社会保险有什么意义?

工伤社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措施,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减少用人单位负担,保障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秩序,增加社会效益。

本法此项规定是强制性的规定,不管用人单位是否愿意,均应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工业的发展,必然会伴随着职业伤害,职业伤害只能预防、尽量减少而不能完全消灭。

因此,政府和用人单位就必须加强职业伤害的预防和做好职业伤害的善后工作。

用人单位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预防和有效地控制职业伤害,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保障,避免因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5.用人单位怎样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1.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2.建立和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4.采用有利于防止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5.为劳动者提供合格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注意维护;

6.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并将结果向劳动者公布;

7.对劳动者进行岗前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

8.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设置警示标志;

9.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